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在我 第256章

作者:桉柏 标签: 灵异神怪 东方玄幻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天下二主,标志着这座王朝已经彻底走向分裂,从此诸侯们找到了借口,他们既可以不用再对上头的皇帝称臣,也可以指责武国挟天子令诸侯。

  各自为战,就在今朝。

  ……

  “你说新武王已经顺利登位了,当真?”谭桢欣喜转身。

  “是,国书还未送到,是武国送来了武王亲笔的书信。”

  谭桢匆忙拿过书信,一打开便露出微笑,上面的字迹很是熟悉,确实是商悯的字迹。上面没写什么文绉绉的话,只是非常简短地讲了一下大致情况,末了写了一句大白话:“今后我就是武王了。你也要保重身体。”

  信的末尾居然还画了个笑脸。

  谭桢笑出声,心情愉悦。商悯一向成熟,很少显露孩子心性,这封信与其说是什么武王亲笔,倒不如说是朋友间的书信,对方的确把她当成朋友。

  近日接二连三传来好消息,先是西北燕军哗变,说是底下的士兵粮食不够吃,顶头的将军却天天大口吃肉,宰杀抢到的牛羊和马匹骆驼,吃也就罢了,居然不向下施恩,于是士兵们产生了不满。

  营地中先是爆发了口角争端,接着产生了聚众斗殴,又过了一日,就变成了大规模械斗,最后演变为兵变。

  那位将军竟然被手底下的将士围堵起来乱枪戳死了,尸体被遗弃在荒野用马踏成了一摊肉泥。

  发生了如此大的事情,很快有就近的燕军率兵前来镇压叛乱,两拨人马交战激烈。由于事发突然,叛乱的士兵中没有领头的,全是凭意气行事,叛乱轻而易举地被镇压。

  可即便如此,也死了好些人。

  事后清点伤亡,至少有五千兵死于大军内乱,这个数字是否有瞒报,谁也不清楚。

  现如今燕军的执掌者是苏归手下曾经的头号副将——大燕建威将军袁遥。

  没了苏归镇压,他手下副将们并没有想着如何重整军队夺取胜利,而是各自为战。他们一个个心高气傲,都想着让对方听自己的安排,在何处排兵布阵,又去攻打哪个城池,意见始终无法统一。

  而且还有人怀疑苏归是死了,是被亲信暗害了,不过更多的人不愿相信这个噩耗,他们怀疑苏归是在西北水土不服突发恶疾养病,这才被封锁了消息。

  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消息终于封锁不住了。

  袁遥传信回宿阳后收到那边指示,不得不站出来主持大局,说谭国狡诈,竟然派高手潜入大营之中,驱使毒虫毒蛇对苏归下毒,导致大将军身死。

  实际上大将军到底是如何死的,根本无人在意,大将军死了这个事实,才是对燕军产生巨大冲击的根源。

  燕军气势衰落之际,谭国将军亲率两万兵马突袭大营,杀得燕军猝不及防,士兵丢盔弃甲,谭军并未死磕,而是从容退去。

  经此一战,燕军士气更加低迷。

  “禀谭公!燕军正在向东南撤去,这许是退兵之兆!”

  有传令将送上战报。

  谭桢刚开始读的时候还克制着情绪,怕又是空欢喜一场,等读到宿阳探子通传的“赵国边境正在聚集兵马,似乎想要对大燕用兵,宿阳朝堂一片惊恐”这段话时,谭桢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浑身上下由内而外散发着欣喜。

  看到最后她抚掌大笑,却没有得意忘形,吩咐下去:“等完全确定对方撤兵,再将这消息通传各方,燕军撤退之时,谭军当慎而又慎,不要轻易追击,以免这是对方诱敌之计!”

  “是!”传令将也是欢欣鼓舞地退去。

  赵国兵马压境,大燕倍感压力,于是便有了撤军。

  谁是敌人谁是盟友,都有谁想要让人族复起,大多都分明了。

  ……

  武国使臣商珩抵达郑国时才接到了母国送来的重要信件。

  山高路远,道路崎岖,路上又有流民匪贼冲击,他们这一走,结结实实走了近俩月。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从武国到宿阳,正常走都要两个月呢,郑国比宿阳还远,他们紧赶慢赶,可算是赶到了。

  商珩看着信件,心情万分复杂。

  商溯过世时,朝鹿的信鹰已经将这个消息带给了他。

  他和商溯关系还算不错,平时走动得很少,但是他办起事来一向尽心,不然出使郑国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会交给他办。

