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362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回到招待所,取了行李,也没敢多呆,直接去车站买了回去的火车票。

  五百只手表听着多,其实也就一个蛇皮袋,分量倒是不轻,不过孟伟背着,也不用方茹多操心。

  怀揣着对手表卖完后大赚特赚的美好幻想,方茹一路总算没有抱怨火车上的气味太难闻、火车太过颠簸之类的。

  两人离开的时间不长,前后才几天,小镇正是谣言传得热闹的时候,两人刚一在汽车站露面,立即被人认了出来。

  有好事的当即上去问,“孟伟,你不是跟人私奔了吗,怎么又回来了,不会没钱了吧。”

  孟伟懵了一下,奇怪道,“婶子,我是去南方进货了,什么叫私奔了?”

  “真是去进货的啊?”那人瞄了一眼蛇皮袋,还想近距离看看到底进了什么货,能不能便宜买点,就被生气方茹推开。

  “你们这群长舌妇,瞎说什么呢,到处传谣言,小心我去告你们。”

  好事的婶子心头讪讪,到底不敢赌人家跟不跟自己计较,嘀嘀咕咕着走了。

  

第434章 人走后,孟伟神色有些怪,说诧异吧,是有点,说高兴吧,也……

  人走后,孟伟神色有些怪,说诧异吧,是有点,说高兴吧,也有那么点,唯独没有的就是被冤枉的愤懑。

  他觑了眼方茹,小心翼翼道,“小茹,是婶子误会了,你别放心上。”

  “嗯。”方茹压根没惦记这些,她满心满眼都是刚带回来的一蛇皮袋手表,进货只是开始,最重要的还是接下来卖手表的环节。

  她一个人显然销不了这么多的表,方茹想找一个合伙人,或者说,发展一群批发手表的小倒爷,五百只表看着多,但从小镇往四周扩散,拢共十几个村子,销五百只表并不算太难,但还是那句,她离开小镇许久,没有人脉资源,人家不信她,她也没有足以相信的人。

  愁眉苦脸了好会儿,孟伟见了还以为是方才婶子说的话让人不高兴了,心里有些忐忑,将人送回了方家,这才往自家的方向走。

  出去好一阵,路上又折腾得够呛,孟伟一时竟也忘记回父母家把孩子带回来,而是径直回了自家。

  时间不早,家里安安静静没有丁点身影,孟伟看着冷锅冷灶,这才想起,章秋月怕是去上班了,而孩子也在上学,想到孩子,就想起被送到亲爸妈那里的两个孩子来。

  孟伟猛一拍脑袋,他是真的这会子才想起来,原本想直接躺下睡一觉的,此时也不得不转身出门,得去跟爸妈说一声,晚上把孩子接过来。

  等到了孟家,家中依旧只有孟家二老以及没有工作的孟大嫂,见了孟伟,孟父孟母还一阵排揎,只是到底亲生的,待确认真不是私奔后,孟母骂了两句,随即心疼起来。

  “坐车累坏了吧,吃了没,我去给你热饭。”说着,脚步麻利往灶房。

  一旁,瞧见眼前一幕的孟大嫂脸色肉眼可见黑沉了几分。正经来说,孟家是分了家的,钱财粮食和房子都分了,只是大房和二房都还住在一起,但两房在一起吃都是要交粮食的,三房送两个孩子来,吃的不是旁人的粮,而是大房和二房的。

  这也就罢了,小叔出门,又是后妈,家里暂且养几天,只能忍,可好不容易等到人回来,两手空空不说,还要在这连吃带拿的,给她恨的哟。

  奈何恨也没法讲,谁家上人家亲妈是自己婆婆呢,孟家大嫂只得把火气咽下,甚至想着要不要彻底分个家,离老两口远远的才好,只是,她家那个是老大,担着养老的重任,恐怕跑不掉。

  越想越气,全程孟伟吃饭的时候,孟大嫂都在一旁幽幽看着,弄得人饭都吃得不香了。

  吃过饭,孟母滔滔问着孟伟南下的事来,孟伟遂将自己来回一趟的事说了个详细。

  听着听着,孟大嫂的眼睛亮了,“你是说你待回来的是便宜手表,我能跟你买两个吗?”

