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退伍糙汉被我带飞暴富 第326章

作者:七初九 标签: 穿越重生

  姜澄听话的端起糖水,喝了一大口,享受的道:“甜!”

  “那可不!”

  姑婆坐在姜澄旁边道:“姜澄,我也不会做生意,不懂大道理,但我知道人有多大本事办多大的事儿,你是有本事的人。”

  “有本事的人就得做大事,你不做我不做,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带有个好的。”

  沈奶奶满是褶皱的手拍着姜澄的手背,用岁月赠予她的智慧与平稳,一点点的去安姜澄的心。

  姜澄没有一点不耐烦,她喜欢听沈奶奶说话。

  她的话就像最平常的白菜萝卜,最后化成暖胃的一锅粥,滋养着人。

  沈奶奶没有停留很长时间,她是见沈确着急忙慌出去才进来的。

  沈奶奶离开后,姜澄也出门了。

  她去了公司,坐在电话旁,开始打电话。

  先解决原材料的问题。

  他们的原材料是从第二手买来的,省去了和村子交易的麻烦过程。

  既然第二手如此轻易反水,那就从第一卖家入手好了。

  在华夏比人脉,还有人能比的过她吗?

  姜澄几个电话出去,先后联系了几个村子,询问一圈后,记录下他们能售卖的物品。

  下午四点,姜澄先后接到沈确和鲁厂长的电话。

  沈确和鲁厂长的消息同时印证了一件事——搞鬼的是G省的第一食品厂。

  他们刚刚与一家外商达成合作,第一枪就打到了他们的食品厂。

  “鲁厂长…。既然对方都出手了,我们不出手

  也对不起他们。”

  鲁厂长听后,眼睛欻的一亮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也抢他们的原材料?”

  拿着电话的姜澄陡然想起鲁厂长学习三十六计的日子,看来还在进修啊。

  “我们不抢,抢我们不需要的材料傻子才去做,再说原材料第一市场太大,目前多少个村社都在寻求整改,一个厂子根本做不到买断。”

  “既然不能买断,他们所谓的抢原材料计划,只会帮我们筛选不忠诚的合作伙伴,我倒是觉得我们可以谢谢他们。”

  “鲁厂长,做一面锦旗,送去G省第一食品厂,感谢他们帮我们筛选原料供应商,让我们的产品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鲁厂长听后沉默许久,最后憋出一句真理:“姜澄,我发现论损还得是你啊!”

  “谢谢夸奖,我会继续努力的。”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我一定要亲自去送,我太想看看对方的表情了!”

  鲁厂长挂断电话后,亲自监督锦旗的制作,第一次不心疼钱的坐车出差:送锦旗。

  至于原材料的问题,就像姜澄所说的那样,轻易解决。

  五天后,姜澄带着一队人,与S市四个村子达成合作。

  他们出资金,村子里更改种植,必须按照食品厂的要求种植,不达标不收。

  但只要达标,农民的收益绝对是大大增加的。

  合作仪式搞的很是盛大,剪彩,条幅,鞭炮。

  另一家背叛姜澄的二手贩子,看着眼前的仪式心里有点后悔,只能安慰自己没关系,G省给的价格更高,以后他背靠G省的食品厂就可以了。

  人家可是有外资的厂子,根本不是国内这些小厂能比的。

  在他如此想的时候,姜澄过来了。

  “姜—-姜总。”

  “来都来了,进去喝口酒吧。”

  姜澄表情平静,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邀请着对方。

  对方终是心虚的,连连摆手道:“不了,我还有事,我先走了!”

  姜澄注视着落荒而逃的背影,摇头道:“我就是想请他喝杯酒,跑什么。”

  “姜总,他不是你。”

  孙爱国想着,不像你到哪都能混上饭吃。

  姜澄斜眼看过去。

  “我觉得你在蛐蛐我,不过我决定化蛐蛐为赞赏,谢谢你的夸奖。”

  孙爱国大脑反应了好一会,最后叹口气。

  “每当我觉得姜总有底线的时候…。哎,我果然还是太天真!”

