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170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结果,话题聊着聊着,不知怎么来到阮柔身上。

  一位还算熟悉的秦阿姨凑近阮母,细声打听,“你家闺女身体调养得怎么样了?”

  “最近好多了,说不得还是东城的水土养人,专家也更厉害,这半年再没有不舒服的时候。”阮母有意宣扬,声音说得格外大,周围不少人听见都投过来视线。

  “我看她面色好了很多,这不,有人托我来问问。”阿姨挤眉弄眼,调笑意味浓厚。

  问什么,自然是问起她的婚事。

  这事儿阮柔不好出面,还是阮母替她挡了,“现在我们不着急想那些,大学都还没毕业,太早了些,说不定日后就能碰见自己喜欢的,我们不强求。”

  “那倒也是。”想到阮家资产日后都是小姑娘的,饶是秦夫人都忍不住心生羡慕。

  像是她,出身名门张氏,后联姻嫁到秦家,别看表面风光,其实两家的产业,她压根插不上手。

  婚前只管将自己打扮得美美的,找个圈子里的人嫁了,嫁人时张家给了大笔嫁妆,只股份不外流,没她的份。嫁人后依旧如此,生下儿子,公公倒是转了点股份给孙子,可惜依旧没她的份,说来也是让人心酸。

  别过秦阿姨,只见她回到原本的饭桌中,跟人似乎说了些什么,很快,那些关注的目光一一散开。

  “别看他们现在一窝蜂挤上来,实则都没安什么好心,你不用理会。”无人处,阮母忍不住叮嘱女儿,“当然,我不是说你不好,只是一个圈子,他们想什么我都有数。不管你多好,都比不过咱们阮氏集团的利益动人心。”

  “我知道的。”阮柔乖乖点头。

  “若你将来有看中的,谈恋爱只管随心意,只是走到结婚这一步,必定要我和你爸好好把关。”见状,阮母连忙补充了句,生怕女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嗯嗯。”阮柔点头如捣蒜,那乖巧的模样惹得阮母母爱大发,要不是顾忌她的发型,就得跟家里一般揉她头了。

  实则,阮柔说的都是心里话。

  学校里不是没有追求的,只都被她打发了。来到这样一个新鲜的世界,她每日里忙着接触新事物还来不及,哪有心思应对那些情情爱爱。

  好在阮父阮母也看得开,并不强求她必须结婚或者留下子嗣。

  “妈,你真好。”阮柔毫不在意他人眼神,赖进阮母怀里挨挨蹭蹭撒撒娇,十分贴心。

  只是,总有人不识趣前来打扰。

  “安安,我们可以聊聊吗?”

  “我们没什么好聊的。”方才还柔和万分的阮柔瞬间冷面。

  “你不想知道这半年我经历了什么吗?还是你也不在意那些人的眼光。”

  八卦好似人的天性,潜城就这么大,哪家哪户发生些什么压根瞒不住,更何况阮柔与韩悦之间闹出圈的大新闻。

  尽管一个个都依旧有说有笑,或彼此聊天、或正常夹菜吃喝,但那竖起来的耳朵暴露了她们的心不在焉。

  “那走吧。”阮柔起身,拒绝阮母陪同,来到前方的看台处。

  这里视线广阔,距离宴会厅有段距离,不至于让人听见声音,可又在视线所及范围内,是一个合适的说话地点。

  “我跟舒一铭在一起了。”韩悦率先抛出一个惊天雷。

  阮柔都被她震惊了,虽然韩悦做的不对,可舒一铭同样不是个东西,韩悦图什么。

  “他缺钱,我正好有钱,不是正合适嘛。”韩悦嗤笑。

  隐约间,阮柔问道一股浓浓的酒味,皱眉问,“你喝酒了?”