  当初得到那个消息时,商珩就觉得忠顺公可能会搞点动作,王位更替,胜负难料,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商珩从不参与这些事情,只是静等结果。

  现在结果出来了——商悯胜了。

  看着信纸上刺目的几行字,商珩心头一片炽热。

  天命归武。他默念。

  今后武国就改天换日了。

  信的末端,是新武王商悯对他下达的指示,让他把这则消息通报给郑王郑潇,看看郑潇会是何等反应,她还提醒商珩,郑国恐有妖踪。

  商珩平稳心绪看到最后,周围也没个烛火让他把信烧掉,便将纸揉成一团塞进嘴里嚼了嚼咽下去。

  很快,有郑王派遣的臣子来官驿中拜会,道:“特使大人,王上现下已经抽出了空闲,请您随在下前往宫中拜会。”

  “有劳了。”商珩客气守礼道。

  一路行至宫殿,商珩不着痕迹地打量四周。

  来到郑国的路上,他也遇到过因为水患灾害流离失所的百姓,到了国都倒是还好,并没有多少流民,应当是被尽数驱赶了……

  然而从外城的平民居住之地踏入到内城达官贵人居住之地,商珩就吃了一惊,等他进入王宫,更是眼皮子直跳,不着痕迹地摸着胡子来掩饰着内心的震惊。

  这座宫殿,可以用穷奢极侈来形容。

  远处的宫殿还架着手脚架,有工匠在房顶劳作修缮,从建筑形制来看,又是一座高大壮丽的楼阁,这王宫还在往外扩建?

  连过往宫女身上穿的衣裳,都是用看上去很华贵的布料制成的,即便颜色并不招摇,也无法掩盖制作精细。

  早听说南方富庶,怎么富成这样啊?

  等一路走到宫殿,见到郑王郑潇的一瞬间,商珩什么都懂了。

  郑王喜爱奢靡,尤其爱金玉华丽之物,她身上的丝绸华服刺绣精致,头上的珠钗冠冕光华闪耀。虽然非常华丽,但是并不堆砌,各种首饰主次有别,宫殿内部的布置也是雅致,每一样物品的摆放都很有讲究,显然郑王是一位非常有品位的人。

  商珩又看了几眼,发现郑王不仅对吃穿用度有讲究,连她身边的人也必须是清秀俊美的,宫女打扮得漂漂亮亮,太监也是选皮相优秀的来伺候。

  仔细一回想,刚才来叫他进宫的内臣好像也是一副好皮相。

  “武国特使商珩,拜见郑王。”商珩道。

  “免礼。”郑王打量着商珩,“郑武两国,倒是许久没有互派使臣了。”

  必要的邦交是算在外的,王侯过寿辰互送礼物这种只能算例行来往,而且不是每年都来,还得是逢整数的大寿才行。王位更替也是大事,关系好的国家一般会派使节互送国书,把排场弄得很足,两国关系一般则是送过去就了事。

  商珩笑道:“天下已不是往日之天下,武国也非往日之武国。好叫郑王知晓,今武国新王登位,继位者正是先王长女。”

  “武国上下对郑王之英明才干深感敬佩,愿与郑国永缔盟好。故遣臣为使,前来觐见,望郑王鉴察武王诚意。”

  郑王听到这话,面上恰到好处地闪出了一丝惊讶之色。

  她看着商珩,道:“寡人有一亲人,年龄虽比寡人小,却是长辈姑姑,年少时我二人关系甚好,然而她远嫁武国,已二十年未见。她名郑显华,不知她在武国可安好?”

  商珩暗道一声来着不善,心顿时沉了下去。

  这种场合拿不出什么借口,既然对方开口发问,想必是早得知了消息,就是要拿此事当做筏子发难。

  身在郑国的他接到了武国的传信,那么郑王接到密报也不稀奇。

  “禀郑王,此事说来遗憾,忠顺公谋反,意图篡权夺位,今已被处死……其妻郑显华受其牵连,也已身故。”

  郑王闻之大怒,竟然抬手怒斥:“荒唐!寡人的姑姑怎会参与谋反?还是说武王对郑国不满已久,这才拿寡人的姑姑开刀?!”

  

第268章

  商珩面色不变, 道:“郑王此言差矣。两国素无过节,平时往来,邦交礼仪样样不缺。两国相处甚远, 难起兵戈,不似郑宋二国怨仇由来已久。武王对郑王的不满又从何而来?”

