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初九
“谢谢夸奖,像我这么具有战略眼光且优秀的确实难得。”
钟翻呵呵两声,你高兴就好。
两人已经进屋,姜澄为钟翻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钟翻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刚刚的大高个子高中华喊她嫂子,原来是姜澄对象不放心她的安全问题。
想到这里,钟翻多说一句道:“姜澄,结婚定好日子,提前告诉我一下。”
“行!”
姜澄痛快答应后,接过李春香泡的茶,放在钟翻前面。
“您喝茶。”
钟翻哎了一声,想喝茶又停下的道:“茶等会喝,先说正事。”
姜澄就在钟翻对面,等着他继续说。
“姜澄,是这样的,你这两天的业绩在各个展位都传开了,陶瓷厂的几家联合过来找我们,想求你给帮帮忙。”
姜澄听后,不明白的问:“要我帮什么?陶瓷那边也有人压价吗?”
钟翻摇头。
“没有,交易和往年差不多,但谁不想更好呢。”
“另外,我们翻译处也想请你给其他翻译连夜突击上上课。”
说到这里的钟翻十分感慨的道:“要不是这次,我从来不知道翻译有这么大的作用。”
“你那天说的一句话非常好,我们翻译是第一道门户,我们确实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姜澄一直点着头,对钟翻说的事情不反对。
她略微思忖后道:“钟翻,不知道您能不能联合外贸那边,最好让我们进入交易会场内学习,这样更有针对性。”
“拿瓷器来说,每个瓷器都有自己的手法,工艺,甚至背后的故事,每一个花纹都是不同的,大部分外国人很痴迷我们的文化。”
“当然,这一次外商居多,他们最看重利益,但只有说动了外商,才能让他们进一步感兴趣购买。”
钟翻听的更是连连点头,一点不耽误时间的起身道:“我这就去外贸那边,你等我消息吧。”
“好!”
姜澄起身送钟翻出去。
钟翻走后,姜澄开始整理关于瓷器的一些基础知识。
晚上八点半左右,钟翻再次过来。
这一次同来的还有冷领导和木领导。
姜澄对几个人都很熟悉,大家也没有过多寒暄。
木领导和冷领导承诺会亲自送姜澄回来,并让李春香作为陪同后,高中华才放心的让姜澄离开。
一行人离开小院,直奔交易所。
这一次,大家坐车去的,速度快了不是一星半点。
当姜澄几人到达的时候,翻译处的大巴车也到了,一同等待的还有几位厂长。
交易会大楼的侧门打开,一群人走进去,姜澄居中。
姜澄拿着一个简易喇叭,直奔主题的道:“废话不多说,我们开始。”
“烟花展台…。多出口东南亚,R国,M国等国家…..烟花的卖点一般分为两种,浪漫和刺激。”
“在M国情人节,他们的国庆节都会有放小烟花的习惯。”
……
“瓷器的花纹有很多讲究…..连枝纹,顾名思义像枝条一样……”
“象牙瓷大多被M国和R国喜欢,他们觉得花纹越简单,产品越高级。”
……
姜澄一旦开始,便没有一刻停歇。
她毫无保留的,尽最大努力的教会大家基本的口条。
姜澄围着展台走了一小圈,每种产品都被她找到了卖点。
一圈下来,四个多小时过去了。
姜澄再次站在门口的位置,慎重的叮嘱道:“一定要避讳每个国家不喜欢的点,另外不要让卖东西成为你们的负担,你们最重要的工作是翻译。”
“不要追本逐末,有的时候过于推销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当你觉得自己说的话令自己都别扭的时候,请一定停下,因为听你讲话的人一定比你还尴尬。”
姜澄又说了很多条的注意事项后,今天的深夜翻译培训到此结束。
翻译处的人先一步离开,交易会场所还剩下几位瓷器长的厂长。
姜澄上前几步道:“我们这边谈谈。”
几位厂长跟着姜澄走了一圈,对这个知识面很广的女孩,印象非常好。
几个人跟上姜澄再次去到了瓷器的展位,姜澄翻看每一个瓷器,询问每一个瓷器的销售量和价格。
“所有的瓷器都摆在这里了吗?”
“是—-不对,还有一箱备品,没地方就没摆上去。”
在一位厂长的带领下,姜澄看到了塞满稻草的一个木头箱子。
她把里面的瓷器一个个的拿出来,多是往年畅销的品,只是大小和形状稍有差异,并不大。
“这个是?”
姜澄手中有一个说是花瓶不是花瓶,说是就酒壶不是酒壶的产品。
它肚子超大,瓶口处宽度与肚子几乎持平,然后有一个超细的小口在上面。
看起来像一个大了肚子和肩膀的R国温酒的小酒壶。
“这个不是…..不知道谁放错了,这是我们烧毁的窑品。”
厂长连忙拿过姜澄手中的次品,准备扔在一旁。
“等一下,我看看。”
姜澄伸手,厂长不明白的递过去道:“这个是烧毁的…..”
姜澄笑着摇头。
“为什么要定义它烧毁了呢?”
“在我看来,所谓的好品只是建立在我们自我创建的认知上。”
“没有什么是毁了的,只看有人喜欢与否。”
第260章 眼前一黑
姜澄的话让陪同的厂长心里一愣,有些开悟。
他想起已仙游的师傅曾说的过的一句话:万物皆美,只是俗世的眼光为它们披上了枷锁。
“你说的对,怪不得师傅总说我就差那么一点点。”
厂长深有所感,心有怀念。
姜澄没有去追询,而是问道:“厂长,这个品多吗?”
“不少。”
厂长面露不好意思的道:“这是我们厂的一个大事故,一整窑都烧…。成这个样子。”
姜澄点着头继续问:“品质都如这个一样好?”
“是的,都是上好的品质,就是形状上和我们最初的设想有些差异。”
姜澄听懂了,把手中的瓷器交给厂长。
“厂长,我也不知道是否有人会购买这个,但若真的有人喜欢独特的造型,我们可以在这上面做点文章。”
“这样,去找家具雕刻厂的师傅要一个古朴的盒子,将这个装进去,其他就看我们的运气了。”
瓷器长厂长连声说好。
姜澄又看了其他的瓷器,没什么太过于打眼儿的产品。
她起身,邀请几位厂长一边走一边聊。
“几位厂长,你们可否听说海市陶瓷厂做成的一笔买卖,是成套的餐具?”
“听说了,本来这次他们也要来的,可因为有了外汇订单,来了也没法完成新的订单,所以没来。”
姜澄听到这里,隐藏几天的嘚瑟劲儿又上来了。
“真是不好意思,鄙人正是海市纺织厂的翻译兼职设计师。”
几位厂长有些意外的同时,又觉得很合理。
合理之下,对姜澄更热情了。
姜澄迎合几句后道:“我想说的是,我们的设计要转换思路。”
“古风华夏要保留,这是我们的特色,但同时也要思考国外需要什么。”
“眼下可以和国外通信的,寻找一些他们当地的杂志或者报纸等材料,寻找些设计的灵感。”
“毕竟东西是卖给他们的。”
姜澄的话被几位厂长谨记在心里,都一一表示回去后,会着重研究设计的方
向。
姜澄点到为止,和几位厂长一同走出交易会的大楼。
此时,已经凌晨一点。
木领导,冷领导和李春香一直等在门口,等姜澄出来。
上一篇:我的读者遍布三千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