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79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反而是前面骑着牛正在显摆的玩家,赤松桑吉瞄准的是他,而且那一箭势大力沉,猝不及防之下,他直接从牛背上滚了下去,要不是爬得快,就该被乱蹄踩死了。

  轻松热闹的氛围荡然无存,所有的玩家都收敛起情绪,转头看了过去。

  一瞬间,赤松桑吉被看得脊背一寒。

  但下一瞬,他反应过来,顿时恼羞成怒。什么时候,大蕃的勇士竟然会被这些全靠人数取胜的唐军吓住了?!

  他再次抽出了一支箭,“再放!”

  “别乱!保持住阵型!”赵猫猫立刻开始指挥,“不能让这些吐蕃人一直跟着,前面的人加快速度,先把战利品送回龟兹!断后的人停下来,我们试着反打一波。”

  玩家本来就是惊吓更多,现在有人指挥,也立刻反应过来,一个个都变得雷厉风行,该跑的跑,该留下来断后的断后。

  看得赤松桑吉咬牙切齿。

  果然,这些天兵明明可以更快,就是故意的,完全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

  两边的气性都上来了,跃跃欲试想跟对方碰一碰。

  赤松桑吉一挥手,吐蕃士兵便都下了马,开始列阵。

  相比于一般人印象中的骑兵冲阵,吐蕃人其实更习惯步战,马匹更多是赶路的工具。

  赵猫猫当然不会礼貌地停在原地,等他们整队,立刻就下令玩家冲上去进攻。可惜双方之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而吐蕃人的速度也确实很快,等玩家冲到近前的时候,他们也已经列好了阵。

  接下来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正面对冲。

  一交上手,赤松桑吉心下就微微一沉,有些吃惊地发现,这些在他的印象里,全靠堆人数取胜的唐兵,不知什么时候,实力已经提升到了能够正面跟吐蕃精锐士兵交手的程度。

  虽然他能够感觉到,天兵的实力还是要弱一些,但是他们比吐蕃士兵更不怕死,就弥平那一点差距。

  赤松桑吉立刻冷静了下来。

  不过打都打了,现在撤退也不可能。

  再说,他带出来的是一千人,对面也是一千人,而且很明显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补充。

  正面作战,吐蕃人不惧世上任何一支军队!

  玩家也是头一回经历这种正常的战争,也很想称量一下现在的他们,跟全天下最精锐的吐蕃军之间的差距。

  不得不说,差距还是有点明显的。

  吐蕃人是真的难打,他们就像是肘子中间的那根骨头,就算外面的肉被片干净了,也能长出新的来,骨头却始终还是骨头,根本没有太大的损伤。

  就算现在所有的肉都已经被剔下来,只剩下骨头,想要将这根骨头砍开了砸碎了来炖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玩家们还是打得很松弛,反正这一千人留下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了,就算能换对面一半、哪怕三分之一,那也是值得的。

  然而战斗正酣时,远处忽然传来了一阵呼喝声。

  抬头一看,居然是吐蕃人的援军到了。

  “靠,居然摇人,不讲武德啊!”一个玩家气得破口大骂。

  一直以来都是玩家的援军源源不断,将对面的敌军打到自闭,还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情况。

  不过也是,人家焉耆军的营地就在后面不远处,明知道这边打起来了,怎么可能不派兵过来增援?换做是他们,肯定也是会这么干的。

  但还是憋屈啊!

  本来不说换掉一半,三分之一肯定是可以的,但是援军一来,就不好说了。

  可恶!

  ……

  最后一个玩家也被送走了。

  赤松桑吉却没有立刻放松下来,而是转头吩咐亲兵清点人数。

  吐蕃军队很少会有被敌军击溃的情况,一直都以能战到最后一人为傲。但是再怎么不怕死,又怎么跟真的不会死的天兵相比?

  所以这一战的损失比预料的更大一些。

  纵然他们是取胜的一方,也实在没什么可欢喜的。

  不过好歹是赢了,节儿那里能交代得过去,大军的士气也稍稍提振了一些。

  因此赤松桑吉回到营地时,还是得到了英雄的待遇,士兵们为他欢呼,向他致敬,为这难得的胜利而欢喜。

  但这些都是用来糊弄普通士兵的,当着将领们的面,次仁斯塔没有掩饰自己的忧虑,“今日虽然击退了唐军,但损失着实不小。我打算就留在营地固守,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都没有意见。

  道理是明摆着的,在“天兵会复活”这个说法确认为真的情况下,距离龟兹城越近,也就越危险。

  次仁斯塔磨磨蹭蹭的,焉耆军走得很慢,两天也不过走出百里,算一算,营地距离龟兹城,还有将近六百里的路程。

  离得远了,就算天兵能复活,跑过来也要两三天,根本来不及支援。

  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战胜对方。

  虽然这种战胜,其实也更像是自欺欺人,但是至少玛本“拖住唐军”的要求,他们是做到了的。

  这营地虽然也不是绝对的安全,但唐军想要冲营,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再说营地还可以设法改进,将它打造得更严密、更坚固。

  倒是继续往前,万一在路上与唐军狭路相逢,或者他们干脆在哪个路口埋伏一波……

  到时候可没那么容易收拢队伍,恢复秩序了。

  不过归根结底,将领们之所以那么听话,主要是因为今晚损失的几乎都是这些别部,不仅牲畜牛马跑了很多,士兵也跑了不少,现在除了听话,他们别无选择。

  但表面上说什么就是什么,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其中心思最活络的,当属焉耆王龙授。

  回到自己的营帐,龙授就立刻叫来了心腹谋士,不无激动地开口,“今日总算是见识到天兵的战力了!”

