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衣青箬
这位无本禅师,是旁边山上某座寺庙里的和尚,经常骑着毛驴在这条路上往返,施青青也看到过几次。根据村民的说法,这位禅师有点呆气,经常在骑着毛驴赶路的时候发呆,时不时就会跟人撞上。
没想到今天就体会了一把。
就算这会儿,被她扶起来的人也没管自己,而是连忙伸手去捡散落在地上的纸张。
施青青帮忙捡起一张,不由愣住,这不就是他们发的传单嘛!只不过是手抄的,用的纸不怎么样,字也写得不怎么样,还是竖排的繁体字,她差点就没认出来。
正要递还给他,她忽然注意到纸张最下方用十分端正漂亮的小楷写了一首绝句,不由念了出来。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第177章 玩家也不是不能成全他。
“好诗!”以施青青经历过通识教育的古文造诣和审美,这首诗刚好是她能欣赏的那种。
不过念完之后,她又忍不住挠了挠头,总觉得……
“好像有点眼熟?”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能够接触到的知识是海量的,但也是碎片化的,所以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施青青也很熟悉了。
肯定在哪里看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不过能让她觉得熟悉,那保底就是一个青史留名。
这么一想,施青青再看向面前的小和尚,只觉得他的长相看起来都清俊了几分,就连消瘦的身形和原本觉得有点呆的神情,也糅合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很符合他方外之人的身份。
至于想不起来,那更不要紧,互联网时代,这种事不需要自己冥思苦想,她可以问人。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是谁写的来着?急,在线等!】
——是推敲,啊不,贾岛!
提到“推敲”两个字,施青青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原来是你!
震惊,贾岛还当过和尚吗?不过仔细想想那句诗好像确实是“僧敲月下门”,原来这个僧是指作者自己。
天天无本禅师无本禅师的叫,完全没意识到,大佬居然就在我身边!
施青青关上页面,再看向贾岛,哦不,无本,眼神已经带上了惊奇和热切。
对上她的视线,贾岛本能地抱紧了自己手中剩余的纸张,默默后退了两步,微微侧身低头,做非礼勿视状。
这样子是在太熟悉了,施青青一眼就看出这是个社恐i人,顿时也有点不好意思,干咳一声,收敛了一下自己的热情,双手将纸页奉上,“抱歉,是我唐突了,这个还给禅师。”
贾岛迟疑片刻,才接了过去。
施青青想了想,拉过身上的斜挎包,取出一张传单,“这个稿子我这里有印刷版,字迹清晰些,赠与禅师吧。”
贾岛本来是想拒绝的,然而视线落在施青青的包上,发现里面还有一摞,到嘴边的话就顿住了。
他手中的抄本也不知是什么人抄的,字迹凌乱不说,有些地方还不通。他方才一路出神,就是在琢磨不理解之处,若是能看到原稿,说不定就能迎刃而解。
这么想着,他终是伸手接过,谨慎地道,“有劳施主,暂借小僧抄写一份,不日奉还。”
“不用不用。”施青青连忙摆手,“其实这个我们本来就是免费发的,只是送来这边的数量不够多,才有人自己传阅抄写。”
见他的视线落在自己的包上,她下意识地伸手按住,解释道,“呃,我留下这些是打算自己收藏做纪念的,不过可以送你一份。”说到这里,突然灵光一闪,“你要是感觉过意不去,可以用你那份来换。”
贾岛微微一愣,但还是将那几张纸给了她,施礼道,“多谢施主。”
见他转身要走,施青青又想起一件事来,“对了。禅师的诗写得这么好,可以给我们投稿呀!”
“投稿?”
施青青于是又替王建那本迟迟没能出第一期的杂志打了个广告,因为没有实物,为了提高说服力,她还将目前已经投过稿的大佬搬出来做旁证。
效果有点过于好了,听到韩愈、孟郊、张籍这些名字,贾岛甚至克服了社恐的毛病,主动追问了几句。
施青青自是知无不言,为了提高投稿积极性,还主动提了有稿酬的事。
贾岛对这个并不热心,因为觉得自己跟前辈们比还差得远,肯定不可能选上。倒是再三拜托施青青,这个杂志出来之后,务必要帮他买一本。
施青青满口答应,趁机走到贾岛旁边,拍了好几张合照。
嘿嘿嘿,集邮成功!
眼看贾岛已经反应过来,又开始局促,她便大慈大悲地放过了对方。
她这回是来定点援助,传授科学种植经验的,顺便也要在这边弄一个种子选育基地,会待很长一段时间。既然知道人住在哪里,那以后有的是往来的机会,不必急于一时。
再说对这种社恐,无效社交只是一种打扰,得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总之,先来看看帖子里的回复吧!
——楼主突然问这个,难道是捕捉到了野生贾岛吗?啊啊啊啊啊啊啊嫉妒!
