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丝煮酒
这下子宋照安被集体讨伐了一遍。
……
冯酒香跟着妈妈也在这听,原来姜小慈替她表姐做过这么多事。
她之前不知道,现在想为周青竹做点什么,希望努力迈出改变命运这一步的周青竹,能迎来转机。
她把未来发生的事情写成一封信,晚上拉着妈妈去逛夜市的时候,在宋照安的摊位上,给妹妹挑了一件小衣服,趁着摊主不注意,顺手把那封信团成一团,丢在了他的钱箱里。
……
宋照安很快发现了钱箱里的纸团,他没急着打开,而是仔细回想会是哪一个顾客丢进来的?
生意太忙人太多,他能记得哪些顾客买了些什么东西,却判断不出是谁丢进来的,显然对方行事很谨慎。
理清思绪后,他才把纸团打开,借着灯光看清上面的内容后,一团怒火在心里蹿跳。
写信的人竟然揣测他跟大嫂有不正常情感关系。
还说大嫂在他心里排第一位,大嫂的孩子排第二位,并且提到周青竹嫁给他之后,被他们家这种畸形的关系压迫,精神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虽说最后离婚了,但那些痛苦无法弥补,信上骂他,既然抛舍不掉大嫂和家庭,就不要和周青竹结婚。
为了让他相信,信里甚至编造了一件很快会发生的事情,说大嫂会叫她娘家表妹过来照顾月子,其实暗地里想让表妹嫁给他,最后没成功,但这件事给周青竹造成了巨大伤害。
宋照安觉得十分可笑,简直胡扯,大嫂一直劝他不要悔婚,怎会介绍娘家表妹来?
他点了打火机把纸团烧了,依旧心烦意乱,在找错两次钱之后,提前收了摊子。
又觉得这个时候回家大嫂会担心,便一直在外面等到收摊点才回去。
……
一到家里,看到大嫂正跟娘家表妹谈笑风生,宋照安心沉到底。
宋大嫂若无其事、笑着解释:“照安,我打算让表妹来照顾月子,提前让她过来适应,以后就要住家里了。”
宋照安一嘴的苦涩,开始给自己找理由,给他写信的人,一定知道大嫂子找好了表妹,但他知道自己在自欺欺人。
大嫂和他是一家人,能住在一个屋檐下,但她表妹不行,孤男寡女,对有婚约的他来说,连周青竹都要被传闲话。
宋照安突然想试探大嫂。
他装的很好,没被看出破绽:“大嫂,我们不是一直商量去深圳的事吗,我才做出决定,买好了车票,明天就去找大哥,正好大嫂找了娘家表妹来,有她照顾你,我也能放心走了。”
宋大嫂怔住了:“我还以为你不去呢。”
宋照安说:“我一直没说不去。”
宋大嫂改了主意,笑道:“我们一家人肯定要在一起,你多买一张票,我跟你一起去吧。”
宋照安问道:“那大嫂子的表妹要跟着过去吗?”
宋大嫂握着表妹的手安慰:“她一大家子,舍不得她去外地,回头我们在深圳再找保姆吧。”
宋照安点点头,“已经这么晚了,让表妹在家陪大嫂住,我去朋友家凑合一晚,大嫂把行李收一收,不用带太多东西,大哥现在有钱了,到那边什么都能买得到。”
宋照安没急着去车站,而是去找了宋家一个远房的婶子,这个婶子守寡多年,独自拉扯闺女,正为闺女找工作的事情烦心不已。
宋照安找婶子谈了一番:“婶子,你们愿不愿意去我哥那边的店里帮忙,包吃住,但明天就得走,还得麻烦你们把我大嫂带上,路费我全包了。
婶子一听,缺什么来什么,反正只要娘俩在一起,在哪过年都一样,立刻答应,连夜赶着收拾东西。
……
宋照安去到火车站,买好第二天的车票,买完票后,他呆呆在车站坐到了天亮,然后才起身回家去接他大嫂。
大嫂的娘家表妹已经走了,真是现实,居然连等都不等。
大嫂见他没收拾东西,惊疑不定:“就算那边什么都能买,你衣服、洗漱用品还是得带一带的。”
宋照安这会已经不愿找理由,反正大嫂心里有数。
他随口一答:“大嫂,我这边还有点事情没处理好,你先去。”
宋大嫂心里一惊:“我一个人吗?”
宋照安说:“那当然不会,我找了梁婶子和她闺女去大哥店里上班,你们正好同路,你要觉得她们好,还能让她们帮着伺候月子,自家人总归要放心些,我给大哥打过电话了,他特别高兴你能过去生产,会在那边接站。”
说话间,梁婶子带着女儿来集合,嘴里止不住的夸:
“老二为了你路上有人寸步不离的照顾,给我们娘俩路费包了,买的都是一样的卧铺,我跟老二保证了,寸步不离,把你交到你男人手里,你可真是好命,丈夫能挣钱,他兄弟两个对你又这么好。”
宋大嫂的笑容中,夹杂着说不清的情绪,宋照安看在眼里,心里闷得很。
他第一次觉得和自家嫂子相处,是件令人不安的事。
“大嫂,我大哥真的很爱重你,大哥对我也好,有
这样的大哥是我的幸运。”
宋大嫂点头,问道:“那你也不能忙到没空送我去车站吧?”
