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丝煮酒
时乐蓉更是理
直气壮:“后妈怎么了,你不也给我娶了个后妈回来吗?我抱怨什么了,没不让您再婚吧。”
父女两个吵得不可开交,吵的话题带到了程姑姑身上。
程姑姑心里气得不得了,突然一阵眩晕,“咕咚”倒了下去。
程姑姑晕了,这下谁还顾得上吵架,大家齐心协力,赶紧把她送去医院。
路上程姑姑醒了,说不要紧,不去医院,但姑父和谢奶奶,坚持让她做个检查才放心。
一检查,程姑姑怀孕了,这下子,大家郁闷的情绪,被这好消息冲开了,一拥而上围着程姑姑。
时姑父和程姑姑高龄得子,两个人喜极而泣,抱在一起,又是笑又是哭,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谢奶奶更是高兴,对程姑姑说:“乐蓉如果坚决要离,就随她去,给男方家的补偿,一定谈到人家满意,确实是亏欠了他们,如果超出你们的承受范围,我来出一部分,你现在是要静养的,别为这事烦恼了。”
……
程姑姑一怀孕,姜小慈看到时姐姐神情很落寞,原本时姐姐是时姑父唯一的孩子,现在时姑父和程姑姑,要再生一个孩子了。
她想了想,还是跑过去和时姐姐说了几句话。
“时姐姐,你一定要嫁何其昭,如果将来他变心,不爱你了,而那时候你不要的孩子,又特别出息,甚至连你前夫,也过得特别好的时候,你会后悔吗?”
这种事情,别人不说还好,一说就不得不去想。
时乐蓉说:“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不希望发生,但如果真发生了,我应该会后悔,可不能因为还没发生的事,我就不去尝试新的生活,你说对吗?”
姜小慈说:“时姐姐,我在云城有个姐姐,她的外婆把她从首都换到云城,表姐享受了属于她的一切,退娃娃亲的时候,我问了她一样的话。”
时乐蓉很好奇:“她怎么回答的?”
姜小慈说:“她和你一样,说如果真有那种情况,她会后悔,所以,她要更加努力,让自己优秀到不需要后悔。”
姜小慈突然用很坚定的语气说:“刚才这些话,我对你乡下的丈夫说过了,还叫他要够宝宝成年前的一切花销,我想,他拿到你家给的补偿后,不会颓废,会用那些补偿的钱和物,努力过好日子,不会让自己有后悔的机会,也希望你别后悔。”
时乐蓉愣住了,她以为姜小慈对她说这话,是关心她,没想到,她最先关爱的,是屋外那对父子。
她恍了神:“从没人像你这样,和我说过这些话,你说的确实对,我替他,替孩子,替我自己,谢谢你,我记住了。”
……
可能是因为姜小慈跟时姐姐丈夫说的那一番话,在后面的谈判中,他不再抵触了。
最后谈好了方案,先结婚落户,把男人和孩子的户口迁到京市,然后给男人一套房子,再离婚,孩子归男方,一笔足够孩子读书生活的抚养费。
时乐蓉这次没有抗拒,一一答应了,男方也没有异议,谈好之后,时姑父又去外地工作,程姑姑住在谢奶奶家里养胎,谢奶奶还找了个临时保姆。
可是,这位比姜小慈大了几岁的保姆,是婚介所登记过的会员呀,姜小慈看过会员表,一看身份证认出来了。
她赶紧提醒:“谢奶奶,这是婚介所登记过的会员,我就怕是乔奶奶故意安排,又打的长期使坏的心。”
谢淑菊早知道了,笑着叫姜小慈放心:“奶奶这一招,叫将计就计,等着,很快奶奶带你看好戏。”
谢奶奶和程姑姑,对这个临时保姆特别宽容,和对姜小慈几乎一样,差不多过了一个月,保姆有些行为开始越界了,有天,姜小慈竟然看到她用程姑姑的化妆品,打扮好,换上程姑姑最好看的衣服出去了。
程姑姑养胎不出门,谢奶奶带上姜小慈:“可以收网了,奶奶带你去看看,怎么抓一条狡猾的鱼。”
包厢是谢奶奶提前定好的,隔壁的包厢正在相亲,家里才做了一个多月的保姆,居然和相亲对象说,是高干家的干女儿。
这不是欺骗行为吗?姜小慈看谢奶奶准备过去了,也要过去拆穿骗子。
谢淑菊示意姜小慈稍安勿躁,气定神闲道:“小慈,你别出去,留在这里看热闹就好,免得招来别人的记恨,奶奶已经得罪不少人了,不怕乔芍药再多恨我一点。”
……
就在两家谈好,预备给谢媒礼的时候,突然冲进来几个警察,亮了证件:“我们接到报警,有人利用职权,收取钱财,捏造资料骗婚,跟我们走一趟。”
不单警察来了,还来了好几位、这些年陆续被骗惨的人家,他们已经知道真相,趁着警察还没给人带走,揪着乔芍药的头发扇巴掌。
“丧尽天良,我们一定在法庭上作证,让你坐牢!”
