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衣青箬
没办法,第一天肯定是走不了多远的,毕竟送行耽搁了太多的时间。现在停下来休息虽然还有点早,但继续赶路,肯定走不到下一站,不如就留在这里。
一到这里,雁来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这驿站附近人也太多了吧?
官方的驿站都修在道路要冲之地,往来的车马行人多了,自然就会聚集起人气。所以驿站周围多半会有客店、逆旅、茶肆、食店之类的配套设施。而这么多店铺需要有人经营,周围自然又会建起民居。
如此,就是一个小小的聚落了。
长安城附近的驿站聚落,规模算是很大的了。但即便如此,人数似乎也多得有点过分。
而且这些人看起来并不像是本地居民,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浑身都透着流离风霜之色,让雁来脑海中立刻闪过两个字:流民。
走近一些,雁来发现,他们其实并没有真的靠近驿站,只是聚集在附近的野地里。而让他们这么自觉的原因是,驿站那边有驿卒拎着棍子来回巡视。
雁来招手叫来了赵猫猫,“这是怎么回事?”
赵猫猫比她反应快,早就已经在团队频道问过了,闻言忙道,“负责这事的人马上就到,还是让她们来解释吧。”
没一会儿就有几个玩家结伴前来,雁来看她们有些熟悉,想了想就记起来了,是经常跟在李贺身边的那几个。几人站在马车前,你推推我,我挤挤你,最后才由其中一人支支吾吾地道,“雁帅,这些都是从南边来的流民。”
事情是这样的,上回她们送李贺回乡,顺便去洛阳打卡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零星的流。,一问才知道,原来元和三年的年景很不好,大唐境内有很多地方都遭了灾,虽然官府也有赈济、灾民们也自己想了办法,但日子还是过不下去,为了活命,只能做了流民。
长安城歌舞升平,完全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是因为流民都被拦在了河南那边。
几个玩家心生怜悯,就跟他们说,要是实在活不下去了,可以去秦州,那边要开互市了,接下来肯定会大搞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手。
但秦州那么远,对玩家来说,就算不骑马,他们凭借身体素质,也能在几天内跑个来回,但是这些流民要走过去,就太难了。所以她们就又指点流民到这里来等着,跟雁来的队伍一起走。
“我发誓,这消息当时真的只告诉了几个人。”解释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玩家看了一眼聚集在道路两侧,满脸期待地看向她们的流民,声音越来越低,语气也越来越虚,“但谁知道他们一传十十传百,就引来了好多人,听说因为人太多,还分了几拨,留在这里的只是其中一拨……”
雁来忍不住揉了揉额头,玩家果然从不让人消停。
玩家见状,又连忙道,“雁帅放心,您只要允许他们跟着队伍走就好了,剩下的我们会处理好的。”
见她们几双眼睛亮闪闪地盯着自己,雁来就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对的。她们一开始或许是好心,但后来人越聚越多,却还是放任,当然也有她们的打算。
君不见章立早一个“送人回乡”的大型任务,就赚得盆满钵满。
她们现在也有那么多人,怎么也该再触发一个大型任务了。
而且她们也不是乱来,玩家还真安顿得了那么多人。经验都是现成的,只要大搞基建,来多少人力就能消化多少,只要能养活就行。
正好今年西域大丰收,粮食是肯定足够的。
雁来还能说什么呢?成熟的玩家不仅能自带干粮替她做任务,甚至会自己去寻找任务、创造任务,将所有环节都大致安排好,只等她这里走个流程。
那她也只能给她们发任务了。
收到任务提示,几个玩家脸上立刻露出了兴奋之色,不过看清楚那长长的任务要求之后,笑容又渐渐消失。
雁来见状,在心里满意点头。
自己折腾出来的事,就要自己收尾。
这个任务跟之前那个有本质的不同,因为那些百姓自己有家有业,玩家只需要做一些辅助工作,提供少量物资就行了。但要让这些孑然一身的流民安顿下来,要做的工作可就太多了。
领完任务就忙去吧,一忙一个不吱声。
等雁来在驿站的房间里安顿好,躺在胡床上打开论坛,就在第一页看到了那几个玩家发布的招募帖。
……
太常寺是个清水衙门,而张籍这个正九品上的太祝,又是清水衙门里的边缘人。
官职卑微、俸禄微薄,有时候张籍觉得,仕宦生涯似乎跟自己从前幻想的完全不一样。但更多的时候,他会忍不住想,他这也算是仕宦生涯吗?
