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176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所以这是钓到大鱼了?

  ——没人钓好吧,他们自己跳出来的。

  ——这回玩家搞出的事情,真有点“乱拳打死老师傅”那个意思了。

  ——1vs全部,稳占上风,就说厉不厉害吧?

  殿后的茶房里,董承悦和吐突承璀倒是没愣,之所以那么久没有做出反应,是因为还在权衡利弊。

  案子不在御前审,那能转圜的地方就太多了。

  毕竟干儿子们犯的事其实并不大,董家这个是在街上障车,索要财物,不过是两头羊十匹绢,说出来都惹人发笑。吐突家那个也不过是强娶了一个民女,当事人不愿意,她的父母可是收了聘礼的。

  按照大唐的规矩,太监就是可以娶老婆,父母和祖父母就是可以决定家中女孩的婚姻。

  这种小事,根本不可能牵扯到他们身上的,而这也是他们想要的。

  按理说,这应该是皆大欢喜的事。

  但怎么就那么让人憋屈呢?

  明明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反击的手段,必定能够翻盘,结果对方先叫了停,倒像是给了他们多大的恩惠似的。

  他们现在就像是被吊在半空,下去不甘心,上去又徒增风险。

  且不说这一打断,到了明天天兵会不会已经察觉到他们的打算,准备好应对的方案——这几乎是一定的,就说经过这一夜的发酵,天兵在长安城的声望必然会大大提升,明日就算宦官阵营大获全胜,效果也远不如今天了。

  但今天到这里结束,是皇帝金口玉言说的。

  所以现在,就要轮到他们来选择了。

  是冒着风险劝说皇帝明天继续审案,对天兵穷追不舍,还是见好就收,先稳住局势再徐徐图之。

  不过真正的问题是,董承悦想求稳,而吐突承璀愿意冒险。

  这也不奇怪,吐突承璀冒险是因为能获得巨大的利益,董承悦又拿不到半分好处,为什么要卷进去?

  临时建立起来的联盟岌岌可危。

  思前想后,吐突承璀还是不愿意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看得更清楚,陛下在……畏惧。

  畏惧天兵,也畏惧掌控了天兵的那个人。

  而一个帝王,为了消除心底的畏惧,让自己重获安宁,能够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吐突承璀也比任何人都更清楚。

  一瞬间,他仿佛又回到了永贞元年。

  德宗大行之后,皇太子李诵刚刚登基,就掀起了一场浩大的改革浪潮,要破除贞元以来的混沌陈腐之气,为大唐带来新的气象。

  然而改革触及到了朝中几乎所有权贵的利益,藩镇、宦官、世家……谁都不愿意成为菜板上的鱼肉,所以他们明明没有联合,却还是自然地形成了同盟,或是积极反对,或是消极抵抗,一起扼杀了这次革新。

  仅仅六个月之后,在以俱文珍、刘光琦为首的宦官集团的逼迫下,李诵被迫禅位给皇太子李纯,退居兴庆宫。

  八月新皇登基,九月革新派的核心人物尽数遭贬。

  这就是“二王八司马”事件。

  元和元年正月,太上皇李诵去世,是为——顺宗。

  吐突承璀每每想到那一年多的风云突变,以及前辈们的诸多手笔,都忍不住心情激荡。

  而现在,轮到他来主持大局了。

  吐突承璀很清楚,皇帝一直期盼他能够超越德宗朝的那些老人,以便将皇宫内外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他从来不是皇帝唯一的选择。

  在宫里,一切都要靠自己去争、去抢,皇帝最喜欢的也是他这一点,敢想敢干,善于抓住时机。

  眼下就是他苦苦等待的那个机会,一旦错过,未必还会有下一次了。

  就算有,也未必还能轮得到他。

第120章 这皇帝是越看越不行啊。

  吐突承璀已经决定要一条路走到黑了。

  不过他作为李纯身边的第一红人,当然很清楚这位陛下的脾气——他金口玉言说出来的话,可不喜欢看到有人当场反驳。

  尽管吐突承璀也能听得出来,皇帝的语气里带着几分犹豫,显然是有些心动的。

  政务枯燥,陛下自然也想轻松一番。

  不过也不必急着现在就满足他,让他先失望一阵,回头再设法满足,自然更是喜欢。

  到时候出其不意,效果说不定更好。

  想到这里,他定下心神,朝董承悦点了点头。

  见他放弃冒险,董承悦松了一口气,给传信的小内侍使了个眼色,让他出去转达他们的意思。

  说起来似乎过去了很久,不过这些其实也就发生在一两分钟内,其中还要包括其他几个案子的当事人表态的时间,所以董承忻和吐突承璀真正发愣的时间并不算久。

  在皇帝面露疑惑时,两人齐刷刷跪了下来,“奴婢等教子无方,让这些不成器的孽障在外招摇,伤了大家的体面,罪该万死。案子虽发还京兆府审问,奴婢们却不敢心存侥幸,请大家责罚,以儆效尤。”

  其他人一听这话,哪里还站得住?立刻跟着跪下来请罪。

  李纯见状,心情立刻就舒服了。

  朕身边之人,时时刻刻记着维护朕的颜面,果然忠心赤诚,这回也是被不懂事的孩子连累。

  不过罚还是要罚的。

  确实该给下面的人立立规矩了,这规矩他不立,天兵就该来立了。

  所以李纯神色一厉,“尔等既然知罪,朕自不能姑息。还望尔等以此事为教训,约束家中子弟,不要再犯这样的过错。”