警察怕给人打出好坏,连忙隔开了。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坊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乔芍药有办法**雪恨,只要告诉她想报复的对象,她就会给那家人,介绍一个不靠谱的人家,通过长年累月的折磨,让对方家里鸡飞狗跳、不得安宁,至少报复牵连到三代人,邪恶至极。
派出所里,谢淑菊就想问个明白。
“乔芍药,我儿子女儿的婚姻,都是你促成的,一个年纪轻轻丧偶,一个被家暴后,我用尽办法才让她离了婚,我的孙子好容易解除了不靠谱的娃娃亲,你又瞒着我,妄图给他介绍不靠谱对象,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乔芍药知道,谢淑菊能在短时间内,收集这么多证据,是想一次将她打到无翻身之地。
乔芍药恶毒宣泄:“我知道你故意整我,对,我也是故意报复你,你说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你嫁到程家开始!你一个小地方来的,却能嫁到首都,比我这个保姆的女儿强在哪里?本来你今天的位置是我的,我当然恨你了!”
谢淑菊摇头:“没有我,程家也不会娶一个保姆的女儿,程家帮你够多了,你却害程家的子孙,我不需要你忏悔,但你的子孙后代,有个直系亲属是罪犯,他们要替你的罪过付出代价。”
乔芍药呆愣住了,是的,她如果被定罪,她的子女儿孙们怎么办?
她突然求饶起来:“淑菊,害你的人是我,你不要对我的儿女做什么,求你了。”
谢淑菊说:“我没你那么下作,但是哪怕我什么都不做,你想想你的所作所为,做了那么多造孽的媒,人家难道不恨吗?你被抓进去,他们想要泄愤,也只能对你的子女下手了。”
乔芍药害怕了,扑过来求着谢淑菊:“姐,我错了,看在我们这么多年的情分上,你帮着照顾他们,他们也是你的子侄呀,我做的事情,他们都不知道,他们是无辜的!”
谢淑菊说:“谁不无辜呢?你对我有恨,我的儿子女儿被你害成这样,他们就不无辜吗?他们能受罪,你的子女为什么不能受罪?我说过了,我不会对你的子孙做什么,但别人要做什么,那我管不着。”
……
谢淑菊终于搞清楚所有的恩怨,也把乔芍药这个隐患消除了。
走出派出所,外头下起了十一月初的第一场小雪。
谢淑菊仰头,让这些轻薄的雪片落在脸上,闭上了眼睛。
谢淑菊身边只有姜小慈在,她说的话,也是给姜小慈听的,她说:“我嫁到京市来的那天,也下起了小雪,婚衣都打湿了。”
姜小慈抱着她的胳膊,安慰说:“谢奶奶,咱们解决了问题,应该高兴才对,不许哭哦。”
谢淑菊睁开眼睛,擦掉眼角湿润,笑道:“奶奶这是高兴的眼泪,对了,婚介所乔芍药这个空缺,要不你来接呢?”
