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 第71章

作者:东木禾 标签: 穿越重生

  古代人迷信,有些观念不是一时半会的就能纠正,遇到这种事儿,都是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许怀义大大咧咧的道,“这事儿简单,到时候咱们去请和尚来念场经文超度一下呗,真有亡魂就送他们早点去投胎,下辈子托生到好人家,锦衣玉食去享福,咱们也算积善行德了……”

  “再不行,还可以请道士做场法事届时啥妖魔鬼怪都给收了,绝不会叫它们出来祸祸。”

  “要是担心那场瘟疫,就更没必要,有焦大夫在呢,请他给配个方子到处熏熏呗,把那些不干净的东西,晦气的玩意儿,都给熏跑,咱不就能助踏实了嘛。”

  有问题解决问题,一样样的,就没有他不能劝服的。

  果然,等他都说完,其他人你看我,我看你,神色明显都轻松了许多,眼里也流露出期待和欢喜来。

  让许怀义这么逐条分析完,他们被分配到湖田村,确实不是天要亡他们,而是心疼他们,要助他们一臂之力啊。

  啥叫绝处逢生?此刻便是!

  啥叫虚惊一场?现在就是。

  想明白了,几人就有些迫不及待了,高二叔大声嚷起来,“那咱还等啥啊?赶紧回咱们村去看房子,到底啥样也没个数儿,买下来咋着也得收拾收拾吧?”

  还得挑挑选选的,还得交钱过户,这一件件的都需要时间。

  而时间不等人,再墨迹一会儿,就该天黑了。

  徐村长挥着手,“走,走,赶紧的,后头一堆儿事呢!”

  他大步流星,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再不是刚才那副还需要被人搀扶的颓然模样。

  刘大伯哈哈笑着跟上去。

  许茂元拽住许怀义,落后几步,低声道,“怀义,去了湖田村,咱们置房子置地,都尽量挨着一块儿,还有你四叔公家,其他几个堂叔家,挨着住,有啥事儿喊一声就听见了,搭把手也方便,咱们毕竟是外来户,就算人多,一开始还是谨慎小心一点的好,咱不害人,可得有防备之心。”

  许怀义“嗯嗯”点着头,先应着呗,他总觉得媳妇儿大概不会想跟一大群人混在一起住。

  果然。

  等队伍再次启程,在通往湖田村的路上,许怀义把许大伯的想法一说,顾欢喜就皱起眉头来,“一定要这么做?”

  媳妇儿跟大伯,谁重要自然不用说,许怀义立刻道,“当然不是了,一切以你的决定为主,你说咱买哪儿就买哪儿。”

  顾欢喜眉头舒展开,女人这时候要的不过就是男人一个态度,还能真会让他为难?“等去了看看吧,要是合适,也不是不能挨着。”

  许怀义点头,“嗯,都听你的,不过,我是想买大点的,得留出豆腐坊的空,还得给你留出种花种菜的地儿,咱们一家住,房间不用太多,但活动空间得大一点,对了,最好整个三进院子,卫良住一进院,咱们住二进,卫慈住后罩房,这样分开,谁都自在,你说呢?”

  顾欢喜自是乐意,“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那么合适的?”

  两口子在车厢里聊着,其他人家也差不多,甚至讨论的更激烈,落户是第一步,但房子和土地才是头等大事,女人孩子是没有发言权的,男人们几乎吵吵了一路,就为了做出最佳选择。

  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到湖田村。

第138章 买房二更

  从城门口到湖田村,队伍走了约一个时辰,途径四个村子,其中的双柳村是规模最大也是最富裕的,位置也好,离着官道最近,因为村里有两棵百年的古柳而得名。

  除此外,集市还开在这里,每到这一日,附近的村民从四面八方涌来,很是热闹,就是平时,也有村民挑着东西来这里摆摊儿,三瓜两枣的也能挣口饭吃。

  而且,这段路很是宽敞平坦,两架马车并行都不显拥堵,继续往里,路虽然略窄了些,但路况却也不差,这比他们许家村可要好太多了。

  村民们越看越满意,就冲这路,他们都赚了,路况好,他们进进出出的就方便,将来去京城找活儿干,都能省不少劲儿。

  许怀义就更高兴了,他想的是将来哪怕是考上精武学院,也不打算住校的,家里有媳妇儿有闺女,他能不惦记?所以,他是计划着走读,赶车慢就直接骑骡子,顶多就是少睡点觉呗,所以对他来说,一条好路就实在太重要了。

  等到了湖田村,就不仅是高兴,而是大大的惊喜了。

  有山有水,静谧安详,哪里有一点被诅咒的样儿?

