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353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咦!”玩家握紧拳头,一敲桌子,“这个主意好,我们可以照着雁帅画一幅咸安公主像,到时候还能印在杂志上。不对,画两幅,一幅和亲前的少女装扮,一幅和亲后的可敦装扮!”

  这杂志还不卖爆?!

  玩家说着就自顾自发帖招募画手去了,白行简只能硬着头皮对雁来道,“雁帅莫怪,她平时就是这个样子的,想一出是一出。不过若是能将图像印在杂志上,定然会大受欢迎。”

  至少白行简自己肯定会收藏几本。

  就是不知道雁来介不介意。

  白行简还是学不会玩家那种直来直往的说话方式,不过雁来已经听明白了,笑着点头道,“你们都觉得好,那就印吧。”

  反正她早就已经接受了自己作为看板的命运。

  问题解决了,雁来也就不再打扰白行简。既然来了西域,肯定要顺便去看看其他人。

  ……

  听说要给雁来画像,贴子立刻就被顶成了hot,无数人带着作品过来应征,让玩家挑花了眼。

  这个也好,那个也好。

  要不是杂志是故事为主,她简直想直接出一本画册。

  但谁说不能出一本画册呢?

  就算不卖给NPC,玩家自己内部也能消化了,或者干脆在现实里出?不过这个授权不好搞啊……

  总之,画册出不出是以后的事,但现在可以先招募十几个实在难以取舍的画手,让她们每个人都画一幅,最后再让雁来选她满意的。

  就算最后不出画册,自己也可以私藏,机智!

  为此雁来还特意腾出半天时间来做模特。

  他们这时候已经过了三受降城,进入大唐境内。雁来绕了一点路,没有走夏州,而是去了朔方。

  大唐一直推行让边军在当地屯垦的政策,不过执行得最好的,还是朔方这一带——从朔方向北到西受降城,再向东到东受降城,就是黄河几字的左上方那个拐角,也是“黄河百害,唯利一套”的河套平原,传说中的塞上江南,天然就有垦荒耕种的优势。

  只是安史之乱后,吐蕃趁机侵占了许多大唐的土地,这边也成为了真正的边境前线,很多土地自然也都荒废了。

  即便如此,王佖侵占的财富也仍旧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王佖已经被送去长安,大唐的新朔方节度使暂时还没派来,玩家接手了这边的管理,便打算将这些荒废的土地都重新开垦出来。

  没办法,现在大唐的土地,要养活的除了百姓,还有玩家。

  五月正是抢收抢种的时节,这件事就变得更加迫切了。所以雁来得先在这里开一个复活点,方便玩家往来。

  雁来便在这里停留了两天,打算趁此机会尝试一下藩镇裁军改制的方案。

  这个方案从制定出来之后,还没有真正实践过。

  没办法,玩家现在能直接动手的两个地方,河北的情况跟这边不一样,淮西则是土地太少,牵一发而动全身。相较而言,朔方作为军镇,没有什么错综复杂的势力和占据大半资源的豪族,土地也多,各方面都更合适。

  其实具体的事情用不上雁来,她也不会,但是她人在灵州,不管是玩家还是当地的驻军、百姓,都会更加安心。

  从灵州继续往前,就是盐州了。

  驻马城下,仰望这座城池时,雁来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九年之后,元和十四年,大唐和吐蕃将会在这里发生一场大战,也是唐蕃百年国战的最后一战,那之后双方都被掏空、打不动了,只能决定讲和,这就是后来的长庆会盟。

  再后来,大唐和吐蕃便走向了各自的末路。

  唐蕃之间也必定还有一战,即便换成了玩家,这一点也不会变。

  但即便是雁来,也无法预料它将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样的形式发生。

第224章 似乎直到此刻,她们才真正道别了。

  元和五年六月初二,历经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之后,护送镇国大长公主和卫国大长公主灵柩归葬的队伍,终于抵达了长安城外。

  就在之前几天,《传奇》杂志的最新一期刚在两京发售。

  到现在为止,仍然只有玩家掌握了印刷的核心工艺,所以大唐的书肆里,卖的不是儒家经典,就是道经、佛经,以及诗集、文集之类,而且都是抄本,成本高、价格贵不说,还都是看腻了的。

  有当今名士的诗文集上架,都会引起哄抢,更不用说如今已经名声在外的《传奇》了。

  而且买到手才发现,这一期居然还跟之前不一样,上面印了十分精美的画像。

  多稀罕啊。

  大唐连正经的画,也大都是画在墙壁上的,一方面是因为这时候的造纸业还不够发达,纸既不够好又不够大,绢帛又太贵,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同时,也带来了洞窟壁画的风潮,所以很多知名画家都绘制过佛经故事。

  顺便说一句,印刷业最初兴起,就是为了印刷菩萨佛祖的肖像,所以才会是雕版的形式。不过按照原本的历史,这事也还要再等三四十年才会出现。

  所以现在,玩家将画像直接印在书上,而且还是彩印,给大唐人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

  杂志热度暴涨,就算不买书,不识字的人,也都忍不住去看一看热闹。

  也有人另辟蹊径,去书肆里询问能不能单买两张画,不要书。

  玩家一听,嚯,这不就是海报嘛,卖,都可以卖!

