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带着出租屋穿越馋哭全村 第54章

作者:花果山老妖 标签: 穿越重生

  “娘,这人参是不是能卖很多钱?咱快回去吧,拿给爹看看,爹见多识广,定能知晓。”

  朱迎秋催促道。

  “对对对,咱赶紧回去,万一人参要卖新鲜的,还得让大和去趟镇上,走吧,咱下山。”

  张金兰点了点头。

  她从地上站起来。

  可蹲了太久,双脚都麻了。

  一个没站稳,差点摔在地上。

  还好几个儿媳手快。

  扶住了她。

  因为人参贵重,张金兰拿出帕子,将它层层包裹后,才放进背篓里。

  上面盖着嫩芽菜,下面也垫着嫩芽菜。

  生怕走路的时候,把它颠坏了。

第54章 卖人参

  巳时末,挖野菜五人组走到了山脚下。

  未做片刻停留,她们直奔家门。

  来到门口,张金兰扭头四处看了看,见没人。

  她跨过门槛走到院子里,小心翼翼的放下背篓后,她吩咐大儿媳关上了大门。

  “这是干什么,大白天的关门干啥?你做贼去啦?鬼鬼祟祟的。”

  江守家已经干完农活回来了,他坐在院子里休息,看到老伴着急忙慌的模样,他满头雾水。

  “当家的,快,快来看看这是不是人参!”

  张金兰头也不抬,她轻手轻脚的拿起包裹人参的帕子。

  一层一层打开。

  激动的捧在手上,对着江守家说。

  “什么?人参?你在哪挖到的?我来看看。”听到人参二字,江守家‘噌’的站了起来,以至于椅子因为惯性朝着后面倒,砸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

  他大步走到张金兰跟前,颤着手接过人参。

  “是,这就是人参!且有十年出头了,老婆子,你在哪挖到的?咱家要发财啦!”

  江守家只看了一眼,就确定了人参的真假。

  江家村靠山,村中多年前有人挖到过人参,他亲眼目睹。

  然而那些人参,不过是两三年的小参,卖出去最多二两。

  可他手中的这株人参,年份最起码在十年往上。

  卖个十两银子绰绰有余。

  想到这。

  江守家的语气激动不已。

  “那还等什么,大和呢?赶紧让他拿到镇上卖掉,这玩意咱也不会炮制,万一摆烂了,岂不是卖不出价?”

  听到人参是真的,还价值不菲,张金兰整个人欣喜若狂。

  她心跳快的仿佛在打鼓。

  说话时,眼神还在院子里四处找寻着大儿子的踪影。

  “阿奶笨笨,大伯早上不是去镇上了吗?”

  方才在山上,江福宝就想说的。

  可惜阿奶和娘亲她们都太激动了。

  插不上嘴。

  “哎哟,我这脑子真是的,大和跟二勇一早就去镇上了,四银呢?”

  听到孙女的话,张金兰懊恼的拍了拍脑门。

  真是高兴傻了。

  两个儿子都去镇上了。

  可小儿子在家啊。

  她又开始寻找着江四银的身影。

  “娘,这是怎么了?刚刚在茅房里就听到你们声音了。”话语间,江四银从后院走了过来。

  “我们去山上挖野菜,福宝这孩子发现了一株人参,娘就把它挖出来了,这不,我们连野菜都不挖了,连忙下山回来问爹,爹说这是十年以上的人参,值钱的很嘞,咱家要发财了,娘说让你拿到镇上卖掉。”

  张燕子见婆婆过于兴奋,便主动解释着。

  “人参?福宝发现的?我的女儿这么能干呢?福宝,你怎么知道这是人参?”

  江四银走上前一把抱起江福宝。

  并用手捏了捏她的脸颊。

  笑容满面。

  “郎中爷爷说的呀。”

  虽然说的理直气壮,可江福宝心虚的很。

  幸亏这个游医来过江家村,不然她都找不到借口。

  “怪不得,福宝可真聪明,长大肯定是咱家最有出息的,对了,娘,现在就拿到镇上卖吗?要卖多少钱?是卖到医馆还是药铺呢?”

  江四银的双眼亮晶晶的。

  他一脸自豪的看着江福宝。

  直到爹娘清嗓子,他才想起正事来,连忙问道。

  “先去比比价格,哪家给的钱多,就卖给哪家,记住!小心保护好,别弄断了根须,断一根,价格就大打折扣。”

  不等张金兰回答。

  江守家认真叮嘱起小儿子来。

  “是,我知道了,我现在就去。”

  江四银放下女儿,把人参包裹好,放于胸口,然后打开家门,抬脚就走。

  他才刚出门,张金兰就突然想起来什么,她追出去喊了一嗓子。

  “四银呐,回来的时候租个牛车,别走回来。”

  她倒不是担心儿子累着,而是卖完人参,身上肯定揣了很多银子,走路不安全。

  牛车能快点到家。

  坐牛车花的钱比起卖人参的,简直九牛一毛。

  该花还是得花。

  大事面前,张金兰从不抠搜。

  “哦,知道了娘——”

  江四银个子高,腿也长,不过十几秒,就走出老远了。

  他的声音回荡在山脚下。

  从地里干活回来的村民,好奇的看了一眼。

  “阿奶,我饿了。”

  看不到亲爹的身影后,江福宝的小肚子也咕噜噜的响了起来。

  “好,阿奶去做饭。”

  张金兰立马从外面进来,这次没再关门。

  中午因为高兴。

  家里吃的米粥和炒鸡蛋以及清炒嫩芽菜。

  炒鸡蛋用了八颗,放了猪油,闻起来香喷喷的。

  米粥量也大,熬的浓稠,吃不饱还能去厨房添,绝对管饱。

  一顿饭下来。

  个个吃的肚子圆溜溜的。

  “娘,我咋感觉这米缸里的米,一点没见少呢,真耐吃。”

  朱迎秋靠在椅子上打个饱嗝。

  这些米吃了好几天了,昨天她还给小姑子舀了一斗,可方才煮粥时,她发现缸里的米还是跟前些天一样。

  一点没少。

  真是奇怪的很。

  “你记错了吧,赶紧把桌子收了,碗筷洗干净再回屋里躺着去。”

  张金兰挥了挥手,没放在心上。

  一旁的江福宝眼神暗了暗。

  哪是耐吃啊,都是她趁着夜晚给鸡窝放蛋时,顺便去厨房添的。

  缸里的米现在精米占多数,其次是小米,最后才是难吃的糙米。

  煮出来的粥,也软乎很多,偏偏家里人没察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