  “嗯,就喝了点,不会熏到你。”韩悦说的话里总带着刺。

  “所以,你就是想告诉我,你跟他在一起了?”阮柔更加不悦。

  “不,我还没那么无聊,我只是觉得,他没我想象中的那么好了。”韩悦苦笑,“你知道吗,从一开始,我就很羡慕你。”

  她絮絮叨叨,从自己当初在孤儿院第一次见到阮家人说起。

  “明明我健健康康,却还是被家人遗弃,可你又先天心脏病,家人不离不弃不说,还想尽办法给你治疗,甚至就连做慈善、救济我,都是为了给你积德。”

  “那你应该怨恨你的父母,他们生而不养,你若是找到人,还可以告他们一个遗弃罪。”

  “可我找不到他们啊,这世界上,我无亲无故,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韩悦不知是真情流露,还是故作姿态,说了很多很多。

  其中大部分都引不起阮柔的丝毫情绪,唯独后几句,让她心中颇感不平。

  “在你跟舒一铭认识之前,我就快跟他在一起了,可实际上,我并不喜欢他那样的,你知道吗?活泼、爱运动,有活力,都是你喜欢的类型,我其实更喜欢温文尔雅的。”

  “那你还跟他在一起?”阮柔实在没忍住。

  “可能是没得到的总在惦记,真正在一起后,果然,我就没了兴趣。”

  “你知道,我不想听这些。”

  “也对,我们不过你生活中的调料品,即使坏了一波,总有下一波,对你又有什么影响呢。”

  韩悦也自觉无趣,酒意驱使下的谈兴去了几分。

  在她转身之际,阮柔还是劝了一句,“徐家公子不是个好东西,他的钱更不是白拿的,你别想着占便宜,还有,阮家培养你那么多年,更不是为了让你出卖自己,你学金融是为了什么,现在都忘记了吗?”

  闻言,韩悦浑身一震,可随即嗤笑,“没有资本,学金融有什么用。”

  “听不听随你,我言尽于此,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了。”阮柔留下这句话,果断离开

  身后,韩悦的眼眸有些湿润,可随即倔强的擦干,嘴里轻吐几个字。

  “安安,对不起。”

  还未走远的阮柔听见,脚步丝毫不停。

  她相信此刻对方的歉意是真心的,可那又如何,有原主的一条命在,她们的关系永远不可能恢复如初。至于刚才的提醒,只是不忍心见一个女子误入歧途、走上不归路,更多的,却是再也没有了。

  

第146章 慈善宴会彻底结束,已是下午一点半。 出了大剧院,阮母匆忙叮嘱,“赶紧回去,……

  慈善宴会彻底结束,已是下午一点半。

  出了大剧院,阮母匆忙叮嘱,“赶紧回去,阿姨估计还等着呢。”

  路上没什么人,司机车速开得飞快,回到阮家正好两点整。

  “小杜啊,待会把我们送到,你也赶紧回去过年。”

  “哎。”杜哥利索应了,很是开心。

  他可是听前辈说了,腊月三十这一天帮着干活的,除去加班工资外,阮家还会额外包个一千的大红包,他家里缺钱,今年就干脆顶上,能多赚点是一点,没想到这么早就能回去。

  想起家中的老婆孩子,他心中激动,一溜烟将人送到阮家,自己转而找了公交回去。

  回到家,果然,窦阿姨已经忙活开了。

  厨房两个灶台都开着大火,另外还有几个炉子,电饭锅、紫砂罐、焖烧罐,等等,各自有各自的用处。

  “窦姨,需要我帮忙吗?”

