福运三岁小郡主 第50章

作者:吾彩 标签: 系统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沈为清说了和文安郡主之前说的一样的话:“诺儿,这花也太花里胡哨了吧。”

  小姑娘伸出一根手指头,一本正经道:“二哥你不懂,皇祖母这个年纪就喜欢这样的。”

  矮墩墩的小娃娃,偏偏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惹得兄妹几人都笑出声。

  沈知诺也跟着笑弯了眼,笑着笑着,却在心里叹了口气:【狗狗,要是一直能这样开开心心的就好了。】

  系统:【谁说不是呢。】

  沈知诺:【不过现在看,结果应该也不会那么坏。你看我皇祖母和我姑姑那边的事都往好的方向改变了,说不定老皇帝那边的事也不一样了呢。】

  说到这里,沈知诺一愣:【哎,狗狗,你说奇怪不,我怎么好多天没见着老皇帝了,我本来还想扫他的脸呢。】

  系统:【小主人别担心,早晚能扫到的。】

  沈知诺点点小脑袋:【嗯,今天晚上就能扫到他了。】

  沈知诺扭头看了一眼窗户,有些着急:【这还不到晌午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晚上。】

  沈为晏,沈为清,文安郡主对视一眼,全都沉默了。

  过了今晚,他们一大家子,不知会如何。

  ---

  不光四个孩子煎熬,其他知道阿桶一事的人也都很煎熬,都觉得这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的。

  尤其是十三皇子和敬妃,母子二人一个在宫外,一个在宫内,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屋内转个不停。

  二人既期盼听到太子家那小丫头和那神秘男子的对话,好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又担心被皇上听到,回头不好收场。

  但转了一会儿之后,母子二人都抱着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的想法,收拾妥当就出门了。

  和十三皇子这种做了亏心事的人不同,澜真公主一家和十四皇子夫妇坦坦荡荡,唯独就是有点儿担心陛下会因为阿桶一事对诺儿不喜。

  心中担忧,未时刚过,日头刚刚有些西斜,两家便不约而同出门,朝着皇宫去了。

  澜真公主一家四口在宫门口下了马车,就见十四皇子带着大腹便便的十四皇子妃也到了,大家都心照不宣,一番客气过后,携手进了宫门。

  十三皇子带着正妃和侧妃两人晚一步到,远远瞧见两家人进门,他低声警告右手边的李侧妃:“入宫之后,谨言慎行。”

  李侧妃嘟着嘴甩了一下帕子:“凭什么只说我一个。”

  十三皇子没再看她,大踏步往里走。

  十三皇子妃斜睨了一眼李侧妃,冷嗤一声:“因为我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不该说,哪像你个蠢货,一天到晚瞎撺掇。”

  说罢,抬脚跟上十三皇子。

  李侧妃不满,冷言讥讽:“我撺掇什么了,说的好像你很想去那鸟不拉屎的地方似的。哦,对了,我忘了,你家就是那小门小户的穷地方,也难怪你不介意了。”

  见她声音颇大,十三皇子妃冷声道:“这是宫里,你若不嫌丢人,尽管大声嚷嚷。”

  看着宫门两旁肃然而立的禁军,李侧妃扭着帕子,终是偃旗息鼓。

  她快走几步,超过十三皇子妃,赶上十三皇子,伸手想去牵他,“表哥。”

  十三皇子眉间闪过一丝厌烦,皱眉躲开她的手,大踏步走到前面去了。

  ---

  夜幕降临,永和殿内张灯结彩,鲜花满殿。

  皇亲国戚们陆陆续续到来,宫人们按照事先排好的顺序,将贵人们引入席中落座。

  皇帝和皇后的位置在上首,左手边是成了年的皇子皇子妃及皇孙们,还有公主驸马及皇外孙们,按照年龄长幼而排。

  右手边是宫妃们,按照尊卑排的顺序。

  太子一家的位置在左手边第一,紧接着是澜真公主一家,随后依次往下。

  太子和太子妃忙完,带着孩子们过来的时候,除了承武帝和皇后,其余该来的人全都已经到齐了。

  众人见到太子太子妃,全都起身行礼:“恭迎太子,恭迎太子妃。”

