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衣青箬
套路之所以能成为套路,就是因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当然不是不好。
只是雁来觉得太单一了。
所以得让女作者来中和一下。
既能培养读者多样的审美情趣,又能潜移默化间让大唐的女子意识到,即便不是天兵,普通女性也能有很多种活法。
宋家五姐妹的故事,就很适合用来做这个切入点。
雁来其实还打算扩大秘书省的职权范围,让她们能够参与到日常政务中来,取代枢密院。但具体能不能成,还得再看看。如果不行,那就退一步,让她们去主办一份女性杂志好了。
不过摄政王毕竟还不是皇帝,现在提这些也太早了,所以雁来就没说。
就像她对俱文珍和梁守谦两人的安排,时机也还没到。
即便如此,三姐妹也已经足够欢喜,领了命就立刻干劲十足地告辞,回去忙开了。
……
等雁来这边安排得差不多,那边权贵勋戚们也谈得差不多了。
大出血是理所当然的。
就是要让他们肉痛,才能记住教训。再说,财富留在这些人手中,往往很难流通起来——他们死了都要把好东西带到地下去做陪葬品——不如雁来拿着,能做更多事。
这笔收入,再加上廉租房和度假山庄之类的收入,应该勉强能填上盐税降低产生的窟窿了。
雁来本以为还得从内库里出一笔,没想到有人上赶着送钱,好人呐!
不过面子都是互相给的,既然他们低了头,那雁来这边打完一棍子,当然也要给一颗糖,把人给安抚下来才行。
所以等这些人哭丧着脸过来告辞的时候,雁来却将他们留了下来,打算谈谈心。
既然是谈心,当然不能在延英殿,而是安排在了太液池。
秋风送爽,太液池中的荷花都已经开败了,莲子却正是季节,雁来就让人划了船来,亲自去采莲蓬。
她吃过新鲜的莲子,但都是在菜市场买的,亲自在荷塘里采,还真是头一回。
见雁来兴致勃勃,其他人纵然没心情,也只能奉陪了。不过游戏本来就是放松心情的好方法,等采到了足够的莲蓬,他们脸上苦大仇深的表情,也都转换成了轻松的笑脸。
雁来见气氛到了,这才招呼众人坐下歇息,一边道,“这就对了,老苦着脸做什么?事情既然处理完,那就算是过去了,总挂在脸上,自己也不好受。”
众人心下腹诽,吃亏的又不是你,你自然说得轻巧。
谁知又听到雁来问,“是不是在心里骂我呢?”
众人吓了一跳,连忙赔笑。
雁来又说,“我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真的觉得,将那些害群之马清理出去,对你们来说是好事。等他们真的闹出了大事,将你们都牵连进去,到时候再划清界限,就来不及了。”
这话不无道理,众人其实也不是想不到,只是不甘心。
他们是真的没有受过这样的委屈。
雁来又说,“诸位真的觉得,守着现在这些家业,就能传到千秋万代了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摇头。
就连坐了皇位的天家,也不敢想千秋万代,何况他们?
只是理智上知道不可能,却还是忍不住做出各种安排,希望这眼前的富贵荣华能够尽量传承得长久一些。
第242章 “陛下不缺一个贵妃,升平公主却很需要一个女儿。”
这个话题,恰是击中了在场这些人的痛点。
他们自己富贵已极,除了享受之外,便只剩下为子孙计了。
因此雁来开了风头,众人便小声议论起来。
即便是秦皇汉武的后人,到现在也籍籍无名了,更不用说外戚勋贵。
如今坊间倒是也有些自称是后人的,多是伪托,根本说不清楚家中的世系传承。
就是北朝以来的世家高门,如五姓七望者,传承有序,但已经有不少流离落魄、贫寒度日,只空守着一个姓氏的。
传家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雁来等他们唏嘘了一阵,才道,“要说真正能够长久传承的家族,倒也不是完全没有。”
有反应快的人已经想到了,“令君说的是文宣王?”
文宣王,是唐玄宗李隆基给孔子加封的谥号,宋朝在前面加了个至圣,元朝又加了个大成,到明朝的时候,有大臣觉得孔子封王、不伦不类,于是改谥为“至圣先师”,清朝干脆来了个一锅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汉魏以来,随着儒家思想的流传,对于孔子的祭祀和礼敬从未断绝,孔氏家族也得以绵延至今。
但很显然,孔家的传承方式,一般人根本模仿不来。
便有人失落道,“那是圣人血脉,我等怎么比得?”
也许勋戚之中,是有目中无人、自高自大到觉得自己谁都比得上的,但肯定不是在场这些人。
“见贤思齐,就算最终比不上,也能有个不错的结果。”雁来说。
那位公主反应最快,连忙道,“我等愚钝,纵然追慕圣人,也难望其项背。倒是令君行事,已近乎圣人了,想来定是已经有了法子,还请不吝赐教。”
其他人一听,顿时恍然大悟。她既将他们聚在这里,定是有了安排。
雁来笑道,“不敢当。法子我没有,倒是有些想法。依我看,这世间的东西想要长久,既不能靠权势,也不能靠血脉,还是要着落在这个‘传’字上。身份可能不断跌落,财富会被挥霍殆尽,只有学到的本事,才是自己的。”
有人若有所思,也有人唉声叹气。
若有所思的,多半家里有些传承,不管是文是武、高不高明,总归是有的。
唉声叹气的,大部分都是外戚之类的“幸进”,自己都是撞了大运才有了今天,可这运气要怎么传承下去?