  这期杂志印了几万册,开印的时候白行简还有些担忧,觉得太多了,毕竟之前的杂志能卖个几千本,就已经是销量惊人。但是玩家拍着胸脯保证,卖不出去她们包圆,他也就不说什么了。

  没想到几天的功夫就卖得差不多了,玩家想买还得加印。

  不过也得等热度过去,这会儿印刷厂里还在印海报呢——开始卖海报之后,杂志的销量增长就变慢了,也不急着加印。

  后来才知道,很多人买海报回家,是为了挂起来辟邪。

  虽然都知道印的是咸安公主,但是画像跟雁来也有七分相似,对于很多亲眼见过雁来的长安百姓来说,这画像不仅看着亲切,还很能给人安全感。

  很多人在家里供奉什么菩萨神仙的,就是为了祈福保平安,身为天兵之主的雁来,不比虚无缥缈的神佛更灵?

  什么,你说这不是雁帅?这是她娘,还管不了她了?

  雁来得知此事,有些哭笑不得。

  但转念想想,也行,供奉她妈总比供奉她好。

  咸安公主已经去世了,享受些香火无妨,她就算了。

  而且这种民间自发的崇拜,没准以后真的会将咸安公主神化,让她也成为有编制的神仙,声名永传后世。

  能通过百姓严选,或许比被记录在史书上更令人高兴。

  不管怎么说,这股因为画像而掀起的热度,让咸安公主的故事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而不再只是茶楼酒肆之间的传闻。

  所以当咸安公主的灵柩抵达长安时,甚至都不需要玩家组织,听到消息的百姓就自发地出城迎接。

  雁来上次来到长安,也有百姓出城迎接,但感觉完全不一样。

  她骑在马上,看着远处人头攒动的景象,不由得想,这样的仪式,应该比当初她所承诺的更盛大,也更配得上咸安公主二十年的付出吧?

  与这样的热情相比,城门处皇帝派遣来的宗室和文武官员,都显得像是添头了。

  让雁来有些惊讶的是,李纯这回居然将三个年长的儿子都打发了过来,看来应该是放弃了用立储来做文章。

  队伍进了城,百姓们一直将她们送到暂停灵柩的寺庙外,才缓缓散去。

  灵柩安顿好之后,随行的人便陆续过来上香。

  李宁将三炷香插在神主前,转过身,见雁来正站在一旁,忙低头叫道,“表姑。”

  雁来打量了一下他,说,“你瘦了。”

  李宁微微一笑。

  雁来又说,“看来你不打算来找我?”

  李宁并不惊讶她知道自己的处境,只是笑道,“怎好给表姑添麻烦?我自己能应付。”

  “好吧。”雁来叹了一口气。

  李宁不由望了她一眼,说,“表姑是做大事的人,无需为这样的小事分神。”

  “小事都做不好,怎么能做大事?”雁来反问。

  李宁又笑了起来,雁来忽然意识到,他现在的情绪似乎比以前好了很多,也爱笑了。

  她只好说,“如果觉得勉强的话,随时来找我。”

  李宁点点头,躬身告辞。

  雁来抬起眼,就见李宽和李宥不知已在后面站了多久。

  李宽似乎有些怕雁来,对上她的视线,立刻一缩脖子,鹌鹑似的低头溜了。李宥则是另一个极端,正一脸期待地看着她,一双灵活的眼睛转来转去。

  雁来反而板起了脸,对熊孩子态度好了,他容易蹬鼻子上脸。

  李宥倒是很会看人脸色,立刻就开始装乖,只是经验太少,装得完全不像,要走不走的,半晌还是忍不住问,“表姑,回鹘是什么样的?”

  “你感兴趣的话,以后可以亲自去看看。”雁来说。

  李宥眼睛一亮,“真的?”

  雁来点头,“当然是真的。”只要你到时候你不后悔就行了。

  不过后悔也晚了,熊孩子就应该让他出去吃吃苦,接接地气,承受一下现实的毒打,才能学会做人。

  ……

  当晚雁来就住在寺里,第二天一早,长安城里的亲旧们便都过来祭拜了。

  不管雁来跟皇帝、天兵跟朝廷的关系有多微妙,但明面上,彼此仍然是一体的。

  再说,人人都知道天兵记仇。

  所以今天这种场合,自然人人都肯给面子,该来的人都来了,从早到晚寺门外的马车就没有少过,甚至一度排起了队。

  雁来也就忙着待了一天的客。

  不过就连她也没想到,来得最早的竟然是郭昕。

  他在长安闲居之后,身上少了几分战场肃杀之气,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了。大抵因为没有烦心事,身体和精神看起来都好了很多。

  这会儿,郭昕站在咸安公主的灵前,却是十分唏嘘。

  他和咸安公主虽然素未谋面,却像是一对老战友,曾经一起为西域的局面付出过不少努力。

  回想起来感觉像是已经过去了很久,可是掐指一算,也不过是两年多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