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 第326章

作者:东木禾 标签: 穿越重生

  届时,怕是会被疯抢。

  麦子还没成熟,番茄和番椒的种子也没多到可以上架卖,至于玉米,估计收割后,就得被朝廷征收了去,其他蔬菜种子,倒是有一些,还是后市改良过的,不但味道好,最关键的是高产。

  但这些短期内,缺少说服力,想打动百姓,就得拿出确凿证据来。

  于是,她在请人装修店铺时,特意划出一块区域,打算在那儿安排些木箱子,栽种些蔬菜,用事实说话。

  绿意盎然的,还能装点门面。

  至于化肥,就交给闺女了,最顶级的化肥,就是闺女的眼泪,堪比植物营养液精华,一毫升,就能兑上千倍的药水,不稀释到那份上,也不敢浇庄稼,因为会肉眼可见的疯长,那就太诡异了。

  但眼泪兑的化肥毕竟还是少数,顾欢喜还想把它们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比如改良种子上,实验证明,用营养液浸泡后的种子,产量会非常高。

  所以,化肥的主力,还得靠自制。

  顾欢喜早就准备好了相关的资料,也印刷成册,里面的知识介绍的很详细,如何堆肥沤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垃圾废料,还有如何配比才能让肥力发挥最大,都毫不藏私的分享。

  书里,还写了种植绿肥的事儿,她觉得这条路算是比较靠谱的,乡下养家畜牲口的比较少,往往攒半年的肥,仅够用一回的,可庄稼从种到收,起码要两三次才行,所以,还得从别处想办法。

  绿肥就不错,像各种豆类作物,苜蓿,紫云英,苕子等,肥地的效果显著,还能给牲口当饲料,一举两得。

  另外可行的一种办法就是人工养蚯蚓了,在后世,养殖蚯蚓技术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不少人入坑,从此发家致富。

  她也大体记录了养蚯蚓的实施过程,只是百姓们大都不认字,宣传起来,估计难度很大。

  最好的办法,还是朝廷能派人到村里去宣传推广。

  就在顾欢喜琢磨着,该如何运作此事时,悬在头顶的那把剑终于落下来了。

  二月底,南边的战事,在冬季休战了近两个月后,再次爆发,不过,这回是朝廷的军队主动进攻驱逐。

  战事打得很激烈,伤亡却不算惨重,损失惨重的是倭寇,在毫无防备之下,就被人偷袭了,营地被大火点着,火势凶猛,水浇不灭,倭寇仓皇逃窜,哀嚎遍野,两方还未正式开打,便已落了下风。

  更要命的是,倭寇的最高将领,在自己的营帐里,被人抹了脖子,凶手却没留下任何线索。

  行踪诡异的,让人头皮发麻。

  擒贼先擒王,将领一死,没人指挥,很快队伍就乱成了一锅粥。

  战事夜半开始,天亮便结束了,结果不言而喻,我方大捷!

  倭寇死伤大半,剩下的那些溃不成军,再无一战之力,仓皇狼狈的乘船离开了。

  再惊心动魄的过程,落实到书面,也不过是短短几行字,但其中的危机重重,非当事人,难以体会。

  顾欢喜从许怀义嘴里听到时,紧张的犹如自己亲身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

  倒是许怀义自己,还笑意盈盈的,眉眼间是遮掩不住的快意和满足。

  俩人多日不见,他冷不丁的一身血出现在房车里时,顾欢喜还吓了一跳,检查后,得知他只是受了点轻伤,一颗揪着的心才算彻底放下。

  吃饱喝足,他意气风发的跟她讲述战事的过程,那模样,像极了指点江山,恨不得马踏天下的将军。

  顾欢喜一边给他揉按着肩膀,一边仔细的听。

  这是他的荣誉!

  是他的高光时刻,若无人分享,无异于是锦衣夜行。

  “我之前用无人机探查了好几次,倭寇营地的布局摸的一清二楚,他们的统领住哪个营帐,我都知道,那畜生,也是个狡猾的,每天还换着营帐住,哼,换的再勤,也没用……”

  “我跟师傅商量,提出主动进攻的计划,一开始,两位将军都不同意,觉得太冒险了,胜算也不大,直到我说愿意充当斥候去探路,他们才勉强点头。”

  “我带着师傅给安排的人去的,他们功夫都不错,不过,我也不好叫他们深入去冒险,还是找了个借口,我单独进的,人多容易暴露嘛,他们帮我放风,我也不会冒险,就是做做样子而已。”

  “所以我们去敌营探查,从头到尾,都没惊动倭寇。”

