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 第391章

作者:东木禾 标签: 穿越重生

  我能有今天,岳父功不可没,欢喜付出的更多,不能我现在发达了,就不把这些看在眼里了吧?

  那我成啥人了?

  况且,欢喜待我已经够好的了,阿鲤本来也该随着她姓顾的,但当初,还是姓了许,给足了我脸面,我得知道好歹,得记恩啊!”

  一番话,不软不硬的,让许大伯如坐针毡,可想到许家的列祖列宗,还是硬着头皮继续道,“阿鲤是个好姑娘,可到底是个闺女呀,没法顶门立户……”

  许怀义淡淡的打断,“大伯,在我这里,闺女儿子一个样,没啥区别,将来分家产,俩人也是对半分的,不会厚此薄彼,说不得,我还会偏疼阿鲤一些呢,她可是我长女,打小就懂事孝顺,也聪明上进,咋就不能撑起门户了?

  倒是壮壮,还不知道将来是个啥样,他若不争气,那我肯定不会把家产分给他去败光喽。

  不瞒您说,比起儿子,我其实更喜欢跟着闺女养老过日子。”

  一语惊起千层浪,尤其最后一句,太挑战时下人的认知了。

  养儿防老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铁律,至于闺女,那是泼出去的水,咋可能指望呢?

  没有儿子,就是默认的绝户,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谁会像许怀义似的,还以此为荣的?

  连家产都说要对半分,这在他们看来,简直匪夷所思,约定俗成的规矩,家产都是儿子的才对,闺女只能带走一点嫁妆,是没有资格争抢的。

  不过如今的许怀义积威已重,还真没几个人敢开口反驳。

  只有许大伯,像是受了刺激,白着脸道,“怀义,你咋能这么想呢?有儿子在,哪能跟着闺女过日子的?那不是陷儿子与不孝吗?

  你可不能有这种危险的想法啊,壮壮必定随你,将来指定出息,顶门立户,光宗耀祖,还得靠他啊!

  阿鲤再好,那也是个姑娘家,以前你们想留她在家里招赘,就不说了,现在总不能还给她找个上门女婿吧?

  那置壮壮于何地?

  所以,她迟早要嫁出去,嫁出去可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你分一半家产给她,不是便宜了外姓人?

  你就是再疼闺女,也不能置规矩礼法于不顾啊,那不让人笑话了?”

  许怀义蹙起眉头,他知道自己的思想跟古人没法兼容,但亲耳听到他们处处透露出阿鲤不如壮壮的意思,还是觉得刺耳不适,“大伯,我不在意别人咋想咋看,我自己挣的家业,想咋分就咋分,别人管不着,别说我不舍得将阿鲤嫁出去,就算她哪天真出嫁了,那也是我闺女,不是泼出去的水,我随时都能接回来。

  至于壮壮,我会好好教育他,儿子跟闺女是一样的,在这个家里,拥有同等得地位,他必然不会轻视他姐姐,若敢有独占价格的想法,我能打断他的腿。”

  最后一声,带了几分戾气出来,可见,许怀义并非是放狠话,他是认真的,真的对闺女儿子一视同仁。

  许大伯,“……”

  他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像是受到了啥惊吓一样。

  徐村长这时问,“那爵位呢?你是咋打算的?”

  许怀义漫不经心的道,“爵位就给壮壮好了,阿鲤早就是县主了,也不稀罕,姐弟俩不至于为了这么点东西就斤斤计较,有能耐的会自己去挣,惦记父母的,那都是没本事。”

  好男不吃分家饭,他可不想养出个啃老的儿子。

  徐村长听了这话,暗暗松了口气,笑着点头,“怀义说的对,有出息的孩子,都是想着咋去折腾,读书也好,习武也行,或者做生意挣钱,都是条出路,光惦记着分父母攒的那点东西,算啥本事?”

  其他人这才纷纷附和起来。

  许大伯还要说点啥,被小儿子拽了下袖子,不得不把话咽了下去。

  吃过饭,湖田村的人离开后,许怀义先旁敲侧击的跟闺女聊了一会儿,听到没人在她跟前说些乱七八遭的话,这才放了心,去寻顾欢喜吐槽。

  “大伯咋就总是拎不清呢?啥闲事都要管!我姓许没错,可都跟老许家断绝关系了啊,还惦记让我光宗耀祖呢,呵,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那会儿没拦住亲兄弟卖儿子,这会儿再伸手算咋回事?

  好好的管他那摊子不就行了?非得操心咱家孩子姓啥,百年以后,姓啥都无所谓了,不懂他到底固执个啥劲儿?