姜小慈突然灵机一动,喜道:“奶奶,我想好怎么和家里人,说买门面的理由了,你等我哦。”
谢淑菊啼笑皆非,这孩子有什么决定也不说,猜也猜不着。
姜小慈打了个电话,这次打到市局,妈妈裁缝铺没有电话,但和爸爸说一样的,爸爸知道,妈妈就知道了。
她兴奋的很:“爸,我这趟来京市学到了好多东西,也有一些奇遇,我想买下谢奶奶家一处空置的房子,开一间个人婚介所,你下班和妈妈说一声,她肯定能同意,哦对了,你们别担心买房子的钱,我
已经说服韩大哥,他出钱来入股。”
第32章
一行人浩浩荡荡回大河村过年……
姜小慈和家里人打电话,说了买门面开婚介所的事,谢奶奶立刻着手找工人,给她翻修房子。
姜小慈忙道:“谢奶奶,我家里人还要商量呢,不能百分百确定同意买,还是等过了户,我们自己来修缮。”
就算买不成,也可以租给她,只要姜小慈开了婚介所,她就能留在京市,单这一条,谢淑菊就高兴。
她笑道:“小慈,这个修缮主要是除旧上新,花不了多少钱,你在京市不熟悉,工人什么的联系不上,就当奶奶送给你的开业礼物了。”
姜小慈担忧:“那万一我家人不同意,您就白忙活了。”
谢淑菊安慰她不要担心:“房子总要翻翻新的,你看这左右隔壁几间,都是奶奶家的,正好一起翻新。”
听说要翻新,一旁的程连进欲言又止,谢淑菊看出来了:“你还是藏着掖着的性格,想说什么就说。”
程连进鼓起勇气:“妈,你介绍的几个工作,我都不是很喜欢,您知道,我从小爱和花草打交道,我想开个花店。”
谢淑菊:……她想开了,儿子女儿都是知遇而安的性格,好在孙子有进取心,经历那么多才雨过天晴,儿子四十多了,能做上他喜欢的事情,也是种幸福。
想通之后,她愉快的同意:“好,那装修布置,妈送给你,再送你三个月房租,但后面的房租,你可要交。” :
程连进笑的好开心:“妈,你真的变了好多,谢谢你的理解。”
一旁的程姑姑忙说:“妈,那我也提一个,杜顺民在照相馆当学徒,大师傅是我同学,肯教,他说等学出来开个照相馆,人生地不熟,不如开在一起有个照应。”
杜顺民是时乐蓉前夫,两人离了婚,但既然杜顺民带孩子留下了,那避免不了会见面。
程家人真的很豁达,为了不让孩子将来怨恨亲妈,能做的都做了。
谢淑菊叹气,女儿这二婚够操心的,但有现在的结果,已经很不错了。
她问姜小慈:“小慈,你说杜顺民来这边开照相馆,合适吗?”
姜小慈看着四通八达的路网,点头:“合适的呀,我开婚介所,介绍成功就能到隔壁照相,然后再去花店买花,多合适,我越想越觉得不错。”
谢淑菊心想真是心思纯善的孩子,好在杜顺民人不错,那孩子和女儿肚子里的,可是连着亲的表兄妹,还是结个善缘的好。
她决定了:“行,幸好你们先提出来,那就一间照相馆,一间婚介所、一间花店的装修,外观统一,等翻新好了,也是道风景。
……
与此同时,姜卫海挂了电话后,一点没耽搁,往胜利派出所打了个电话,通知儿子:“你请个假,去你奶奶家那里,务必把韩景源带上。”
姜云重一头雾水:“爸,你说清楚啊,不然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
“电话里说不清,见面谈。”姜卫海强调:“一定要带上韩景源。”
姜云重更慌了,放下电话后,把手里的水杯重重放到韩景源桌上:“你背着我干了啥事?”
韩景源:“……发什么疯,我能做什么?”
“没做什么,我爸喊我去爷奶家,为什么强调带你一起去?”
韩景源:……可能是买门面房的事?
……
姜卫海交代好儿子,随后去裁缝铺找顾闻英,把姜小慈打电话回来的事说了一下。
他满心舍不得:“小慈出去学习一趟,突然就说留在首都,还要开个人婚介所。”
顾闻英只是一瞬间就接受了,还很为姜小慈开心。
孩子总要长大离家,顾闻英不会用自己的想法,去禁锢一个自由的思想,何况小慈是个心里有主意的姑娘,婚介是她擅长的,没理由反对。
她欣慰:“小慈终于有想做的事情,我们要为她开心才对,她姑姑姑父就在京市,互相有照应,房子还是谢阿姨家的,买卖什么的不会出纠纷,你看,多好的事情。”
姜卫海再不舍,也得尊重妻子和女儿的决定,两人一起回家里,把姜小慈的决定告诉父母。
何素文实在舍不得,抱怨老姐妹把她乖巧的孙女抢走不还,气得抹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