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大院后妈带来的幸运星 第2章

作者:姜丝煮酒 标签: 打脸 甜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姜小慈知道自己被人当作拖油瓶,可奶奶家里从来没人这么说过,反倒是外面这些不相干的人,人前人后骂她拖油瓶。

  姜小慈感觉,这家人不是小叔叔该结婚的那一家。

  吴荷花本就是个暴脾气,她自己还没舍得骂姜小慈呢,当下把肉一拿,说道:“老二,小慈,别浪费时间,咱们走。”

  汪绿梅一看那一斤五花肉居然被拿走,气得嗓子冒烟:“吴荷花,你不是说好了吗,成不成这五花肉都留下来。”

  吴荷花白了她一眼:“谈不成,谁还把肉留下呀?”

  ……

  一出门,雨停了,远山间还出现了彩虹,但姜成平的情绪依旧很低落,今年再过去,他就二十六岁了,到现在还没说成媳妇,实在高兴不起来。

  吴荷花看着儿子垂头丧气的样子,骂道:“难不成为了你结婚,真把小慈和你大嫂赶出去?你说句话!”

  姜成平连忙说道:“妈,我就伤感一下还不行吗?行了行了,我不结婚总行了吧。”

  姜小慈依旧肯定:“小叔叔,今天的亲事肯定能谈成。”

  姜成平好笑,找到机会打趣她:“这可是你说的,你现在找个相亲对象出来,你能吗?”

  说着,一头不择方向狂奔的半大猪崽,朝着三人横冲直撞过来。

  姜成平急了,这猪至少有百八十斤,被撞到可不得了,他大声叫他。妈和姜小慈闪到一边去:“这猪受到惊吓了,你们赶快让让!”

  姜小慈觉得不能让,好好走在路上,怎么会有家猪溜出来呢?她赶忙叫姜成平:“小叔叔,这猪跟你有缘分,你赶快把它给逮住。”

  姜成平又气又笑,他跟一头猪能有什么缘分呢?这头猪又不能给他变出个媳妇来。

第2章

  姜小慈能留下来,但是她妈妈不……

  姜成平怕猪仔伤人,下意识伸手去拦,半大的猪仔横冲直撞,一点儿都不怕人,冲撞起来的力道可不小。

  姜成平瞅着猪仔快挨到边,猛然往一侧闪身,揪住猪仔的两个耳朵,膝盖和腰背往下发力,将受惊发疯的猪仔稳稳压在地上。

  吴荷花看着自家儿子,无论力气还是人品样貌,在全村很少有人比得上,爱慕他的小姑娘有,可要么嫌弃家穷,要么提出要求,要把姜小慈和她妈妈赶走,家里不能答应无理要求,又拿不出钱重新盖房给儿子娶媳妇,就这样一拖再拖,吴荷花心里真是不好受。

  这时候,从路端头的拐角处,跑过来一个姑娘,姑娘拎着猪食桶,脚步稳稳的,桶里的猪食一点都没有晃出来。

  她边跑边喊:“那位大哥,你可千万别松手,我这就来了!”

  在公社,有的生产队是队里统一养猪,有的是分到各家各户养,今天来相亲的采石村,就是分到各户养,要是弄丢了一头猪,可赔不起。

  姑娘跑上前来,从猪食桶里舀出稻糠煮出来的猪食,连瓢送到小猪嘴边,小猪受到安抚后又有得吃,很快安静下来。

  姜成平看到小猪崽确实稳定下

  来,这才慢慢松开手挪开一步。

  距离拉开,姑娘才看清楚,这男人穿得是新衣裳,在农村,不走亲访友,是不会穿这么新的衣服出来的,刚刚才下过雨,小猪滚的一身都是泥巴,男人帮着抓猪,把他这新衣服糊得全脏了。

  姑娘忙说:“实在太抱歉了,要不要去我家,我拿我爹的衣服给你换一下?”

