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155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如果她只是作为管理者经营西域的话,雁来肯定更倾向于将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意外情况。况且,发展初期最缺钱,能够通过贸易赚取而不是盘剥百姓,当然最好不过。

  但她这个管理者,管理的不只是普通百姓,还有玩家。

  作为一款游戏,一定要有足够的趣味性,何况这款游戏主打的还是自由度和真实度,如果什么都由她来掌控,那还有什么意思?

  更重要的是,玩家不仅不需要她养活,还能替她养活不少人,所以雁来其实是没什么经济压力的。

  那还犹豫什么?

  当然是让玩家自己去折腾了,而官府只需要负责卖地、收税就好。

  正好,距离上次更新好像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也是时候出点新东西,来调动起玩家的兴趣。

  现在暂时不打仗,游戏节奏放缓了很多,雁来已经发现,虽然游戏的日活并没有降低,但是系统面板上,她的等级经验值增长正在逐渐放缓。

  也就是说,玩家虽然还在照常上线,但做任务的时间变少了。

  其实这才是正常的,甚至对这款游戏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健康的结构——玩家各有各的兴趣爱好,可以有选择地体验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功能,并不一定要去走所谓的“主线”。

  不然,要是所有玩家都是狂热的战争党,只知道“杀杀杀”,雁来就该头痛了。

  但也不能真的把这个游戏变成旅游模拟器。

  或许以后可以,但现在,雁来还是希望不管是哪一种玩家,都能给游戏世界带来一些正向的、积极的改变,促使它变得更好。

  所以这天凌晨,游戏就发布了新的更新公告。

  主要内容就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三方互市、全力打造己方的招牌商品,官方将进行一系列的招商引资活动,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去新成立的工商衙门登记,成立自己的工厂和公司。

  ……

  其实像高泠那样嗅觉敏锐的玩家也有不少,不过官方将这件事写进了更新公告,还是调动起了更多玩家的兴趣。

  在现实里,很多人即便有想法也未必会行动,因为畏惧改变带来的结果。

  但这是游戏。

  就算赔得血本无归,也只是游戏币,随时都可以从头再来。

  所以,官方既然出了这样的活动,那么除了少数确实不感兴趣的玩家,大部分人肯定是要体验一下的。

  游悠悠当然也去报名了。

  她本来是打算听高泠的,做个进货出货的中间商,赚点差价就行了。但是按照更新公告里的说法,官方不仅可以提供技术,还会全程跟进,教他们如何经营管理。

  听起来有点像那种品牌加盟,品牌方不仅会帮忙把店铺开起来,还会定期派人过来巡查指点,就算什么都不懂也可以上手。

  游悠悠毕竟是个社会人,当然知道,听起来没有门槛的事情,实际上隐形门槛都很高。但既然是在游戏里,试试也没关系,成功了最好,万一失败,她也能承担得起代价。

  不过这一回的招商引资活动,姑且还是有点门槛的。

  就算是品牌加盟,也要交一笔加盟费呢。

  所以,尽管满心壮志,但游悠悠现在却在做一件最接地气的任务——挖矿。

  玩家想象中的挖矿:走进结构稳固、拥有照明的矿洞里,随便挖两下就能捡到被切割成多面体的矿石。

  实际上的挖矿:进入地下几米甚至十几米,通风和光照条件都非常糟糕,满是粉尘和碎屑的矿道里,使用各种手段艰难地破坏矿石层,然后将碎成块的大小矿石装进矿车里,再费劲地运到地表。

  不仅又脏又累,还可能会遇到塌方之类的情况。

  矿上死人这种事,即便是在现代,也屡见不鲜,808年的大唐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雁来很早就解散了龟兹城原本的矿工,将这份工作交给了玩家去做。只不过,就算这项任务的奖励十分丰厚,大部分玩家体验过一两次之后,就基本不会选择它了。