人家好歹宦海沉浮,有起有落,先登临高位再从高处跌下,而他……
不提也罢。
夫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而他活到四十岁,却还是庸庸碌碌、汲汲营营,为那五斗米折腰。
对现实不满意,却又提不起劲来反抗。
好在这个官职虽有万般不好,但总算还有唯一的优点,那就是足够清闲,能让他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虽然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事可做。
但不管怎么说,张籍觉得自己已经渐渐适应了这种冷落的生活,甚至从中生出了几分恬淡自适。
然后它就突然生出了波澜。
即使是天兵来到长安这样的大事,对在清水衙门坐冷板凳的张籍来说,也只是传说中的故事,他既没资格参与惊险刺激的宫宴,也无意去西市观看天兵的百戏表演。
本来应该是这样的。
直到张籍在自家附近发现了一些形迹可疑、鬼鬼祟祟的家伙。
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一时半刻,而是不管他什么时候出门,或者什么时候回家,都会一不小心发现几个躲在暗中观察的人。
说是躲,但又那么明目张胆,大概只有她们自己觉得自己藏好了吧。
随着天兵的传说日益增多,张籍也终于弄明白了,这些家伙原来就是传说中的天兵。
就……还挺符合传闻对他们的描述的。
不过他们没上来打扰张籍,张籍也假装没发现他们。
时间一长,他就又习惯了这种相安无事的状态,甚至从中获得了几分乐趣。他会数自己今天又遇到了几个人,几个是之前见过的,几个是生面孔,每个人最喜欢的藏身处又是哪里……
虽然从来没有靠近过、交谈过,但他原本冷清的生活,似乎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变得热闹了几分。
以前张籍对什么都无所谓,衙门里有衙门的无聊,回家也有回家的冷清,都一样。现在他开始跟其他同僚一样,期待起每天散衙回家的那一刻。
但是今天,他从衙门里走出来,一直到回了家,都没有遇到任何可疑的家伙。
就连街道似乎都比平日冷清了几分。
不,不是似乎,而是真的冷清了。
进门的那一瞬,张籍终于恍然记起,今天就是那位雁帅离开京城的日子,天兵当然也会跟她一起离开,长安城里会有很多人去送他们。
都是与自己无关的事。
天兵从来没有走进过他的生活,所以什么都不会变,以前是什么样,以后还是什么样。
但张籍发现,自己竟无法再适应此刻的冷清。
这一刻的长安城,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空。
张籍回到自己的书房,坐着出了一会儿神,才打开桌旁的书箧,从中取出一封帖子。
其实他并不是真的完全没有跟天兵有任何接触,比如手中这封帖子,就是某一天,某个天兵突然跳出来塞给他的,还急急忙忙地说了很多话,然后又慌慌张张地跑走了。
这是一封辟书,邀请他去西域,为那位雁帅做事。
它来得太奇怪了,充满了不真实感,所以张籍将它收入箧中之后,就再也没有拿出来过。
后来他才知道,因为那位雁帅上书要求,吏部专门为她组织了一场考选,参与的人不少,安西四镇的所有官职都已经有人了。
张籍又在箱子里里翻了翻,翻出来了前两年写的那首《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坊间也有人点评,说此诗虽然叫节妇吟,然而既然垂泪、有恨,则动摇之意可见,哪里有节妇的样子?
