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352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阮父阮母听闺女继续念叨,“买炉子花了四十,还有,这些材料用的是自家的,还有炭,不过家里都没有太多存货,以后肯定都是要买的,我估摸,一天下来,最少能挣上三五十。”

  “有这么多?”阮母有些不大相信,一个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三四十,这一天能挣工人一个月的,怎么想怎么不敢相信呢。

  阮父心内默默算了一番,发现跟大闺女说的差不多,面现欣喜,“我算着也差不多。”

  “真有这么多啊。”阮母有些发呆,难怪街上那么多摆摊的呢,都在偷摸着发财,按少的算,一天挣三十,一个月就是三百六,一年指不定就能成万元户。

  一笔笔账算下来,阮家三人都兴奋了,原本的困倦疲惫,在金钱的刺激下消失得彻底,阮父起身,欢喜地在堂屋里转圈,阮母面上都多了几分红润。

  阮柔将钱全部收起来,拍了两下巴掌,引来阮父阮母的注意,“爸妈,我觉得这门生意可以一直做下去,你们觉得呢?”

  “当然要一直做。”阮父阮母两人异口同声道,而后,三人对视,皆忍不住笑了。

  说话间,阮柔打了一个哈欠,身体的困倦再次席卷上来。

  “卉卉,这些待会再说,你先去睡一觉吧。”阮母心疼道。

  “嗯。”阮柔又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眼中都泛出了泪花,被阮母推回了房。

  她也没抗拒,进了屋,想起什么,“爸妈,你们也先休息会吧。”说着,往床上一扑,彻底失去了意识。

  阮母失笑,给闺女掖了掖被子,关上门,轻手轻脚出去。

  “睡了。”阮母对着阮父悄声道。

  “嗯,你身子不好,也歇会儿吧。”

  “你不歇会儿?”阮母听他话音,诧异问。

  “上午没下地,下午总要去的。”

  如今还是公分制,虽说有钱就可以买粮食,也未必差种田这点公分和粮食,可能多挣点儿总是好的,话毕,他提着锄头再次出门。

  阮母想拦,犹豫片刻的功夫,阮父已经不见了身影,她只得留下一道长长的叹息。

  到底是欢喜的,回到屋里,阮母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愣是高兴地睡不着,最后也不知时间过去多久,才终于闭上眼睛陷入梦乡。

  直到傍晚,阮父从田里回来,开门的声音惊醒了阮柔,她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下山,随即起身,阮父阮母正在院子里择菜。

  “爸妈。”阮柔招呼。

  “哎,卉卉起来了,饿了吗,我马上开始做饭。”阮母手中不停,口中还在关心着。

  “不饿。”阮柔摸摸肚子,这是真的,中午那一顿吃得实在,这会儿肚子里还饱着呢。

  阮母便笑笑,忍不住回忆起中午那一顿,就是有些费钱了。

  “没事,燕燕回来还有段时间,等她回来就估摸差不多了。”

  这倒也是,阮柔点头,想起今日买回来的东西,便赶忙去收拾,“爸妈,这东西你们怎么没收拾啊。”