  孟伟露出为难神色,没有答应,而是解释道,“大嫂,这手表是小茹的,跟我没关系,我也不知道她打算怎么卖。”

  这话就是拒绝的意思了,是,手表是人家的,但问都不说问一句,明显没把她这个大嫂放在眼里。

  孟大嫂这下是彻底歇了心思,懒得再搭理母子两人,干脆起身回屋,只留下啪嗒一声关门声。

  孟母见状有些生气,忍不住嘀咕两句,孟伟尴尬,索性也走了。

  孟伟和方茹结伴回来的消息,几乎是一天内就传遍了小镇,毕竟当初私奔的传言还在,如今人回来了,大家可得八卦好一阵呢。

  章秋月回来时,早已知晓消息,看见孟伟也不惊讶,晚上,孟伟的两个孩子也被接回来。

  孟伟想起镇上传得离谱的谣言,有心想解释两局,可惜章秋月丝毫没在意,反而直接提起另一件事,“这个月的生活费你还没给,家里快要没钱买菜了。”

  孟伟又是一噎,只觉得回来才一天,怎么全是破事。

  他身上有钱吗,当然没有,这一趟来回吃喝住宿加上车票钱,不仅花完了他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存款,甚至连原本借来的钱都没剩下多少,此时被妻子追着要钱,孟伟脸色都有些胀红。

  他摸摸口袋里剩的几毛钱,不说这钱是借人家的,得还,就是这几块钱他也拿不出手,只得讷讷,“现在手头没钱了,等下个月开了工资,我再给你补上。”

  于是,方才都心情毫无波澜的章秋月,脸色臭了,孟伟工资就那么多,一个月的工资大半得交生活费,剩下的他自己用些,也就不剩什么了,这个月的生活费要用下个月的工资来抵,就代表会从中赖掉一个月生活费。

  熟悉的“啪嗒”声后,孟伟眼睁睁看着人扔下筷子,跟上午孟大嫂如出一辙,不过显然章秋月没有直接走人,而是认真问,“你请假跟人出去一趟,帮人运货,不仅没有挣到一分钱,还倒贴几十上百?”

  明晃晃的质疑让孟伟有些讪讪,他解释,“小茹一个人不容易,手头也不宽裕,我帮衬着些,哪里还意思要钱。”

  章秋月点点头,看似理解,其实呢,半点不能理解,但她不擅长跟人争吵,听了后,默默决定把家里伙食费降低几个档次,万没道理让她一个人补贴家里的伙食费,大不了一起啃糠咽菜呗,她给闺女开个小灶的事。

  遂,孟家伙食降低了几个标准,孟伟有苦说不出,谁叫她理亏呢。

  另一头,阮家的面包店人来人往,人多了,消息自然也就传得快,此时也知道了孟伟回来的事。

  她自己反应平平,倒是阮父阮母颇有些不平,或许是当初自家女儿差点嫁到孟家的事在,阮父阮母对章秋月颇有些怜惜,没客人的时,同仇敌忾,对准孟伟就是好一顿骂,最后免不了来句,“幸好当初没嫁他。”

  对此,阮柔也没有更多想法,毕竟光方茹回来一事,就跟原主记忆里的颇为不同,以后孟家的事,且走且看吧。

  第二天,比孟伟没有私奔回家更震惊的消息出现,那就是方茹待回来一批电子表,价格便宜,有散卖有批发,一时间惹得小镇人心浮动。

  

第435章 事实上,在缺衣少食了十来年,如今依旧不大富裕的小镇,电子表的诱……

  事实上,在缺衣少食了十来年,如今依旧不大富裕的小镇,电子表的诱惑力依旧是巨大的,尤其这电子表价格还十分便宜时。

  不等方茹想出个正经出路,安静许久的方家,一日之间客人络绎不绝。

  大部分是镇上居民们,听说消息后想买电子表的,也有小部分消息灵通又有几分小聪明的,身上揣着钱,想要帮着销货,当然,少不得从中赚几分利。

  于是,方茹望着院子里满满当当的人,心头忽然松了松,也是,如今可是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且得等十几年后呢。

