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妈,我没事。”
虽然阮柔这么说着,但阮母的眼神依旧跟探照灯似的,从上到下将自己的女儿打量了个遍,不希望她受到半点伤害。
“那崔大忠没干什么吧,他有没有为难你。”提到这个讨厌却无可奈何的人,阮母的眼神就满是厌恶,别说让对方当自己的女婿。
“没,他还打着咱们家的主意,暂时不会对我做什么的。”
“可我听说他不是个好性子的人。”阮母确认了女儿安然无恙,依旧忧心忡忡,“这一次放过了你,不知道下次还会做什么,恐怕就是朝你爸动手了。”
一旁的阮丰收听不大懂大人间的话,但也知道自己姐姐被为难了,鼓着腮帮子不大高兴地附和,“我不喜欢那个人。”
听着小儿子的话,阮母又是一声重重的叹息。
现在的情况根本不是他们喜不喜欢,而是崔大忠首先看中了阮家的财富,其次才是女儿这个人。
该怎么解决对方,阮母没什么好的主意,只能寄希望于阮父那边能找到点助力,可也希望渺茫。
抚南县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地方,县城就这么点儿,以前阮家还风光的时候,阮家连带阮母的人际关系都是很可以的,阮家也能称得上本地有名望的人家。
可阮家龟缩了好几年,如今被崔大忠盯上,她不信抚南县交好的其他人家不知道,可他们都选择了袖手旁观。
阮母自觉没有资格责怪任何一个外人,可心里多少有几分不平和委屈。
“妈,我想,或许我能做点什么。”看着阮母担忧的模样,阮柔到底选择透露一些自己的打算,哪怕这会给自己接下来的行动带来危险。
阮柔打的主意其实就在西北的沙漠中,平行世界很多大事件的发展都是一致的,且那么大的动静,距离并不太远的抚南县很多人都隐约知道点消息,她在自己及阮家陷入危难之际,找上门去,不算一件太引人注意的事。
当然,最好的接入点还是能找到一个中间的推荐人,阮柔出门期间一直搜寻原主的记忆,最后找到了一位靠谱的人选。
原主的成绩本来就非常优秀,可以说,要是有没有这一场特殊的动乱,她本来不必遭遇这些乱七八糟的破事,而是顺利地从高中升入大学,拥有光明的未来。
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
阮母看向女儿,眼神中带着好奇与疑惑。
阮柔遂将自己的想法一点点说了,顿时,阮母面上满是挣扎。
“可是去了那里,你短时间就回不来了。”阮母有些担忧,被崔大忠惦记固然是一件恶心事,可让女儿长久地离开自己身边,也并非一个上佳的选择,如果可以,她希望有更好的办法。
“妈,我在不在这里,只要咱们一家人的心是在一起的,就足够了。”阮柔劝慰,“而且,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阮母沉默,“晚上等你爸回来再商量商量吧。”她始终不想做出决定。
下午,阮柔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撰写一些草稿。
想要得到庇护,首先得展示自己的能力,而阮柔有足够的能力,关键就在于展示多少,以及在对面的研究中能够提供多少帮助。
她一页页地写着草稿,一串串复杂到常人难以看懂的公式,几乎是这个时代数学研究的顶端了。
当然,这不是她真的多么有数学天赋,而是曾经站在过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比现在的人更为简单轻易地了解乃至运用这些知识。
一个下午的时间匆匆而过,等太阳逐渐西沉,阮父带着满身的疲惫归来。
阮父如今的工作是在附近的肥皂厂当工人,不过,这份工作是他几年前刚换的,在此之前,他是钢铁厂的后勤主任,掌握着不小的权利,后来碍于资本家的身份,他半主动半被动地离开钢铁厂,甚至选择了肥皂厂工人这类很是辛苦的工人岗位,就是为了让家里不至于遭受太多的挫折。
“爸爸,你回来啦。”阮丰收也就苦恼了上午那一会儿,下午没人搭理,他又不喜欢出去跟其他皮小子玩,就自己一个人在院子里数蚂蚁、爬树掏鸟窝,玩得很是开心。
“哎,丰收今天有乖乖听话吗?”阮父掂量了一下儿子,露出一个真心的微笑,唯独眼中依旧残留一丝忧愁。
第679章 “丰收很乖。”阮丰收乖巧回答,小人儿的脸上也显露出一丝不符合年……
“丰收很乖。”阮丰收乖巧回答,小人儿的脸上也显露出一丝不符合年纪的担忧,“可是妈妈很担心姐姐的安全。”
阮父的神情直接一沉,放下怀中的儿子,看向出来迎接的阮母问,“崔大忠那个家伙又来了?”