  “你买的,你先看看,要我收起来的就给我。”家里的粮食一向由阮母保管,阮柔压根没想那么多,但家里用的,跟做生意要用的,区分开还是有必要的,毕竟这样算账才能算清楚。

  其实阮柔不止买了摆摊需要的糖、鸡蛋和面粉,还额外买了一些点心零食,以及从餐馆买来的两斤肉。

  一家子之前的日子都不好过,阮父阮母都劳累过度,阮父或许是底子好,如今还不显,阮母是切实被医生诊断营养不良,会影响寿数,以后肯定都要好吃好喝养着。

  至于原主和阮小妹倒是还好些,可阮小妹正读高中,眼看着就要考大学,更不提还欠着孟伟的钱了。

  事实上,若不是数着自己五百多的存款,阮柔都险些忘记孟家这一档子事了。

  婚是肯定要退的,阮柔可不想为此损害了自己的名声,所以得找孟伟结扎的证据,请人办事,总要花钱,总而言之,依旧是桩桩件件都要钱。

  不过,好在有摆摊卖鸡蛋糕的生意在,缺钱的问题很快都不是问题。

  将东西分成两堆,阮柔从原主读书时候的一堆书里,找出一本草稿纸和一枝笔,开始了记账。

  今天摆摊的材料是用的家里的,阮柔今天买的已经补上了,所以,最大的支出就是今儿买材料的钱,还有买煤炉的四十块钱,包括今天吃饭的钱,都算在来到成本里。

  简单记了几笔账,阮柔换了一页,开始写接下来的计划。

  第一步,阮柔希望能攒钱先买一辆自家的板车,如今这辆是花了两个鸡蛋借来的,暂时只借了几天,最好等到还的时候家里就能有板车,板车其他的倒容易,就是两个橡胶轮胎不好买,恐怕还得去镇上找找门路。除此外,若能买头驴就最好了,毕竟拖着板车去镇上,着实费体力,阮父年纪大了,总不好一直让他拉车。

  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买辆自行车,但自行车金贵,还要专门的自行车票,非费些心思寻摸,暂时不用着急。

  第二步,就是去镇上,找人打听孟家的事,婚期距离不远,还是趁早解决比较好。

  第三步,阮家的房子有些老旧,最好能翻修或者干脆推倒重建,阮家四口人,起码得修四间屋,另外的灶房库房柴房,最少的预算也得七八百,怎么都要过几个月再说了。

  ......

  将自己需要做的都列支清楚,阮柔来到灶房,阮母正在做晚饭,看她气色不错,阮柔也就没有上前帮忙,而是到另一边准备明日摆摊的材料。

  面粉、鸡蛋、白糖,昨天做了两轮,今天手熟,做起来快了不少,就是臂力不够,最后还是阮父来做的体力活。

  等阮母饭菜做好,阮柔的材料初步处理妥当,先放在一旁,等晚上再处理,正巧,阮小妹趁着夜色归来。

  “爸妈,姐,我回来了。”阮燕燕清脆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哎,快进来,洗洗手可以吃饭了。”阮母招呼着。

  等阮燕燕来到餐桌旁,霎时眼睛一亮,今天的伙食可真不错啊,中午那一顿餐馆的好饭菜就不说了,晚上一道辣椒炒肉,闻着就有一股肉香伴着呛人的辣味,引得人胃口大开,还有一道鸡蛋羹,配上一道青菜,对比起以往的伙食,算是绝对的高标准了。

  “姐,今天挣到多少钱了啊?”阮小妹美滋滋吃着辣椒炒肉,忍不住好奇起来,肯定得挣钱了,家里才能吃这么好啊。

  “你个小孩子家家,吃你的饭,读你的书,问那么多干嘛?”阮母见她问,连忙打断。

  阮家一共两姐妹,与早熟的原主不同,阮小妹就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心性,阮母压根没把人当大人看待,还担心她嘴不严,对外说了出去。

  阮燕燕瘪了瘪嘴,委屈巴巴看向阮柔。

  阮柔失笑,给小妹夹了一筷子菜,“多吃点,读书费脑子,至于摆摊嘛,肯定是挣钱了,但挣多少,你就不用知道了。”

  阮燕燕知道自己人小没发言权,索性不再好奇,继续开心地大快朵颐。

  一家子饭毕,阮母去收拾碗筷,阮父继续去揉面,阮柔刚坐一会儿,就见阮燕燕一蹭一蹭地靠过来,“姐,你真的准备去退婚啊?”

  “嗯,退了不好嘛。”

  阮燕燕想了下,答,“退婚是好,可对你的名声会不会不好啊,唉,你这婚就是定的太急了。”

  阮柔没吭声,她是自己有手艺,总能想办法挣钱,所以也不指着靠人,可原主就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就是再早熟、再能担事,也变不出钱来,只能把自己卖了换钱,可惜,到底没算准人心,既没猜到孟伟会对前妻一往情深,再婚只是为了找一个伺候自己和两个孩子的保姆,更没料到,阮母一片拳拳爱女心,压根没舍得用女儿卖身钱,最后还是因为身体破败早早去了。