  传言真是误人啊!

  不过也得亏误人,不然哪里轮到他们来捡漏?

  这真是上错花轿嫁对郎!

  其他人没他这境界,也没戴滤镜,所以看见啥就是啥,有山有水当然好,之前他们许家村有山,但缺水,不然也不会背井离乡来到这里。

  有水,就意味着再也不怕干旱降临了。

  这算是他们最满意的点儿,再看村里的房子,嗯,屋顶,围墙好像都挺全乎,粗粗看着是没啥问题,有土坯茅草顶的,也有宽敞的砖瓦房,所以大家可选择的余地还是挺大的,有钱有有钱的快乐,没钱的也能先凑合,所以这点也挺好。

  只一件不妥。

  村民们站在村口都观察琢磨老半天了,村里咋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安静的有点吓人呀。

  有人暗自嘀咕,“人都上哪儿去?再老弱病残也不能都瞎了聋了吧?”

  有人则猜测,“难道是给咱们下马威?等着咱们主动去拜山头?”

  也有人不安的道,“难道这村里又摊上啥事儿了?咱不会那么倒霉正好给做个见证吧?”

  旁边人立刻斥责,“呸呸,少胡说八道,说的咱们好像是丧门星一样,有这么埋汰自个儿的吗?也不嫌晦气!”

  那人无奈的苦笑道,“我也不想啊,可你看……咦?那是有人来了?”

  终于来人了。

  来人花白的头发,拄着拐杖,哪怕再用力挺背,腰身也直不起来,看面容,少说也得六十左右。

  六十古来稀,在古代,算是高龄长寿的人。

  此人走路不疾不徐的,随着走近,表情管理的也很好,略带几分讶异的打量,不动声色的审视,还有几分含蓄的意外发现,总之,眼神很丰富,说话却是很镇定,“敢问诸位这是从何而来,又是要去往何处?”

  车厢里,顾欢喜听到这句,噗嗤笑场了,这台词在西游记里出现的频率还挺高的,问的对象基本都是唐僧,确定了身份后,就琢磨着下手开吃了。

  此刻,被问的人自然不是唐僧,而是徐村长,这种场合,没人比他出面更合适,他站出来,先拱了拱手,礼多人不怪嘛,然后才自报家门,最后把衙役写给他的那张安置凭证条,客客气气的递给了对方,姿态摆得很低。

  对方自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还跟着几个男人,有壮年也有少年,都带着几分警惕和防备的看着他们,仿佛他们是什么不怀好意的侵略者。

  其中一个年轻的男子从徐村长手里接过那张字条,也不展开看,而是恭敬的交给老人。

  老人随意的展开一看,神情未变,但浑浊的老眼闪了闪,还真是安置到他们村的灾民,三十一户,近四百口,比他们多了快三倍人口,这要是都塞进来,湖田村就得变成许家村了吧?

  但京兆府做了决定,他就没有拒绝的权利。

  他很配合的也做了自我介绍,姓扈,是胡田村的村长,又大体介绍了下村里目前的状况,当务之急,不是落户,而是先买房子安置,这么多户,这么多人,绝对是大工程。

  徐村长是个雷厉风行的,心中焦急,面上就不由带出几分来,好在对方也不推三阻四的墨迹,把村里空置的房子都给说了一遍,没有三十一套,却也不算少,好的孬的加起来,足有二十九座院子,状况良好的,清理一下卫生就能住进去,差点的,就得换换屋顶上的茅草或瓦片了,但暂时将就下也能凑合着住。

  这已经是比预想的好太多了。

  徐村长又问起价格,神情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言语之间都在表明他们现在是灾民的身份,背井离乡的熬到京城,已是快弹尽粮绝了,所以拿不出太多的银两买房置地,开价最好谨慎宽容点儿,别狮子大开口,趁火打劫。

  他有意示弱卖惨,却也算半真半假。

  扈村长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略一思量,就给出了几个价,按照房子的优劣,地基的大小,分了三个等级,最差的只需一两银子,中等的则要三两,稍好的就得八两了,八两的不光院子大,房屋还是砖瓦结构,属于能直接领包入住的级别,所以买着不亏。