阮母点点头,“今天非要让崔干事来把红英带出去。”见阮父太过愤怒,她补充了句,“好在只是去国营饭店吃了顿饭,暂时没什么事。”
“好什么好,这次是去一起吃饭,我们拒绝不了,下次他敢上门提亲,我们难道就能拒绝了?”阮父的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无力。
是他这个做父亲的无能,所以才会让女儿置身于险境。
他的回忆不由得回到了几年前,那时国内的形势就已经很紧张了,不少以往有联系的友人们都纷纷拖家带口、变卖家产奔向国外,只是那时他还有很多的不舍,也不愿意相信局势就到了那一步。
所以,他选择了留下,以为阮家的身份背景不会是很大的威胁,也以为曾经伸出过的援手虽说不指望得到更多的回报,可起码能庇佑一家人的安全。
阮父叹了一口气,事实证明,他再次选择错误,在对的时机却做了错误的选择,以致如今错误的时机下做什么都是错的。
就在三人沉浸在迷惘情绪中时,阮柔抱着自己厚厚一沓草稿纸走了出来。
“爸妈,我有一件事需要征求你们的意见。”
阮父看向阮母,见她点头示意,遂将丰收打发到一旁,而后三人走到客厅,开启了一场正式的会谈。
待阮柔说出自己的决定,阮父露出的不再是担忧,而是浓浓的质疑,对女儿能力的,也有对这件事本身的。
阮父印象里,女儿的成绩是很好,尤其数学,可也没超过普通人的界限,顶多比一般人稍微好了一点。
关于这点担忧,在看到阮柔草稿纸上密密麻麻、且完全看不懂的公式后,稍微有了点信任。
但他还是道,“我明天请假带你去找个人,要是她说没问题,我就来想办法。”
对第二点的担忧才是最重的,阮父看向女儿,“红英,你明白这个决定代表什么吗,那个组织的意义跟其他的国营工厂都大有不同,可能你的一生都会被捆绑住,再也没有年轻的选择。”
“你还年轻,本该有更多的选择,爸妈从来没想过你有多大的出息,只希望你能在我们的庇护下安全、自由地长大。”
“可是,现在这是最好的选择了。”阮柔坦诚道,不是她真的想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做奉献,每个世界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按照原定的路线往前走或许才是最好的。
阮父摇头,嘲讽一笑,
什么选择,他刚才劝的那些其实都是废话,除非真的有办法解决崔大忠带来的危险。
可解决了一个崔大忠,下次还会有王大忠,李大忠、赵大忠......只要阮家的财富还在,危险就会一直存在。
相较而言,与其解决外来的麻烦,不如给自己找一个足够强势的保障。
这个问题到底没有讨论太久,阮父最后实在沉默中同意了阮柔的决定。
第二天,阮父没有去上班,而是请假带阮柔去见了一位自己的老朋友。
阮父口中的朋友,是一位大约五六十岁的阿姨,一身书生气,听阮父来时路上的介绍,对方名叫钱婉,以前是一位大学老师,专门教数学的,后来见情况不对,才辗转回到抚南县的小学担当小学老师,看着不显眼,但其实学识很是惊人。
得知阮父二人的来意,钱婉有些惊讶,可钱家跟阮家是老相识,所以到底还是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在考察阮柔的学识过关后,主动提出可以带他们找到相关的负责人。
阮父自然是好一阵感谢,方才带着阮柔离开。
回去的路上,气氛比来时稍微轻松了很多。
以往偏显少言寡语,并不怎么跟儿女有正式沟通的阮父好似突然多了许多话,交代个不同,叮嘱阮柔在外面生存的各种注意事项,让她跟同事打好关系,对外的脾气要好一点,更要好好照顾自己。
阮柔一边听一边默默点头,这些东西她很早就知道了,确实原主曾经梦寐以求的和谐场景,她认真听完,记住每一句叮嘱。
回到家,跟阮母告知了这个消息,
或许是事情已经决定下来,阮父阮母的心情都好了不少,甚至于阮母都开始给她收拾需要带走的行李。