  徐村长就比他聪明多了,人家不讨嫌,就关心了一下爵位问题,知道我会给壮壮,就没再说啥。

  唉,回头我得跟二堂哥聊聊,让他多劝着点大伯,这把年纪了,修身养性多好,儿孙自有儿孙福,长辈插手就添堵……”

  顾欢喜早有预料,很是淡定,“听听就行,不用放心上,大伯就这样,性子怕是改不了了,不过,他管着善堂还是挺不错的,心眼好儿,又负责,啥事都尽心尽力的,有他在,我才敢扩大善堂规模,才能当甩手掌柜,人嘛,没有十全十美的,尽量看他的闪光点吧……”

  许怀义闷闷的“嗯”了声,“我倒也不是很生他的气,我就是替咱闺女委屈,凭啥他们都理所当然的觉得家业都是儿子的呢?凭啥认为闺女就得是泼出去的水、不能指望呢?咱闺女多懂事努力啊,他们明明也都看到了,却还是不当回事。

  性别就那么重要?随意就抹杀咱阿鲤付出的一切?

  实在可恨!

  阿鲤现在还小,若是将来体会到这种不公,知晓了这个时代对女子的恶意,她得多痛苦啊?”

  顾欢喜叹了声,“大环境如此,咱们只能在家里一视同仁,却左右不了别人的态度,这是没办法的事儿,除非朝廷愿意提高女子的地位,给予尊重,不然,阿鲤迟早要面对那些不公。”

  许怀义若有所思的道,“要不等小鱼上位,撺掇他重视女子,让男女平等起来?”

  “你觉得可能吗?就算小鱼答应,其他人也不买账。”

  “若是我们能再穿回去就好了,阿鲤到后世,就能跟男孩子一样,随便抛头露面,读书就业,谁敢轻视?”

  闻言,连顾欢喜都忍不住心动了几秒,“幻想的挺美好,若真实现了,你舍得眼下的一切?”

  到了后世,俩人可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打工人,什么侯爷,什么禁卫军统领,还有偌大家业,统统都没有了。

  一朝回到解放前,可不是谁都能接受的。

  许怀义愣了下,怔怔片刻,坚定的道,“我舍得。”

  他并没有白来一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儿,惠及了大雍的百姓,也实现了前世得梦想,该满足了。

  如今玉米和小麦都已普及开,等红薯再大量种植,天下将没有饥荒,百姓安居乐业指日可待。

  盛世初现,他便是离开,也没有任何遗憾。

第572章 盛世繁华

  幻想是美好的,但再穿越回去,俩人都不敢抱有期待,尽管,他们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尽量做了许多事儿,把脑子里的那点东西倾倒的快空了,这时候功成身退才是最适宜的,可穿越时空不由他们说了算啊,有了希望就会有失望。

  不如顺其自然,平常心待之。

  这么一想,许怀义就释然了,“除了愧对闺女,实在没啥可抱怨的,老天爷算是非常厚待咱们一家了,人啊,得知足,一旦起了贪心,就永无宁日啦!”

  顾欢喜道,“换个角度,阿鲤留在这儿也不算吃亏,虽说男女不能平等,可那是针对普通百姓,咱闺女可是县主,金尊玉贵的,寻常人谁敢慢怠?

  至于你说的不能抛头露面、读书就业,那也是旁人家的闺女,咱家有你在,你会舍得把她关在家里当娇小姐?

  她哪天不出门?哪天不学习?她管着庄子上一百多亩的中药材,还有一家药铺,这还不叫就业?

  整个京城,就没有谁家姑娘有咱阿鲤那么自由畅快了。

  等着吧,闺女让你惯的这么不受拘束,将来哪家高门大户敢娶?”

  闻言,许怀义不以为意的道,“没人敢娶正好,我巴不得养闺女一辈子呢,出嫁有啥好的?在咱家千娇百宠着,结果跑人家当牛做马?

  图啥呢?”

  顾欢喜想了想,苦笑道,“确实没意思。”

  美好的婚姻自然是有的,但绝大多数婚姻带给女人的都不是幸福,而是无休止的麻烦,操劳,甚至痛苦。

  婚姻消耗了女人的青春、热情,成就的却是男人的事业,而男人功成名就时,最先抛弃的却也是女人。

  所以,嫁人图啥呢?

  见她神色黯淡,许怀义赶紧道,“媳妇儿,咱家可不一样,你嫁给我,我可没有消耗你来供养我,家里大事小情的,我能参与的都没落下,咱们是互相成就,双赢的局面,对吧?”