——查了一下贾岛现在好像确实应该在范阳读书来着。不过他现在还没还俗,应该是寄居在寺庙里,就不知道具体是哪里了。
——楼主能共享一下地理位置吗,已私聊。
——什么,贾岛还当过和尚吗?震惊!
——没错,还是在韩愈的鼓励下才还俗参加科举的,联动+1
——我发现了,韩愈是真喜欢提携人啊,孟郊、张籍也都是受到他的鼓励才参加科举的吧。
——嘿嘿嘿,还有我们贺。
——确实,但是也说不好对他们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上班如做活的张籍都算混得不错的了,孟郊就做了两任官都草草收场,贾岛最惨,一辈子都没考上,所以就一直受困于此。
——这个时代的科举对朝中没有人引荐的寒门士子真的很不友好,杜牧这种爷爷曾经做到宰相的,也是人走茶凉,差点落榜,更不用说贾岛这种真·寒门了,一直在被主流排挤。
——主要贾岛情商也不太高的样子,是个社恐死宅(笑哭
——所以韩愈是真难得啊,完全没有任何私心的提携人,可惜他自己官运也就那样……
——没事,这不正是我们的机会吗?捞,都给我捞过来,让他们感受一下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喜欢考进士也没关系,现在咱可都是贾岛的人脉,我不信他还考不上这个进士。
——你要这么说的话,我突然有点好奇,要是雁帅主动举荐他们,皇帝会不会答应啊?
——未曾设想的道路。
——搞得我也有点好奇了,谁去雁帅面前进个谗言……啊不,提个意见啊?
——让楼主去嘛,看ID很眼熟,应该是个大佬。
——楼主,楼主人呢?你快回来啊!
施青青:“……”进什么谗言,她是正经种田流玩家好不好?
她假装什么都没看到,果断晒出了刚刚到手的手稿。虽然纸有点脏,字有点拉,但这可是贾岛跟安西军第一次接触的证据,多有纪念意义啊!
果然,网友们在皱眉批评完之后,也注意到了写在边页处的那首诗,顿时不淡定了。
——楼主刚刚发帖问过这个,所以这该不会是贾岛亲手写的原稿吧……?
——字真好看啊!
——主要是端端正正的,感觉像是抄经书练出来的,笑死。
——啊啊啊楼主有贾岛的照片嘛,想看!
——《唐才子传》说他“貌清意雅,谈玄抱佛”,应该也很好看吧(搓手手
施青青嘿嘿一笑,啪地一声就把图片晒了出去。
——嗯……
——我不是说他不好看啊,但我脑补的是妙僧无花,结果你给我一个……说虚竹都不像,感觉这得是老实和尚了吧。
——老实和尚也不像吧喂!
——从内核来说我感觉挺像的,就是那种出了家但是还有点不甘心、不安分,最终也被这一点不甘心和不安分困住,终生无法摆脱,偏偏又因为出过家,即便被困也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更加痛苦。
——楼上说得好玄,也好妙,看得人心里酸酸的。
——看来哪里都一样,越是能吃苦的人,就越是有吃不完的苦。
——楼主劝贾岛来洛阳呗,不是读书备考嘛,洛阳不是更方便?还有那么多的前辈可以请教。
——不说我还真没发现,洛阳是怎么不知不觉就集齐了这么多大佬的啊……
——这你就要问皇帝了。
——什么时候把张籍也贬过来啊,那人就齐了,现在就他一个人在长安,感觉怪孤单的。
——张籍:?
……
对其他人来说,减税的事带来的震动岁虽大,但暂且还停留在理论层面,所以议论虽然热烈,对自身的影响却暂时还没有体现。
可对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和幽州节度使刘济来说,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份传单,就安西军对他们的回应。
还是指名道姓的那种。
毕竟他们弹劾雁来的奏折,就印在第一版,其他的文章都是围绕它所作的。
更糟糕的是,随后朝廷的答复也送到了,很显然,他们的威胁并没有奏效,朝廷既不愿出钱,也不愿出力,只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这还能怎么办?
总不可能真的集结大军杀进洛阳长安,不说天兵会不会允许,就算他们不管,杀完了之后呢?藩镇跟朝廷两败俱伤,只怕天兵梦里都能笑醒。
跟天兵打就更不要想了,打输了还要赔钱,那可不是小数目。
但是就这样答应,那不只是憋屈,后续也没法收场。
就说军队吧,养他们肯定是养不起了,但总不能像天兵那样把人当成役工来用吧?
天兵那是抓的俘虏,而且有足够的力量去镇压。藩镇内部要是这么搞,信不信今天把消息发下去,明天早上起来就摸不着头脑了。
而且就连军队最常用的手段,屯田,在天兵的操作下,也没法用了。
想想看,普通百姓只交那一点税,军屯却不仅要上交大半粮食,还要定期操练,这谁遭得住?
看来看去,好像只剩下了解散这一条路。
虽说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军队,又放回去种地有点可惜,但有天兵在,本来就没仗可打了,保留少量的精锐,让剩下的人回去种田,还能多收些赋税。
上一篇: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