再者说,“要是孩子们个个都成器,能学成本事,那我等哪里还用发愁?”
这话算是说到了众人的心坎上,一时都忍不住吐槽起自家晚辈来。
“我倒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长。如今不比以往,也不是非得考中进士、入朝为官,或是领军作战、开疆拓土才算是上进。”雁来说,“你们也不要一味责备,多看看孩子们的长处,或是能诗善画,或是有经营的天赋,或是在吃喝玩乐上有新意……”
“反正在我这里,只要用得上的才能,并无高下之分。”
这话要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来,那众人自然要嗤之以鼻,可雁来说出口,却让众人都忍不住心头火热。
从来都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若雁来真是这样的想法,往后的风气肯定大不相同,说不得家里那些不成器的孽障,还真能在她这里找到一条出路。
别说什么不符合传统的仕进之道,在场的都是什么人啊,岂会在意这个?
如此一想,众人的态度更加热切了,纷纷就自己对家中晚辈的了解询问了起来:这个算不算才能?那个有没有用处?
雁来道,“这样乱糟糟的说不清,不如你们先回家把情况问明白了,再报上来给我看。”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雁来日理万机,哪有空跟他们一直掰扯这种小事,于是满口答应,然后乖觉地起身告辞。
雁来起身相送,微笑着提醒道,“也别只盯着儿子孙子,你们家里也都有聪明伶俐的女孩吧?”
其他人一时还真没想到这里,此刻经她一提,忍不住想拍大腿。
是啊,女孩送到雁来身边更方便,他们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
一天接待了好几波访客,又是嘴炮又是话疗的,雁来感觉比赶一天路还累。送走这些人,眼看时间差不多了,她便准备收拾东西下班。
结果还没出门,便见几位宰相联袂而来。
雁来立刻警惕起来,“今天下班了,有什么事明日再议。”
人来得这么齐,一看就不是小事,商议起来就没完没了了。
雁来刚当上这个摄政王的时候,还有几份新鲜感,对处理职责内的事务也很上心,他们只要有事来找,她都会立刻处理。但被冗杂的公务和文件埋了几天之后,她觉得自己有必要立一下规矩了。
比如下班时间不谈工作,绝对不能让加班成为常态!
几人闻言,不由对视一眼。
其实他们才是最熟悉慢节奏办公效率的人,只是被天兵带着,不得不加快了速度,现在听雁来这么说,既稀奇,又有点说不出的好笑。
原来她也不是铁打的,会嫌弃事情太多太忙。
这才有点年轻人的样子。
所以虽然他们是有点着急的,但也没有强求,“既如此,我等明日再来。”
“唔,后天吧。”雁来又改了口,“明天我有别的事。”
众人眸光微动,想要追问,又怕是天兵那边的事,不便于告诉他们,最后还是忍住了没问。
但雁来只是要去升平公主府探病而已。
她还约了郭贵妃一起。
大概是因为李纯也病着的缘故,升平公主病得十分低调,不仅没往宫里递消息,就是长安城里也没有多少人知道——知道的那些权贵,还以为她是为了不沾手外面这些破事才称病的,根本没有当真。
反而是玩家这边讨论得比较多一些。
郭贵妃还是从雁来口中得到的消息,若是之前,她就算知道了,估计也没法随便出去,一来宫妃的行动受限,二来李纯那边也正需要人照看,但现在,雁来一开口,她自己也愿意,就没人能拦着了。
到了才公主府才发现,郝主任那句“不太好”说得太委婉了,升平公主已经病得起不来床。
几个守在这里的医生玩家也很不高兴,雁来一到,她们就过来告状。
一句话,这个病人管不了!
一般的病人,到了她这种程度,可能就吃不香睡不着了,但升平公主的胃口却是好得很,而且专挑那些医嘱说了绝对不能碰的东西吃。
就算是现实中,病人在医院里住院,也防不住家属偷偷给喂吃的,何况是公主府?
不仅一声令下就有人把吃的送来,吃完了还有人替她扫尾,保证做得干干净净。
可是医生玩家也不需要证据,一看她的身体状况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她们被气得都想干脆摆烂了,偏偏又不忍心放弃病人。
这会儿见到雁来和郭贵妃,她们便将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说了,搞得升平公主十分尴尬。
她听说雁来和女儿到了,还特意让人打了水来梳洗一番,又强撑着换了衣裳,就是想在她们面前保持最好的形象,结果还没说上话,她的形象就已经碎成渣了。
“阿娘!”郭贵妃很不赞同地瞪向升平公主。
升平公主讪讪一笑。
上一篇: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