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衣青箬
还是尽快将事态下来,再谈其他。
但事已至此,怎么可能是他们说要求和,天兵就能罢手的?总得要拿出点诚意。
王承宗的人头,就是这份“诚意”。
人已经死了,把事情都推到他的头上,自然就有了和谈的基础。
同意了这个提议,其他人也就不好再追究王廷凑杀了王承宗这事,还要积极主动地让他来接手成德的一切,出面平事。
但王廷凑拒绝了。
他将王承宗才十一岁的大儿子王知感扶持了起来,让他暂时担任成德节度留后。
至于这个留后能不能转正,那由不得他们,得看天兵的态度。但王廷凑退的这一步,算是让成德内部的局势稳定下来了。
然后自然就是求和使者的人选了。
王文昌和王廷凑都干掉王承宗了,自然不会再来冒这个险,其他人也纷纷推脱,最后就有人说,反正只是来向天兵表个态,等得了回复,天兵愿意接受求和,再选使者也不迟。
于是就只有吕粮吏一个倒霉蛋带着王承宗的人头来投降了。
章立早听得唏嘘不已,没想到自己就打个仗的功夫,不远处的真定城里居然就发生了这么多的故事。
不过对面这么配合,那事情就很简单了。
将吕粮吏留了一夜,等其他地方的战场也都出了结果,章立早才把人放回去。
……
得知天兵同意何谈,焦急地等了一夜,眼睛都快熬红了的众人都是松了一口气。
王廷凑却没有放松,而是盯着表情依旧很为难的吕粮吏问,“他们是否还有别的要求?”
众人的心立刻又提了起来。
“是,他们提了不少要求。”吕粮吏说着,从袖中摸出一份清单来,双手递给王廷凑,“都写在这上面了。”
这还是他求来的。
本来章立早是要他转述的,但吕粮吏听完之后,感觉自己要是敢当着王廷凑等人的面将这些话说出来,这条小命也不用要,于是以“担心慌乱之中记岔了”为由,恳请章立早写了这份清单。
此刻,将清单递出,他就立刻后退。正好其他人都凑上来想看,吕粮吏很快就顺利躲到了角落里。
而那边观看清单的人,却是发出了一声又一声的惊呼。
章立早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让成德赔偿天兵在这一战中的损失。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打输了仗,割地赔款也是应该的,就是数量有些令人心痛。
第二个应该不算是要求,只是告知他们,可以花钱赎买被玩家抓住的俘虏。
这个倒是意外之喜。成德可是军镇,谁家没几个亲戚在军中呢?何况如今局势这么乱,还是要有一支军队镇守才行。这自然不是用来对付天兵,而是防备其他藩镇。
然后最核心的一条,也是引发这一战的导火索,减税。
既然主动求和,众人就已经做好了答应的准备,却没想到天兵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想想也是,这一仗总不能白打。
可是天兵要求将户税免除,田税也改成一年一收,税率不变,这就有些过分了。
不算那些苛捐杂税,大唐的税率本就不高,天兵又一刀砍掉了七八成,剩下那么一点钱,收上来够干什么用的?
于是已经顺利躲进角落,只希望所有人都忘掉他的吕粮吏又被挖了出来,“天兵到底是怎么想的,税率这么低,连各级衙门的正常运转都维持不了。”
要他们答应这种条件,不如直接把整个成德拱手让给天兵,看看他们如何用这么一点赋税来治理地方。
“这……”吕粮吏支支吾吾。
王文昌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里面有说法,立刻道,“放心吧,你就是个传话的,他们怎么说的,你就怎么说便是。”
“他们说……说尚书之前埋怨过,光是军费就要占去税收的大头,所以不能减税。如今、如今他们替成德解决了军队,这军费不就省下来了吗?”
这句话就像是一颗火星丢进了干柴里,所有人瞬间都被点燃。
这也太过分了!
就算天兵打赢了仗,也不能这么将他们的脸面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吧?
这还是和谈的态度吗?
更重要的是,听这话里的意思,天兵似乎不想让成德再拥有自己的军队。
那他们以后岂不是只能任人宰割了?
一片喧哗声中,吕粮吏只能死死低着头,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避免被愤怒的人群注意到,而后迁怒于他。
第172章 “天兵不将我等放在眼里,朝廷难道也能吗?”
众人吵嚷半晌,都只是在抱怨,并未讨论出任何应对之策,最后还是只能将视线转向王廷凑,让他来出这个头。
王廷凑也并未推辞,他抬手止住了众人的话,对吕粮吏道,“天兵究竟是怎么说的,这是最后通牒,还是能再商量?”