  今天的相亲已经黄了,换不换无所谓,两人互相对看一眼,姑娘梳着两条黑油油的辫子,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圆圆的脸盘,健康的肤色透着红润润的朝气,这姑娘家庭生活应该比较不错。

  姜成平急忙错开眼睛,又慌慌张张往后退了一步,说道:“不用不用,下午还要下地呢,我们这就要回去了。”

  姑娘也在对视中,打量了这位帮忙的陌生年轻人,看他眼生,应该是别村来的。

  他好高啊,这身高在她这个村不多见,他眉清目秀,长得很俊俏,不像村里那几个流里流气的年轻人,逮着机会插科打诨,他很有分寸,帮了忙还不忘跟陌生姑娘保持距离。

  姑娘把头低了下去,拍了几下猪仔,轻轻说了声:“谢谢。”

  姜小慈晃着吴荷花的胳膊,笑得露出了贝齿,大声说道:“奶奶,我渴了,我想找个地方借口水喝。”

  刚才那一幕,吴荷花早就看在眼里,心里暗自思忖:莫非小儿子今天的缘分,就在这姑娘家?

  人要是看对了眼,那真是越看越喜欢,吴荷花相信姜小慈这张嘴,便厚着脸皮上前问道:“姑娘,我这小孙女想喝水,能去你家讨口水喝吗?”

  人家刚刚帮了这么大的忙,怎么可能拒绝呢?齐秀竹连忙应道:“成,您跟我来。”

  ……

  齐秀竹赶着猪在前面带路,姜小慈搀扶着吴荷花,紧跟在后。

  姜成平心跳加快,脸颊滚烫,视线没个焦点,东张西望担心有人出现,生怕在这陌生的村子里,给人家姑娘带去不必要的闲言碎语。

  湿滑的泥土路不好走,但姑娘家门前却铺好了碎石子,刚踏上去,脚下就稳了。

  姜小慈踩着整齐的石子路说:“姐姐,你家这个路真好。”

  不但路好,院前的场地更好,那碎裂的、不规整的青石板已经铺了一大半。

  齐秀竹是个爽朗的姑娘,但在陌生人跟前,尤其还有一个品貌相当年轻男人在场的情况下,她腼腆羞涩。

  她给吴荷花解释:“我们村后面有个采石场,这些碎砖碎石头,花一点点钱就能换,我平时给生产队编点竹筐竹篮换回来的,您看,这下了雨,好处就显出来了。”

  吴荷花越看越喜爱,“你可真能干,这样一整,房前屋后多干净敞亮。”

  平时下地干活,大家都累死了,谁会想着把房前屋后整一整呢?可见这姑娘是个能过日子、会过日子的。

  瞧这姑娘二十出头了,这样好的人家,怎么还没有说亲呢?

  不对,也有可能已经订过亲了,那就更应该规矩,不能给姑娘带去闲言碎语,因此吴荷花并不进屋,只站在院子里等水喝。

  姑娘进屋用了好几分钟时间,才拿个托盘,端着三杯热茶出来。

  到手一看,茶汤里飘着的茶叶清透,全是茶尖尖,闻一闻便知道是今年的新茶,拿好茶出来招待,吴荷花心里对姑娘的好感,一下子翻了好几倍。

  热茶慢吃,想喝也喝不快,姑娘又搬了凳子出来,吴荷花便领着儿子、小孙女坐下,手里捧着热茶,吴荷花心里烫的发紧,寻思着打听一下吧。

  “姑娘,你家里人都下地去了吗?就你一个人在家?”

  齐秀竹坐在廊檐下,手里收拾着半成品的竹篮子,说道:“我家就我和我爹了,刚才家里来了客人,我爹送客去了。”

  人口这样简单呀,吴荷花心动不已,等回去之后,她得找人打听打听。

  ……

  “哟,家里来客人啦!”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从院外传来。

  一听声音,齐秀竹就知道她爹把刚才那波相亲的回绝了,正合她心意,她笑道:“爹,这几位是路上的好心人,帮忙把猪仔抓住送回来的。”

  齐万林看到家里的客人,这不是昨晚拿猪肉感谢的恩人家么,可真是缘分。

  他笑了:“秀竹,他们就是爹跟你说过的、那个会虎啸的小姑娘家呀。”

  昨天,齐万林抛下学校的工作,下乡家访,劝一个辍学的学生回学校,他抄了近道走了山路,却被几只野狼围住,那会儿,他都已经做好被野狼咬死的准备,只是放心不下家里闺女。

  猛然间,一阵虎啸,把狼群吓跑了,然后,一个雪白俏丽的小姑娘,从树后转出来,笑嘻嘻地告诉他,是她用虎啸声,把狼群给吓跑的。

  当天晚上,齐万林就带着一斤五花肉前去感谢,今天,人家又那么巧,帮忙抓住了发疯的猪崽,还来家里借水喝,真是想不到的缘分呢。

  原来还有这一层关系,齐秀竹愈发脸红,不敢去看姜成平,拿了她爹的保温杯倒了杯茶出来。

  齐万林接在手里,坐下来和恩人家说话,解释猪崽发疯的原由。

  “家里的远亲给我姑娘介绍对象,来相亲那家人带了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往猪圈里放炮仗,把猪给吓跑了,这头猪崽养了半年了,出点啥事,可怎么赔生产队?幸亏你们路过,又帮了我家大忙。”

  吴荷花心里涌起想法。既然人家把相亲不成的事都说出来,是不是在试探什么?

