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 第73章

作者:东木禾 标签: 穿越重生

  卫慈忙应下。

  许怀义又叮嘱,“太太要是起到中午,你就再多炒几个菜,别光让你们太太吃包子,缺菜的话,就去找村里人问问,看能不能买一点,算了,还是让你哥直接去双柳村吧,那里有摆摊的,东西更全乎……”

  说完,他从袖子里摸出一角银子,搁在桌面上,“这个拿去给你哥,去集市上转转,看有啥能吃的,都买一些,尤其是鸡蛋和猪肉,有排骨要排骨,还有活鱼、山货之类的,别太算计着省钱,尽量挑新鲜的。”

  卫慈嘴上恭敬的应着,拿了银子,就小跑着去找她哥。

  卫良是个闲不住的,倒持干净院里,又去折腾院墙外,既然老爷想开豆腐坊,那么肯定要在附近买地,他先清理出来,到时候也能节省点时间。

  卫慈把银子塞给他,把许怀义的话尽量复述了一遍,末了动容的感慨道,“老爷对太太真好呀……”

  这体贴入微的劲儿,就差供起来了,反正她以前别说见过,听都没听过。

  卫良提醒,“也就老爷如此,你切莫对旁的男子抱有此不切实际的幻想。”

  那样,这辈子都甭想嫁出去了。

第142章 折腾二更

  顾欢喜起来时,早就日上三竿了,卫良都已经利索的买了一背篓吃的喝的,许怀义要求的那些都有,没提及的也有,超额完成任务后,又自发的去院墙外干活儿,一点偷懒的意识都没有。

  卫慈正在厨房里做排骨炖莲藕,这也是许怀义的要求,出门时,还特意交代了下这道菜要怎么炖才能汤鲜味美。

  顾小鱼在他的房间里看书,书桌临窗,光线明亮,一抬头,就能将院子里的景色尽收眼底,那两棵高大茂盛的银杏树,那丛怒放的菊花,那棵姿态傲然的梅花,还有角落里的竹子,在深秋依然青翠欲滴。

  这一切都让他心里平和安宁。

  明明就是个陌生的地方,他却没有一点初来的惶然不安,因为他们在他身边,所以,哪怕是陌生的地方,也有了家的味道。

  空气中传来炖排骨的香气,十月里的清冽空气,都变得温暖起来,当见到那熟悉的人影时,他眼底眉梢便都不受控制的涌上笑意,“娘,您和妹妹起来了?”

  顾欢喜,“……”

  虽说儿子这话里绝对没有打趣揶揄的意思,纯粹就是问安,但她还是莫名有那么点心虚尴尬啊。

  尴尬就微笑,她抱着闺女,走进他屋里,到处打量了一圈,“住的还习惯吗?昨晚睡得好不好?这是你自己的屋子,要是觉得哪里不嘚劲儿,你做主改动就行,需要我们帮忙的,就说。”

  顾小鱼边捏着妹妹的手玩儿、边回道,“儿子睡得很好,这屋里的布局也合儿子心意,不需要改动。”

  “真的?”

  “嗯……”

  见他神情并无勉强,顾欢喜笑起来,“你满意就好,不过,我跟你爹商量了,这里到了冬天太冷,屋里烧炭火盆,容易出事儿不说,也不怎么暖和,所以,打算在屋里盘个火炕,不光睡觉不遭罪,平时你看书习字都可以在炕上,那才叫舒坦呢。”

  顾小鱼先是忙不迭的点头,随后眼睛亮亮的问,“爹会盘吗?儿子以前听说,这盘火炕也是有讲究的,算是门手艺。”

  顾欢喜刮了下他鼻子,打趣道,“放心吧,等盘的时候,你爹肯定会教你。”

  顾小鱼瞬间想起最初被许怀义追着教怎么洗衣服、做饭的场景,嘴角忍不住抽了下,依着他爹的性子,这盘火炕的手艺他又怎么能躲得过去?

  “对了,你爹呢?怎么没看见他?”

  “爹出门了,说是跟村民们去京兆府办户籍,还有房子过户的事儿,赶着骡车去的,但人多,手续怕也会繁琐些,所以特意交代儿子,他可能会回来的晚一些,让儿子转告您一声,别担心他,也不用特意等他吃饭。”

  “卫良没跟着?”

