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的太子群 第98章

作者:蒹葭是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眼看刘佳氏性命不保,孩子生下来便要没娘,石静说她有办法。亲自进产房,做了侧切,顺利取出孩子,同时保住了产妇性命。

  听说石静在皇孙头上动了剪子,宜妃气得砸了茶盏,扬言若是因此折了皇孙的福气,一定要让太子妃给个说法。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扎耳洞,剪指甲恨不得都要算日子,更不要说在产妇身上动剪刀。

  宜妃有这样的反应,石静能理解。但她不是古人,很难遵从宫里规矩,在自己有办法的情况下,眼睁睁看着一条如花的生命就此凋零。

  太后听说之后,也觉得石静鲁莽了。宫里夭折的孩子可不少,万一这个孩子没了,宜妃闹起来,事情可就大了。

  历史上,这个孩子活到了乾隆朝,虽然宦海沉浮,最后也做到领侍卫内大臣。

  面对宜妃狠话,石静欣然接受,表示这个责任她担。

  刘佳氏生产时遭了大罪,坐月子又得了产褥风,高烧不退,吃了药也不见好。

  宜妃果然闹起来,闹到慈仁宫让太后评理,话里话外都是刘佳氏没福气,生产时就该死,却被太子妃用剪刀救了回来。

  现在好了,皇孙的福报也折了,刘佳氏性命还是没保住,得不偿失。

  “人不是还没死吗?”石静最烦宜妃这种遇事不想办法,只是一味怨天尤人做派,当即传了太医过来问话。

  得知是产褥风,心中便有了数。

  派人去广厦一所,也就是当年为了研制金鸡纳霜特意组建,如今用来生产青蒿粉,培养青霉菌,一直由胤礽挂名,实际控制人是石静药物研究所,取了青霉素过来。

  跟着一起来的,还有注射师。

  用上静脉注射青霉素,刘佳氏很快退烧,算是保住了性命。

  “从前只知道青霉粉能治疮疡,没想到对产褥风也有效用。”太医不由感叹,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中医里所谓的疮疡,其实就是西医里讲的外伤感染。

  清朝没有西医概念,所以挂在胤礽名下的广厦一所里面几乎都是太医院人。

  青蒿粉能治疟病,还有蛊胀。青霉粉治疮疡,喉蛾,肺喘和耳脓很有效。

  是整个太医院共识。

  今天又见证青霉素注射液对产褥风效果,简直叹为观止。

  如果说产妇生孩子,是在鬼门关上走一遭,那么患上产褥风,就等于两只脚都跨进了鬼门关,能救回来的百中无一。

  “其实产褥风和疮疡是一个道理,自然可以用同一种药来治。”

  石静耐心为太医解惑,并道:“为了方便存放,不得已将青霉素制成粉剂,于药效有损。不如直接用针筒注射效果好。”

  还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一套,太医普遍对注射颇有微词,愿意做注射师的人少之又少。

  太医受教:“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夫不才,愿去广厦一所学习青霉素注射。”

  “陈太医有春秋,不学也罢。”

  主要是眼睛花,怕找不好血管,也怕做皮试的时候不够精准,石静提议:“您是宫里妇儿圣手,若愿意在出诊时使用注射剂,再好不过。不必您老亲自去学,我派广厦一所那边的注射师协助便是。”

  陈太医在心里长出一口气:“多谢太子妃体恤。”

  “医者仁心,您老愿意用,也是宫里贵人们福气了。”若对方墨守成规,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石静也没精力挨个去监督。

  严格来讲,石静不仅照拂刘佳氏生产,还救了她的命。据说这位刘佳氏很得五阿哥宠爱,不然五阿哥也不能让她给自己生下庶长子,更不能在康熙五十九年将这位庶长子立为世子。

  在九龙夺嫡中,五阿哥始终保持中立,从来不曾站队,却不意味着这辈子他还能独善其身。

  反太子党的人太多,而太子党这边只有太子和三阿哥,双拳难敌四手,恶虎架不住群狼。

  历史上,胤礽这条恶虎便是为群狼所伤。

  这辈子,石静不会让他再落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陷阱,蹉跎一生。

  至于五阿哥……石静就是拉也要把他拉上太子党战车。

  这也是石静如此照拂刘佳氏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产后抬举她,以太子妃之身亲自为她的儿子主持了洗三礼,满月礼和百日礼。