第316章 解决原材料

  姜澄端着酒碗走了,汇入喝酒吃饭的老农饭桌后,她又是那个能从田间地头唠到谈判桌上的人。

  酒过三巡后,姜澄毫无醉意的送走每一位喝多的大哥大爷。

  人走的差不多后,张叔走过来。

  姜澄瞬间变成听话的晚辈,尊重的看着张叔问:“您这是没喝?”

  “没喝,都喝多了谁办事啊。”

  姜澄立即拍马的竖起大拇指道:“还得是我张叔顾全大局,想的周全。”

  张叔了然的摆摆手道:“你可拉倒吧,没事少哄我点。”

  “那可不行,我得让我张叔高兴。”

  姜澄一句话,让张叔哈哈带奥,不过又担心的问:“喝这么多,没事吧?”

  “放心,千杯不醉。”

  张叔确认姜澄真的没事,有几分认真的道:“你放心,种调味料的事儿,我肯定给你看好了,就算等我下去了,也给你挑个老实可靠的人。”

  “不是张叔偏心你…这事最后获利的是乡亲,我这么做也是有私心的。”

  张叔把话说的明白,他知道姜澄选择他们村,是有照顾他的意思,人不能忘恩负义。

  “张叔,我信您!”

  “而且这次要不是您给我拉线,带着我们跑了那么多地方,我们厂里的原材料也不能解决那么快。”

  张叔摆摆手,不介意,他是长辈,孩子有事,咋能不帮呢。

  两人说完后,姜澄陪着张叔在村里走了走,毕竟是原主的家乡。

  两人经过姜家门前,姜家老太太在看见姜澄后,碰的一声关上了门,不敢出来。

  “这姜老太太算是被你治德服服的了。”

  “不是服气,只是认清干不过我的事实。”

  张叔一听,还真是这个理儿。

  两人继续走,到了张叔的家,姜澄多坐了一会儿,带走了张叔给塞的山货,回S市了。

  到达S市的姜澄,没有着急回京市。

  她自己开着车,先去夜校看王校长。

  车子停在夜校门口后,姜澄拎着熟悉的瓜子点心,敲响夜校门岗的玻璃。

  里面有点微微瞌睡的王大爷,抬头,眨眨眼,再眨眨眼。

  “姜澄!”

  “王大爷,想我没?”

  王大爷真的是拍着大腿起来,愣是拽了两下门才拽开。

  “你啥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就来看您了。”

  姜澄拎着瓜子点心进了门岗的屋里,和王大爷说了一会话。

  “好了,别陪我这老头子了,我都看见王校长趴窗户了。”

  姜澄抬头看了看,正好看见王校长关窗户,躲在墙后面。

  “行,我先上楼。”

  王大爷笑着,露出少有一颗门牙的笑容,目送姜澄上了新的教学楼。

  没错,就是新的教学楼。

  姜澄在能做买卖之后,光明正大地给夜校捐了一笔经费,扩大了教学楼,让王校长能招更多的学生。

  加上高考班的年年培训,夜校也算是盈利了。

  姜澄一路走到办公室,十分正式的敲门。

  屋内的王校长,愣是选了好几个姿势,最后十分装逼的喊了一声:进。

  姜澄偷笑,在推开门的时候又忍住。

  王校长年纪大了,哄着点没错儿。

  “王校长,还记不记得我?”

  姜澄逗趣的眨眨眼,原本板着脸的王校长脸部抽搐好几下,终究是没忍住的笑了出来。

  “你可坐下吧。”

  姜澄笑嘻嘻的坐好,听着王校长给她吹夜校又招了多少学生,多少学生考上大学,多少学生有好工作。

  “太厉害了!我就知道我们王校长不一样,当初这么多厂子,我一眼就觉得您和我的思想高度一样,要不说咱俩这么多年,合作愉快呢。”

  王校长目不转睛的盯着姜澄,幽幽的道:“我怎么感觉不像在夸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