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蒹葭是草
她丝毫不掩饰自己恨嫁心,却对皇室嫁娶规矩不甚了解,很怕闹出笑话来。
“皇室嫁娶多是指婚,规矩反而没有民间多,回去我把章程写好,您照章办事,不用自己吓自己。”
黎百玉初来乍到,且不说南北方生活上的差异,就是水土恐怕都要适应一段时间,石静没指望对方能够操持她的婚礼。
她在皇宫住了九年,养在太皇太后身边,见识过各种各样的嫁娶,章程早已烂熟于心。
“过年这段时间你在别院好好休养,专心备嫁就是了。”
听她这样说,黎百玉悬起心这才放下。
两刻钟后,车队重新启程,快马加鞭往城门赶,终于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进了城。
进城之后,石静把黎百玉送到事先安排好的别院,与她说了两句话便匆匆上了马车,杀回太庙。
她怕胤礽去而复返找不到人,留了一个侍卫在那里回话。
作者有话要说:
大阿哥:你阴我?
石静:兵不厌诈。
第35章 大千岁
石静赶到的时候,侍卫果然还在,并且战战兢兢地告诉她:“没有一个时辰,太子爷便回来,小的按照姑娘教的话说,结果太子爷更生气了,冷哼一声打马走。”
想起什么似的,又道:“大千岁也跟了来,当面嘲笑太子爷自作多情。等太子爷打马走,大千岁留下等了一会儿才走。”
侍卫口中的大千岁,正是康熙皇帝庶长子,大阿哥胤褆。
解过康熙朝历史人都知道,大阿哥胤褆是最早一批反太子党核心。
因为皇长子身份,因为亲妈惠妃精明能干,因为与明珠有亲戚关系,一系列因素决定了他与胤礽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
康熙朝九子夺嫡最高。潮在八爷党横行的时候,可大阿哥搅弄风云那些年,八阿哥还在南庑房背书呢。
直到大阿哥败下阵来,转头支持他从前的小跟班八阿哥,八阿哥温文尔雅,礼贤下士才有机会被人发现。
八阿哥作为出头鸟,被康熙打压之后,从前支持八阿哥人,又将十四阿哥扶了起来,形成十四爷党。
细论十四爷党的成员,很多都是大阿哥从前的老班底。
他们支持八阿哥或十四阿哥,并不是因为八阿哥和十四阿哥有多优秀,而是他们跟着大阿哥胤褆狠狠得罪过太子,压根儿没有回头路可走。
历史上著名一废太子,也是大阿哥和明珠联手促成的。
太子不倒,以康熙皇帝性情,其他皇子谁都没有冒头的机会。
要问九子夺嫡中谁才是胤礽真正的对手,绝不是后来众望所归八阿哥,也不是差点登顶的十四阿哥,更不是笑到最后的四阿哥,而是第一个出局的大阿哥胤褆。
八阿哥也好,十四阿哥也好,四阿哥也好,都是太子与大阿哥鹬蚌相争之后,得利那三个渔翁。
属于谁先冒头,谁先被秒,谁沉得住气,谁笑到最后。
站在上帝视角,俯瞰九子夺嫡,石静才给胤礽制定了一套“远离皇权中心,猥琐发育”打法。
还是那句话,只要太子不倒,谁也没有机会。
面对躲不开的一生之敌,也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石静收拾好心情,回家向父亲复命,然后给宫里送了拜帖,准备初一进宫给太后请安。
这样做有些不合规矩,可那天到底是她放了胤礽鸽子,害他被人嘲笑。她得赶紧见到人,当面解释,不能让对手钻了空子。
之后石静跟着父亲,带上两个妹妹去别院见黎百玉。在京城最好的酒楼点席面,为远道而来的黎百玉洗尘,彰显长房对她接纳和重视。
既安抚了黎百玉,也变相通知了老太爷和二房那一家子。
长房要有新主母,该做的准备都要提上日程。
黎百玉既有商贾的精明,很会察言观色,也有江南女子细致和温婉,说话做事滴水不漏,让人感觉格外熨帖。
就像父亲说的那样,黎百玉很喜欢孩子,对年龄最小的石争特别有耐心。
石争从小跟着石静,冷情惯了,忽然遇到一个温柔如水的女人,很快被她迷住。
“长姐,黎夫人是个很好的人。”
一顿晚膳用完,石争已经喜欢上黎百玉,忍不住趴在石静耳边小声说:“她对我,就像二婶对二姐姐似的。我喜欢吃什么,不用我说她都知道,全都夹到我碗里来了。还有三姐喜欢吃的,她也知道,她好厉害呀!”
石静也感受到了,可她已经喝过茉莉花茶,并没有惊讶,转而跟石争咬耳朵:“你也要对她好一点才是。”
石争点头,离开的时候,她拉着黎百玉手说:“黎夫人,等你来我家,我把好吃的都拿出来招待你。”
黎百玉笑着说好。
石青已经懂事了,知道黎百玉进京目的,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对上黎百玉主动示好,反应总是淡淡的。
在回家马车上,石静抱着被摇晃得昏昏欲睡石争,对石青说:“阿玛要续娶,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其实我心里也不好受。可我明年就要出嫁,父亲要办差顾不上你们,祖父耳根子软,二婶面甜心苦,宝珠骄纵任性,我不放心把你们交到二房母女手上。”
两房虽然是分开过的,毕竟没有分家,各房的吃穿用度全靠公中。
就算石静给石青和石争额外留了银子,不靠公中也能过得很好,难保不被人算计了去。
阿玛到底是男子,又是个工作狂,忙起来不着家,长房若没有主母,还不是二房说什么是什么。
吃穿用度都是小事,怕就怕二房在两人议亲的时候动手脚,到时候哭都晚了。
额娘死后,都是长姐在照顾她们。明年长姐出嫁,石青没把握能照顾好石争,只得接受了阿玛续娶事实:“黎夫人是个好人,她对阿玛好,对我和争儿都好。我不反对她嫁进来,我只是……心里有点难受。我想额娘,要是她还在就好了!”