  所以五阿哥不论如何感谢她,石静都欣然接受,并且会与刘佳氏那边积极走动。

  令人意外的是,皇上百忙之中也给她送了谢礼过来。

  土仪自不必说,居然还有两块唐卡吊坠,可以挂在串珠上佩戴。

  一张唐卡上画着绿度母,另一张是戏婴图,石静拿给太后看,听太后笑道:“绿度母和戏婴图都是求子用,皇上赏了给你是催生呢。你得加把劲儿,赶紧给皇上生个嫡长孙出来。”

  本朝有三位皇后,却只留下胤礽这一个嫡子。别的皇子十几岁大婚,因为石家的关系,太子一直拖到二十一才成亲。

  皇上着急抱嫡长孙也正常。

  况且她与胤礽成亲一年多了,至今没有动静,皇上嘴上不说,心里还指不定是怎么想的呢。

  如今见五阿哥这边都有了长子,也顾不得公爹和儿媳之间的尴尬关系,亲自下场催生了。

  说起生孩子,石静也很无奈。

  连着传了几个太医过来诊脉,都说她和胤礽身体没有问题。按照苏麻喇姑说的,她每月都在算排卵期。胤礽也很配合,不管多忙,排卵期那几日必然在家。

  饶是如此,肚子仍是平平。

  就如之前胤礽所说,她是人,不是神,更不是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她能算人心,定乾坤,却没办法让自己怀孕。

  皇上派过来的人说,这两块唐卡吊坠都是开过光的,极其灵验。石静破天荒迷信了一回,将吊坠挂在太后送的石榴石璎珞上天天佩戴。

  宫里都在传,太子妃想怀孕想疯了,把求子唐卡明晃晃挂在脖子上到处招摇。

  “宫里妃嫔谁不想生孩子,凭什么议论太子妃?”太后身边的心腹宫女最近听说了一些事,忍不住在太后跟前念叨。

  太后仍旧笑呵呵的:“她们议论不议论什么打紧,太子妃又不住在东西六宫。求子唐卡是皇上赏的,太子妃戴出来就对了。宫里最重要,从来不是后宫里那些长舌妇,而是皇上,是圣心。”

  生孩子这事谁也说不准,但皇上赏了东西,总要戴出来表表决心。

  决心表出来,让皇上看见,这才最要紧。

  胤礽最近也听说了一些风言风语,心疼得不行,晚上抱着石静哄她:“咱们都还年轻,生孩子事不急,等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该有都会有。”

  “若是没有,就把大哥儿记在我名下吧。”石静喜欢那个孩子,那孩子也跟她亲,如果摆脱不了既定命运轨迹,这样做也是个法子。

  但这个法子有风险。

  历史上,大哥儿在八岁那年夭折。

  石静是穿越者,可在金手指不明显的情况下,改变人的命运已经是能力极限,并不能决定生死。

  就像太皇太后病逝,她的祖母和额娘病逝,石静做过不少努力,到头来该怎样还怎样。

  她能做,便是将大哥儿接出撷芳殿,或者交给苏麻喇姑抚养,或者带在自己身边,通过改变生活轨迹,尽可能规避一些风险,从而延长寿命。

  胤礽将人搂在怀里,细细摩挲她后背:“才一年多而已,说什么丧气话。我有预感,我们会有很多孩子。”

  石静“噗嗤”笑了:“谁要给你生很多孩子。”

  本以为胤礽会反驳,却听他道:“生孩子太危险,有一个儿子足够了。”

  好吧,人家确实有皇位要继承,提出生儿子要求并不过分。

  气氛有些沉重,胤礽很快换了一个话题:“六年前皇上御驾亲征,给我和四妃都带了土仪,还附有书信,让人亲自送到手上。”

  “六年后,我和四妃统统失宠,只你一个得了皇上的赏赐。”说到最后有些酸。

  石静睁大眼睛:“刘佳氏生下五阿哥庶长子,可喜可贺,皇上没有给宜妃和刘佳氏赏赐吗?”

