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于是,第一项计划完美通过,接下来就是实操,找有点信誉度的主播。
第二项计划,则是阮柔准备找人全程直播阮氏集团在建的工程,大部分人对房屋建设都是一知半解,房屋是什么结构、用的什么材料配比,具体花费的时间多少,正确的建设步骤,需要的人力多少、第三方监理是否可靠,等等诸如此类繁杂的问题,每一样都可能影响最终房屋的质量,幸而,经过一段时间土木工程的学习,阮柔如今勉强算是个半吊子。
“这真的靠谱?”爽快答应第一项计划的阮父有点犹疑,“一处楼房的建设周期可不断,少则一年,多则好几年,这要直播下来,可不是个小工作。”
阮柔狠狠点头,“当然,爸,要想把名声打出去,这一步必不可少......”
在她的极力劝说下,阮父到底同意,“行,那就按照你的去办吧。”说着,忍不住慨叹一声,“现在到底是你们的时代,你爸我老咯,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步骤。”
阮柔一本正经摇头,边竖起一个大拇指,“爸,术业有专攻,我现在只会这些小门道,可不比得爸你,在建筑方面,是这个!”
阮父被女儿的拍马屁逗得哈哈大笑,一扫近日来的晦气。
有阮父的支持,在董事会上顺利通过“直播检测计划书”,阮父派出身边最得力的许助理专门负责这项业务,未必对这件事本身有多看重,更多是对女儿的无声支持。
许助理作为项目主导人,但实际,很多事情,许助理都会来问她的意见,作为未来继承人的第一次操盘,阮柔的计划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新鲜出炉的直播官方账号、筛选可靠的中等级别主播洽谈、选择信誉度上家的检测公司,桩桩件件,阮柔都跟在许助理身后跑了个遍,足足等了一个月,一切才准备就绪,可以正式开始直播了,而在此期间,已经有部分预热,只不过关注度还不高。
正式直播开始,一开始没有激起任何水花,就如千千万万无名直播间一般,成为贡献平台数据的微小一份子。
直播的真正暴火在开始直播的第三个月。
事情的起源是又有一家房地产商暴雷,此前一拖再拖的交房日期干脆直接摆烂,宣布烂尾。
大多购房者花费半生积蓄、掏空家中几个钱包、背负上巨额房贷,这才买下属于自己的一座房,可贷款和预售制,使得他们明明没收到属于自己的房子,掏了大额首付,还要每个月按时还贷款,可是说,怨气简直要凝成实质。
一则中年男人痛哭流涕控诉开发商跑路的视频直接挂上了热搜,评论转发数一天内直接破了几百万,底下不知多少有同种遭遇的人纷纷痛述自己的经历,夹杂在其中,有某人“路人”悄悄推出了阮氏集团的直播预告。
开始并没有人注意,可阮柔舍得砸钱,硬生生砸到其下的第一条评论,很快,看着奇奇怪怪的直播间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这是什么直播?一家建设公司?”有人好奇问。
也有喜欢看热闹的人,去瞅了一眼直播间,瞬间明了,回来热情科普。
一传百,百传千,阮氏集团、直播,质量检测,几个词条直接上了热搜,这一回,可不是阮柔花钱的缘故,而是老百姓们的期望实在太过热切,愿望太过朴素。
第595章 阮氏集团直播间,又是一个周末,广大学生及工作党难得的闲……
阮氏集团直播间,又是一个周末,广大学生及工作党难得的闲暇时间,一个个纷纷被热搜吸引,进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直播间。
本以为又是千篇一律的炒作风格,没想到,进入直播间后,内容很是朴素。
一队十来人的队伍,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先是介绍了检测员的身份,而后,又报了一遍近期的计划以及今天要去的楼栋......
有人不禁疑惑地打出一个问号,就有自觉的老观众热心科普,“这是阮氏集团,就是北通市的一家老牌建设商,最近开始直播以前建造的房屋质量检测呢。”
得到回答的观众不仅没有解惑,反而更觉奇怪,“检测这个干嘛?”
一个已经被检测过房屋质量的观众欢快道,“当然是看看自己的房屋还能维持多久,有没有风险,需不需要修缮啊,对了,直播间后台还可以登记装修,阮氏集团的质量值得信赖。”
“楼上的,你不会是托吧,谁不知道装修的水深?”
“谁是托,我住了阮氏集团的房子几十年,他家质量好不好我难道不知道。”
......