众人也循着他的视线望去。
吕粮吏心中叫苦不迭,但也知道既然做了这个中间人,事情一日不完,他就一日不得消停。
好消息是,现在成德这边应该是不会随意杀他了,至于天兵……
虽然在吕粮吏眼里,他们比王廷凑可怕一百倍,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并不滥杀,甚至很讲道理。在战场之外的地方,天兵的行事都是依着法度来的,在百姓中间名声很好。
吕粮吏已经打定主意,等办成这件事,他就辞了差事,去村里买上几十亩良田养老——赋税若真能降到那般低,这田就大可种得了,有天兵在,也不用担心官府不守信诺。
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他心里自然是偏着天兵了,这时便道,“这倒不曾说过,但依小人看,天兵性情直爽,不喜弯弯绕绕,尤其见不得人拖拖拉拉,这……能不能商量,小人也说不好。”
这一点,王廷凑也看出来了。
这才多久啊,他们就折腾出了这么多事,着实是雷厉风行。
但总要试着挣扎一下的。
他转回头,对坐在中间的少年道,“留后,依我看,还是再与天兵谈一谈,最好是能稍微放宽一些。不过,他们不耐烦这般拉扯,咱们得先想好了底线是什么,面对各种情况要如何应对,再去商谈。”
王知感有些无措地回头去看站在身侧的另一人,见他点头,才回过身来,对王廷凑道,“全凭叔祖做主。”
王廷凑扫了那人一眼。
那是王知感的舅舅,想来是他的母亲不方便露面,就将孩子交托给了自己的兄弟。
他们并不信任他,这也不奇怪,毕竟王承宗是死在他手中,这一点瞒不了人。好在王廷凑也不在意这些,当务之急,还是要先将局势稳定下来,而天兵的态度尤为重要。
在这种时候,他们也只能依靠王廷凑,暂时不会做什么。
得了这句话,王廷凑便开始主持商议,最后定下了几条主要的内容。
第一,军队肯定是要保留的,不过数量可以大为削减。
本来河北屯驻重兵,就是为了防御北边的奚人、契丹人、乌桓人、鲜卑人,但安禄山起兵时,叛军之中也有为数不少的胡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胡人降将被就地安置在了河北三镇,与胡人虽仍是时战时和,但总体来说还算平静,反倒是跟朝廷和其他藩镇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
尤其是成德,经过多次变动之后,现在的辖区已经不与胡人接壤了,自然也就少了押蕃的职使,真正需要防备的是同僚和朝廷。
有天兵在,相信没有哪个不长眼的藩镇会来招惹,所以实际上,成德的敌人已经不存在了。
或者说,成德唯一的敌人就是天兵。但反正都打不过,有多少军队也是枉然,那么大幅削减军队数量以降低支出,确实是有必要且可行的。
至于具体要保留多少,王廷凑没有多言。既然奉王知感为主,那么即便他只是个孩子,这种事也不当由他来开口。再者,限制军队数量的主要还是钱粮,这个要看谈判的结果,不必急着定下。
但最好是在商谈的时候,跟天兵那边达成一个默契。免得这边都弄好了,天兵却不同意。
第二是关于今后成德的权责划分问题。
哪些事情是王知感这个成德节度使能管的?哪些事情又是天兵划了线,他们绝对不能碰的?
弄明白了这些,才能减少今后双方可能会出现的摩擦,也能让大家把心放回肚子里,不必整天提心吊胆,怕天兵随时会翻脸。
第三才是税收的事。
主要是看能不能给涨一点,半成的税实在太低,至少总要收入能够敷出,不然这成德节度使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另外,虽然目前尚未谈到,但是以后官府肯定是不能随便征发徭役的了,可事情总得有人来干,这方面也需要商量出一个章程来。
然后就是天兵那份清单中的其他内容。
显然,王廷凑在大家议论其他条款时,就已经考虑过了这些,商议时也是有条不紊,一一给出应对之策,倒是让不少人心下叹服。
本来之前还有人不解王廷凑为何要杀掉王承宗,因为当时他本就已经打算要求和,但现在想想,若是王承宗还活着,恐怕未必能设想得如此周全,最重要的是肯定没那么干脆。
说到底,成德是王家的,钱粮军队也是王家的,王承宗肯定不舍得,而王廷凑虽然姓王,却跟他们一样都是外人。
……
只从吕粮吏带回来的这份清单,就能看出王廷凑跟王承宗的行事完全不同了。
条理清晰、谋定后动。
有如此才能,难怪会被王武俊收为义子——但也就止步于义子了,出身所限,他在王家的体系里已经走到了极限。倒是弑主之后,反而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这就是世袭罔替、结构僵化的弊病。
但藩镇不是朝廷,军队是他们跟朝廷对抗的底气,没法重文轻武,自然也就很难避免一次又一次的弑主、反叛、取而代之。
既然王廷凑是个能交流的人,玩家也愿意给他这个面子,一起磋商这些问题。
于是一天之后,两方人马又一次在真定城外碰面了。
土台还是那个土台,甚至连双方的人员配置都差不多,只是河对面没有重兵陈列,更不会有一个王承宗纵马驰骋而来。
只此一点,就让人生出无限变迁之感,哪怕距离上回谈判仅过去了三天。
也许是因为这种有些莫名肃穆的氛围,也许是因为双方私底下都已经定好了底线,这一回的谈判十分顺利,很快就得出了两边都满意的结果。
具体而言,成德方面要一次性支付天兵一万金的赔偿,并花费总共一万金金,赎买所有在这一战死去中的人的尸体、被天兵抓获的文武官员、一部分的士兵,以及被天兵缴获的各种文书、印信、辎重、马匹等物。
而天兵允许成德组建自己的军队,也不会干预成德的地方治理——假如他们发现了什么问题,或者有哪里不满意,也要先跟官府商量,而不是自己动手处理。
其他零零散散的条款,也是各有让步。
比如徭役,河北最大的工程就是修河,而且几乎每年都要修,这个是绝对不可能省的,这份责任也不能完全让官府来承担,尤其他们现在的税收已经少得可怜,要他们以工代役也不现实。
天兵就主动揽下了这件事——正好刚抓了十几万的俘虏,成德没那么多钱全都赎买回去,又不能随便解散让他们滋扰地方,就先留下来劳动改造吧,修修路、修修河。
等他们把自己的赎身钱赚出来,能重获自由的时候,工程应该也修得差不多了,就算没修好,应该也会有新的大冤种来填这个窟窿。
怎么不算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呢?
所有人最关注的税收问题,则是被放到了最后来讨论。
上一篇: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