  她也笑着试探回去:“真巧,我今天也是带我家小儿子过来相亲的。”

  齐万林上下打量着眼前标致的年轻小伙子,容貌好、身体好、不乱拿眼睛瞟人,他越看越喜爱,试探着问:“你儿子这人品,肯定相成了吧?”

  吴荷花一听这话,觉得这家也有那方面的意思,这亲事嘛,就讲究个缘分。

  她故意叹气道:“哎,人家提出来的条件,我们家没能力满足,没谈成,你们家姑娘这品貌,还有这家庭条件,怎么也没谈成呢?”

  齐万林对姜成平第一印象特别好,再看女儿脸红到滴血,没有出现厌烦的神色,他不禁想试试,便说道:“我家也难啊,想招亲,人家不愿意。”

  难怪呢,这就解释得通了,但凡拼拼凑凑还能娶得上媳妇的,谁愿意把儿子送出去招亲呢?

  吴荷花一下子偃旗息鼓,不接茬了,喝了一盏茶,客客气气告辞。

  ……

  姜成平越走,心里好像有根线给他往回拉,一直走了几十步,实在忍不住,往回看了一眼,然后第二眼,接着频频回头。

  姜小慈不明白,刚才谈得好好的呀,怎么突然之间,两家都不谈了呢?

  “奶奶,齐伯伯家里要谈亲事,小叔叔也要谈,你们怎么突然就不谈了呢?”

  吴荷花叹气说:“他们家要招亲呀。”

  姜小慈不解,两个村子离得并不远,步行的话,他们走了半个小时也就到了。

  姜小慈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奶奶,你是怕家里没人下地干活是吗?我可以的呀,我可以干活。”

  吴荷花笑了,心疼的揉揉她,“不是干活的问题。”

  ……

  等人走远了,齐秀竹才敢站起来,倚在门口,远远望了一眼,她相亲了好几个对象,没有一个人的条件,能比得上刚才那个小伙子。

  要是在没相亲之前,齐万林也不会这么在意,不会如此纠结,可经过这么多对比,他开始为女儿感到惋惜,便试着劝她改变主意。

  “你看,但凡咱们看得上的后生,人家都不招亲,要是有合适的,你就嫁出去吧。”

  齐秀竹却不愿意,她家情况有点复杂,她爸就她一个闺女,她不愿意家里的东西便宜了亲戚。

  “我说过的,一定要招亲,不然我一出嫁,咱们家的房子,还有你退休后能顶替的工作,就都要被抢走了,爸,你不用再劝了,大不了我不嫁,不结婚了,也不能让他们得逞。”

  ……

  在齐家坐着喝了一盏茶的功夫,媒人汪绿梅已经率先到家了。

  她依靠在吴荷花家快塌的土坯院墙上,阴阳怪气:“哎呦喂,我说呢,去相亲的时候说话那么硬气,原来想攀高枝啊,齐校长一家条件是好,可你舍得把儿子给人家当上门女婿呀?”

  事情才刚发生,闲言

  碎语就随着汪绿梅传回来了。

  吴荷花恼了:“你明明知道事情不是那个样子,瞎传什么?”

  汪绿梅只是想先打压一下,好让吴荷花接受条件,并不想把人家逼急了。

  她换了副表情,语重心长劝道:“荷花,我老实告诉你吧,要不是看着你家姜成平模样好,人又勤快,我是不愿意管这桩闲事的,这样吧,彩礼可以降到一百块,姜小慈能留下来,但是她妈妈不能留,你要是觉得为难,我再帮她妈妈说一门好亲,不就解决了吗?”

  姜小慈不会和妈妈分开,连忙表示:“奶奶,妈妈嫁到谁家,我就跟去谁家,而且爸爸会回来的呀。”

  姜成平现在脑子里,回想的依旧是刚才抓猪的事儿呢,他心情不太好,回道:“汪婶子,您就不要白费唇舌了,非要说些讨人嫌的话,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