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 第349章

作者:东木禾 标签: 穿越重生

  许怀义老老实实的点头,懂,他哪能不懂?

  孙钰说了这么多,就差明着告诉他,再往上,就该功高震主了,所以能苟着就苟着,不然就危险啦。

  说起来,这事儿还有苏喆的一份功劳,他初衷自也是为了许怀义好,想让朝廷和皇家不要漠视了许怀义的本事和付出,该给什么赏赐就给什么赏赐,所以,特意在百姓之间造了一波势。

  算是帮他拉人气和名望,好增加他封爵的筹码和分量。

  像他之前干过的那些好事儿,有些百姓都不清楚的,苏喆便让人不露痕迹的传扬出去。

  救济灾民啊,发明水写布啊,帮朝廷筹措粮草啊,还给战事捐助过很多银子啊,一笔笔的,搞的人尽皆知。

  至于他抗击倭寇,弄出高产良种,就更是大肆宣传了。

  总之,把他抬的高高的,让人觉得朝廷不给他封侯拜相,那就是寒功臣的心。

  事情如愿了,却也留下了隐患。

  他声望太高,难免让皇家心里不舒坦,尤其是太子。

  得亏他是农家出身,根基浅薄,否则,这会儿便已成为太子的眼中钉了。

  孙钰一再提醒他要苟着,也是怕他惹的太子出手打压。

  尤其如今,京城动荡,民心不稳,外面又有打着义军旗号的造反,许怀义但凡再有点啥心思,那绝对是危险人物。

第531章 苟着

  送走客人后,许怀义愁肠百结的跟媳妇儿说起这事儿。

  顾欢喜想也没想的道,“你师傅说的对,那就苟着吧。”

  许怀义叹了声,郁闷的道,“之前苟着,是因为咱没靠山,怕太出头了被人算计。

  如今咱勉强也算有了身地位,还有好几条大腿可以抱,结果,又怕被皇家忌惮,还是要苟着,你说这都是啥命?”

  顾欢喜道,“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咱们这命,算是顶好的了,虽说也遇上不少糟心事儿,但都有惊无险,遇难呈祥了,而你呢,还从大字不识的农家子,一跃成为伯爷,这要是还不知足,呵呵……”

  许怀义小声嘟囔了句,“伯爷有啥用?还不是得苟着……”

  他再不甘心,也得照做,毕竟他不是一个人,背后一大家子,真弄个功高震主,还能造反不成?

  思来想去,给自己琢磨了个盼头,“还是得抓紧把小鱼给推到那位子上去,只要小鱼当了皇帝,咱家就不用再考虑这个,防备那个了吧?咱就能自由了点了吧?想干啥就干啥,本事再大,也不怕碍了谁的眼。”

  顾欢喜闻言没说话,只给他一个自行体会的眼神。

  这世上哪有绝对的自由?

  他们对小鱼是有养育之恩,小鱼待他们也确实亲近孝顺,可人心总会变得,谁知道知道将来会如何?

  况且跟帝王谈感情,就是个笑话。

  所以,仅靠那点恩惠,就想肆无忌惮,门都没有。

  许怀义垮了脸,整个人丧丧的,哀嚎道,“早知道,不当这伯爷了,这爵位毛用没有,净是麻烦啊,简直跟给咱头上戴个紧箍咒一样。”

  亏他之前还那么费心谋划,以为封爵是桩光耀门楣、封妻荫子大好事儿,敢情是个坑。

  顾欢喜见他这样,翻了个白眼,“要是旁人听你这话,一准以为是凡尔赛,爵位怎么就成麻烦了?那是人人争抢的香饽饽,你少无病呻吟!”

  “可是,咱以后顶着这么个爵位,干啥事儿都伸不开手脚了啊,那活的得多憋屈?”

  “你要伸什么手脚?你肚子里那点本事,也往外倒了七七八八了,还剩下啥?做生意,钱也够花了,种地,高产小麦和玉米也都叫你给拿出来了,打仗,你也亲身体验还立功了,至于做官,四品将军又是伯爷,还不够?”