  顾欢喜嘴角抽了下,揶揄道,“岂止啊,我嫁给你,是水涨船高、攀了高枝了,短短几年功夫,就从一介人人可欺的农妇变成人人羡慕的侯夫人,这可都是你的功劳,是我占你大便宜了……”

  许怀义咧着嘴巴笑,“嘿嘿,都是应该的,要不是为封妻荫子,我能抛家舍业的去战场上搏命?

  当初结婚时,我就说了,不会让你后悔,咋样?做到了吧?”

  他一脸邀功的得意模样,顾欢喜无语的点点头,敷衍道,“嗯,再接再厉,我有点饿了,车里有吃的不?”

  闻言,许怀义顿时顾不上显摆自己,边往厨房走边道,“有吃的,我早就熬了猪蹄汤,加了点花生黄豆,炖了一下午,汤奶白奶白的,保管好喝又下奶……”

  说话间,他盛了满满一碗,端到她跟前的小茶几上,催着她尝尝,“可能有点淡儿,我没敢放太多盐,你忍忍吧。”

  顾欢喜应着,一口接一口的喝,味道确实挺淡的,但她得给孩子喂奶,吃太多盐对孩子不好。

  “委屈媳妇儿了……”

  “这也是我儿子。”

  俩人都有付出的义务,而不是只辛苦对方。

  这是顾欢喜坐的第二个月子,比起生阿鲤时,条件更好,身边伺候的人也多,她除了喂奶,就没啥可需要操劳的地方,每日悠闲的逗逗孩子,伺弄一下花草,日子过的甭提多舒坦。

  如此养着,身体恢复的又快又好,面色红润,完全不见产妇的憔悴和疲惫,唯二的困扰,就是她丰腴了不少,还有不能到院子里散步,只能在屋里转悠几圈。

  转眼便到了除夕,她还没出月子,一应的事务都是许怀义操办的,吃喝玩乐啥都顾及到了,比她安排的更周全细致,这个年过的热热闹闹。

  过了年,日子溜的更快,满月,百岁,等到麦子收割时,顾欢喜已经能推着儿子去湖田村下地干活了。

  今年风调雨顺,麦子再次大丰收,人人笑逐颜开,不过,百姓们最期待的还是许怀义献给朝廷的新作物,尤其听说了红薯的高产后,家家户户争抢。

  到了秋上,平均亩产三千多斤的数据,震惊了大雍,甚至有那伺候精细的,可以达到五千斤的产量,这是什么概念?只要家里有一亩地,就能养活七八口人,人人吃饱饭,再不是奢望了,天下无饥,触手可及。

  红薯一时间被夸成了神物,百姓趋之若鹜。

  随之而来的,便是催生了很多以红薯为主的吃食,许怀义跟苏喆再次合作,加工红薯粉条,美味还耐储存,朝廷将之当成了军粮。

  京城的大街小巷,也开起了一家家的酸辣粉铺子,以粉条为配菜的吃食,更是数不胜数,人们最大限度的去开发利用,压榨它的价值。

  还有以红薯为原料的酒水,也渐渐在寻常百姓家风靡起来,要知道,之前大雍因为粮食欠缺,朝廷有规制,作坊是不能随便酿酒的,这也导致酒的价格很高,只能成为达官贵人的专属。

  有了红薯,山野乡下,才终于闻到了酒香。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改变,都得益于红薯的逐渐普及,产量实在太高了,总不能顿顿吃它,再者,储存也是个问题,百姓们自然就变着花样的去折腾。

  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谁能想到以后还能愁吃不完、怕浪费粮食啊?以前能吃饱就是好日子,如今已经开始精细化的享受生活了。

  对此,许怀义功不可没。

  不过,他已经是靖宁侯爷了,再往上封,二十来岁的国公,实在太惹眼,朝中大臣谁能乐意?

  所以,哪怕人人称赞感恩,朝廷也没再给他啥封赏。

  他也不在意,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他的心思都用在教养儿女上,在陪伴这方面,他绝对是全京城当之无愧的第一。

  哪家当父亲的能天天给儿子换尿布、洗澡、喂饭、陪他练习每一个成长的过程?

  他就做到了,只要他在家,这些事儿他从不假手旁人,都是亲力亲为,这在男人讲究抱孙不抱子的当下,绝对是异类。

  他完全不在乎旁人如何看,每天乐在其中,跟儿子的亲子关系,比顾欢喜这个亲娘都要亲密。

  照顾儿子的同时,他也没有忽略对闺女的陪伴,早上一起跑步锻炼,手把手教她习武,睡前故事一晚都不落,沐休时,带着她上山下河的玩儿,京城跟阿鲤同龄的小姑娘,谁不偷偷羡慕她?

上一篇:小皇嫂也太茶了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