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的太子群 第2章

作者:蒹葭是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石静在石家是长房嫡长女,单名一个静字,乳名掌珠。宝珠是隔壁房头,她二叔家的女儿。

  石静的乳名本来不叫掌珠,是进宫之后太皇太后给取的。

  二叔家羡慕得不行,二婶就随着给自己的女儿改了乳名叫宝珠,也想沾一沾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的光。

  蹭乳名这事,石静不介意,毕竟是自家姐妹,可宝珠事事都要与她比较,就很招人烦了。

  杜若闻言撇撇嘴:“淑慧大长公主府只给姑娘送了请帖,哪里有二姑娘的份儿,她不过是又想蹭着姑娘的请帖跟去罢了。”

  每回都这样。

  偏老太太和大夫人去得早,大老爷又不在京城,大爷、二爷和三爷都被外放了,石家暂时由二夫人当家。大姑娘得顾着下头的两个妹妹,不得不拿自己的人情给隔壁房头做脸面。

  话音未落,外间已然响起二姑娘银铃般地笑声了:“大姐姐还没收拾好吗,再晚可要迟了。”

  门帘被人撩开,香风卷进来,二姑娘花蝴蝶似的地飞到石静身边,在妆镜里映出一张娇花照水般的俏脸来。

  她梳着前明流行的荷花头,上身穿樱粉色的立领对襟短袄,月白圆领比甲,下身穿鹅黄色绣桃花和春燕的马面裙,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细看都是杭绸的衣裳已经很贵气了,可她偏要戴了满头珠翠,压身高不说,还显老。

  石静被香气熏得头晕,转头对宝珠道:“你且坐着,我很快便好了。”

  宝珠坐定之后,才看清石静今日的妆容,心往下沉,脸上的笑容都差点没挂住:“大姐姐打算穿汉服赴宴?”

  石静不在意地“嗯”了一声,听宝珠又道:“大姐姐要梳蚌珠头吗?”

  这回不等石静做出反应,宝珠已然委委屈屈地道:“上个月在赫舍里家老夫人的寿宴上,我梳过蚌珠头。”

  “蚌珠头前朝便有,怎么你梳得,我就梳不得了?”一个发型而已,石静懒得跟宝珠计较,她烦的是对方鸡毛蒜皮一点小事也要跟自己比。

  宝珠被怼了,沉着脸不说话,倒是跟在她身边的侍女春香道:“上回在赫舍里家老夫人的寿宴上,太子瞧见咱们二姑娘,夸了二姑娘梳蚌珠头漂亮呢。”

  与石静莫名其妙的返祖不同,宝珠的额娘也是汉军旗的,她外祖家更是纯种汉人。宝珠天生一张汉人脸,不论是容貌还是声音,自带江南水乡女子的温婉。

  先帝爱汉女,当今也不例外,胤礽更是精准地遗传到了这一点,似乎对温柔婉约的汉女格外钟情。

  现在毓庆宫的两个侍妾,李氏和林氏都出身汉军旗。林氏进宫较晚,并看不出什么。李氏进宫四年,此时生下一儿两女三个孩子,听说肚里又揣上了一个,再有几个月也要生了,可见有多得宠。

  石静进宫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偶然见过李氏一面,便是江南婉约那一挂的。

  她看了一眼妆镜里的自己,很想换个发型,奈何留给早已及笄却还未出嫁女子的发型实在有限。除了蚌珠头,其他发型都繁复得紧,不插上几斤发饰很难体面地走出去。

  懒得换了,石静从妆镜里看春香,吓得对方赶紧低下头。

  人是芳芷迎进来的,见二姑娘身边的人说话这样不中听,芳芷不由冷淡道:“二夫人和二姑娘能去赫舍里家赴宴,也是托了大姑娘的福。”

  那会儿大姑娘才除服,不好立时外出赴宴,这才让二夫人和二姑娘代劳。

  宝珠闻言装腔作势地横了春香一眼,忙起身给石静赔礼,意味深长道:“大姐姐梳蚌珠头也很漂亮,我只是想着大姐姐才除服,就穿鲜亮的汉服出去赴宴,显得不够尊重,怕有人说闲话。”