  许怀义听着媳妇儿掰着手指头一一数落,眨巴下眼,很不要脸的道,“听起来,我人生确实已经达到了巅峰啊,实在没有继续奋斗的必要了,咱又不打算造反,所以……以后可以躺平,吃喝玩乐、享受人生了?”

  顾欢喜定定的看着他,“难道你还有什么目标?”

  目标当然有啊,许怀义想去战场,平叛也好,去北边驱逐鞑子也行,反正他喜欢那种驰骋疆场的快意,热血沸腾,意气风发,有种重回少年郎的诱惑。

  但他不敢说,一旦说了,媳妇儿非得炸毛不可。

  他摇摇头,“没啥大目标了,之前许下的目标都基本实现了,现在就想好好守着你和孩子过安稳日子,等咱闺女长大,再招个上门女婿,咱俩就可以在家哄孙子孙女玩儿了。”

  顾欢喜似笑非笑,“不觉得这样的人生无趣?”

  许怀义一脸无辜真诚,“怎么会?平平淡淡才是福呢,那种跌宕起伏的人生,也得有命去享不是?”

  顾欢喜道,“你明白就好,不要仗着咱们有房车,又有几分前世的世面,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这时代的人一点都不傻,相反,他们比咱们精明能干多了,若是玩心眼儿,咱们完全不是对手,所以不要小觑他们,容易翻车……”

  许怀义辩驳,“我没小觑啊……”

  顾欢喜没理会他,继续道,“你看孟瑶就该生出警惕了,她就是仗着重生,肆无忌惮,显摆她那点重活一世的优越感,结果呢?明明傍上建兴帝这条最粗的大腿了,却还是落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许怀义干笑,“媳妇儿,她的下场,不是我一手造成的吗?”

  顾欢喜瞪他一眼,“她要是老老实实的不作妖,你会那么对她?”

  许怀义摇头,他又不是杀人狂,对付一个六岁的孩子干什么?

  顾欢喜道,“所以,她明明可以过的很好,却因为不知足,瞎折腾,把上天给她的重生福利都给糟蹋了,你说冤不冤?”

  “冤!”许怀义斩钉截铁,“她可忒冤了。”

  “那你以后?”

  “苟!”许怀义咬牙切齿,“一定好好苟着。”

  说完,在心底默默补上句,至少苟过眼前这段时间,至于以后,真要乱起来,他想苟,朝廷都不干。

  要是皇帝命他去打仗,就怪不着他了吧?

  摆完庆祝宴后,许怀义就老老实实的苟了起来,每天两点一线,当值,回家,其余时间就用来陪孩子们玩,低调的完全不像是封了爵位,倒像是犯了大错在夹着尾巴做人呢。

  因为要苟着,此后麦种的事儿,他都没再多掺合,跟孙钰商量后,交给户部统筹规划了,只余下一小部分,放在自家的种子铺里售卖。

  就是为了低调,不再凝聚更多人气和声望。

  甚至,原本他们打算开的是农资店,现在也改成了种子铺。

  农资店是综合性的,除了各种种子,原来安排的是,还售卖比较实用的农具和化肥,都是改良优化的,但如今,是不敢再弄出来了。

  风头太大,扛不住。

  光卖高产小麦种子,当天开业时,就人满为患,不到一个时辰,全部售罄,门口还有人嚷嚷着不肯走。

  连其他粮食种子,后来都被包圆了,还有蔬菜种子,也没放过。

  当时为了更有说服力,更只管的表达他们家蔬菜种子有多好,所以在铺子里弄了几个种植箱,安排了好几种蔬菜,如今都长得非常茂盛出息,一看就知道产量低不了,谁能忍住不买?

  尤其是非常稀罕的番茄和番椒,是限量卖的,顾欢喜提前培育成苗,每人顶多五棵,伙计们一拿出来,就被哄抢了。

  抢不上的各种抱怨哀嚎,捶胸顿足,好像错失了几百两银子。

  店铺只开了一天,就无奈关门了。

  因为货物都卖完了。

  顾欢喜之前还整理了一本自制化肥的书,原想着印刷出来后,在店里售卖,为了不出风头,也暂时歇了,而是给了孙尚书,让他安排专关农事的官员去想法子推广。

  如此,以后有啥功劳也是那些人的事儿,跟她帝王关系就不大了。

  许怀义为这事儿,还替她觉得委屈,“要是以你的名义来推广,说不定还能把你的诰命再往上提两个等级呢,现在白白便宜了别人。”