  “没有,卫良在外面干活儿呢。”

  顾欢喜点了点头,拉着他出了门,“走,陪娘四下里转转。”

  顾小鱼便乖巧的由着她牵着手,到处逛了一圈,看到前院后院都被收拾的清清爽爽,又出了大门,绕着周围转悠,居高临下看到那湖时,母子俩都不由自主的停下了步子,目露赞叹。

  湖美,静谧安然,湖周围的景色也美,哪怕都凋谢了,也有疏影横斜的雅致,湖里的白天鹅更美,优雅的翩翩起舞,美好的都快不真实了。

  顾欢喜目测了下这周围的地,圈起来建个凉亭绰绰有余,还能再深度美化一下,到时候坐在这里看书喝茶,她能呆一天都不腻。

  卫良在附近除草,看到他们,就过来请安。

  顾欢喜看到他,便问道,“这四周,可有合适的地方建作坊?”

  卫良低着头,一板一眼的道,“有,西侧院墙外那片地都能整理出来,您要是怕吵,可以离着宅院稍远一些,大概能放出十几米,要是您不怕,那就直接贴着院墙建,到时候开个侧门,进出也方便。”

  顾欢喜思量了下,“还是别挨着建了,你先去整理吧,等你们老爷回来,看他准备买多少地再打算。”

  卫良应是退下。

  中午许怀义没回来,顾欢喜带着孩子吃完饭,哄睡了闺女后,就拿出纸笔来画凉亭的设计图,大体建在哪里才能达到最佳的观景视野,凉亭又是个什么模样,周围种植什么花草为妙,她边琢磨边画,没多久,就搞出好几个草稿图。

  相较起来,倒是规划豆腐坊没啥可纠结的,现代小工厂的那套流程,她也见识过不少,所以,结合当下,稍作改动,其他的照搬就是。

  不过做这些事的前提,是得有银子。

  顾欢喜想着家底儿,决定得尽快把手里做的那些绒花卖出去,不然后面搞得动作太大,钱的来源,就说不清了。

  毕竟在村民们眼里,他们家能交代清楚的就是那一百两银子,若看到百两外的钱,指不定要脑补出什么情节。

  其实这会儿他们两口子早就被村民们猜测起家底,和已经赚取这些家底的途径了,主要是谁也没想到许怀义会舍得花五十两银子买房,相较那一两、三两,五十两绝对称得上是一掷千金了。

  关键还不止如此,许怀义除了买宅院,还把宅院四周的地按照一两银子一亩的价格,一口气要了十亩。

  那十亩地可不适合种庄稼啊。

  有村民提醒,于是,许怀义再次大手一挥,又在村里买了能种庄稼的田地,还是一两银子一亩,嘴巴一张,就是二十亩。

  村民们都被震麻了,这么挥金如土吗?

  也有人暗暗在替许怀义打小算盘,这买房又置地,前前后后加起来,马上接近一百两了,毕竟去府衙办手续也是要钱的,他之前收了那些富户们送来的一百两,这不到半天的工夫就都花光了,以后日子不过了?

  谁知,人家不但要过,还得往好里过,等办完杂七杂八的各种手续,许怀义又问领着他们来的扈英杰,哪里有卖青砖的,他想在屋里盘个火炕,这样冬天睡觉不受罪。

  不光村民们心情复杂,扈英杰那张面瘫脸看他的时候都多了几分情绪,这么能折腾还有点灾民的样子吗?

第143章 买砖一更

  扈英杰是扈村长家的长孙,这些年虽然很少在外面走动,但该知道的也没落下,附近谁家烧砖窑,谁家烧的好还价格公道,他还真清楚,见许怀义问的真诚又客气,便报了个地名。

  只是那表情多少有点古怪。

  许怀义也不知道他古怪啥,心大的人,就这点好处,不知道就跳过去呗,他好奇心没那么重。

  不过其他的事儿该问的还是要问个清楚,于是热情的又追着他打听了不少事儿,连哪座寺庙的和尚念经灵验又花钱少都问了,唯独不问五年前那场导致湖田村差点灭村的瘟疫。

  扈英杰都想好了应对之词,谁想,一句都没用上,琢磨了一路,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回家后,跟祖父一五一十的汇报了下上午外出办事的经过,末了,忍不住问,“祖父,您说他为什么不问呢?难道是还没听说?”

  扈村长沉吟道,“不会,这些灾民能在灾情还没失控之前,就提早背井离乡的逃荒,这说明他们不光有眼力见识,胆色和魄力也不差,更重要的,他们还一路顺顺当当的到了京城,你看他们的穿着打扮是有些寒酸落魄,可精神和面色却不像遭过罪的,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粮食家当,竟然也都在……”

  说到这里,他顿了下,浑浊的眼底闪过一道精光,“这许家村里,有能人啊,这样的人,分到咱们村,事先怎么可能不问个清楚?昨天他们来的时候,看到咱们村空着那么多房子,脸上可不见半点惊讶意外,很显然,他们早就都打听过了。”

  扈英杰也不傻,稍一提点便反应过来,冷漠的眉眼骤然加深,“那他们不问是……因为避讳?”