于是,本来没什么热度的评论区顿时吵作一团。
负责直播的阮氏集团直播瞧见乱状,求助似的看向一旁。
接收到视线,阮柔摇摇头,低声道,“不用管。”
但凡新事物刚出现总要引起些争执,硝烟味浓厚的评论区对部分爱安静的观众当然不是好事,可有争议,才会有热度,阮柔十分期待接下来的直播热度。
等今日份直播结束,不出预料,阮氏集团直播间的热度又上了一层台阶,后天果真接到不少装修的单子,也有少部分人咨询能不能给自己房屋做个质量检测,不过,这就跟阮氏集团没多大关系了,阮柔让后台客服把这些咨询信息总结起来,送给房屋质量检测公司,全当送一份人情。
回到公司时,已经是傍晚,简单总结了一下今日份工作,阮柔便开始上楼找阮父。
她在公司从没遮掩过身份,阮父又一副自家公司任由女儿折腾的架势,她但凡做事基本没有任何阻挠。
“爸,直播最近的效果还不错吧。”阮柔喜滋滋邀功。
阮父看着忙碌完一身汗水和脏污的女儿,明明以前是被他们夫妻保护得很好的小姑娘,如今也能独当一面,欣慰的同时,不禁有些心酸,还是他这个当爸的不够强大啊。
若阮柔知道老父亲的所想,定要给一个白眼,别人有不如自己有,任何时候,自身强大才是硬道理。
“嗯,很不错,我都听下面人说了,接了不少装修的单子呢。”阮父笑眯眯,不吝夸赞女儿。
阮柔于是更得意了,她不知道的是,阮父哪里是听下面人说的,而是每天都要花些时间亲自盯着直播,看后台结果,其担忧程度比起负责直播的女儿丝毫不差。
其实,现在直播的热度是有了,可真正发酵的触发点还没出来,阮柔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直到一个月后,有其他小区住户给自己的住房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到了网,顿时与阮氏集团的房屋检测结果形成了鲜明对比。
看到热搜的那一刻,阮柔十分笃定,她需要的那个契机来了。
直播间里不好直接贬低同行,但针对检测结果,阮柔让直播们更加详细地说明,以免让大家更清晰认识到其中差别。
观众们又不是傻子,加上不少略微懂点专业的,在网上解说得头头是道,很是引人关注。
被直播间气氛渲染,选择花钱检测房屋的人不少,结果也是五花八门,但毫无疑问,不管年限长短,其质量都远弱于阮氏集团,房屋质量直接体现的就是房屋寿命和住房体验感。
有的房子,没建今年,一场风就开始摇晃,也有的房子,除非台风来临,否则稳稳当当毫不动摇,傻子也能看出来其中差距。
一时间,阮氏集团倍受好评,住着阮氏集团所建设房屋的不由得庆幸,摊上其他劣质开放商的满心愤恨,不停在网上发布着一些谩骂言语,只不过,不管网上局势怎么发展,阮柔都尽量控制自家直播间下岁月静好,但凡有牵扯其他建设方试图引战的,一律拉黑处理。
就在这般进展下,后台一个来信引起了阮柔的注意。
并非她所期待的其他开发商,而是一个私人用户,问的问题也很奇怪。
【你们阮氏集团还接建设的单子吗,大概一个小型小区,12栋楼,层高十层,包括周边一个小型商业区,如果接的话,报价是多少?】
奇怪点在于,问的问题太生手了,正常都是开发商报价,建设方竞标,哪有把出价权给到建设方,那不等着被宰吗,阮柔心下纳闷,但还是让公司预算组给了一个大概的报价过去。
之后,对面就没消息过来,等阮柔都忘记这件事的时候,阮氏集团线下却突然迎来了一队大爷大妈队伍。
公司前台接待登记完,满脑袋问号,一时都不知喊谁来接待这群气氛古怪的客人们。
详细询问一番,知道是摸着直播间过来的,前台还是给阮柔打了电话,喊她下来接人。
于是,阮柔下来,看见的就是一群大爷大妈,前台区域热闹得宛若菜市场,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免费领鸡蛋或者廉价旅游团呢。
哪怕疑惑,她还是客气问明显是领首的一位老大妈,“阿姨,不知道你们找我是?”
“哎哟,还真是直播间的小姑娘,怎么这么年轻啊,对了,你叫什么,在公司说话算数不?”老大妈别看气质儒雅,一张口顿时暴露了其话痨的本质,叽叽喳喳个没完。
阮柔:......
经过好一番沟通,阮柔终于明白这群人是过来干什么的了。
以老大妈为首的一群老年团,是北通市市中心一家老小区的业主代表,小区名叫家园小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产物,小区整体六七层楼,质量倒是还好,但是一来老旧小区户型不好,环境十分拥挤,尤其很多房屋只有四五十平,还没有电梯,住户们年轻时尚好,如今年纪大了,爬楼都成了一个大问题。
近几年,不少老住户都选择空置这里的房屋,选择去买外面新小区的房子。
可一来,如今房价贵,另买房子对不少人家都是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二来,家园小区是以前的国营厂家属楼,虽然国营厂历经时代变迁,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可一起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谁也不愿意轻易舍弃,去一个全新的环境适应。
于是乎,拆楼重建的呼声愈发高昂,这才有了今日这一出。
第596章 阮柔了解了大概情况,明白其中缘由,顿时清楚,这不是自己……
阮柔了解了大概情况,明白其中缘由,顿时清楚,这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处理的单子。
一整个小区的建设,按陈泽兰阿姨的说法,她们作为业主代表,已经跟所有业主开过大会,大家凑了些钱,加上小部分贷款,绝对足够建设所需,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看阮氏集团报价多少,质量是不是真的可靠。
是的,家园小区找上阮氏集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听说其质量十分可靠。
似陈泽兰阿姨这般的老住户,基本都是退休或者快退休的年纪,这房子要建起来,他们是准备住到老死的,提高居住体验,未来几十年都不用为房子操心,这才是她们最需要的,毕竟,她们可没少听说谁家的子女在外面买到烂尾房以及偷工减料、质量堪忧的住宅楼。
最开始,她们想要新楼房,并没有想要自己建,而是想着跟政府提出,有官方拆迁,但事情一拖再拖,陈泽兰阿姨等人一商量,还不如自己建呢。
“叔叔阿姨,你们等等,这件事我一个人做不了主,我喊公司老板来。”阮柔听着听着头都大了,慌忙打断。
她走出去的时候,还能听到身后有人嘀咕,“原来小姑娘做不了主啊,我说那么年轻呢。”
阮柔:......
