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果山老妖
“娘,银票给了吗?会不会有点少?”朱迎秋说。
“毕竟十年才能回来,听说北关最是苦寒,一年之中,有三季都是冬天,只要下雪,啧啧,能生生冻死人,这样的地方,难以生存啊,没有钱哪行,娘对我们这么好,给她一千两也是行的。”孙平梅说。
“去了那,不用银子开路,只怕是要受罪了,二嫂说得对。”张燕子也紧跟着开口。
三人这样说,就是怕婆婆以为她们会生气。
所以才故意这样讲。
其实她们也挺讨厌这个小姑子的。
巴不得她吃吃苦醒醒脑子呢。
这么好的娘家不要,死皮赖脸贴着孙家,都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把自家人的心,都寒透了。
“够了,三百两,三次机会,路上用一张,到那用一张,十年后不管回不回的来,再用一张。”
张金兰坐在椅子上,深呼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娘说的对,给太多她贪得无厌,就看她有没有脑子了,会不会用这三百两,不会用,给再多也无用,这是她最后的机会,不想后半生凄惨,最好是按照娘的想法来用这钱。”江大和站在门口,抿住嘴巴的同时也拧着眉毛。
看起来不大高兴。
“随她去了,咱家够对得起她了,娘,别想太多,你还有我们呢。”江二勇也跟着说。
“没事,娘好的很,干活吧,别傻站着了。”张金兰拍了下大腿,站了起来,张燕子十分有眼力见,她端来一盆水,让婆婆洗手。
然后张金兰去揉面了。
当天晚上,江三荷跟周氏到达汝陵府,她们再次被关进地牢,看管起来,等待年底跟其他的犯人一同送去北关。
来汝陵府,能坐马车。
可去北关,就要靠双腿走了。
小陶没忘记知县大人的吩咐,给差役每人塞了一两银子,又把去街上买来的衣服鞋子交给其中一人,让他在年底出发时,送给江三荷。
差役肯定给他这个面子。
谁让杞溪县的知县是他们知府大人的独子呢。
小陶做的这些,江三荷全都不知情。
刚到地牢里,她就把银票掏出来了。
不过她留了个心眼子,只掏了二百两。
“嗤,就二百两,往后估计都见不着了,也不知道多给点,谁人不知道啊,你家那铺子,一天几十两都是赚的,就给你这么点,看来你娘一点都不疼你啊。
也对,疼你,会这么多年,都不来孙家村看你吗,连亲外孙都不救,简直是黑了心肺,我可怜的光宗啊,你记得,不要放过你的外祖母一家啊,就算做了鬼,也要闹得江家不得安宁才好。”
明明看到银票眼睛一亮,周氏却挖苦起江三荷来。
她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偏偏说出口的话,听起来好像看不上这二百两似的。
只见她趴在地牢的稻草上又哭又唱,直到右手摸到路过的老鼠,才吓得缩到一边,还不忘把银票夺走,揣到自已身上。
这里一天只有一顿饭,还是稀粥烂菜。
看到能照见人影的糙米粥,周氏哪怕饿的烧心,也毫无食欲,她掏出一张银票,大喊道。
“来人呐,我想买些吃食,有没有人啊,官差老爷。”
只一声就把看守的官差喊来了。
“干什么,大吵大闹的,再吵我就动手了。”官差横眉竖眼,瞪着她。
周氏赶紧把银票递过去。
“劳烦官差帮我弄些吃食,我这老身子骨受不住啊,光喝水,只怕三天我就没了命咯,顺便帮我找开,路上肯定要用银子呢。”
周氏还以为她在外头买东西呢,还有找零。
官差拿走银票后,一个铜板都不带给她的。
周氏想要闹,被打了一顿就老实了。
不过银票到底是有用,一直到年底,她们俩的伙食,都比其他犯人要好。
每天两顿,都是馒头配一荤一素的菜。
把被关在隔壁牢房的犯人馋的都要哭了。
第746章 愚蠢至极
十二月末。
被打过招呼的差役在夜晚拿着一盏灯笼来到地牢。
他把手里的包裹扔到关押江三荷的牢中,冷声道:“路途遥远,穿好里面的衣服和鞋子,我还给你放了一些不易坏的干粮,能不能活着到北关,就看你自已了,路上不可跟我说一句话,倘若让旁人知道,我给你送东西,你这命,就别想要了。”
说罢,他提着灯笼离开。
唯一的光亮不见,江三荷根本不知道包裹里装了什么。