  “回去后,我把详细得布局一说,所有的将领就都同意了,他们也早就僵持够了,恨不得能一局定输赢,我算是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而且,我还主动承担先锋,他们就更没理由不配合。”

  “别怕,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嘛,有房车在,谁能抓住我?别说抓了,我都摸进他们的大营了,都没人发现,我放了几把火,用咱车里的汽油,那火势旺的,天上下暴雨都浇不灭,倭寇很快就乱了套,我又趁机进了倭寇统领的营帐,出其不意宰了他,哈哈哈,这下子,可算是拿下头功了……”

  “接下来的仗就打的轻松多了,伤亡也不算重,我身上这点轻伤,还是有意为之,总不能提着脑袋干了那么大一件事,还毫发无伤吧?有点太假了,还是要做样子糊弄一下的,连师傅都上场杀敌挨了一刀呢,我全须全尾的,不像话……”

  “这会儿,战事都结束了,剩下的那点倭寇不足为虑,我们也没再派人去追,海上变故太多,眼下也不是好时机,我就是抽空进来跟你说一声,等下还得出去,战后的事儿也不少,等都安排好,就能回京了。”

  “战报已经送出去了,这次论功行赏,若是运气好,说不准能在五品以上,媳妇儿,你就等着我为你请封诰命吧。”

  他絮絮叨叨的说完,挣扎着离开。

  顾欢喜心疼之余,总算看见了希望,有了盼头。

  十日后,战报进京,南边抗击倭寇取得胜利的消息,很快便如一阵风,席卷了全城。

  百姓为之欢呼。

  朝臣们也为之激动,毕竟没有谁喜欢战事。

  唯有建兴帝,听说大捷后,脸上的表情十分古怪。

  那喜色十分勉强,像是硬挤出来的,震惊最多,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焦躁不安,实在让人费解。

  下朝后,建兴帝顾不上跟内阁商量论功行赏的事儿,就派人将孟瑶召进了宫。

  两人说了什么,无人知晓,不过,孟瑶出宫时,脸色十分难看,回到伯府后,便病倒了。

第508章 潜在危机

  孟瑶出入皇宫的事儿,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毕竟,她被建兴帝召见也不是头一回,顶着被菩萨点化、未卜先知的光环,面圣也没什么可稀奇的。

  但顾欢喜很是上心,尤其是听说她从宫里出来时,脸色十分难看,且回家就病了,就更好奇了,特意拜托了韩钧动用人脉去详查。

  平远伯府也不是铁板一块,想伸进手去打听点儿八卦,还是有办法的。

  况且,孟瑶大概是心神动荡的狠了,一时间没顾上遮掩,也忘了封口,所以,关于她的一举一动,伯府里的下人皆看在了眼里。

  于是,只隔了一天,韩钧就给她送来了消息,“安平郡主确实病了,还病的不轻,昨晚上烧的都开始说胡话了,府里的大夫束手无策,特意去请的御医,折腾了大半宿,早上才退了热,不过,听说精神还是很差,平远伯都没敢让御医离开,到现在还守着呢。”

  顾欢喜问,“是什么病啊?”

  韩钧摇头,“伯府对外说,是染了风寒,不过,我瞧着不像,只是风寒的话,伯府的大夫还能没办法治?大半夜的都惊动御医了,可见,不应该是风寒那么简单,而且……”

  他说到这里,声音顿住,神情之间有些迟疑为难。

  顾欢喜还等着听呢,催促道,“而且什么?”

  韩钧拧着眉头道,“子不语怪力乱神,我其实是不信的,但伯府的下人们传的有鼻子有眼的,他们都说,安平郡主之所以生病,是因为泄露了太多天机,所以反噬自身,才有此一劫,他们信誓旦旦,且还有证据……”

  顾欢喜好奇的追问,“什么证据?”

  韩钧低声道,“安平郡主夜里发烧,烧得迷迷糊糊时,说了些神神叨叨的话,大意就是她也不想泄露天机,但身为大雍百姓,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雍有难而无动于衷,还有,她既然知道了哪里有矿山,能让大雍国富民强,那就没道理藏着掖着,哪怕被反噬,也要进献给朝廷……”

  闻言,顾欢喜缓缓笑了,之前许怀义还说孟瑶没脑子呢,呵,小瞧人家了不是?

  这是没脑子吗?

