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 第199章

作者:东木禾 标签: 穿越重生

  孙钰耐心给他解释了一番。

  原来姚家最近走背运,都传是被厉鬼缠上,姚昌骏的死,也被当成是厉鬼的报复,姚家前前后后请了好几拨道士上门来捉鬼驱邪,却都没啥用处,后来还去求过慧信大师,但慧信大师拒绝了,万般无奈之下,利用安平县主的名号,求到了护国寺。

  护国寺作为京城有名的寺庙,香火最是旺盛,也很灵验,智行大师去姚家走了一趟,又是念经又是超度的,最后给出了个化解的主意,就是让姚长远趁着热孝成亲,便能把厉鬼驱逐,霉运也就能打住了。

  而且,这亲事也不是随便找个女子娶进来就行,得测算相宜的八字,最后,也不知道用了啥法子,总之就寻到了京兆府乔宏的闺女头上。

  许怀义听完,要笑不笑的道,“这么邪乎啊,那姚家就信了?”

  啥相宜的八字?不过就是扯了一块遮羞布、糊弄一下面子而已。

  孙钰意有所指的道,“能娶乔宏的女儿,姚家焉能不信?”

  就是不信,也得砸死了说信,这可是翻身的最好机会。

  “那乔大人也愿意配合?”那这人的奉献精神也太伟大了点儿。

  孙钰道,“平远伯出面说和,乔宏已经点头了。”

  “为啥啊?”

  “乔宏有俩个女儿,嫡女嫁的是前赵阁老的嫡长孙,还有个庶女,待字闺中,只是这个庶女幼时生过一场大病,容貌有损,所以,十九岁还未有人上门说亲。”

  许怀义闻言,瞬间恍然大悟,敢情是嫁不出了啊,就跟滞销的商品一样,终于有人肯要了,哪还会挑三拣四的?当然得赶紧清仓处理了。

  也真是难为背后的人了,给姚长远寻摸到了这么个合适的媳妇。

  他已经猜到背后的人,八成是楚王,给姚长远找一门得力的岳家,一来是为了安抚姚家,省得狗急跳墙,二来,也是借此去拉拢乔宏吧?

  搁在平时,给乔宏的闺女找婆家,那得多得罪人啊,就是小门小户的也未必愿意,可现在姚家势微,已经由不得他们挑拣,别说乔宏的闺女只是容貌有损,就是个吓人的丑八怪,姚长远也愿意娶。

  他悻悻笑道,“那真是恭喜姚学兄了,觅得佳人,从此,柳暗花明又一村。”

  孙钰笑骂,“这些促狭话,在外面可不准说,如今,外头可都在夸这是一桩好姻缘,姚家不算什么,但平安伯保媒,不少人还是得给他几分面子,更不用说,乔宏这个京兆府尹的分量,乔家嫁女,定是风光的。”

  许怀义老实的应下,想到啥,随口问道,“这个京兆府乔大人,跟四皇子的外家,是同族吗?”

  孙钰斟酌道,“算是同族吧,但血缘已经离的很远了,出了五服,平常来往并不多,也可能是避嫌,坐在京兆府尹那个位子上,只能忠于皇帝。”

  许怀义心想,那可未必,这个乔宏他虽然不了解,但看他之前处理灾民的那些手段,就知道不是啥好人,现在又应下跟姚家的婚事,保不齐就是被楚王给收买了,顺水推舟跟姚家结亲。

  师徒俩说这些八卦闲话,孙尚书一直老神在在的品茶,没插话,等到这话题告一段落,他才似不经意的道,“你那个同窗,苏喆,要是也能结这么一门得力的岳家,就不怕被苏坚打压,拿他的功劳给嫡长子铺路了。”

  许怀义愣了下,“这种亲事可不好找。”

  孙尚书随口道,“姚长远那种境况下,都能找到,苏喆如今的处境还能有他艰难?”

  许怀义实话实说,“那确实没有,不过也是因为没有那么艰难,他才更豁不出去。”

  人只有被逼到绝境,才能抛却所有,啥都能牺牲、妥协。

  孙尚书闻言,若有所思。

  孙钰却道,“以我对苏喆的了解,眼下这种遭遇,就足以让他牺牲自己的婚事了。”

  许怀义不知道咋接话,干笑了两声。

  孙钰瞥他一眼,“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憨直?他出身商家,最是懂权衡利弊,不会做赔本的生意,若是娶个妻子,就能挽救眼下的颓势,解了困局,甚至能帮他夺了家主之位,有什么不能妥协?”

  至于妻子本身是好是坏,是美是丑都不重要,不喜欢,大不了以后就供着,再纳几个妾进门红袖添香,只要岳家给力就行。

  许怀义一时无言。

  孙钰又道,“为师不拦着你跟他交好,只是,有些事儿,你不准学。”

  许怀义立刻拍着胸口斩钉截铁的道,“师傅放心,弟子这辈子就只有一个妻子,不管是为了啥,弟子都不会妥协让步。”

  孙钰,“……”

  倒也不必这么衷心。

  “对了,定远侯府和礼部侍郎左家也传出要结亲的消息,不出意外的话,这门亲事会落到跟你同住一屋的李云亭头上。”

  闻言,许怀义忙问,“这门亲事应该算是门好亲事吧?”

