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初九
林娇娇嘴角上扬,追着又喊了一句:
“姜澄,我们是朋友吗?”
前面的姜澄举起一只手在空气中晃了又晃,肯定的喊道:
“不是!”
听着拒绝的答案,林娇娇一点也不觉得伤心,反而很踏实。
姜澄只是姜澄,始终如一的讨厌着她。
前面已经骑上自行车的姜澄,哼着歌,一身轻松的朝着邮电所骑去。
*
同一时间,与姜澄一同回来的鲁厂长正在去开会的路上。
因为海市发来了好几个外汇合作邀请。
这一段时间,S市外汇部门忙的飞起。
他们S市从来没做过这么多外汇。
纺织厂第一次拿下外汇订单后,外汇部门就开始了忙碌。
后来机械厂与省城合作,再加上这一次的几个订单,让他们忙的同时,全部门的人都在找领导说一件事:
什么时候能把姜澄找来?
领导也想,可到现在为止,他连姜澄的面还没见过呢。
今日,S市会议上。
该说的事情,该安排的事项都安排好之后,大领导按照惯例说了一句:“有什么事情,我们畅所欲言——”
话音还未全部落下,刷刷刷举手好几位。
外贸领导看向与他一起举手的好几位厂长。
怎么回事,每次不是都没人发言吗?
难道今天黄历好?宜办事?
外贸领导思索的时候,鲁厂长先发言了。
“那个我先说一下,我这事儿很重要!”
“老鲁——谁的事儿不重要!”
一位厂长反驳,结果鲁厂长一个眼神过去。
“我要说的是海市好几个厂子都要挖姜澄的墙角!他们要抢人!”
鲁厂长一句话,刷刷刷举起的手都落下了。
诺大的办公室安静了一瞬,下一秒略有暴躁的厂长,啪的拍了下桌子。
“什么!这怎么行!”
刚刚还反驳鲁厂长的那位,更是同仇敌忾的道:“老鲁,这么重要的事,你咋才说!”
今天会议的大主题就是外汇。
可眼下有人来抢带来这些外汇订单的功臣———姜澄。
这怎么可以!
会议室内响起了愤怒又有点乱七八糟的讨伐声。
鲁厂长见缝插针的说了不光是厂子,还有海市的外贸部门也要抢人。
本来听声的S市外贸领导,碰的一声站起来。
“啥?不行!我连姜澄的面还没见到呢,他们还敢来抢人!”
一群人,再一次陷入激烈的声讨阶段。
最前面的大领导当然也不希望姜澄离开。
“好了,好了!”
大领导一发话,所有人都骂骂咧咧,愤怒的坐下了。
“姜澄同志并没有答应对方,她在真心实意的帮着我们S市做事情,从外汇订单就能看出来。”
“不过我们也不能让功臣寒心,该有的待遇我们都要给上的。”
大领导发话,下面的诸位厂长自然不能有任何意见。
接下来,他们积极的商量起来。
海市给房子?我们也给!
给工资,不用坐班?我们也给。
一项项福利待遇被研讨并落在纸面上后,交给了鲁厂长,方厂长,还有沈确。
他们三个被委以重任去送福利。
一群厂长叮嘱着:一定要留下姜澄同志。
对鲁厂长和方厂长,叮嘱还正常一些,可到了沈确这里,就有点画风突变。
“沈厂长,我们鞋厂有新出的皮鞋,给你送一双试试?”
“沈厂长,我们那有保湿的面霜,您试试?”
“沈厂长,我们纺织厂给你扯块布,做两件新衣服吧?”
……
沈确:为什么他有一种要卖点啥的感脚呢?
第211章 你不是神
市里的大会结束后,一群厂长又聚集在一起开小会。
沈确被好几个厂长关心的询问了衣服尺寸鞋码等一系列问题。
本来不是很愿意的沈确,在听谁说了一句姜澄肯定喜欢后,开始变的配合起来。
一群厂长会心一笑,彼此心照不宣。
*
而此时会议中心的姜澄同志,正悲催的骑着自行车。
姜澄穿着厚重的毛裤,带着绿色的狗皮帽子,棉手闷子握车把,吭哧吭哧地骑着绑了一个大麻袋的二八大踹。
一路冒白烟儿的到了邮电所。
姜澄抓紧时间邮寄信件和包裹。
邮寄之后,按照计划先去吕老师家,再去王校长和郭店长那里。
姜澄一边骑一边想:人缘太好也挺费体力的。
好在去吕老师家的方向是顺风,节省了不少力气。
刚到吕老师家门口,姜澄就知道有事发生。
吕老师家的大门开着,在门外面都能听见吕老师饱含怒气的声音。
姜澄连忙下车,来不及停好的冲了进去。
“妈——你怎么这么自私?我们想要更好的生活有什么问题?难道都要像你一样守在这个穷地方吗?”
一道满是质问和责备的声音后,是吕老师颤抖又愤怒的声音。
“你给我滚!”
姜澄从门外冲进来,就看见坐在椅子上的吕老师捂着胸口,脸色发青。
“吕老师!”
姜澄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扶着吕老师起身,顺着她的后背。
“别生气,养好身体才能骂他们。”
姜澄单手扶着吕老师,另一只手在她的口袋中找到一个小药瓶。
她连忙倒出来几粒小黑药丸,递到吕
老师嘴边。
“张嘴,含住。”
“听我的,体力好了才能骂人,要不然你过后想着没发挥好多闹心。”
姜澄独特的安慰词条,让怒火中烧的吕老师奇迹般的稳定了下来。
当然,也可能是药物发挥了作用。
“你谁啊?”
一道高高在上的男声响起,姜澄没回头,只关注着眼前吕老师的情况。
她感受着吕老师的呼吸稍微平稳后,终于有时间看向站着的一男一女。
“原来是你们啊。”
姜澄嘲讽开口后起身,看着眼前的和吕老师有几分相似的一男一女。
“我一直在照片中看见两位,没想到还能见到活的。”
“你到底谁啊?在我妈家干什么?”
对面的女人刚说完,旁边的男人也开口道:“就是,这是我们的家事,不需要你一个外人插手。”
眼前的一男一女正是吕老师的一儿一女。
吕老师曾说,他们都上了大学。
十年前的大学。
上一篇:我的读者遍布三千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