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在我 第126章

作者:桉柏 标签: 灵异神怪 东方玄幻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孟修贤也觉得寿宴上的事情太过蹊跷,疑心商悯也掺和了一手,而且还是主谋……原因无它,实在是商悯胆大惯了,孟修贤活了一辈子,很少见到比商悯敢想还敢干的人。

  结果长阳君一番话直接坐实了他心中的猜测。

  老头儿当场眼前一黑,差点没晕倒在地上。

  待缓过来劲儿,两个老人对视一眼,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早做决断才行。

  先前不做决断,是因为局势未明,亦是因为心中摇摆。

  现在整个大燕都在悬崖边上,再不做决断,什么都晚了。

  商悯此前其实就多番明示暗示,不想让他们留在宿阳,想让他们去武国避祸。若他们答应,商溯安插在宿阳的暗卫和探子便会护送他们离开宿阳北上。

  “悯儿,我仔细想过了,我们愿举家北上,四人一起。”长阳君道。

  商悯惊喜道:“当真?!那我稍后就去安排。”

  “必须得等到姬瑯入皇陵,他的丧仪是我主持,我为姬氏后代,总要尽一份责任的。”长阳君说了自己的安排,“这个时间不算早也不算晚,子翼登基,谭闻秋有的要忙,应当无暇顾及我们。”

  “好。”商悯微笑,“即便我想现在让你们走,恐怕也是不行的,宿阳城又禁严了。”

  金甲卫和绣衣局正在全城搜捕抓妖,司灵一部也是跟着出动,大小灵官都忙活起来了,连姬言澈这样的闲人都被赶鸭子上架跟着东奔西跑。

  在商悯和长阳君这样的知情人看来,这种搜捕的举动是很讽刺的,贼喊捉贼,可谓荒唐。

  “我本不想走的,可是如今留下,倒像成了你的拖累了。”长阳君苦涩道,“现在的宿阳已经不是我能插手的,你所谋之事不可有丝毫疏漏,若我等变成了捏在谭闻秋里的把柄,悯儿你怕是会面临两难的抉择。我本就难以为你提供助力,怎忍心再拖累你的大业?”

  “怎会?”商悯急急反驳,“若没有姥姥,就不会有我那白小满化身,拆穿妖魔面目更是无从谈起了。”

  “妖物不除,人族无存,我等不该拘泥于一国一朝之存亡。”长阳君长叹,泪沾眼角,“若我们一家死在了宿阳,这才是遂了妖物的心意,若归武国,还能为你的大业,为人族的基业出点力。”

  “姥姥,您能想通真是太好了。”商悯替她擦掉眼角的泪,“本以为我要多费一番口舌……”

  “若是这样的道理都要你为我讲明,那我岂不是白活了一遭?”长阳君笑了。

  作为家里的主事者,君府上上下下都听她的话,她松口,劝服其他人也会容易许多。

  长阳君和孟修贤也在昨天晚上和家里人通过气了,把一些事情挑着捡着告诉了姬令韬和姬言澈,说要投武国。

  姬言澈骤然得知真相,情绪激荡,可在反复思量之后说,妹妹也许需要内应,他可以留在司灵部当个内应。

  直到现在他都还没有打消这个念头,可是他也知道这是行不通的。

  长阳君府上下,要么都走,要么都留。若只是几人走几人留,那么消失的那几个人的去向该如何解释?留下的人会成为被怀疑的对象,万不可如此行事。

  首要之事,从不是保住大燕,而是保住整个人族。

  去武国或许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姬令韬算是有真材实料,读过不少书,了解水利农桑,也擅长官场交际。孟修贤善治吏,为人更是圆滑,姬令韬的为官之道正是他亲手所教。

  唯独姬言澈,觉得自己着实派不上用场,文不成武不就,当个灵官也没当出名堂,做人又是出了名的老实木讷。

  孟修贤道:“悯儿,你万务当心啊。”

  “我一直是万分小心的。”商悯抓紧时间说了她所知的情报,“表哥这几日最好能避则避,少掺合捉妖,他这样的身份就算躲懒也没有人会指责的。舅舅安守本职即可,姥爷安心帮衬姥姥。姥姥你主持丧仪不得不外出……当心姬麟,他也是谭闻秋的人。”