  孙钰随意道,“目前来看,倒是没有什么不妥帖的地方,左全安是个聪明人,也有几分能力,若不是之前出了受贿的事儿,他还能再进一步。”

  礼部侍郎再进一步,可就是尚书了。

  许怀义松了口气,“妥帖就好。”

  孙钰挑眉,“你很关心他?”

  许怀义没否认,“弟子跟他还算投脾气,他那人,面冷心热,能处。”

  “你不介意他外室子的身份?”

  “那也不是他能决定的,再者,如今不是进了定远侯府了吗,也就不是啥外室子了。”

  “嗯,若非如此,这门亲事无论如何也落不到他头上,他算是高攀了。”

  “若是可以选择,他估计还不想高攀呢……”

  “你嘀咕什么?”

  “呵呵呵,没啥,那个师傅,弟子想起来还有一桩正事没跟您说呢……”

  孙钰成功被他转移话题,“什么正事儿?”

  许怀义便把商会的事儿解释了一遍,重点强调了下商会存在的作用和意义,他知道,这是最能打动孙尚书的地方,果然,孙尚书听的十分认真,等他说完,还又问了不少问题,他都一一解答。

  显然,孙尚书对此很感兴趣。

  许怀义见状,信心大增。

  孙尚书道,“依你之言,这所谓商会,还是很有成立的必要性啊。”

  不管是维护商户的权益,还是协调各商户之间的良性竞争,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的商业环境,促使商业繁荣,这对户部的税收可是大有益处,太祖曾说过国富才能民强,国家富裕的标准是啥?不就是国库里有大把的银子,能支应大雍各处地方的需要。

  前朝对商户很是苛刻,导致商业萧条,太祖打下天下,建立大雍后,就发布了不少新国策,其中就有鼓励行商,甚至允许商户之子读书科举,彼时,有许多朝臣反对,但太祖力排众议,事实证明,太祖这一决策是英明的,几十年过去,大雍的商业就繁荣起来了,国库里的银子,过去都是倚赖向农户征税,渐渐的,商户纳税却成了大头。

  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了不少麻烦,商户多了,便难以管理,这些年恶性竞争不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官司打到衙门里去,也难以公平的分出个谁是谁非来,可若是有了商会这样的组织,或许,这些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最起码有了个解决的去处。

  而且,商户跟朝廷之间,也有了过渡和沟通的桥梁。

  许怀义见孙尚书不反对,暗暗松了口气,附和道,“是啊,弟子也是觉得成立商会大有益处,才想办成这事儿,原本弟子就是提个主意,具体的都是苏喆去操心,他也确实费心去做了,为此还搭上了二皇子的关系,可现在,有他父亲截胡的事儿在前,他怕辛苦忙活一场,再被摘了桃子,于是就想把这事儿再交回到弟子手上,而他帮着跑腿,多少分点功劳……”

第369章 过年

  听许怀义说完,孙钰唏嘘道,“苏喆倒是能屈能伸,已经吃到嘴边的肉,可没几个舍得再送还回去,只凭这点,苏家家主之位,他就有一争之力,也难怪苏坚帮着嫡长子打压他了。”

  再不打压,就该踩着嫡长子上位了,那嫡子可就颜面全无了。

  孙尚书也道,“更难得的是,为达目的,他甚至愿意屈居怀义之下,甘心当个跑腿小厮,不是谁都能豁得出这份颜面去。”

  孙钰看着自己的徒弟,感慨了句,“你交的这几个朋友,倒是都有可取之处。”

  许怀义干笑,“弟子眼光还凑合,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弟子运气好,碰上的同窗都这么优秀。”

  孙钰深以为然,自家弟子确实是个福将,有三五知己好友,想来再正常不过。

  许怀义看向孙尚书,试探的问,“师祖觉得这事儿,徒孙能做不?”

  孙尚书点了下头,“能做,而且还必须要做好,成立商会这事儿可大可小,既然是你想出来的点子,揽在身上,最名正言顺。”

  得了准确的回复,许怀义心里就有数了,随即开始发愁,“可是,徒孙没有经验,也没合适的人手,更没号召力,即便有再多主意,也不好施展啊……”

  孙尚书道,“这些问题都好解决,你之前为拍卖会,写的那个计划书还记得吧?就照那样的格式,把商会的前期筹建,后续如何经营,一步步的都写清楚,回头拿来给我看看,若是计划可行,我再派人去协助你。”