宋照安不在乎这一次,不看着大嫂上车,他一样不放心:“要送的,火车不等人,咱们得快一点。”
……
上午,姜小慈送表姐和姨婆,在站台看到了宋照安和他大嫂子。
她很奇怪,昨天吵过一架,宋照安这是要和他大嫂离开都是熟人的地方,去陌生没人认识的深圳?
她嘀咕:“他走之前,也不来把婚事说清楚,越来越讨厌他。”
周青竹昨天和姨婆请教易容化妆中的神似,脑子里正在消化,完全没注意到,姜小慈提醒后,她依旧无视,只是烦恼的很。
“婚约没断确实麻烦,出个门都能遇到,小慈放心,我离他远远的,不会和他说话。”
姨婆一被刺激,就会说些疯癫的话:“那个女人好讨厌,下次再关,绝不轻易放她出来。”
姜小慈叮嘱表姐:“路上可看好姨婆,不能节外生枝。”
这趟的任务是大事,周青竹有数,叫姜小慈放心。
车子进站了,先下后上,姜小慈就不送上车了,跟表姐姨婆挥挥手,出站去了。
还没走到广场,宋照安追了上来:“姜小慈,你等等。”
姜小慈看着他上车的,他居然出来了,她问:“你怎么又跑出来了?”
宋照安道:“我没买自己的票,是来送我嫂子的,大哥想叫大嫂过去团聚,我这边暂时走不了,就让亲戚送大嫂过去。”
姜小慈才不信,昨天肯定有她不知道的事情发生,才会让宋照安改变想法,他不想说,她也懒得打听。
她调侃:“还有半个月就要过年,你给了亲戚不少好处,她们才愿意送的吧?”
宋照安没否认,还解释了一下:“包了过去的路费,给她们在大哥那找一份工作,互惠互利,谈不上谁给谁好处。”
俩人走到了公交站,等车的时候宋照安终于道歉:“昨天我确实过激了,说了过分的话,跟你道个歉。”
姜小慈:“我不需要道歉,只希望你把心里对家庭畸形的关爱改变掉,再重新开始,谈对象也好,结婚也好,就算积德不害人了。”
宋照安:“我不会考虑这些,现在只想好好挣钱,再说我和你表姐是有婚约的,我不做忘恩负义的人。”
这种话最气人,上车之前,姜小慈狠狠踹他一脚:“你个王八蛋,我表姐是你高攀不上的,滚远点!”
宋照安揉着被踢疼的腿,一脸无语,随即竟然笑了起来。
察觉到自己放松的心态,他连忙把笑容收了回去。
他确实不会主动悔婚,但如果周青竹找到了情投意合的人,他也绝不纠缠,只是他不想先做那个背信弃义的人。
第50章
“韩景源,你能跟姜小慈离婚……
姜小慈跟宋照安分开,回到家二哥看她不高兴,问:“是担心你表姐吗?”
姜小慈说:“不是,车站上遇到宋照安,他想通了,把他大嫂送去了深圳,和我道了歉,但他就是不退婚,我很生气。”
“那他和你表姐身上有红线吗?”姜云忆问。
“幸亏没有。”姜小慈庆幸道:“回头我给表姐找个好对象,他就死心了。”
姜小慈要带二哥去姑姑和妈妈开的服装店,给二哥选衣服。
姜云忆说:“看看亲戚可以,衣服不用,我在部队穿不上别的衣服,别浪费钱了。”
姜小慈振振有词:“那万一部队热心家属婶子给你介绍相亲,总要穿的不一样点,还是带两身吧。”
“那更不需要了。”姜云忆笑道:“不是说过吗,我的婚事留给你介绍,不着急。”
姜小慈和二哥确实说过这话,那也行,别人给二哥介绍的,她还不放心呢。
晚上,二哥住在楼下,在厨房隔壁加盖的小厢房,之前爷爷奶奶住的也是这间。
姜小慈一个人带着孩子在二楼睡觉,韩景源不在家,她夜里需要起来给宝宝冲奶粉,买了两个闹钟定时间。
还没睡着就听见有人敲门,楼下有二哥,姜小慈就没理敲门声。
但那敲门声持续了好一会,二哥怎么不起来开门?
宝宝睡得香,没被吵醒,大冬天的姜小慈不想起来,但敲门声一直没停。
没办法,她从温暖的被窝爬出来,披了衣服跑下楼,从安全锁往外看过去,竟然是韩景源。
他昨天晚上才走,不可能这么快回来,姜小慈搞不清楚状况,开了门,被冷风一吹,冻的打摆子。
她伸手摸了摸,韩景源脸颊好冰,再探到衣服里,嗯,暖了,但更奇怪了,问道:“你怎么回来了?”
韩景源怔了怔:“事情办完了,后天要过年,我怎么不回来呢?”
“后天过年?我上午才送的表姐和姨婆去车站。”
两个人同时望着外面的雨夹雪,心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
按照经验,现在的这个韩景源,大概率不会被别人看到,但姜小慈还是担心,一把给他拽到门里来,把门关上。
后天过年,那今天就是腊月二十七,韩景源和同事表姐姨婆,用了十几天就把案子办完,很快了。
她跑去后院的厢房,二哥果然不在,按照时间,早几天前,二哥就回部队了。
顾不得问案子细节,姜小慈问:“找我做媒才会从未来回来,你想给谁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