  太子笑着让大家起身,随后也不像以往那般四处寒暄,而是带着太子妃径直走到自家位置处坐了。

  沈知诺被大哥和姐姐牵着手走过来,四下里一看,全是人,顿时觉得好生热闹,打算把系统叫出来,让狗狗扫人。

  还不待开口,华月郡主就上前抱住小姑娘,狠狠亲了几口:“诺儿,想姐姐没?”

  这突如其来的过分热情,亲得小姑娘咯咯直笑,两只小手推着华月君主的脸:“想姐姐。”

  太子龙章凤姿,太子妃仙姿佚貌,几个孩子的容貌也都极其出众,一家人都格外惹人注目。

  自从一家人进门,众人的目光就不由自主一直跟随,此刻见可可爱爱的小胖姑娘笑得像朵花,也都情不自禁跟着笑了。

  十三皇子借着给敬妃请安,离开自己位置,坐到了敬妃身边,看了一眼太子家那边,小声提醒:“母妃,之前儿子跟您说的事,您留心些。”

  敬妃低声说:“我这自打宝宁小郡主一进门,我就一直盯着她,可瞧了这么半天,也没瞧出什么不对啊。”

  十三皇子:“儿子也只听过一回,且再看看。”

  敬妃虽然觉得此事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可她从不怀疑自己儿子,闻言点头:“好,母妃盯着呢,你先回去坐吧,待会儿陛下要来了。”

  十三皇子说好,起身回到对面自己座位上坐了。

  他身边是十四皇子的位置,不过此刻夫妻两个都不在座位上,跑去太子和澜真公主那边说话去了。

  十三皇子想起这几日老十四那个疯子做的事,有心找人换个位置,转念一想那样太过反常,便作罢,只是不动声色地把腿伸到桌子下面,用腿把桌子往旁边挪了挪,尽可能地离十四皇子的桌子远了些。

  ---

  算着时辰差不多,承武帝先一步来到凤仪宫,打算陪着皇后一起去永和殿。

  皇后亲自奉上一杯茶:“多谢陛下。”

  承武帝接过茶盏喝了一口,“原本定在吉庆殿操办你的寿诞,你却非要改到永和殿,这几日在小朝会上,内阁几位阁老都在向朕打听,问此事为何突然改了。”

  吉庆殿和永和殿都是宫中举办典礼的殿宇,只不过吉庆殿规模更大,重大庆典,大型宴会一般都在这举办,当初承武帝的登基大殿就是在吉庆殿办的。

  而永和殿相对较小,一般只有皇亲国戚参加的家宴,或只有部分官员参加的宴会,会在这办。

  皇后的千秋寿宴,原本定在吉庆殿,并令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及其家眷都要出席恭贺,原先太子妃带领宫中各司也是这么操办的。

  可后来出了阿桶一事,皇后思来想去,怕宴会上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场面来,回头再丢了皇家体面,便一力劝说承武帝,改在了永和殿,且只让皇亲国戚出席即可。

  此刻听到皇帝这般说,皇后便问:“那陛下怎么答的?”

  承武帝:“朕说,皇后上了年纪,不喜热闹,自家人吃顿饭也就罢了,就不劳动各位大人了。”

  皇后:“陛下说的是。”

  “这都是你敷衍朕的说辞,朕拿来敷衍他们罢了。”承武帝放下茶盏,目光审视:“你且与朕说说,到底为何?”

  皇后笑了笑:“陛下,的确是有件奇事,只是这事吧,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等到晚宴上,陛下便会知晓了。”

  她昨晚想了半宿,还是决定得提前跟皇上打个招呼,免得回头他觉得大家伙都瞒着他,是在故意耍他,难免要生气。

  听皇后这话不像要瞒着他,承武帝面色缓和些许,“所以,这阵子你宫里孩子们进进出出,就是因为这件奇事?”