  方茹在回来的路上就想过手表的售价,便宜的一款,进货价十八,她计划加价二十,三十八卖出,而进货价二十八的,加价三十五,也就是六十三,其实也不算便宜,但总归比国营商店动不动上百的手表便宜得多。

  面对一众来买手表的人,方茹面上难掩得意,招呼起客人来,仍带着几分高高在上的姿态,好在这年头的人们早已习惯国营商店的高姿态,此时也不以为意,反而为自己捡到便宜而欣喜。

  不一会,十来个买手表的挑中了自己喜欢的颜色款式,免不了跟方茹讨价还价。

  方茹是不耐烦这些的,哪怕知道这时代的钱较后世更值钱,可为了三块五块的来回掰扯,着实有失她方大小姐的身份,“好了,就这个价,我这边不还价。”

  生意买卖本就是漫天要价遍地还钱,本来大家也没准备还下几块钱来,但此时听见,难免觉得心中有几分不舒坦,心大的闻言直接掏钱付了账,而心思稍复杂些的,心觉不痛快,将手表放下,悄无声息地走了。

  最后,院中大部分人都走了,唯留下两三个人,方茹分明见他们手腕上已经有一块手表,留到现在,目的不言而喻。

  方茹很快跟其中两人商定了进货的事宜,至于另外一人,手头资金压根不够,还想记账,被她一口拒绝。

  五百只手表,刚才卖出了二十二只,剩下的由两个人均分,方茹给了比零卖价低五块的价格,至于两人怎么卖、卖不卖得出去,方茹是完全不管的。

  一口气将货全批发出去,一进一出间,不仅回本,还一次兴赚了一万块钱,堪称暴利。

  方茹手中握着两万块钱,只觉得前不久的疲累困顿霎时消失干净,唯余对金钱的向往,她几乎立时决定,不能浪费赚钱的大好时机,她要立刻再次南下,当然,少不得再次拉上孟伟。

  五百只手表,在小镇引起轩然大波的同时,不过三两日,肉眼可见,镇上多了不少手戴手表的人,就连阮母不喜方茹,也少不得羡慕。

  阮柔便笑着问,“那我也去买一只回来?”

  阮母连连摇头,“不,要买就去国营商店买。”她可不愿意便宜了方茹。

  阮柔晓得她的小心思,铺子里的营业额逐步稳定,总归不差这几十一百的,她当即道,“那我们去国营商店,那的表还保修呢,坏了还能找着人。”

  阮母没吭声,只当女儿自己想买手表了,结果,等一家四人到了国营商店,女儿大手笔一买就是三块手表,就连阮小妹,都承诺只要考上大学,就给买一只,给小妹乐呵的。

  买的时候痛快,等买完,阮母就有些舍不得,忍不住碎碎念叨,“你说你也是,给自己买就是了,我和你爸又不出门,店里有座钟就够用了。”

  阮柔才不搭理这些口不对心的话呢,光看阮母嘴角情不自禁的笑,就足以见得她如今有多高兴,也是先前想着家里条件不好,阮母不舍得花钱,她才没想到这些,如今看来,要买的东西可还不少。

  自从来了镇上,阮父阮母每天铺子里的活干完后,几乎就没了事情可做,跟附近的邻里们又不大熟悉,人物质上得到满足,就难免有了精神上的需求,路上,阮柔暗暗将买一台收音机记在了心上,只等过几日有空寻摸一台来。

  没过几天,在店里招待客人的阮柔,就又听说方茹跟孟伟一起出门了。

  外人只知是南下进货去了,却不知,方茹胆子颇大,不仅带上了连带上次手表赚的所有钱,还难得拉下脸面,跟孟伟一起去借了几千块钱,欠条都不知写了多少张,就想着大干一场,等有了足够的原始资本,才有本钱做一些更大的生意。

  孟伟到底是有工作的,再三请假本就惹得厂子里的领导不快,加上章秋月脸色不好,孟伟一开始想把孩子送去孟家老宅那儿,结果人还没进门,就听到了大嫂二嫂暗地里的嫌弃,憋了一肚子气将孩子带回家交由章秋月照顾,还将好不容易借来的本钱给了一百给章秋月。