然而这就是实情。
张籍这一生,好像都在生不逢时,所以也一直都在动摇,他从未被人坚决地选择过,也没有坚决地选择过什么。
心潮起伏,思绪不平,张籍铺纸磨墨,挥笔写下了一首新诗。
等墨迹干透了,他本打算将之收入箧中,视线又落在了另一张纸上。看了半晌,他伸手将那张纸取出,跟刚刚写好的新作一起封好,叫了家僮进来吩咐,“送去白学士府上。”
……
白居易今天在禁中值了一天的班。
虽然没什么事,但因为整天都要绷着弦,也叫人感觉疲惫。所以交了班,他就打算赶紧回家休息。
结果一进门,发现家人都聚在院子里,定睛看去,却见庭院里竟支起了一顶青庐。
跟新婚夫妇所用的青庐不同,这个帐篷很小,只能容一两人坐卧,看着十分别致,精巧可爱。白居易一眼看到,就喜欢上了,快步走过去问,“这是哪里来的?”
“天兵送来的。”妻子杨氏听到他的声音,回头笑道,“说是给郎君的谢礼。”
“谢礼?”白居易不解。
杨氏道,“还有一封信,我放在书房的桌子上了。”
白居易点点头,又看了一眼那顶青庐,忍住亲自钻进去尝试一番的冲动,走去了书房。
桌上果然放着一封信,他拆开一看,就见上面写道:归路虽遥,故乡可反,他日若能奉骸骨以归故土,再请白学士作先慈碑。
白居易微微一怔,才想起来,去年咸安大长公主的死讯传回宫中,的确是他代陛下做的《祭公主文》,其中便有“故乡不返,乌孙之曲空传;归路虽遥,青冢之魂可复”的句子。
想不到她竟也读过。
中原朝廷与异族联姻之事,虽然源远流长,但直到安史乱后,才以嫡亲的公主和亲。按照之前的旧例,丈夫死后,公主就可以上书请求回归大唐,不必遵守异族的收继婚制度。但是咸安公主维系着西域、回鹘与大唐之间的关系,是大唐联合周边各国共抗吐蕃的关键人物之一,所以她选择了留在回鹘。
她去世的消息传回之后,朝中也有人上书请求派遣使者迎回公主骸骨,只是最终不了了之。
现在看来,那位雁帅打算自己去做这件事了。
这封短笺语意看似平淡,实则激昂,白居易看完,免不了又勾起心头的激愤。
皇帝最近矛盾的态度,他当然也感觉到了,只觉得既可笑,又失望。陛下登基之后励精图治,看起来很有明君之姿,面对天兵的事却是昏招迭出,实在叫人不解。
但想到德宗当年刚刚即位时,也是雄心勃勃、满怀壮志,又觉得理所当然了。
正愁闷间,忽听有人来报,说是张太祝送了新诗来。
白居易一愣,他跟张籍这时关系还不是特别亲近,只是他很喜欢张籍的乐府诗,自己这两年也做了一些乐府诗,因此主动结交,但张籍表现得并不算热络,今日怎么忽然让人送信过来?
思及此处,他想到最近的事,心下一动,连忙起身去开门,接了信,等不及回到桌前就拆开读了一遍,发现果然不出自己所料。
张籍寄来两首诗,一首应该是旧作,也是一首乐府诗,想象了安西军在西域征战的过程,写得慷慨激昂,甚至都有点不像是张籍的作品。
另一首墨迹才干,应是今日新作,是一首送行诗,就完全是张籍的风格了。
情辞婉转、清丽可爱,将那种“一人离去,长安尽空”的情境写得动人极了,结尾却又一转词调,写春风万里相送,到了玉门关外,却发现这里也尽是故人,顿时将离情别绪彻底冲淡。
白居易吟咏数遍,也忍不住有些手痒,立刻动手写了两首和诗,再把自己这段时间积攒的旧诗都收拾了,一起让人送去给张籍。
是的,他这段时间其实写了不少以天兵、雁来和安西军为题材的诗,只是没有传扬出去,家里也只有弟弟和妻子读过。今天收到张籍的诗,他忽然意识到,或许其他人也是这样。
如此一来,他就不用再憋着,总算可以找人交流了。
上一篇: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