  说起除服,石静是真有发言权,她穿到这个世界二十年,已经除过三次服了。

  第一次是十四岁那年,太皇太后薨逝,她作为内定的太子妃,与太子一起守孝二十七个月。

  谁知二十七个月快要过完的时候,她的祖母去世了,再次守孝二十七个月。

  祖母之后是她的母亲,又是一个漫长的二十七个月。

  直到上个月,她才算除服,终于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也因此,与太子的婚期一拖再拖,一下把两个人拖到了二十岁的年纪。

  在清朝绝对算大龄了。

  太皇太后、祖母和母亲都是病死的,即便她是个穿越者也无力回天,可她知道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她的父亲将在今年冬天返京途中病故。

  祖父丧妻之后又丧子,承受不了打击,也会在明年她大婚之后撒手人寰。

  父亲和祖父的死虽然不会影响她如期大婚做任务,可人心都是肉长的,父亲和祖父对她视若珍宝,她也不想眼睁睁看着他们一个一个离开。

  况且,兄长们都成亲了,有了自己的小家,而她下头还有两个年幼的妹妹,多年来一直依赖她,总不能让她们失祜吧。

  眼下她唯一能做的,便是阻止父亲今冬回京。

  可父亲回京既是补缺,也是皇上给亲家的恩典,她几乎插不上手,只能想办法走一走太子的门路。

  她有正事要做,又烦宝珠在耳边嘤嘤嘤,索性吩咐佩兰:“梳双蚌珠头,手脚麻利些。”

  双蚌珠头对发量要求极高,戴假发片显老,不戴显秃,宝珠老神在在坐等看乐子。可当石静梳妆完毕,准备出门的时候,宝珠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第2章 再见面

  石静有心事,不想与宝珠同乘一辆马车。宝珠嫉妒石静的美貌,也不愿意坐在她旁边,赌气吩咐人另外准备马车。

  石家是正白旗住在皇城的东北方向,淑慧大长公主府也在皇城的东北角,距离并不算远,乘马车半个时辰也就到了。

  里头接到通报,早有人迎出来,将石静和宝珠一行人接引到东花厅。此时花厅里已然来了不少人,淑慧大长公主看见石静便拉了她的手,在自己身边坐下,嘘寒问暖之后忍不住上下打量。

  “哎呦呦,你瞧瞧你瞧瞧,咱们掌珠穿汉服多漂亮啊。”淑慧大长公主拉着石静的手不放,“穿着好看啊,往后就多穿。”

  淑慧大长公主是太皇太后的第二个女儿,也是皇上的亲姑姑,今年六十出头,熬死了两任丈夫和亲妈之后,便一直住在京城的公主府,再不肯回蒙古去了。

  太皇太后活着的时候,但凡有个头疼脑热总爱传了淑慧大长公主进京侍疾。石静那时候与淑慧大长公主一起陪伴在太皇太后身边,相处十分融洽。

  那时淑慧长大公主还在太皇太后跟前凑趣,说想让她给自己做孙媳,太皇太后笑骂淑慧大长公主想得美:“你来晚了,这孩子早被我定下了,将来有大造化。”

  据石静所知,淑慧大长公主黑在京城这些年特别低调,恐怕被皇上想起来送回蒙古吃土。

  万万没想到,淑慧大长公居然以两任寡妇之身,在上巳节这一天办春日宴,还高调地请了太子过来赴宴。

  三月初三的上巳节古已有之,最初是一种祭祀的节日,后来演变成了女儿节。这一日外出踏青,青年男女可以自由交往,甚至表达爱意。

  后世有人把上巳节称为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在情人节这天组织春日宴,是淑慧大长公主这种老年寡妇应该干的事吗?

  孀居之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古代有很多讲究,真不能胡来。

  石静很想问问淑慧大长公主到底受了什么刺激,话到嘴边忽然想起胤礽给自己的评价:“你是不是在慈宁宫住得太久了,说话做事不像小姑娘,倒像个老太太,还是那种死了男人的老太太。”

  经历过不知多少次的穿越,石静早忘了自己的年龄,甚至是性别。穿到这个世界,五岁便住进了慈宁宫,就没见过几个小姑娘,她真不知道古代的小姑娘应该是什么样的。

  回家之后,祖母和母亲相继离世,她又被迫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二十七个月。守孝期间几乎不能外出,也不允许有任何娱乐活动,整天在她眼前晃的年龄差不多的小姑娘只有宝珠一个。

  石静打心眼里烦她,才不要变成宝珠那样矫情的小姑娘。

  思及此,她转头看向屋中的同龄人,却是一个都不认识。

  想问的话,终究没问出口,石静只含笑应承了淑慧大长公主的夸奖。

  这时,有宫女匆匆走进来禀报:“大长公主,太子到了,额驸也到了!”

