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于是,阮柔第一要做的,就是先谈,若谈不拢,就得换人。
第149章 都说柿子挑软的捏,生意场上也是如此。 阮柔拿着地图,仔细观察酒店周围的同时,也在默默思考 ?
都说柿子挑软的捏,生意场上也是如此。
阮柔拿着地图,仔细观察酒店周围的同时,也在默默思考。
从整个东城俯视而看,市中心的酒店编号27,属于阮氏集团早期创办,在如今寸土寸金的东城,当初整间酒店也只花了几百万,反倒是另外两间不好的,编号分别为103与129,位置不好,当初花费的成本却多了几倍不止。
位于市中心的27号酒店生意最好,她不便轻动,就寻了位置中等的103号。
103号酒店在东城偏西边,是东城中产阶级的聚集地,一般回来这儿住宿的,大多是外地条件尚可、但又不那么富裕的上班上学族,以及外地的中产阶级,既舍不得27号酒店高昂的房租,又忍耐不惯129号的恶劣条件,只得居中选择。
她所学的课程中有一门叫做消费者行为学,便是说明每一种消费者的背后,其所存在的消费逻辑,那些消费者本身以为的自身习惯、偏好等,其实都能得出合理的分析与解释。
阮柔活学活用,趁着周末就找103号酒店总经理并一众管理,直接开了个会议。
作为集**驻的人事经理以及阮氏集团的继承人,她在开学之初就与三位总经理吃过饭,此刻自然不见生疏。
前者的身份不见得多让人重视,但后者,无疑为她的存在大大加码,不管旁人如何想,对她表现出足够的重视与尊重就行。
酒店作为7*24小时营业的组织,全体员工实行轮班制,每天三班倒,保证每人工作时间不超过规定的8小时。
按照阮氏集团的架构,每家分公司会配备有一名分公司总经理,一名副总,一名财务经理,以及一位人事经理、一个物业经理作为管理者。
五人同样在周内轮休,保证每天会有三人在公司,若遇到紧急时间,也有个做决定的人。
而实际上,财务除了管账和发工资,基本不管事,物业忙得千头万绪,更是没有实际的管理方向,物业经理甚至是个四十多岁的维修工人出身,整个酒店内真正能做决定的人也就总经理、副总、以及人事经理。
不是她瞧不起维修工,而是从维修工出身,维修技术上绝对优秀,但论起管理以及物业服务,就真的很一言难尽。
阮柔几次抽查,都见他们看人下菜碟,电梯里面的灯一闪一闪许久,给人感官很不好,就是不见主动更换,总之,主观能动性上很难叫人满意。
拉出历年的顾客数据以及会员情况做分析,果然与她猜想的一致,更偏向与稍微有钱点的年轻人。
如此,对症下药非常有必要。
酒店的装修暂且不动,整体的装饰布置要改变风格,迎合年轻人的品位,对这点,在场六人全部通过,无一人反对。
还有,房间里的电视机不知摆了多少年,早几年还有人打开看看,近几年却是立在那等灰,全部价值大概就是使得桌子不那么空。
阮柔做出,先换掉二楼房间的电视机,改成安装台式电脑,配备中等就行。
她这个提议一出,首先有意见的是财务经理。
财务经理是一个三十三岁的秃头男子,名王一海,明明工作不怎么忙,面像却活似苍老十岁不止。
“小老板,二楼房间就有四十间,打一台电脑5000配置,四十台就得20万,还不算其他的费用,这么大一笔钱,得要集团批呢。”
“才20万?”阮柔故作惊疑道,“难道酒店干了半年,连20万都拿不出来?谭总,你这业绩可不行啊。”
谭总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哪是酒店没钱,而是不想这笔钱从自家出。
要知道,总部年初对每家酒店都做了预算,收入和利润卡得死死的,20万看似不多,等到年底,若就差这20万,那才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呢。
面上不显,几人私下里小算盘打得啪啪响,20万,一间房打均价400算,也得订出去500天房间,几乎是酒店正常营业状态下半个月的利润,事关在做几人年底奖金,谁敢陪着小老板赌。
“谭总,王总,酒店真拿不出这笔钱?”