  皇后:“正是如此。”

  承武帝:“那老大家几个小的见朕就跑,也是为此?”

  皇后笑:“是。不光如此,这后头的事多着呢,今晚宫宴过后,陛下自己找孩子们问吧。”

  见皇后一副老神在在,不管他怎么问她就是不打算说的模样,承武帝冷哼一声:“故弄玄虚,朕倒要瞧瞧,到底是何等奇事。”

  见时辰差不多了,皇后起身:“陛下,走吧,孩子们应该都到了。”

  承武帝起身往外走,皇后落后半步跟着一起走,两人一路无话。

  快到永和殿门口的时候,皇后低声提醒:“陛下,待会儿不管发生何事,您都莫要当众问出来。”

  承武帝偏头问:“为何?”

  皇后也不解释其实是不要当着诺儿的面问出来,只笑着说:“陛下听臣妾的便是,臣妾断然不会害您。”

  皇后越是如此,承武帝越是好奇,“那朕非要当众问呢?”

  皇后便笑了:“那陛下便试试吧,回头可别怪臣妾没提醒您。”

  承武帝从老妻脸上竟看出一丝幸灾乐祸,他怀疑自己看错了,眨了眨眼再看,就见皇后确实是在幸灾乐祸,他顿觉稀奇:“你这是,等着瞧朕笑话?”

  “臣妾哪敢。”皇后忍笑摇头,伸手指着殿前的台阶:“陛下,到了,小心脚下。”

  承武帝停下,“当真不说?”

  皇后再摇头:“陛下,若臣妾此时说了,岂非少了许多惊喜,陛下还是待会亲眼看,亲耳听吧。”

  承武帝一问再问,皇后一推再推,可承武帝并没有生气,他已经许久不见老妻在他面前如此鲜活了,反倒觉得心情挺好,伸手点了点皇后:“你啊,真是越上年纪越不成体统。”

  说罢,抬脚上了台阶。皇后在后头跟着,两人在一群宫女太监的簇拥下走进永和殿。

  康元德小跑几步先行立在门口,高声唱喝:“陛下驾到,皇后驾到。”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众人全都起身跪地,高声请安:“恭请陛下圣安,恭请皇后金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沈知诺跟着哥哥姐姐们跪在爹爹娘亲身后,撅着小屁股在地上趴成粉粉的一小团,模样挺乖巧,可她却没有好好请安,而是在浑水摸鱼。

  她只喊“恭请皇后金安”,“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和老皇帝有关的,她是只字不喊。

  随后在心里说:【狗狗,快出来干活,老皇帝来了。】

  那带着些许兴奋的小奶音,淹没在响彻大殿的恭迎请安声中。

  可跪在小姑娘前头的太子太子妃却是听得清清楚楚,二人的心都是一颤,暗道终归是来了。

  文安郡主兄妹三个都紧张地偷偷抬头看向皇上。

  只见承武帝笑容满面往前走,边走边抬手:“都起来吧,今儿是皇后寿诞,这是家宴,都不必拘礼。”

  众人齐声谢恩,随后起身,等皇帝和皇后落座,众人才坐回去。

  老皇帝不喜繁琐,随意讲了几句,便把主场交给皇后。

  皇后心中有事,也不多说,只说不要饿着孩子们,让把献礼贺寿的环节往后放,直接吩咐宫人上菜。

  皇帝看向皇后,目露不解。

  皇后笑笑:“太子妃操劳多日,张罗出这桌席面,让孩子们先填饱肚子吧。”

  免得回头阿桶的事一曝出来,再无人顾得上吃东西,糟蹋了粮食不说,也白费了太子妃一番辛苦。皇后心中这样想,可这最后这句话却没说出来。

  承武帝听出皇后意有所指,微微颔首,没再说什么。

  皇后看向太子妃:“先传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