  顾欢喜很想得开,“我也没出什么力,无非就是照抄照搬而已,那书里得内容又不是我费心研究琢磨的,真有功劳,也算不到我头上,该是那些到处跑腿费心去宣传的人领才是。”

  “那咱闺女呢?”许怀义很是不甘,“原是要在店里卖化肥的,现在也夭折了,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顾欢喜好笑的道,“哪里不取了?闺女收集的那些眼泪,稀释后一点没浪费好不?不能当成化肥在店里卖,但都留着培育那些珍稀的中药材了啊。”

  “真的?”

  “这还能有假?开春就在庄子上劈出地来种植了一些草药,有专人看管着,那些特别珍贵稀罕的,都是阿鲤亲自伺候,很多养不活的,现在都长得很好呢,焦大夫见了直呼稀奇,天天当宝贝盯着。

  等那些药材成熟,就能入药治病了,到时候就医治许多疑难杂症,可以救治更多的人,你说这样难道没有意义?浪费你闺女穿越来的金手指了?”

  许怀义赶忙摇头,一脸激动,“没有,这更有意义啊,关键是还不显山露水,没有安全隐患。”

  “心里舒坦了?”

  “嘿嘿,舒坦了,不过,媳妇儿你,还是太可惜了。”

  顾欢喜无语的道,“我就喜欢默默无闻行不行?倒是你,安生了这些天,是不是快憋不住了?”

  “没,啥事都不管,清闲又自在,再没有比这还惬意的了。”

  “呵……”

  看他能忍多久!

  到了六月份,番茄番椒能成熟上市了,许怀义只带着孩子们去过了把采摘的瘾,其他事儿,都是苏喆出面整的,村民们大赚了一笔,苏喆的店铺也因为顾欢喜贡献的十几张以番椒番茄为配料的菜谱再次红火了一把。

  但这些热闹都跟许怀义无关。

  他把一应宴请都推给了,连借口都是现成的,之前在宫里被炸成内伤,一直在喝药调理,一年半载内都别想喝酒啥的,饮食也颇多忌口,所以出门赴宴就只能光看着,那还去个啥意思?

  在羽林卫也很低调,他原本想尽快做出点成绩,好站稳脚跟的,如今也不敢了,就随大流吧,泯然于众,就不会被人盯上。

  还有平叛的战事打的很不顺,他也没敢主动请去支援,老老实实的安分了一阵子。

  这让某些等着在看他笑话的人还很是遗憾,穷人乍富,难免轻浮放荡,这时候特别容易闹出乐子,但许怀义不但没轻浮,简直沉稳的像要隐世一样,让多少人都没能看上戏。

  还有某些想趁机搞点儿事的,也没找到机会,别人封了爵,都恨不得昭告天下,家里的下人出门都趾高气扬,容易钻空子,但顾家,恰恰相反,低调的好像靖宁伯府是个假爵位。

  这一低调,就到了九月份。

  之前割完麦子后,接茬的玉米终于成熟了。

  去年留的玉米种子不多,勉强种了有百十亩地,但伺候的精心,所以长势不错,一根杆上有不少都是结了俩玉米棒子,且个头还不小,扒开外皮,里面的颗粒金黄饱满,瞧着就喜人。

  许怀义请了假,带着孩子们去庄子上掰玉米。

  孩子们也兴高采烈的,仿佛不是去干农活儿,而是游玩。

  玉米收割之前,他们已经吃过好几回了,选的嫩生的,直接煮,或是作为配料入菜,熬粥,烙饼子,味道都美得很,百吃不厌。

  现在到了检验产量得时候了。

  这次,孙尚书特意带着户部的人,亲临现场。

  连陆首辅也禁不住好奇之心,跟着一道来了。

  俩人也是吃过玉米的,许怀义孝敬了好几筐,但因为府上人实在多,分一分也没能吃多少,所以,没少惦记。

  这会儿便想亲眼看看,当然,最在意的还是产量问题,这才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

上一篇:小皇嫂也太茶了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