  这分明是心有急智啊。

  若她没猜错,南边战事大捷的消息传来,建兴帝急匆匆的召见孟瑶,十有八九是兴师问罪,很可能战事的发展,跟孟瑶早先的预料相差很大,这才惹的建兴帝不满了。

  只是不满还没什么,反正,她还有底牌,大不了再献上几座矿山。

  但若是让皇帝产生了质疑,那就不是几座矿山能弥补的了。

  孟瑶之所以有今日的地位,皆是来自她的未卜先知,若先知的事情出了差错,那意味着,她的光环将不在了,光环一旦不在,郡主的称号,就是个虚名而已,毫无意义,说不准还会成为个笑话。

  她眼下用的这一招,确实不错,借着生病发烧,抛出泄露天机、遭受反噬的传言,人云亦云、三人成虎,用不了多久,京城的百姓就都会信了。

  建兴帝也会动摇,过后,孟瑶只要再预测个精准的事件,那建兴帝的疑心自会消除。

  即便她不再预测,或是预测不准,也有了合情合理的由头,那就是怕被反噬,或是惹了菩萨不高兴等等,总之,能糊弄百姓了。

  如此,便能保住她的颜面。

  平远伯府任由传言四散,而不是封口,估计也打着这样的主意。

  看来,平远伯也在怀疑孟瑶的预测灵不灵验啊。

  “能查到安平郡主在宫里的事儿吗?”

  韩钧摇头,反问道,“你为什么这么在意安平郡主呢?她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几岁的孩子,能掀起什么风浪?”

  顾欢喜意味深长的道,“她可不是一般的孩子,你见过哪个六岁的孩子,能时常出入皇宫、得帝王单独召见?她郡主的封号是如何来的,你应该清楚,可不是靠神神叨叨的糊弄,旁的事先不说,只那座煤矿和银矿,满京城上下,有几个能预先知道的?她可是连京城都没出去过啊……”

  韩钧面色微变,对孟瑶起了几分忌惮,“你的意思是,她确实有些……诡异的本事?”

  顾欢喜点了下头。

  韩钧道,“或许是孟家其他人告诉她的呢?”

  顾欢喜笑了笑,“那么大功劳,不给家里的嫡子嫡孙,给个孙女,说的过去吗?”

  韩钧再无可辩驳,“回头我再查一下她。”

  顾欢喜提醒,“她身边有皇帝安排的护卫,可别惊动了那些人,平白惹上麻烦。”

  韩钧“嗯”了声,想到什么,忽然又问,“这个安平郡主,到底为什么针对怀义呢?”

  顾欢喜没法直言,也不好糊弄,只能半真半假的道,“谁知道呢?她神神叨叨的,许是觉得许怀义将来会挡了她的道吧,这才想先下手为强。”

  听到这样的解释,韩钧怔了下,但仔细琢磨了下,竟觉得很有道理,不然怎么解释无冤无仇、八杆子打不着的俩人,怎么就成生死局了呢?

  若是之前,他或许还不会相信,但随着许怀义在抗击倭寇的战事上,略立新功,最后一战,更是居功甚伟,砍下了敌寇统领的首级,只凭这份功劳,官职就能再往上提两级,等回京后,身份便截然不同了。

  四品的将军,风头正盛,前途不可限量,确实有能力对平远伯府造成影响。

  安平郡主未雨绸缪,也就能说得过去了。

  韩钧离开后,顾欢喜的心里却并不平静,她不怕孟瑶给自己洗白、重获帝王恩宠,她怕的是孟瑶狗急跳墙,在建兴帝面前说些对许怀义不利的话。

  那可就麻烦大了。

  熬到夜里,俩口子在车里见上,许怀义穿戴的干干净净,再没有之前动不动就一身血的狼狈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看到她,还笑着调戏几句。

  顾欢喜可没心情陪他玩笑,表情严肃的把孟瑶办的那些事儿一一说了,末了挤兑他,“看走眼了吧?人家可一点不蠢,智商在线着呢。”

  许怀义摸着下巴,若有所思,“这是突然开窍了?还知道给自己找补了,不过这点小手段,糊弄百姓是可以,建兴帝可不会上当。”

  “一时不上当,那就再继续给他甩底牌呗,孟瑶如今肯定也想明白了,但凡跟你扯上关系的事儿,八成已经出了差错,但和你没关系的,那就还是照着上辈子的历史发展,像煤矿和银山的存在,离着你远远的,你也没掺和那个圈子,不就没出任何意外?”

  “所以?”

  顾欢喜忧心忡忡的道,“所以,她以后再跟建兴帝玩未卜先知,就会避开你了,而那些事儿,没有你参与,十有八九都会成真,如此,建兴帝自是还会相信她的能耐,只是相信她也就罢了,就怕她,把预测不灵验的锅,甩到你头上。”

上一篇:小皇嫂也太茶了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