  有了钱,章秋月就很好说话了,她也不贪,亲夫妻明算账,“一百足够三个月的生活费了,两个孩子你放心,我会照顾好的。”可以说,一个月三十三,足够四口人吃好喝好了。

  孟伟听了满意,后又觉不对劲,他还担心章秋月误会自己和小茹的关系,毕竟孤男寡女一出去就这么久,可怎么看着章秋月毫不在意的模样。

  但时间紧急,容不得他想太多,相较上次的出门,这次孟伟熟练多了,临走前还去摊子上买了些干粮带上,行李照例没带多少。

  依旧是颠簸的绿皮火车上,方茹望向窗外,怀揣着对赚钱的热切渴望,连带火车上的糟糕环境也可以忍受了。

  一路上还算平静,除了偶尔听见哪节车厢又被三只手偷了,便再无其他的稀罕事。

  再次来到广市,已经不需要花钱找人问路,在招待所休息了一晚上,方茹再次前往上次的手表厂。

  她也是有几分生意头脑的,手表虽然是稀罕货,可最多也只能进这一次货,差不多市场就该饱和了,至于下一次买什么,暂时还不着急,等手头有了更多的钱,可考虑的也更多些。

  在两人正欲进厂之时,就见一贼眉鼠眼的中年男子偷偷朝他们招手,显见得有事要说。

  孟伟为人谨慎,不欲搭理,结果,方茹不知想到了什么,扯上他一起跟了上去。

  两人在厂子一处偏僻角落碰头,孟伟心头不大舒坦,结果,却见小茹跟对方聊得十分投机。

  “小姐,上次你们来厂里,我就知道是位贵客,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可是发大财了。”男子恭维道。

  方茹谦虚,“大财称不上,还得多谢厂长的照顾。”

  男子面上依旧是那副谄媚笑意,眼珠子转了转,压低声音悄然道,“小姐,我这有一批比厂里价格更便宜的手表,不知小姐感不感兴趣。”

  “哦?”方茹动心,面上依旧不动声色,“比厂里价格更便宜,别是来路不正吧。”她可是打听过,这家厂的电子表售价是最低的了,再低,东西也就不是一样的东西。

  男子见她怀疑,也不恼怒,嘿嘿笑了两声,“小姐好眼光,也不算来路不正,就是我们几个工友,背着厂里多买的原材料配成的表,你放心,质量绝对是一样的,但价格每一只最少能给你便宜五块钱。”

  方茹心中飞快算着账,两万五的本钱,可以买一千多只手表,一只便宜五块,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多买两百只手表了,等算清楚,原本三分的心动顿时成了八九分,“能先看看货吗?”

  “小茹,他说的不一定是真的,咱们要不要小心点。”孟伟心脏怦怦跳,男子说的话有理有据,听着像是真的,可他总觉得有什么不对,人生地不熟的,可千万别是个骗子,直觉想要阻止。

  可惜,被即将到手的利益冲昏头脑的方茹想不到那么多,推开孟伟,厉声道,“孟伟,做生意就不能畏手畏脚,我只是先去看看,又没说一定要买,你若是怕,留在这就是了,我自己去看。”

  孟伟哪里舍得方茹单独跟人离开,再焦急,也只能跟上,眼睁睁看着方茹验过货,当场跟人商定了采购。

  付了一千定金,男子说去取货,不一会就不见了身影,孟伟依旧不安,“小茹,他不会是跑了吧。”

  方茹此时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不悦道,“孟伟,你到底是怀疑他还是怀疑我。”

  孟伟讪讪,语带委屈,“小茹,我没这个意思。”

  一个中年大男人,还露出那种少年般委屈,着实让方茹辣眼,但正是用人的时候,她忍着不耐,解释,“你说的也未必不无可能,他说的有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若是假的,我们不过损失一千块钱,若是真的,这一趟多赚的可远不止一千,还是值得冒险一试的。”

  孟伟恍然,“小茹,还是你聪明,我就没想到。”其实哪里是没想到,而是一千块钱着实太过珍贵,谁舍得拿来试一个陌生人的话是否可信呢。

  好在方茹的信任没有辜负,不一会,那言行猥琐的男子还真拖着两个大麻袋回来,“货我带来了,你们验验货吧,我可先说在前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