是呀,要是额娘还在,什么都不用她操心了。石静安慰好石青,在心里叹了口气。
热热闹闹吃了年夜饭,石静没跟着守岁,因为初一一早就要进宫给太后请安。
夜里下了雪,想着初一够品阶的命妇都会进宫给太后请安,石静怕晚了排队,很早便起床梳妆,赶到慈仁宫的时候天还没亮呢。
当时太后正在用早膳,听说石静到,便叫她进来一起吃。
“等会儿外命妇都该到,你别露面,在后殿跟琪琪格玩。”太后听说石静递了帖子,心思立刻转到太子身上,以为是太子约了石静见面。
又问身边的宫女:“都这个时辰,太子怎么没来请安?”
初一早起有朝贺,皇上来过了,太子到现在都没露面。
宫女出去打听,回来说:“毓庆宫人说,太子昨夜醉酒,早晨起晚了,已经跟着皇上去了奉先殿,晚点过来请安。”
朝贺之前还有祭祖,太后穿戴好去前殿接受内外命妇朝拜,石静留在后殿陪九格格练字。
送走内外命妇,大半个上午都过去了,也不见胤礽影子。
太后又派人去问,得知朝会还没结束,便留了石静用午膳。
用过午膳,仍旧让她歇在碧纱橱。
下午五阿哥过来给太后请安,太后问他太子人在何处,五阿哥说太子由三阿哥陪着去什刹海走冰去了。
初一晚上有宫宴,太后和九格格都要出席,石静不好再叨扰,只得告辞离开。
“去什刹海。”出宫之后,石静吩咐随车管事。
等马车一路打滑赶到什刹海,又扑了一个空,冰场主事说太子和三阿哥刚走。
没缘分果然不能强求,望着空无一人的冰场,石静扶着丫鬟手,艰难走回马车。
冰场另一边的大柳树下,三阿哥望着寒风中萧索离开的背影,忍不住问太子:“二哥,掌珠都等你一天了,你怎么不见她?”
胤礽握紧了手里的马鞭:“哪里是我不想见她,分明是她不想见我。”
三阿哥都听懵了:“人家不想见你,等你一天,还追来了这里?”
“你不懂。”胤礽说完转身走。
马车驶出什刹海,迎面遇上大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
男女有别,石静没有下车,只在车厢里给几人请安。
因为她的特殊身份,几人也很给面子地还了礼。
“石姑娘刚才可看见了太子?”就在石静准备离开的时候,九阿哥忽然问。
石静摇头:“不曾。”
九阿哥追问:“那姑娘来这里做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很是无礼,她与九阿哥又不熟,他为何追问她的行程?
姑娘家行程,是外男该问得吗?
九阿哥也十几岁,不是小孩子了,不至于连这点教养都没有。
联想到他问的第一个问题,石静直觉不对,却想不出哪里不对。
余光瞥见十阿哥明显泛红的眼睛,她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贵妃,也就是十阿哥生母,在十一月病逝了。贵妃病逝,按规矩所有皇子守孝一百天。在这一百天里,皇子要穿素服,不能剃发,禁止一切娱乐活动,就连日常饮食都要节制,以此体现孝道。
而走冰算是娱乐活动中的一种。
电光石火间,石静明白了九阿哥用意。
毒蛇老九,草包老十,她今日领教了。
石静朝九阿哥笑笑:“我过来给太后请安,刚出宫,顺路去庆云楼定席面,给我阿玛接风。”
庆云楼开在什刹海附近,专做鲁菜,京城的达官显贵都爱在那里定席面。
“令尊已经回来?”八阿哥接过话茬,“一家团圆,可喜可贺。”
石静点点头,就要放下车帘,却听十阿哥瓮声瓮气道:“大哥,咱们去冰场那边看看。”
胤礽确实不在冰场,可刚才来过。若他们过去问冰场主事,一问一个准儿,保不齐就能给胤礽扣上一顶不孝帽子。
本朝以仁孝治天下,皇上虽然对贵妃淡淡的,可贵妃毕竟是贵妃,后宫里最尊贵的妃嫔,太子不敬贵妃,肯定要受责罚。
这个责罚落在胤礽头上会怎样,石静不知道。但历史上三阿哥在敏妃去世未满百日的时候,未经请示擅自剃发,直接从郡王被削成了贝勒。
降爵惩罚,不可谓不重。
而敏妃只是普通的妃位,别看只比贵妃低一个等级,中间却隔着天堑。
贵妃相当于皇后预备役,可暂时摄六宫事,普通妃位是没有这个资格。
以大阿哥为首的反太子党此时已然形成,气势汹汹杀到什刹海来,显然有所图谋。
上一篇:七零大院后妈带来的幸运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