  长阳君一愕,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知道了。”她一顿,又问,“司灵谈烨……”

  她忧心谈烨发现姬言澈动过象牙玲珑球,可是数日以来未曾事发,商悯一直也没告诉她谈烨的真实身份。

  寿宴上谈烨的举动让长阳君心里有了个疑影,总觉得他并不简单。

  “不必担心他。”商悯摇摇头。

  长阳君和孟修贤对视一眼,表情松懈些许。

  “此外还有一事,我这具化身要离开宿阳了,时间也定在姬瑯下葬后,正好可以安排您二老和舅舅表哥撤离宿阳。”商悯只作通知,不作解释,“过几日宿阳中或许会有消息,说武国公主在攻谭大军中失踪或死了之类的,若姥姥姥爷得知,也不必惊慌。”

  长阳君欲言又止,孟修贤目瞪口呆,二老用一言难尽的表情看她半晌。

  最终长阳君有气无力地摆手:“知道了,你放手去做吧。”

  商悯很忙,她交代完这些事情还要忙着去和敛雨客汇合。

  临走时她带走了本体离开宿阳时放在长阳君府保管血瓶,这里面放的是她用来制造化身的血液,已经干了,但是还能用。

  三枚陶俑化身已用其二,剩下一枚陶俑在千里之外的本体身上。

  商悯取走这血,是为了用它将隐灵飞矢的传信目标锚定到本体上,这样就不必远隔千里把这玩意儿送过去了,即便浪费一次传信次数,但可以节省时间,是一笔值得的买卖。

  作为消耗型灵器,一枚飞矢可以传信三个来回,也就是六次,用掉一次还剩五次,省一点的话够用了。

  时间很紧,所有的事情都在这几天之内爆发,商悯感觉有些吃不消了。

  但这是值得的,因为高强度地操控本体和化身,她感觉自己的灵识有了长足的增长,也更加适应多重视野叠加的状态,可以做到短时间内细致而精确地同时控制三具身体,心分多用。

  从长阳君府出来,商悯一路飞奔到和敛雨客约定的地点。

  他早已经在那里等候。

  “敛兄,成功了吗?”商悯问。

  “没有。”敛雨客也略有懊恼,“昨夜去时白珠儿就已经将整个蛊室搬空,手脚快得不可思议。”

  “快也正常,毕竟她的手脚可是有八条。”商悯安慰他,“白珠儿可是我等劲敌,她反应比一般妖都要快,先一步想到蛊室的事很正常。相比她,胡千面都算好对付的。”

  虽是如此宽慰,可是白珠儿的种种行径仍是让商悯感到万分棘手。

  聪明到她这份上,也是没妖了。

  都说狐妖聪明,商悯与胡千面长久相处,觉得胡千面确实很聪明,可是他的聪明大多只局限于小聪明。凡是大事,一概是需要谭闻秋传下指示他才会去做。

  忠诚当然是一种难得的品德,可是胡千面在大局上缺乏变通。

  至于苟忘凡和木成舟,商悯与他们二妖并没有直接接触的机会。

  苟忘凡作为当朝太尉对外展示的形象是年老体衰的,而她本身脾气颇为暴烈。木成舟给商悯的第一印象则是谨慎怕事,行事较为保守。

  商悯把自己认识的所有妖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细细思量,觉得她目前认识的所有妖,都不如白珠儿给她的感觉阴险可怕。

  甚至就连谭闻秋也……

  谭闻秋有弱点,有在意的事物,她维护自己的身份,筹谋妖族的大业。其他妖也有在乎的事物,他们在乎谭闻秋,也与她一起共谋大业。

  可是白珠儿,她是一个能为了满足自己食欲把把谭闻秋和大业抛到脑后的妖。

  当日清秋殿谭闻秋醒来向白珠儿训话,商悯难辨她究竟有几分真心。

  “今日的事暂且告一段落,你这具陶俑化身可以先歇息了。”敛雨客看向她,“累坏了吧。”