  可以说,原主完全做了一门亏本买卖。

  可如今呢,阮柔的嘴角扬起浅笑,“那就不让名声受到影响就是了。”

  “啊?”阮燕燕没大听清楚对方的呢喃,可阮柔却没有再重复一次的打算,想起眼前的阮小妹,在原主出嫁后,为了照顾家里,在高一就辍学的事,她忍不住担忧起来。

  “燕燕,你正是高一紧要的时候,两年很快就过去了,你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以后就是咱阮家第一个大学生了。”

  阮燕燕闻言,略显心虚,她的成绩在班上中等偏上,还真不一定能考上大学,想起大姐因着赚钱,压根没参加高考,就忍不住心疼,“姐,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学习,连带着你的那份一起。”

  阮柔知道她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若是她还想读书,自己就可以去读,压根不指望别人,她只是单纯希望阮小妹以后的人生能一帆风顺,大学只是一个好的起点罢了。

  

第418章 没有想象中的姐妹谈心,反而被叮嘱了一堆好好看书问些功课……

  没有想象中的姐妹谈心,反而被叮嘱了一堆好好看书问些功课,考个好大学的嘱托,阮小妹颇为头大,正打算脚底抹油偷溜之际,正巧阮母回来,一家四口都在,阮柔的规划也做得差不多,想着以后要做的事,干脆就趁机召开一次家庭会议。

  摆出自己记得满满当当的小本子,阮柔重重咳嗽两声,以示开场。

  “爸妈,小妹,今天是咱家有重大改变的一天,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阮柔抬头,看想桌上的另三人,阮父阮母面上含笑,阮小妹亦是郑重其事,她继续道,“以前,咱们只能种地挣公分,爸妈靠着种田养活了我和小妹,还辛苦供着读书,为此累坏了身子。如今时代不一样了,摆摊做生意是政策允许的,也是能挣到钱的,虽然也辛苦,可比起下地总要好些,爸妈,你们说是不是?”

  阮父阮母有些沉默地颔首,今儿一天挣的钱,都比得上他们往年种地一整年的收入了,事实上,以阮家的家境,一年也攒不下四十块钱,所以,哪怕仍旧心有担忧,却没法说出拒绝的话。

  起码,这钱是靠着自己辛苦劳动挣来的,而不是大女儿靠卖掉自己换来的。

  阮小妹更是点头如捣蒜,还不忘拍马屁,“姐,还是你厉害。”

  阮柔失小,接着说,“所以,咱家这摆摊的生意,就得长长久久地做,挣足够多的钱。到时候,妈,你可得跟着我去医院看大夫,爹也不许一天挣十二个公分了,至于小妹,我对你唯一的要求就是考上大学,不拘省城还是外地的。”

  阮小妹顿时蔫了,倒是阮母,欲言又止,犹豫半晌还是开口,“卉卉啊,那孟家的婚事,你准备什么时候去退。”这件事不解决,就始终是他们夫妻心头的一根刺,时刻提醒他们,是他们做爸妈的无能,才让闺女为了自己操碎了心。

  阮柔眉头一皱,好在她早有打算,此刻话张口就来,“爸妈,这件事我有自己的打算,婚是肯定要退的,但孟家做的事不厚道,我不愿意直接退婚便宜了他们。”

  阮母心知她提的是孟伟结扎一事,虽然也觉得孟家有骗婚之嫌,可到底是从未惹过事的村里人,对上城里人的孟家,天然就矮了一截,见她一副要找麻烦的模样,忍不住讷讷劝,“卉卉,人家是城里人,咱们把婚退了就行,就别做多余的了吧。”

  阮柔还没回答,就听阮父气鼓鼓的声音,“孩子她娘,这事你就别多管了,那孟家差点害了卉卉的一辈子,不能这么轻易就算了。”

  阮柔刚松口气,结果就听阮父话音一转,“不过,卉卉啊,咱们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不值当为了孟家把自己搭进去,你说是不是。”