  “寡人的姑姑,不可能参与谋反。”郑王冷冷道。

  商珩早防着她这一手, 温和有礼道:“臣离开武国日久,对于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收到的信上,只写忠顺公谋反, 而郑显华受其牵连。显华夫人在这桩谋反案中是否为主犯,臣不得知,只是臣也想说, 忠顺公乃是王上的亲叔叔, 他膝下两子是王上的堂亲。他们之于武王,就如显华夫人之于郑王。”

  郑王冷哼, 却并未继续反驳。

  “忠顺公商泓谋反之事, 王上也未曾料到,然而对方犯下大错,王上不得不忍痛处决。显华夫人是否为主犯,臣不得而知, 料想郑王如此品格,显华夫人当然也不可能是那犯上作乱的小人。”商珩道,“还请郑王相信,不管是新王还是先王, 都对王上您十分敬重。否则,怎会派遣臣来郑国呢?”

  郑王脸色稍霁, 眼神也缓和下来,轻而易举地将此事翻篇。

  “郑国武国常有联姻,寡人自然信任武国,方才是骤然听闻亲人噩耗,一时间心神失守,还望特使见谅。”她轻声道,“武国新王,听闻年岁尚浅,且之前已去宿阳,后跟随大将军攻谭……”

  商珩道:“正是如此。”

  “寡人会关注这个消息,也是因为寡人的幼弟郑留同样在随大将军攻谭。”郑王突然慈眉善目了。

  商珩太阳穴微跳,觉得对方话里有话,郑王应该是知道皇帝和苏归都已经投武的消息了。

  如果没有皇帝投武,武国和郑国的联盟,商珩觉得大概率能成。可是现在事情有了变动,武国占据正统,武国和郑国结盟,郑国岂不是在向武国俯首称臣?武国可是占着名义上的皇帝啊。

  郑王郑潇心高气傲,这从对方的衣食住行以及言谈举止就可发现。

  商悯在西北失踪,然后又归国,在这期间并没有收到宿阳那边下发的旨意,准她归国。

  这里头说头可大了,要是郑王不认子翼作为皇帝,说那皇帝是假的,反而扣一顶帽子,说武王是乱臣贼子,违抗圣意无故归国,那事情可就大了。

  但是看看郑王慈眉善目的表情,商珩又觉得有点不对。

  “没想到再听到她的消息时,她已经从公主变成了武王。”她笑道,“听闻武王年少,才不过十二岁,不知可有定婚?”

  商珩:“……臣不知。”

  原来对方就等在这儿了!什么世代联姻,都是幌子,郑王想继续借姻亲关系插手武国的事?商珩恨不得一口唾沫星子喷过去,我呸,你也配?

  他又觉得自己方才的话说得太笼统,这不妥,就赶紧赶在郑潇再次开口之前缝补了一下。

  “不过臣的确听闻王上曾经议亲,此事还是先王告诉臣的。”商珩笑呵呵道,“当年皇帝陛下还是太子,曾经与武王议亲,但是先王早将当今武王当做继承人培养,怎能送去宿阳当太子妃?此事便就此作罢。”

  他停顿片刻,故意问,“郑王可知,燕皇陛下也在武国,先前陛下被妖魔桎梏,如今终于在各方帮助下挣脱枷锁。”

  商珩点到为止。他无比清楚,任何一任武王都不可能被姻亲关系给控制住,但是对方琢磨的事情实在太恶心。

  直接用皇帝当做挡箭牌,希望能把郑王的心思给挡回去。反正他也没说什么,只是把这么一段往事给说了出来而已……武王和皇帝陛下到底是什么关系,将来会不会结婚,郑王你自己想想看着办吧。

  虽然没出五服的亲戚结婚不好,但也不是没有,明面上说得过去。

  可谁知郑王当做听不懂,直接装糊涂道:“还有这样的往事?原来武王还差点做了太子妃……到底是姻亲未成,不然武国便不会有这样一位少年英主了。”

  商珩恨不得把她嘴给封上。

  郑王显然不可能照着商珩所想的来,她继续道:“寡人之弟郑留,行十九,名郑留,听闻在宿阳时与武王关系甚好,二人又年岁相当,不知能否成就好事啊?”

  商珩拿出端方的笑脸,客客气气道:“这恐怕要看王上的意思,还有很多方面的考量……”

  还有一句“王上年少”含在嘴里没说出来,因为这个年纪确实该议婚了,各国宗室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