不过显然,出于保密原因,即便能带,也带不了太多东西,最后阮柔只要了几件衣裳和一些吃食。
第680章 又过了几日,阮柔的所有谋算终于达成。 在她离开阮家的……
又过了几日,阮柔的所有谋算终于达成。
在她离开阮家的前一天,她就从阮父那里听说了崔大忠因为贪污侵占公有财产被抓的消息。
“总算是结束了。”阮母感慨,看着女儿的眼神轻松不少。
阮父同样如此,他只是叮嘱了一句,“去了那边好好干,要是有机会通信最好,没有也不用着急,我们会一切平安的。”
阮柔重重点头,最后一次环视自己来到不久的家、阮父阮母以及受大人影响显得有几分彷徨的阮小弟。
“爸妈,丰收,你们好好照顾自己,我有机会会给家里写信的。”
阮柔说完,回去继续整理自己的行李。
走的那一天,阮柔背着一个小包裹,在只见过一面的指引者带领下,来到了戈壁滩的沙漠。
沙漠中,阮柔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计算。
庞大的数据,基本都要依靠人来计算,一次又一次试错,一次又一次地重来。
有时候阮柔需要通宵达旦,整个人精神萎靡又精神奕奕,有时候,阮柔也会无所事事,只能待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看书。
这里并不是一个能随便走动的地方,相反,碍于保密要求,每个人的活动区域都是有限的,如预料之中,对外的通信更是受到严重的限制。
阮柔所写的信会被检查人员再三检查,基地内部的事情不论大小都不被允许外泄,所以唯有的几封信,她都只是简单报了平安,顺便寄去自己的一半工资。
在几乎封闭的基地内部,如阮柔这般研究人员的吃穿住行都是被包揽的,她根本不需要花钱,或者说,根本没有花钱的地方。
除去根本没有自己的生活外,更让阮柔苦恼的是当前的研究进展似乎陷入了停滞。
研究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需要无数人的汗水努力与一点点小运气,她们如今或许就是欠缺了那一点点运气带来的灵感。
但阮柔不是最核心的研究人员,所能做的不过是提供自己能给与的辅助,着急也没办法。
好在,成果来得比原本预期的要早得多,几乎提前了整整一年。
研究成功的意义很大,阮柔能说出很多,譬如一群研究者的心血没有白费,譬如代表这个新兴的国家终于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终于有足够站上世界的舞台,终于赶上了前行者的脚步。
但于阮柔而言,最近距离的影响就是,基地对她的束缚减少了很多。
进入这个基地几年后,阮柔终于第一次获得了离开基地的权限。
之前的约束,既是束缚,也是保护,而今,有了足够的实力,这份保护就不需要再如此紧张。
戈壁滩的条件实在有限,不是后勤不想提供更好的,实在是没有条件,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所以,包括阮柔在内的很大一部分研究人员都是靠着信仰在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离开基地,阮柔第一时间回了阮家。
阮家的居住位置没有变化,依旧在熟悉的小院,时光的蹉跎中,有了明显的破败痕迹。
相较而言,阮父阮母的变化则没有那么大。
因为生活中没有太多的烦恼,哪怕过去几年,二老也没有明显年老的迹象,倒是阮小弟阮丰收,肉眼可见地长大。
离开前,阮小弟还是一个十分稚嫩的孩子,而现在,阮丰收已经成了一个颇为挺拔精神的小青年,不变的是,他依旧懂事听话,没有很多同龄小孩的顽皮。
“红英,你回来了。”阮父阮母激动道。
“姐。”阮丰收的眼中也带着明显的喜悦。
“嗯,我回来了。”阮柔笑着道,“而且,我以后可以经常回来。”
上一篇:社牛小男配的植物人亲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