  “不累那才是谎话,陶俑帮我拿着,同时维持那么久的化身,我快撑不住了。”商悯毫不掩饰地打了个哈欠,身躯原地缩小,变成了指头长短的陶俑小人掉落在地上。

  敛雨客拾起陶俑揣进袖子里,看向皇宫的方向。

  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商悯的白小满化身正在偷懒。

  她站在子翼身边,手里的扇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一旁的小蛮倒是举止恭谨,在帮子翼磨墨。

  这位现在的太子、未来的皇帝姬子翼正在练字,他显然也心不在焉,字写一张废一张,没有练多久就气闷地扔掉了笔。

  子翼一转头,看见商悯在打瞌睡。小蛮一脚踩在她脚背上,商悯这才一个激灵站直,眼观鼻鼻观心,摇扇子动作都快了不少。

  “孤要去小睡一会儿,用不着你们伺候了。”子翼道。

  商悯没受责难,惊讶地看着他转身去里间的背影,然后被小蛮拉着退了出来。

  “他人还挺好的。”小蛮这时候的评价相当中肯,但她很快补了一句,“可惜是个人。”

  她抬手敲敲商悯的脑门,“你呀,还是老毛病不改,多警醒些吧,以后你就是皇帝身边的御用太监了。”

  

第137章

  到了半夜, 小蛮把商悯从子翼床边晃醒,接下了替太子守夜的活儿。

  “师祖和师傅在外头等你。”她传音道,“你瞌睡怎么这么多?清醒清醒。”

  商悯小心解释:“这两日一直担心殿下还有师傅师祖, 没怎么休息,偏偏一打瞌睡就被姐姐发现了。”

  “你还顶嘴?”小蛮上手去揪她的耳朵,但是一点都没用力。

  “不敢不敢。”商悯讨好地笑笑, 一溜烟钻出去,“姐姐辛苦, 我走了。”

  商悯表现得疲惫是有原因的。

  她本体在大西北的荒漠骑马飞驰,遇到荒村就去取水找吃的, 再打一会儿盹。打盹是顺便的,是马需要休息,找水和食物的也是为了让马保持体力。

  商悯在路上为了找点吃的甚至开始在沙子里挖沙鼠。

  沿路都是荒村, 村民要么是被征召为杂役民夫, 要么已经南下避祸。每个村子每户人家的粮仓都干干净净,老鼠来了都得瞪眼。

  没有马匹代步, 去谭国的路必然更加艰难。

  早知道就不把那骡子放走了。

  当时想那骡好歹跟她一起冲锋陷阵了, 她骑马跑了骡子在后面追不上,能不能活就看它造化了……可是食物短缺是致命的。

  哪怕带着大把大把的银票,荒郊野外也没有粮食可供交易。

  商悯自己还能再撑几天,马没有粮草补给可是跑不动的。

  她已经到了运河附近, 正站在马匹的鞍子上眺望那个方向。河边有茵茵绿树,遥遥望去能看到有船来往,看其样式是货船,有的船上悬挂谭军军旗……

  商悯险些忘了, 既有运河,当然也能走水运。

  此处已经无限逼近谭国地界, 这段运河是被谭军把守的,而李国的运河则不是。

  商悯忽然想起,苏归的沙盘上重点标注了运河的位置。

  若她是苏归,便会在收复陇平城后沿运河一线挺进。

  如此一来可避开陆路运粮遭遇谭军突袭,还可将粮草运至李国中转,补给船乘运河一路随着挺进的燕军进入谭国,打到哪里,补给就跟到哪里。

  这般,粮草之危可解!

  长久的相处和教导,令苏归了解商悯,也让商悯了解了苏归,她有八成把握苏归会如此行事。

  商悯深思许久,看了眼身下累得不轻的马,翻身跃下,拍拍它的马头:“接下来用不到你了,我要乘船……罢了,你就和那驴一样功劳在身,我不好杀你。”

  她解开马鞍子甩在地上,取下水袋、武器别再自己腰间,再用衣服盖住,最后在战马屁股上抽了一巴掌。

  “走吧,你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