“账上真的紧张。”王一海与谭总对视一眼,苦巴巴做戏道。
“好,你们不出,这笔钱我出了,不过说好了,因为添置电脑吸引来的客人,可就不算你们的业绩了。”
“这......”谭总一时语塞,接受不是,拒绝也不是。
傻子都能想明白,添置新电脑肯定能吸引来一部分客人,但显然,小老板没那么好忽悠,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且指不定他就要吃瓜落。
赌,还是不赌,对谭总来说是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阮氏集团在潜城算得上庞然大物,可对偌大东城来说,不过诸多酒店中的一员,很难形成明显优势。
他十年前跳槽来阮氏,从副总做到总经理,一点点熬上来不容易。
谭总思忖,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恰好烟瘾又犯了,索性作个借口去隔壁抽烟室,几人商量商量。
眼看谭总,副总周总,以及财务王一海、物业董永胜一个接一个出去,阮柔看着剩下来的人事经理奇怪道,“你不去吗?”
“我不抽烟的,小老板。”人事经理很年轻,也很亮丽,二十八的年纪,打扮艳丽,性格也很是豪爽,丝毫不避讳。
“哦。”阮柔若有所思点头,问,“你是什么时候来公司的?”
“我是五年前阮氏校招的管培生,因为家在东城这边,就被派过来了。”宣乐乐答非所问,说着眼睛微微一眨,水润润的双眸,似是在诉说什么。
“嗯?”阮柔一愣,忽的明白过来,原来是总部派过来的,她之前没有注意到,难怪五人小团体不是一条心。
任何管理者,对于上级指派过来的人总归不能全然信任,用是能用,可真到交心的时候,绝对会被排除在外,而宣乐乐融入不进去、说不得还要跟总部时不时汇报,可谓两面不是人。
————-
就在阮柔与王乐乐相互会意之时,走道尽头的抽烟室此刻没有客人,以谭总为首的三人正吞云吐雾,思考着应付毛头丫头的计策。
谭总仔细思虑,俗话说,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自己今年已经四十八,眼看就快熬到安稳退休的年纪,再出个什么幺蛾子,纵然是小老板自作主张,他少不得跟着吃挂落、背锅,倒不如省事点,一推四六五。
如此,若是不成,自然跟自己无关,而若成了,多少有自己几分功劳。
这么一想,顿时为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得起来。
相较谭总的谨慎与畏缩,周副总则想的更多。
阮氏酒店待遇不错,他从其他公司跳槽过来,本想着大干一场,挤走谭总自己上位,偏遇到谭总这个才四十几岁就想着退休养老,实在没什么进取心的,又抓不到什么把柄,少不得跟着同流合污。
眼看机会就在眼前,周副总不由得蠢蠢欲动,可又担心直接表露出来,谭总会使绊子,一时犹豫不定。
财务的秃顶王一海摸着越发稀疏的头发,诉苦道,“我当年那一头秀发,如今成了这样,可都是替公司操劳操的。小老板是嫌我们平常太闲了吧,折腾这折腾那的,唉,也怪我们酒店位置不好,若跟27号一样,真的是躺在床上数钱了。”
酸里酸气的模样,显然惦记很久了。
周副总心内不屑,27号酒店赚钱不假,可里面也尽是能人,他当年都没能进去,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差一筹的103号,这人也就会说说酸话了。
罢,跟这群人也就图个清闲,没大出息,还是寻着背人处,偷偷去投靠了小老板,不管小老板的提议成功与否,总归是老板唯一的继承人,总不会吃亏。
物业经理董永胜则没想那么多,他算下来,是谭总的远方小舅子,有着七绕八绕的亲戚关系,这个经理的位子更是谭总给的,故而,他一向坚定站在谭总身后,从不多想,毕竟谭总吃肉他喝汤。
四人面上有志一同地议定,撒手不管,任由小老板去折腾,这才起身回去。
前后不过两刻钟时间,谭总在前,回到会议室。
“怎么说?”阮柔一边问,一边嫌弃地带上口罩,默默挪远了凳子。