  “当然,爸妈,在我心里,咱们一家人可比其他人都要重要得多,但孟伟结扎了,我还听说他跟下放的前妻还有联系,时不时接济一二,肯定心里还惦记着,这样的人家,还指望再找一个冤大头呢,如今我还有回头路,若不揭穿他的真面目,以后再有跟我一样的被孟伟骗了去,可怎么办呐。”

  阮柔是故意这么说的,若单纯为了自己,以阮父阮母不愿意得罪人的性子,肯定不会同意,但若为了避免更多女孩上当受骗,就会犹豫了。

  果不其然,听闻还会有其他人上当受骗,阮父阮母没再反对,只是一再让阮柔小心保护好自己,万事以自己的安全为先,阮柔自然一一应允。

  两大棘手问题解决,会议的最后一个议程也来了。

  阮柔取出今日净赚的三十块钱,“爸妈,这是今天挣的钱,从今天来看,以后这生意肯定还是咱们一家子一起上,这挣了钱自然也要一起分。”

  阮母一听,急了,“都是一家人,哪要分得那么清楚。”

  若放在一般人家,当家做主的自然是阮父阮母,可阮家情况不一样,一来,这钱是大闺女自己想着法儿挣的,二来,夫妻两人性子弱,反倒不如大闺女有主意有主见,所以,不管从哪方面,阮父阮母都没插手的理由。

  “那可不行,都说亲兄弟明算账,咱家也一样,算得清楚,人人能分到钱,以后才更有干劲不是。”阮柔振振有词,其实道理摆在这,钱是人的胆,若只自己有钱,阮父阮母说不得还是原来那性子,等手头有钱,也就有了底气。

  阮柔没等两人再次反驳,从三十块钱里拨出了十五块钱,“鸡蛋糕的生意是我想的,房子也是我的,以后摆摊赚的钱,我拿五成,爸妈你们一起五成,你们看怎么样?”

  “要不了那么多,我和你爸做的那些,哪里要这么多。”阮母连忙推辞。

  阮父也是一个意思,“是啊,这些活随便来一个人都能做,卉卉,你既然说亲兄弟明算账,那就要算清楚了,不叫我和你爸妈吃亏,你自己也不能吃亏。”

  阮柔无奈看向两人,见十分坚持,只得退了一步,“行,我拿六成,爸妈你们俩一人两成,这样总行了吧。”

  阮母一算,这样来的话,一天挣三十,自己和阮父都各自能分六块钱,一个月就是一百八,恐怕比镇上工资最高的工人还要高,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当即点头,“行,那就这么算,不过以后添置东西的成本都扣掉,赚的钱这么分就行。”

  阮柔和阮父都无异议,暂时的分配比例就这么定下。

  三人分钱,唯一的局外人阮小妹,看得眼睛亮晶晶,可惜,没自己的份,想到摆摊能赚那么多钱,她都恨不得不读书,跟着去摆摊赚钱,可是,显然不可能,方才姐姐叮嘱读书考大学的话语还在耳边,阮小妹蔫蔫,没精打采的。

  “对了,今天小妹也帮了不少忙,不能白辛苦,这样吧,小妹,给你一毛的辛苦费,你看行不行。”说着,阮柔将一毛钱推了过去,送到阮小妹面前。

  白花花的钱摆在面前,傻子才会拒绝呢,阮小妹眼疾手快将一毛钱收起来,喜得美滋滋,对着阮柔就是一通吹捧彩虹屁,“大姐,你可真厉害,对爹娘孝顺,对我也好,你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考大学,争取做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阮母白了她一眼,“村里不是已经出过几个大学生了,你咋还做第一个呢。”

  “去年和今年那几个参加高考考上大学的,可都是知青,没有一个咱们本村人,我可不就是第一个。”阮小妹可算计得清楚着呢,反正这么说也没错。

  阮母无奈笑笑,可那眉眼间分明是带着纵容的。

  阮柔向来是个吃软不吃硬的,见阮小妹如此懂事乖巧,顿时起了怜爱之心,想起因着家贫,阮小妹上学从来早出晚归,且从未在外面吃过饭,都是从家里带去的,还不是什么好粮食,多是粗粮配水煮菜,当然,原主当初也是这样过来的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