她只能用手感知着,有鞋子,衣服,瞧着还有皮毛,应该挺厚实,鼻尖也闻到了馒头香,可摸起来却是扁的,应该是经得起放的烙饼。
周氏本想过去夺走包裹,可眼前一片漆黑,她什么都看不到,只能靠在墙角喊道。
“那人送什么来了?你可别想一个人独占。”
“娘不是听到了吗,有衣服鞋子还有烙饼,娘的脚小,估计穿不上,就这么一双,所以我穿吧,至于衣裳,娘你要吗,不要还是我穿,烙饼咱们俩一人一半。”
被亲娘气到的江三荷,虽然很讨厌婆婆,但是两人毕竟是一条草上的蚂蚱,往后的路,只有婆婆陪她了。
所以江三荷毫不吝啬,想跟她一起在路途中分食烙饼。
甚至打算把衣裳给婆婆穿。
可江三荷不知道的是,地牢里没有窗户,以至于阻挡了空气,有些闷,但也恰恰挡住了寒风。
外头冷的冻骨。
“给我吧,我这老身子骨怕冷,你没事,你身子比我好。”人精似的周氏却考虑到这点,她把衣裳要来了,牢牢的穿在身上,外面摸起来像是粗布,不值钱,可里面竟然缝了一层皮毛,穿起来不惹人注意,还能保暖。
周氏的双眼,在漆黑的地牢里快速眨了两下。
看来是江家买通了官差,不然这官差怎么考虑的那么周到。
只是可惜了,生出来这么个傻闺女。
这要是她的女儿,早就扔到山里喂狼了。
周氏听到江三荷的呼吸声,朝左边看去。
眼里满是不屑,奈何江三荷根本看不见。
还以为她能依靠她的好婆婆呢。
“娘,你身上还有一百两,去了北关,咱们就在那好好生活,只要待够十年就能回来了,我一定要回连山镇,一定。”
儿子的死,已经被她抛到脑后。
她现在满脑子都在担忧自已的未来。
“哼,咱家都绝子绝孙了,还怎么好好生活,要是夫儿还活着就好了,这样还能再要一个,不过也不碍事,我三个孙女还好好活着,你说的对,我们确实要活着回来,到时候让她们姐妹三个认祖归宗,大不了我让她们的儿子,姓孙!
给了她们这个荣幸,你的外孙也勉强是我们孙家的骨肉,总比无后代强,哎,眼下也只能这样办了,你肚子真是不争气啊,不然咱们至于落到这种下场,这三个死丫头片子要是知道咱的想法,指不定多嘚瑟呢,哎,我是真瞧不上你的外孙啊。”
周氏的语气嫌弃的要死。
可不要也不行了。
孙家不能无后。
“娘,对不起,是我没用,等咱们回来,我就找她们说这事,你放心,她们巴不得回来呢,能让她们的孩子跟咱家姓,这是荣耀,多少妇人巴不得呢。”
江三荷自信十足,以为她十年后回来,她的女儿们还认她。
婆媳俩在黑暗中规划着以后。
第二天一早,两人终于从地牢里出来,还来不及高兴,脚上就被戴上了脚铐,女子还好,手上带着手铐就完事了,男人还得上枷锁,厚重的木头戴在身上,难受无比,还得走路,着实累得慌。
随着孟知理的转身,她们也上路了。
昨晚送东西的差役看到他花钱请人帮忙特意缝制的衣裳穿在周氏的身上,他用着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江三荷。
这妇人当真是愚蠢至极。
知不知道北关有多冷。
衣裳里面他让绣娘缝了厚厚一层皮毛,能抵御寒风,起码不会被冻死,就连鞋子也是防水的,还缝了皮毛。
北关常年下雪,稍微走几步就湿了鞋袜。
看见江三荷穿着鞋子,他总算松了口气。
还没傻的彻底,要是衣裳鞋子都送出去了,根本没命到北关,本身妇人就比汉子要更怕冷。
从前的犯人,十个也就三四个能活着到北关,还大多是男子。
他既然答应过人家,还拿了钱,就肯定要把事情办妥,况且还有知府大人的知会。
被他瞪了一眼的江三荷,已经后悔了。
她没想到外面竟然这么冷。
身上不厚的粗麻布冻得梆硬,她缩着脖子,冷的打摆子。
“给他们发一身蓑衣吧,免得还没走到半路,都冻死完了,那我们如何交差。”那个差役提议道。
“行吧。”其他人也都赞同。
死在半路很正常,但是都死完了,他们也讨不了好。
穿上蓑衣的江三荷,终于不冷了,发紫的嘴唇也逐渐红润起来。
可等待她的苦日子还没来呢。
杞溪县偏南方,离江南不远,再冷也冷不到哪去,可北关,那是真正的最北边,也是天灵国最冷的地界。
差役看见她面露满足之色,笑而不语。
上一篇:年代文大佬的漂亮作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