  扈村长复杂的叹了声,“或许吧,这世上不缺聪明人,那个叫许怀义的年轻人,不简单,以后与他接触,多长几个心眼,莫要被套了话去。”

  “是,祖父。”

  这会儿,被认为不简单的许怀义正在买青砖,扈英杰帮他推荐的这个砖窑还是很靠谱的,价格公道,质量也没毛病,他约莫着估算了下,跟砖窑的管事定了个数量,先付了个定金,余下的等把青砖运到家了再结算。

  对方刚开始还挺热情,赚钱的生意上门,哪能不欢迎?但谈妥了后,都要装车了,一问是往湖田村送,那脸色刷的就变了。

  那管事看他的眼神像是大白天见了鬼。

  许怀义,“……”

  倒也不用这么夸张吧?

  砖窑管事大着胆子又问了遍,“这位小兄弟刚才说……送去哪里?”

  许怀义字正腔圆的重复道,“湖田村。”

  砖窑管事眼皮跳了跳,干笑起来,“呵呵,湖田村啊,那里可真是……呵呵,这都多少年没去过了,路都不熟了呢。”

  言外之意,这银子都不想赚了。

  许怀义此刻才算深切体会到百姓对湖田村的忌惮有多深,他大大咧咧的道,“路不熟好说,我知道啊,等下装好车,我在前头,你们跟着,一准不会走错了……”

  砖窑管事,“……”

  这咋还听不懂拒绝呢?太委婉了?

  他眼神太直白,许怀义给逗乐了,指了下自己,还有陪他一起来的孟二柱和告状,笑着点明了身份,“我们都是灾民,从青州逃荒来的,昨天才搬去湖田村,啥呀不懂,两眼一抹黑,衙门里的差爷说把我们给分到那儿,我们就只能去那儿。”

  砖窑管事恍然大悟,“难怪啊……”

  难怪来买砖,湖田村的那些人多少年都不出来走动了,要不他刚才乍然听到,会给惊吓了一跳。

  许怀义知道他对啥好奇,便继续道,“湖田村以前的事儿,我们也不好打听,但既然被分到了那儿,总得过日子不是?幸好那村里闲置了不少空房子,免得我们再露宿荒野了,好不好的,总归是有了个去处,您说是不是?”

  砖窑管事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可不嘛,湖田村再不好,也是个落脚地儿,不然岂不是要当流民?他眼神闪了闪,“那个啥,你们昨晚都睡在那些空置的房子里啊?”

  许怀义一脸坦荡,“对啊,我们都买下来了,房子还不贵,保存的也还凑合,稍微收拾一下就行了,说起来,可真是省了大劲。”

  砖窑管事继续好奇的打听,语气神秘兮兮的,“那你们都睡得踏实不?夜里有没有听到啥奇怪的动静?”

  许怀义摇头,“没有,啥动静都没有,我们都是一觉到天亮。”

  他这话还真不是骗人,上午跟村民们去办过户手续,大家凑一块儿聊天,就说到了这事儿,除了最开始有些担惊受怕,等熬不过去真睡着了,连梦都没做一个,睡得别提多香了。

  砖窑管事半信半疑,“真的?”

  许怀义斩钉截铁的拍着胸口道,“千真万确,再说你看我们兄弟几个的脸色,像是睡不好的样儿?”

  那还真不像,比他都瞧着精神呢,砖窑管事纳闷的嘟囔,“那为啥大家都说湖田村有脏东西,到了夜里就跑出来乱窜呢?”

  许怀义没接这话,转而道,“您要是真不放心,那就这样,您把砖送到村口,我们自己搬回家,钱还是刚才咱们谈的那些,您看咋样?”

  话说到这份上,砖窑管事倒是不好意思起来,“那咋成,一码是一码,咱们砖窑别看小,可从不干那欺客的事儿,建窑时就定好的规矩,送货上门,哪能到您这里就不作数了?”

  许怀义闻言,忙拱手道谢。

  对方客气了两句,催着下面的人抓紧装车。

  等赶着骡车上路后,高壮才低声道,“怀义,看来这四邻八村的人,都对湖田村的成见很深呐,以后咱们出来做事,岂不是遭人嫌弃?”

  许怀义不以为意的道,“没事儿,总有一天,百姓们会对湖田村的印象改观的,端看咱们咋说咋做了,刚才不就是个例子?”

  闻言,高壮若有所思起来,片刻后,眼神亮亮的问,“怀义,你是不是有啥好主意了?快说说,咱也跟着乐呵乐呵。”

上一篇:小皇嫂也太茶了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