她径直去了楼上,把阮父直接从一个部门会议中拖了出来,“爸,你听我跟你说,公司来了一群大客户......”
简单把事情提了一下,阮父的眼神顿时亮了,“真的?直播还能揽来这么大的单子呢,还是我闺女厉害。”
“爸,这些话可以成了之后再说,现在陈泽兰阿姨她们肯定要了解很多具体的预算和费用等等,你看要喊上哪些人,我们赶快把这个单子敲下来。”
阮柔那叫一个急哇,眼见马上又有一个跟钱氏集团的合作项目要完工,这个项目正好能衔接上,也省得断档,一来下面养的人跑了,二来也是担心公司和工人们空闲。
有时候,人并不怕忙,就怕闲着,闲着就没钱,这方面,对公司和工人都是一样的。
阮父自然明白其中重要性,说起来,除去很久以前阮氏集团还不是这么大规模,而只是一个小建筑公司的时候,倒是接过不少单子,有个人的,也有那时候小型国营厂的家属楼,后来,房地产行业发展得越发壮大,阮氏集团也越做越大,动辄都是几个亿的大买卖,反而很少关注这些。
万没想到,还有这样绝佳的机会找上自己,阮父带着一群专业员工,初步跟陈泽兰女士商量好合作意向,将人送走后,忍不住看向自家女儿。
“玎玎啊。”阮父的语气那叫一个柔和,配上那显得有些谄媚的面容,顿时让阮柔身上的鸡皮疙瘩落了一地。
“爸,有什么事你就直说,不用这样,”阮柔抖了抖,“我害怕。”
阮父一秒恢复正经脸,十分有老板派头的模样,“玎玎啊,你这次做的很不多,等项目定下来,我论功行赏,给你发奖金!”
阮柔颇有些无语看了阮父一眼,她可不缺钱,当然,奖金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所以她欣然接受,“那就看爸你有多大方了。”
————-
之后的合作事项,因为阮柔不大懂,参与并不是很多,只是在公司有时间的话,会参与一下项目会议,其中主要原因,一是阮父认为自家女儿是大功臣幸运星,加持一下运气,二来,陈泽兰阿姨很是喜欢她,直说有她在才安心。
家园小区重建的项目作为北通市第一例的业主自发建设的商品房,很是吸引了一波本地群众的关注度。
市中心这样的老楼不在少数,居住条件十分差,又无法通过政府途径组织拆迁重建,很多人都只能将就着住,这不,第一时间盯上了同类情况的家园小区,这个重建项目能不能做好,很大程度能给他们之后的决策做出示范。
阮父也是鼓着一股气去做的,平心而论,项目体量不算太小,最关键的是,中间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最后赚到手的都是阮氏集团的。
这般大的项目和资金量,直接引起了官方政府的介入,毕竟,政府也怕阮氏集团跑了不是,总而言之,最后的结果就是,家园小区的住户根据阮氏集团的总体建设报价、以及未来住房的条件情况,各自打一笔款进入政府的官方监管账户,由阮氏集团专款专用,除此外部分资金不足的还特意贷款了部分,就是为了住上更好的住宅。
随着项目进入正式的拆迁、重建阶段,阮柔能参与得就更少了,跟一下建设进度、偶尔去一下施工现场搞搞直播进度,倒是阮父,亲自跟进这个项目,立志打出一个好名声。
随着项目动工,北通市的同行们就格外羡慕嫉妒,尤其羡慕对方有个好女儿,随便搞个直播界接到了一个大单子。
别看家园项目体量不算特别大,可有一点,也不需要阮氏集团提前垫资啊,一般房地产公司从前期竞标、拿地、营销,就是很大一笔支出,真说起来,地产行业生意兴隆,但实则地产公司到底能赚多少也是个大难题。
在一众羡慕嫉妒的老友们酸言酸语中,阮父可谓春风得意,不住夸赞自己的宝贝闺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钱氏集团的钱利仁。
同样是二代,一男一女,以往圈子里更好看的都是钱利仁,毕竟是钱家的男丁长子,表现也上佳,哪里知道,不过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两人就这般天差地别,还是阮家姑娘天,钱利仁地呢。
上一篇:社牛小男配的植物人亲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