  谋士当然也看到了,同样激动地说,“便是不算上那传说中的复活之能,他们的战力也远超一般的军队,仅比吐蕃精锐差一些。”

  两人对视一眼,忽然都住了嘴。

  他们都知道彼此心里在想什么,但也都不敢说出来。

  龙授是吐蕃人扶持起来的焉耆王——当年开城投降的将领和前任焉耆王,都被吐蕃人干掉了。这位焉耆王虽然也姓龙,是焉耆国的王族血脉,但跟前任焉耆王只是远亲。吐蕃人选择他,原因不言而喻。

  按理说,他现在的一切都是吐蕃人给的,龙授应该感恩戴德,老实站在吐蕃人这边。

  但在吐蕃人手底下干活的日子实在不好过。

  这些国土之外,新占领的土地,对吐蕃人来说,唯一的作用就是源源不断为他们提供资源,所以盘剥得十分厉害,各种乱七八糟的税加起来,基本要上交八成。

  赋税重也就算了,更难熬的是,在这些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在吐蕃人的体系里,都是奴隶。即便是龙授这个焉耆王,也要忍受吐蕃将领的轻鄙、羞辱与勒索。

  高压之下,自然会酝酿出不满。只是吐蕃人势大,龙授自然也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听吐蕃人的话,不敢露出半分。

  但不敢露出来,不代表就不存在。

  如果有机会,龙授怎么都要博一把的。

  而现在,那个时机已经到了。

  龟兹城已经成了气候,下一步必定就是向外扩张。而西域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唐军只能向东西两边发展。

  龙授还不知道玩家已经打到顿多城去了,所以他的想法也很简单,他不想等唐军做选择,希望能推上一把,让唐军先往东边来,收复焉耆。

  ——有他这个焉耆王做内应,收复焉耆肯定比去打别的城池更容易,唐军很难不动心。

  所以现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确定唐军真的有收复焉耆的实力,别他这边刚献了城,那边吐蕃人又打回来了,那他龙授必定死无葬身之地。二是如何在吐蕃人的眼皮子底下,跟唐军联络上。

  第一条,今天已经确定了。就算不能复活,天兵的战斗力也不弱,若是再加上复活……这天下会有他们守不住的地盘吗?

  龙授原以为第二条比较难,现在看来也挺简单的。

  唐军似乎很愿意接受俘虏,只要在交战的时候让心腹之人混进俘虏之中,就能跟着天兵回到龟兹城了。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是能在焉耆城里拉拢更多的盟友,把握会更大一些。

  反正他们这些别部,在吐蕃人手底下的待遇都差不多,大家也都知道自己出来是给吐蕃人做炮灰的,如果能将其他部落全部拉拢过来,把握会更大。

  但焉耆王最后还是没有这么做,主要是其他部落,党项也好,白兰也好,吐谷浑也好,部落所在的地理位置都不太好,原本是吐蕃和大唐交界处,现在则完全是在吐蕃的管辖范围之内了。他们就算有反心,也得为留在部落的老弱妇孺着想。

  不像龙授,他的根基就在焉耆城。

  这么想着,龙授突然有点想念葛逻禄部了。

  他们的地理位置更好,在吐蕃、西域和回鹘的更西边,所以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反正不管哪方势力打他们都不太容易,而且比起收拾了他们,也更愿意留下他们作为臂助,去对付另外两方,所以就算真挨打了,赶紧滑跪就是。

  葛逻禄能当上二五仔之乡西域的二五仔之王,都是有原因的。

  见龙授面上神色变幻不定,这个叫安文静的谋士以为他是不好开口,索性主动道,“大王,事关重大,不可随意托付,不如就让臣下走一趟。”

  这主意是他给龙授出的,也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别人不放心,不如他自己去。

  龙授回过神来,又惊又喜,“这……岂可让爱卿涉险?”

  “能为王上分忧,臣下义不容辞。”安文静忙道,“况且臣下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此事若成,也算是大功一件,足以荫蔽子孙后代了。”

  “爱卿放心,无论事情成与不成,你的子孙,孤王必当抚育,赐以爵禄,不使断绝。”

  “谢王上大恩。”

  “是孤王该谢你才是。”龙授取出信物交给安文静,“孤王和焉耆城上下人等的性命,便交托于爱卿之手了。”

  君臣两个议定了此事,都不由转头往西边的方向看去。

  不知道天兵下次来是什么时候?

第62章 “你们玩战术的,心真脏。”

  下一波玩家正在赶来的路上。

  玩家轮换上线,有坏处也有好处。坏处是轮换时间在后面的玩家,没能赶上第一波战斗,好处是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就能抵达吐蕃营地了。而且落后了一步,全都憋着劲儿呢。

  赵猫猫她们几个指挥干脆没回龟兹城,直接留在附近等人过来汇合,再打第二波。

  而在龟兹城,死回去的玩家,也已经有不少抄着武器出城了。

  可以想见,如果这一轮没打完,他们的第二次进攻,只会更凶猛、更不要命。

  毕竟死得也太憋屈了。

  而玩家这种生物,是不可能接受失败的。或许会有一时的失败,但他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去研究打法,一遍又一遍死磕挑战,直到取得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