  一样是很辛苦、有危险,但玩家宁愿在战场上死去活来,也不愿下矿洞。

  对此雁来也有办法,那就是随机将挖矿塞进玩家的日常任务里。

  大部分玩家就算不愿意,日常任务里刷到了,也会去做。

  由于玩家的身体素质远超普通矿工,挖矿效率自然也要高很多,哪怕只是时不时地做做日常任务,以目前的冶炼效率来说,玩家挖出的矿石也足够供应了。

  但是这次更新之后,这项原本被众多玩家冷落的任务,一下子就变得热门起来了。

  无他,像游悠悠这样手上存款不丰,需要尽快赚取更多游戏币,以便能交上“加盟费”的玩家着实不少,而挖矿又是游戏里奖励最优厚的任务,没有之一。

  雁来也没想到,发展个工商业,居然还会有这样的连带效应。

  她本来都想好了,如果玩家实在不愿意挖矿,等回头更换新的铠甲武器时,就让他们自备原材料呢。

  既然有了足够的矿石,那么冶炼工坊那边也可以全力生产了。

  ——之前说挖出的矿石足够供应,那是因为目前建起的高炉,并没有全部开火。毕竟冶铁炉一旦开了火,是不能随意熄灭的,否则铁水在内部凝结,整个设备就废掉了。

  目前作坊这边主要是在生产农具和厨具,对产量没有太高的要求,但如果接下来要大搞生产,那肯定需要更多的设备和工具。

  如此一来,玩家挖矿赚钱,倒是无意之中形成了一种闭环。

  不过事实证明,很多玩家真就是重在参与,等到招商会开完,选定了要做的项目,来真格的时候,他们就陆陆续续决定放弃了。

  好在这一点,唐一她们是有心理准备的。一件事不真正开始去做,就不知道会遇上什么样的困难,总是会低估它的难度,于是等真正遇上困难的时候,就很容易打退堂鼓了。

  光是经营和管理就已经足够难了,何况现在是要从无到有地搭建起一切。

  好在参与者足够多,就算淘汰了大部分,也总有一些人坚持了下来。

  也算是一个筛选的过程。

  要不然,真的指导这么多人,她们其实也吃不消。

  好消息是在这个过程中,又发掘出了几个非常有潜力的项目。

  比如第五交响曲和他手下的那批玩家,就打算在制造铅笔和纸张之外,再开创一个新的项目。

  他们打算建一个制碱厂,再建一个羊毛加工厂,从牧民手里收购羊毛,用碱来清洗梳理,加工成羊毛毡、羊毛线,对外销售。等将来技术上去了,还可以再更进一步,生产各种羊毛制品。

  这个项目一经提出,就立刻被唐一她们列为重点关注项目。

  毕竟她们目前的地盘,牧场其实并不多,能收到的羊毛也有限,所以,这完全可以发展成一个跟回鹘、葛逻禄乃至吐蕃合作的大型项目。

  不夸张地说,小小的羊毛,甚至可以影响到接下来的局势。

  定下了方向,接下来就是轰轰烈烈的搞建设了。

  基建狂魔的名字不是白叫的,尽管游戏世界里缺少了很多条件,但毕竟人多,而且技术方面又不存在瓶颈,所以很快,游戏里就建立起了第一家水泥工厂。

  有了水泥,再加上冶炼工坊那边生产出来的钢材,接下来的基础建设速度直接起飞。

  等到秋收的季节到来时,一栋栋厂房在规划出来的工业区里拔地而起,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气象。

  值得一提的是,游戏世界里的基建,在现实世界也引发了不少关注,又为雁来带来了一大波气运值进账,已经攒够了开启三个复活点的存款,第四个也要不了多久了。

  就很有安全感。

  目前的规划之中,等到互市的地点定下,那边肯定是要开一个复活点的。

  安西军的地盘距离那边太远,要保障己方在当地的利益,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手。货物运输只能长途跋涉,但人却不能也这样。

  另外就是赵猫猫和唐一她们早就商量好的葱岭守捉所。

  虽然现在战略目标已经转到了另一边,但是雁来也没有忘记这个。

  何况等到安西军的工业产能上来,东西不仅可以往大唐和吐蕃卖,也完全可以往中亚那边卖,所以在这里占个地方也很有必要。

  剩下的一个复活点作为备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需要了。

  ……

  工业生产固然很重要,但秋收也是不容忽视的重点。

  毕竟粮食才是根本,有粮才有人,有人,才谈得上各种发展。

  所以到了收获的季节,论坛上关注的重点立刻就从工业生产转到了粮食产量上。

  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在西域种地,必须要开渠灌溉,看起来不太靠天吃饭,但实际上收成依旧有年景的区别。

  好在天公作美,今年是个大大的丰年。

  等到各城的作物全部颗粒归仓,最终统计下来的产量,比预估的还要高上两成。

  不要小看这两成。

  西域如今的人口,加上玩家有三十几万,两成就能额外养活六万人了。

  既然有了足够多的粮食,在走出西域、对外正式亮相之前,雁来自然要先召唤一批新玩家。

  论坛上的云玩家早就已经急不可耐,几乎每一天都有帖子在催促官方赶紧放号,让他们早点进游戏。

  这段时间看着游戏里大搞发展,他们都快着急死了。再不进游戏,真的要被老玩家远远甩在后面,再也赶不上了。

  再说,别的活动可以赶不上,去大唐这事,谁都不想落在了后面。

  那可是大唐啊!

  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这两个字,就足以吸引无数人。

  终于,在所有人的期待之下,新的更新公告发布了。

  第一条就是要招募五万新玩家。

  尽管跟几百万的预约人数比起来,五万依旧是百里挑一。但是这个数字足够大,就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百分之一概率的SSR我都能抽到,邀请码凭什么抽不到?

第108章 吐蕃人的心情你们是一点不考虑是吧?

  调研办。

  张云敏压抑着激动和兴奋的情绪,问道,“主任,我们这次能分到多少名额啊?”

  虽然主任说过,她们这个办公室只负责研究工作,不负责拿号,能不能被抽到全看自己的运气,但所有人都知道,这话也就是对外说说,实际上她们手里还是有那么一点小权力的。

  譬如游戏里的那些官方玩家,包括赵猫猫在内,能拿到号可没有一个是靠运气。

  除了赵猫猫是靠自己的人脉,其他人都是调研办这边先确定了名单,报上去之后才被抽中的。

  这回对外放出五万个账号,也肯定会有一部分名额分到他们这边来。

  这道理不光他们自己知道,很多人也能想到,所以尽管她们对外的说辞从来没变过,但是找关系找到办公室这边来的邮件和电话也从来不见少,反倒越来越多。

  凌晨更新公告一发布,就有不少电话打到了她们的私人手机上。

  所以不光是张云敏,所有人昨晚都没睡好,这会儿也都目光灼灼地盯着主任。

  跟她们比起来,主任就淡定多了,似乎永远都是那种不紧不慢的样子,笑着问道,“想要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