  胤礽摇头:“刘佳氏不够格,宜妃……确实没有。”

  “难怪最近都在议论我,原来是嫉妒吗?”石静想到另外一种可能。

  “我都嫉妒了,更不要说后宫里那些人。”

  胤礽半开玩笑,心中却道,青蒿粉换回洋人最先进的枪炮,几个回合下来把对面轰得溃不成军,听说噶尔丹都被炸死了。王师大获全胜,从此扫平漠北,蒙古全境归附。

  六年前皇上与噶尔丹及其背后支持者沙俄交手,虽然赢了,却是惨胜,损失颇多。

  这一次御驾亲征大获全胜的同时,伤亡却很小。

  与枪炮升级有关,也离不开青霉粉加持。

  又赶上掌珠送去了五阿哥庶长子平安降生消息,龙颜大悦之下,赏赐是必然的。

  大约为表示对掌珠的重视,皇上只给了她一个人赏赐。

  唐卡是催生意思没错,但独一份圣心,是什么都买不来。

  有这一次足以打开西北格局的助攻,别说掌珠只是晚一点生儿子,便是当真生不出儿子,皇上也不会动摇她太子妃位置,该给的体面都会有。

  反倒是自己沾了掌珠光,把从前莫名其妙弄丢圣心又找了回来。皇上派人给他带信,让他盯着户部,说国库欠款追回多少就给河道总督府划拨多少。

  可据胤礽所知,大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的差事办得并不顺利,到如今连个零头都没催缴上来。

  不但差事没有进展,三人之间还有了罅隙。

  大阿哥把差事甩给四阿哥,四阿哥跟大阿哥打太极,说大阿哥是主理,他是协理,不能本末倒置。

  四阿哥不买大阿哥的面子,大阿哥训斥了他一顿又将差事甩给八阿哥。

  八阿哥才刚刚上朝站班,状况都没摸清楚就被大阿哥赶鸭子上架,人没少得罪,欠款却没追回多少。

  等皇上回来问结果,还有的扯皮呢。

  胤礽不介意在这时候加把火,天天派人到户部坐镇,又是写公函,又是口头催,又是请大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吃饭,将声势闹得很大,压力给足。

  让所有人都知道,汛期在即,河道总督府等着银子加固堤坝呢。

  秋风送爽,王师奏凯于九月还朝,等皇上回宫,正好赶上小选。

  宫里没有皇后,也没有皇贵妃和贵妃,小选照例由四妃主持。

  看着小选名单上宝珠名字,石静冷笑。罢了,想来就来吧,省得总埋怨自己挡了她的上进之路。

  太后看见石家姑娘的名字也很意外,问石静:“这个石贞是你什么人啊?”

  石静实话实说:“是我堂妹。”

  “出五服没有?”太后蹙眉。

  “没有,是我二叔嫡长女。”石静就事论事,半点为宝珠开脱意思也无。

  京城的高门分两种,一种是勋贵人家,一种是官宦人家。勋贵靠出身,官宦靠科举。勋贵世代与皇室联姻,嫁进宫多做正室,比如元后赫舍里氏,孝昭皇后钮祜禄氏,孝懿皇后佟佳氏,温僖贵妃钮祜禄氏,还有今年初才病逝平妃赫舍里氏。

  兜兜转转不出勋贵圈。

  虽然温僖贵妃和平妃不是正室,那也是按照正室接班人来培养的,只不过康熙皇帝不再册立皇后而已。

  官宦人家女儿进宫多做妃妾,无论多得宠,生多少儿子,别说皇后,便是贵妃之位都很难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