从听说这玩意儿能致癌,她就立志时刻远离二手烟,可不能因为别人伤了自己的身体。
谭总尴尬笑笑,也自觉坐在了更远角落的位置,隔着两米长的桌子,谄媚道,“我们年纪大了,不懂这些东西,全凭小老板发挥。”
周副总接着讨好道,“相信有小老板的英明强干,一定能带领我们,让酒店生意蒸蒸日上。”
王一海态度淡淡,“以后就靠小老板了。”
董永胜最为谄媚,“电脑那些东西,我一个大老粗是真不懂,配置还有安装这些,我可能帮不上什么忙,不过若有什么重活累活,尽管招呼若,我保证随叫随到。”
憨厚的面容,不熟悉的人见了定然以为是个多么老实的人,可其实不过都是假象。
可方才跟宣乐乐一番推心置腹、交换情报后,阮柔早已将几人的性格和作风了解的十成十,此刻看着他们做戏,只觉好笑。
不过一家小小的酒店,恨不得分为几个派系,哪里还有心思好好经营酒店。
改革势在必行,不止是酒店的硬件软件设施,更有这些心思各异的员工们,
第150章 就在阮柔大刀阔斧,对103号酒店进行变动的同时,远在潜城的阮父,百忙之中却也抽出不少空来,……
就在阮柔大刀阔斧,对103号酒店进行变动的同时,远在潜城的阮父,百忙之中却也抽出不少空来,关注女儿的进展。
偌大的阮氏集团,下面酒店众多,阮父作为老板,哪能没有几个眼线,故而,对下面酒店发生的事情,不说立刻知道,也不会迟太晚。
关注,却不插手,就是阮父对女儿的考验。
阮氏集团下辖酒店众多,很多时候,都是任由下面人自己管理,不论是出于私心,还是上下观念未统一,总是与计划中有些出入。
他早有心整改,一来限于那些老伙计有的跟了自己几年乃至十几年,他也不好直接驳了他们的面子,二来,事多繁忙,没心思一直盯着,所以只能一放再放。
说是对女儿的考验,何尝不是对酒店的一次救治。
偏他将一切看在眼里,却不好对外人言明,只回家对着阮母一个劲诉说。
若女儿哪里做的不对,他一脸惋惜,恨不得到女儿身边亲自指导,若女儿做的好,又在家里给她鼓掌,俨然化身女儿控。
总之,阮柔在103号酒店的进展还算顺利。
谭总冷眼旁观,既不帮忙,也不泼冷水。
而周副总出去私底下略微提点两句,旁的一应不敢多做,阮柔更是觉得可惜。对于这位副总,想法是有,可都是很多年前的了,或许多年以前的周副总是一位有志青年,可混在猪圈里这么多年,早变得跟猪一般蠢笨。
用吧,总担心自己被他坑了,不用吧,放置又有点可惜,就跟那鸡肋一样,怎么都不合适。
经过半个月的整顿,二楼的老式电视机统一被当做二手,在内部员工中间出掉,算是给公司回点血,当然,这点卖二手的钱跟买新电脑的钱相比,不值一提。
阮柔一次性采购了四十台电脑,堪称大客户,电脑卖家直接派人上门安装,阮柔也购买了维修服务,后续会有专人对接。
电脑配置上了,网络自然也不能差,升级网络又是一笔钱出去,饶是这钱不从公司出,王一海也心疼得直抽抽。
前后不超过一个月,只见钱出去,不见钱进来,阮柔确实丝毫不急,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
一切妥当,阮柔又开始修改各个平台的酒店推荐语,着重强调全新电脑、千兆网络,等等,又买了当地几个做视频号的,大力宣传之下,很快,初建成效。
东城地域大、人员多,但阮氏酒店这点子动作,压根没想着隐瞒,不止同行,很多外行人也都多少听说过。
由此,阮柔首次凭借自己的名号,打入东城社交圈。
寂静了许久,忽然,邀约帖如雪花般飞来,不是参加哪个宴会、就是参与某个商业论坛,总之,算是初步被认可了吧。
就连在学校里,同学院的很多学生,也有了交好的意向。
对于这些,阮柔一直来者不拒。
她以前也是惯常做生意的,自是知道生意人最不能要的就是假清高。
作为生意场上的个中老手,她周旋于各个宴会中间,与各色人交好,甚至还给自家酒店牵头了两家不错的供应商。
除此之外,人脉的拓展使得很多事情都简单许多。
上一篇:社牛小男配的植物人亲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