  “不用不用,我忙的过来,你要有空,就帮我尝尝味道。”窦阿姨可不敢让女主人沾手,这就是位厨房杀手,偏自己没点自知之明,若一不小心把年夜饭毁了,她都没处哭去。

  阮柔跟阮父在一旁听了偷笑,阮夫人什么都好,就是在厨房实在没天分。

  阮母瞧见父女俩的眉眼官司,狠狠瞪了一眼,先上去把一副换了,穿上一身家常服才下来。

  阮父则回到书房,准备给各个合作伙伴们、亲戚朋友发祝福语,还得在公司群里给员工发红包,除去飞信消息,还有短信、邮件等等,国内外都有,总之,十分繁忙。

  不一会,阮柔下来,跟着来到厨房。

  厨房面积很大,三人聚在一起也不挤,就是窦阿姨的嫌弃实在明显,逗得阮柔很是欢快。

  窦阿姨在阮家做了好几年的厨师,手艺自然不差,一手正宗的潜城本地口味,重油重辣,一道道菜品红红火火,似是跟新年的喜庆相互映衬。

  阮母专门负责品尝,基本上都能说出个大概好坏,做饭的本事没有,品尝的能力还不错。

  阮柔则在品尝后偶尔加点调料,使其味道更加美味,又不至于让人察觉出异常。

  唯有窦阿姨忙个不停,洗菜、切菜,前一道菜刚刚出锅,下一锅菜立马就得下锅,烟熏火燎的,夹杂着人间烟火,汇聚成新年最适宜的温度。

  直至下午四点,几乎所有菜蔬都尽数出炉,只有一锅鸡汤还在熬煮中,香气浓郁,可以等到要喝时再来盛。

  窦阿姨取下围裙,将厨房打扰干净,这才告辞。

  “窦姨,辛苦了,这是我们一点心意,你千万收下。”

  “哎。”窦阿姨爽快接下,她知道主家不缺这些,故而接得十分大方不忸怩。

  阮母很是满意,叮嘱道,“快些回去吧,家里人估计也在等着呢。”

  “嗯。”窦阿姨对回去的兴趣不大,但过年嘛,没地方去好像显得她多么可怜,只是可惜,刚到手的红包就要没了。

  在她看来,在阮家全新干活的日子反而轻松很多,对比起来,回去那个所谓的家,反而诸多掣肘,要想待得安生,就得“花钱买平安”,哪怕那房子本就是她的。

  送走窦阿姨,阮柔将待在书房一下午的阮父拖出来,客厅的电视早已打开播放,作为背景音。

  一家三口围坐在桌旁,满满当当一桌子菜,荤素搭配,汤锅点心俱全,阮父与阮母面前都放了一瓶红酒,唯独阮柔跟前依旧是果汁。

  见状,阮柔眉心蹙起,堵嘴很是不情愿,“爸妈,我也想喝一点红酒。”

  “瞎说,你怎么能喝酒。”阮母嗔怪道。

  “就是。”阮父跟着附和,看似关心,实则多少带着些幸灾乐祸,显然是报中午让他喝果汁之“仇”。

  阮柔不情不愿拿起来,先敬了阮父阮母一杯。

  “祝爸妈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健康快乐,就是阮柔对家人最真挚的祝福。

  “砰。”伴随着三只杯子碰在一起,外面同时响起了烟花爆竹响亮的报喜声。

  城里这两年终于解除了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只是必须得去正规报备过的店铺购买,且他们这般小区里,要去物业提前圈定好的位置,即使这样,对于跟烟花爆竹久违了的城市人来说,依旧是一项大惊喜。

  阮家拢共就三人,对自己去放烟花爆竹没有太大的兴趣,但看着旁人放,空中烟花璀璨,照亮半个天空,心情都甚是愉悦。

  “这才有年味嘛。”阮母忍不住感慨。

  外界的响动衬得她声音有些失真,可听见的阮父与阮柔仍旧连连点头。

  “是啊,年年学人家外国节日,哪里有咱们祖上传下来的好。”

  别看阮父生意做的大,好似跟时代接轨,实则就是个老古董,年年清明雷打不动给祖宗上香祭祖,从不落下,阮氏族中的祠堂、祖坟等更是隔三五年就得修缮一回。

  按他的话,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肯定是有意义的,就说祠堂吧,没有祖宗就没有后人,孝敬才是应该的,否则三五代之后,无人记得,岂不是叫人寒心。至于人死了几百年,是不是还有心可寒,反正他是不管的。

  一家三口,品尝着美味的年夜饭,身后是电视里每年春晚前的固定节目,万家灯火,窗外,是一阵接一阵的烟花爆竹声。

  不一会,阮母举杯,三人再次碰杯,“祝老阮生意越做越好,安安身体健康,咱们全家都万事如意。”

  将果汁一饮而尽,阮柔觉得不大够劲,都想着要不偷渡点酒,哪怕果汁配酒也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