  说着略一沉吟,就定下了各人的处罚。

  众人躬身领罚,董承忻和吐突士晓都松了一口气,陛下定了处罚,那这事就到他们这里为止了。

  李纯这才看向郗士美,道,“卿忠直勇毅,这长安城的治理交到卿手中,朕无忧矣!从今日后,城中若再有贵胄子弟行不法之事,皆依今日之例严办,勿伤我百姓之意。”

  这话听起来是要重用,但郗士美却听得心头一凛,知道皇帝是彻底放弃自己了。

  今日这些功劳,来日清算之时,便都是罪证。

  但这本就是他选择的路,因此立刻沉声应道,“陛下圣明,臣必竭尽所能!”

  安排完这些,李纯也没了兴致,摆摆手让众人退下了。

  ……

  已经处理的案子,依照皇帝的意思去办就是了,当事人该受罚的受罚,该释放的释放。

  但还没处理的,就要继续带回京兆府关押。

  那些权贵子弟看着都放松了许多,因为对自己可能受到的处罚已经大概心里有数。不过要说松弛感,还是远远不能跟已经在京兆府的监牢里打起了火锅的玩家比的……

  唐一都懒得过来看他们,直接去找了郗士美。

  虽然今日她及时叫了停,对方也没有反对,但这事到底算不算完,还要看对面是不是真的消停了。

  不过不管是唐一还是郗士美,都很清楚,京中的势力、尤其是宫中的势力,迟早都会跟玩家碰撞一下的,今天这种程度,还远远不够。

  就算不在这次的事情上做文章,他们也肯定找别的机会。

  今天对方能想到办法,而己方却无法应对,就是因为了解得太少,唐一自然要将这块短板补上。

  至少先弄明白那张让对方觉得有必胜把握的牌是什么。

  郗士美看到她们过来,也不意外,请人坐下之后,便道,“今日是我疏忽了,只顾着案子,竟没留意细节,险些让他们钻了空子。若不是唐长史当机立断,你我只怕就要吃一个大亏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唐一道,“郗公一片公心,自然想不到那些鬼蜮伎俩。况且我们已经提前发现,没让他们钻成这个空子,郗公又何须介怀?”

  简单安慰了几句,她便直入正题,问道,“不知究竟是哪一件案子有问题?”

  郗士美抽出一份卷宗,递了过来,“应该是这个。”

  唐一低头看去,原来是那个玩家救下上吊女子的案子。

  负责直播的玩家这时也凑上前去,方便直播间的观众能看清楚卷宗上的内容。

  ——这么久了还是无法适应竖排阅读的我~

  ——字写得真好看。

  ——这个案子我知道哈哈哈哈哈,那家伙本来好像是要去杜家偷杜牧的,结果走错了院子,正好看到那个女的在门口上吊,差点吓死。

  ——什么?我以为大家说着玩的啊,还真的有人去偷孩子啊?

  ——就是因为来历不清,所以夫家一口咬定他是去跟那个女人幽会的,就把他抓了送官。

  ——竟然没有直接沉塘吗(咂嘴

  ——好像是因为认出他是玩家了吧?杀人主要还是为了灭口,天兵又杀不死,消息还是会暴露出去,不如报官,把事情闹大,他们作为苦主还能得到同情。

  倒没有玩家觉得这是对方要给天兵扣锅,败坏天兵的名声,毕竟那家伙确实是翻墙进别人家的,没得洗。

  玩家嘛,不走寻常路是正常的,但是被人抓到的话,那也是活该。

  不过大家还是没看出这个案子有什么问题。

  虽然用“心肺复苏”救人这一点比较难以验证,但只要是真的,迟早都能证明。郗士美那边也已经联系了太医,看看能不能找到相似的例证,不太需要担心。

  难道是“贞洁重要还是生命重要”之类的论题?

  这确实有点危险,毕竟就算是大家印象中风气比较开放的大唐,对于女性的束缚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尤其是中唐之后,对于贞顺之类的女德要求越来越严格,就算皇家公主也以“不嫉妒”“不二夫”为美德了。

  心肺复苏这种程度的身体接触,肯定会令人侧目。

  但这也很难说是针对玩家的,更多还是针对那个上吊又被救的当事人。出了这种事,又闹得这么大,不论案子审出来是什么结果,她以后的日子恐怕再也不可能安宁了。

  弹幕热烈讨论时,唐一也已经从头到尾仔细看完了卷宗,抬起头来,不解地问道,“这个案子怎么了?”

  郗士美叹了一口气,道,“这女子之所以想不开,是因为她的夫婿新纳了一位美妾,宠爱非常。又因妻妾不和,便要以嫉妒之名休妻,扶正宠妾。她走投无路,这才选择了轻生。只是这女子性烈,她在夫家门口的房梁上吊,便是要这家人从此不得安宁。”

  这些情况卷宗上写得没有那么清楚,毕竟这案子是夫家状告天兵,自然不会将前情说得这么明白。

  直播间的观众听得义愤填膺,不由对男方破口大骂。

  明明男的才是过错方,却将女方逼到只能自尽,这也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