  听完这话,徐村长忍着内心的波澜,跟他告了个罪,转身回到队伍里,召集了各家的话事人,把这些消息一字不漏的说了遍,末了道,“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至于你们买不买,买个啥样的,我管不了,各家自己说了算。”

  众人听完,就热烈的议论起来,有说,“最差的才一两银子啊?那是够便宜的,咱们自己搭上功夫盖,最少也得五两银子打底呢。”

  “一两银子的是茅草屋,勤快点的,可以一文钱都不花。”

  “嘿,土坯和茅草是不用花钱,可你盖房子不用买地基啊?咱村里的宅基地还得二两银子一亩呢。”

  “这么说,这一两银子买套宅子是挺合算的,都不用自己费心出力气。”

  “三两的听着也不错,院子大,房间多,住着宽敞,还能再院里种点菜,圈个鸡圈啥的。”

  “你咋不说八两的更好呢?砖瓦房住着多气派,直接一步到位,要是自己盖,二十两都打不住。”

  说来说去,算来算去,都是他们赚了。

  确实也是赚了,这个价格,别说是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就是在他们桐县,都是极低的了。

  这都是拜湖田村不被四邻八村待见所致,还有那些要命的传言。

第139章 湖景房一更

  村民们在议论的时候,许怀义也在跟顾欢喜商量,“你的意思呢?大伯和四叔公家肯定不差八两银子,还有徐村长,高二叔,刘大伯,焦大夫,这几家应该都会选八两的院子,可我远远瞧了眼,村里这么好的院子,可没那么多……”

  顾欢喜挑眉反问,“那你的打算呢?”

  许怀义嘿嘿一笑,“我是想着,先由着他们先挑呗,不管咋说,咱们都是小辈,总不好抢在长辈们的前头。”

  “然后呢?”

  “咱们先选出地方宽敞的买下来对付下,过后再请人来重新翻盖,就照着你喜欢的样子收拾,有火炕,有大书房,暖房,还有待客的小花厅,尤其是洗漱的地方和茅厕,必须得下功夫倒持的舒坦点。”

  这是他来了古代后最不能容忍的地方。

  顾欢喜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办吧,村里要是没合适的地儿,那就去山脚的地方看看,尽量选个宽敞清静的。”

  她那可怜的睡眠,真是受不得一点乱七八糟的动静。

  许怀义自也是知道这点,“放心吧,到时候我把周围的地尽量都买下来,邻居们离得远,就影响不到了。”

  “嗯,嗯……”

  俩口子商量好,其他人也终于有了决定,随后,村民们陆续进了村,前头有个叫扈英杰的年轻后生领着,每到一处院子,便报一个价,然后就面无表情的站到边上不管了,由着村民们自行看房再商议,他都不插一句话。

  直到有人站出来说相中了这个院子,他才上前,一边收银子,一边递上钥匙,像极了莫得感情的机器。

  得了钥匙的村民便激动的去开锁,招呼着自家人七手八脚的往里头搬家当,这就算是有家了啊,有了家,人心便也定了大半。

  其他人见状,纷纷羡慕,迫不及待的去相看别的院子,都不用扈英杰带领了,自家相中后,只需去找他问价就行,觉得价格合适,能承受的起,便交钱领钥匙,然后拖家带口的、兴高采烈的住进去。

  这么一来,效率就提高了。

  只忙的扈英杰一会儿跑这儿,一会儿跑那,冷淡的脸上,倒是没有不耐,只隐隐有些憋屈。

  许怀义也在看房子,从这头看到那头,都没有相中的,便是那些砖瓦房,也不合他心意,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都是邻居,以后干点啥事儿都不方便,这可不行,媳妇儿怕吵,他想要自由,所以……

  他望向远处,隐隐约约的好像还真看见有房子了,顿时激动的拽住顾欢喜胳膊,“媳妇儿,你看!”

  顾欢喜眯起眼,随后,眼里露出几分欢喜,催促他,“快去问问,那房子有主吗,需要多少银子。”

  许怀义忙不迭地去找扈英杰。

  顾欢喜抱着闺女,带着其他人继续往山脚的方向走,村里的路都是青石板铺的,平整又干净,没人住过的房子虽略有些破败,但她打量过几处院子,那院子里种着柿子树,这个季节,柿子结的密密匝匝,像红灯笼挂满了枝头,张扬着几分红火和喜气,还有一份含蓄的生机勃勃。

  这跟外界对湖田村的认知,非常不相合。

上一篇:小皇嫂也太茶了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