  淑慧大长公主听说太子到了的时候,不安地绞了一下帕子,听见额驸也到了,才含笑给石静解释:“乌尔衮奉召进京,应该是来给我请安的。”

  乌尔衮就是淑慧大长公主经常挂在嘴边的孙儿,比石静大四岁,是蒙古草原出了名的美男子。

  前年,淑慧大长公主为乌尔衮求娶了三格格荣宪公主,所以宫女才称乌尔衮为额驸。

  额驸无召不得进京,石静猜乌尔衮此来可能与剿灭噶尔丹有关。

  男女有别,太子和额驸到了,所有盛装的贵女都要回避,可今日是上巳节,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于是淑慧大长公主带着石静等一众贵女,前往垂花门迎接。

  才走到垂花门前,抬眼见两匹快马一前一后朝这边奔来,众人惊呼,慌忙后退找地方躲避。

  事出突然,垂花门前地方小、人又多,差点发生踩踏事件。

  饶是如此,也有人慌乱之中扭伤了脚踝,还有人被挤倒在地,场面混乱。

  石静下意识把淑慧大长公主护在身后,等骏马的主人勒住缰绳,她也少不得吃了一嘴土。

  好在她今日穿戴简单,头上只戴了一个珍珠发箍,鬓边插了几朵绒花,不然也要像满头珠翠的宝珠那样被撞得发鬓凌乱,狼狈不堪了。

  烟尘散尽,终于看清来人。

  “太子善骑,臣自愧不如。”乌尔衮笑道。

  胤礽偏头看他:“都说蒙古铁骑厉害,你这样可不行。”

  乌尔衮翻身下马,朝端坐在马背上的太子抱拳:“再厉害的蒙古铁骑,也挡不住大清的骑兵。”

  胤礽朝他笑笑:“行了,你也不用妄自菲薄,下午咱们去校场比射箭,到时候你可要拿出真本事来。”

  方才比骑马,乌尔衮已然拿出了看家的本事,却被太子说成藏拙,实在让他汗颜。

  从前听说太子骑射了得,也只是听说,以为言过其实,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下午比射箭,乌尔衮心里也没底,可太子主动邀约,他不敢不去。

  见乌尔衮应是,胤礽才将眼风扫向另一边花容失色的女眷,本来没指望看见谁,却意外地瞥见了。

  视线飞快掠过,又飞快倒回来,最终凝在石静身上。

  “你不是上个月才除服,总不肯见人的吗?”胤礽眼也不眨地盯着石静,“我以为我们明年才能再见面。”

  自她十四岁离宫,他们已经有六年两个月零一天没有见到彼此。

  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了。

  胤礽看石静的时候,石静也在看他。

  太皇太后薨逝之后,她一直在守孝,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所有人都觉得她哪儿都不能去,什么宴请也参加不了,实在可怜。只有石静自己知道,这六年多时间,她过得实在惬意。

  在上一个穿越世界,她不是在囤粮食,就是在打丧尸,同时还要提防自己被酸雨腐蚀,丢掉性命。

  总之,每天都在为生计发愁,吃了上顿没下顿。

  那种深入骨髓的饥饿感,如影随形般地跟着她来到了这个世界。

  呱呱落地,便好似饿死鬼投胎,一口气吃光了两个乳母的奶,然后积食到高烧。

  家里人吓坏了,从此不管她怎样哭闹,都不肯纵容她暴饮暴食。

  饥饿是她五岁之前,最深刻的记忆。

  那种饿,不是肚子饿,而是心饿,饿得她抓心挠肝。

  即便如此,她也不敢哭,因为哭闹只会让人觉得她可能又积食了,反而连平常的饮食都保证不了。

  第一次见到胤礽,是在慈宁宫的小花园。

  那天她很早便被保姆从床上抱起来梳妆打扮。宫里规矩多,保姆怕她拉尿,早膳喂得比往日还要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