  许怀义立刻起身道谢。

  孙尚书摆摆手,“跟老夫不用客气,倒是你那同窗,可以跟他多聊聊,苏家是大雍第一皇商,在商户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苏喆即便是庶出,不受重视,但身份摆在那儿,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若是能说动他父亲出面,会更事半功倍,至于你们担心的摘桃子,有我给你派去的人盯着,他不会犯蠢的。”

  许怀义顿时笑逐颜开,又问,“二皇子也已经知道了这事儿,还让人插手了,后续……”

  后面要是不带二皇子玩儿,怕是要得罪人。

  孙尚书意会,斟酌道,“届时,他要派人来帮忙,你只管也收下便是,就像之前你带着苏喆、李云亭还有乔怀谨等人去赈灾一样,只管埋头把事情做好,其他的先不必理会。”

  许怀义其实也是这么想的,痛快应下,从孙家离开后,在车上就琢磨着咋写这个计划书,继赈灾博了点名声后,这是他的另一次机会。

  和苏喆合伙做生意,赚再多的钱,也只能让生活变得舒坦点,却不会给他带来地位上的变化,考上精武学院,拜孙钰为师,算是把他的身份往高处抬了一些,但阶层还是没有真正跨越。

  直到赈灾受了朝廷的褒奖,那一份圣旨,比啥都管用,也是真正让旁人忌惮的依靠,但到底太单薄了,所以,还得继续努力给自己加筹码啊。

  筹码多了,等武举上岸,也能有个好去处,对晋升也更有益处。

  这么一想,他更是浑身的干劲儿,回到家跟媳妇儿一说,顾欢喜自然也十分支持。

  顾欢喜原本担心他揽呼这事儿,没名没份没地位,根本撑不起架子来,徒惹人笑话,还会如稚子捧着金子过闹市,恐会引来麻烦,现在有孙尚书愿意保驾护航,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比起许怀义,当然是她更擅长这些事儿,在边上出了不少建议,两口子删删减减,又不时增添,忙活了两天,才算把这份计划书给完善到再也找不到可修改的地方。

  办完这事儿,也到了二十八,各处作坊放假,除了工钱,许怀义还给每个人都包了红封,另外,还发了米、面、猪肉、棉布作为福利。

  作坊的人莫不欣喜,直夸许怀义这个东家心善大方又厚道仁义。

  许怀义深感有愧,作坊里的工作强度可不小,从月初到月尾,几乎无休,他跟剥削阶级也没啥两样了,有心给大家伙儿排班轮休,谁知,村长叔头一个不答应,其他人竟也不愿意,他们就喜欢上工挣钱,在家歇着反而心里不踏实,觉得在耗费光阴。

  他也只能妥协。

  作坊暂时歇了后,许怀义带着媳妇儿孩子又进城了一趟,去置办年货,其实家里不缺啥东西了,该买的早就准备全乎了,但逛街有逛街的乐趣,就当是全家出游玩乐。

  中午在外面吃的,找了家比较像样的酒楼,点了一桌招牌菜,一家人边吃边听八卦。

  如今城里,最热门的八卦当属姚长远和乔宏之女的婚事了,俩家门第相差太多,谁能不好奇?加之,姚家近期原就处在风口浪尖上,乔宏之女又背着个貌丑、无人问津的名声,俩人结合,顺理成章的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除此外,就是定远侯府李云轩的丑闻了,还没娶正妻,就先弄出个庶长子来,这在高门大户里是十分忌讳的,直接影响到了他以后的婚事档次,但凡有点地位的,家里又疼闺女的,都不会选这样的当女婿。

  倒是没听到李云亭和礼部侍郎左家有结亲的消息传出。

  许怀义也不知道,是事情没成啊,还是两边暂时瞒下了。

  他也好奇苏喆的消息,却只听了几句春水楼过年不打烊,会如何如何热闹,大年初一还有开盲盒的活动,苏家放出来的消息,说盲盒里的物品价值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引得不少人都蠢蠢欲动,只等那天去围观抢购。

  听到这些,许怀义不高兴的嘀咕着,“拾人牙慧,不对,是炒冷饭,都没啥创意,就这点能力,难怪需要当老子的帮着他去打压兄弟呢。”

  顾欢喜瞥他一眼,“炒冷饭也有人捧场,招数不一定非要新,有用就行,真正发家致富走向成功之路的,通常都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是跟在后面学习的那拨人。”

  许怀义哼了声,一脸鄙夷道,“啥学习啊?是抄袭吧,连一点花样都不改动,全部照搬照抄,也真是死脑筋,这个苏大少,看来是真没啥大本事,白占了个嫡长子的位置而已,苏家要是交到他手里,呵呵,以后大雍第一皇商的称号怕是悬了。”

  顾欢喜无语的提醒,“你少操点心吧,人家苏家主都不担心自个儿的家业呢。”

  许怀义依旧耿耿于怀,“我才不是操心苏家,我是看不惯某些上不得台面的算计,抢了苏喆的差事不算,连生意上也不放过,你知道春水楼为啥过年不打烊,还搞开盲盒的活动不?”

上一篇:小皇嫂也太茶了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