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封失败,黄仙姑她魂穿70了! 第190章

作者:酷爱晴天的小猪 标签: 穿越重生

  张鹏留在一旁的观摩学习,他现在只敢给自己或者部队养猪场的猪扎针,练习针灸技艺。

  杨旭文按照吴奶奶的指示穿着脱下外套里面只穿军用背心,吴奶奶抽出了细长的金针犹豫了片刻落下了第一针。

  杨旭文面色发紫额头冒着虚汗,虽然痛苦难当,但是他硬生生没有喊出一声来。

  紧接着便是第二针,金针刺入的穴位流出了黑红色的血。杨旭文的表情变得痛苦而狰狞,他的手不受控制的抓向面前的吴奶奶。

  幸好张鹏眼疾手快的按住了杨旭文的双手。

  糖葫芦跟小铃铛被小舅居然异状吓到了,不禁向后倒退了几步躲到了妈妈的身后,但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又忍不住去看小叔。

  糖葫芦问:“妈妈,小舅,不会有事吧!”

  四娘柔声说道:“小舅不会有事的,太奶奶正在给他治疗。”

  等到第三针的时候,吴奶奶显得有点吃力了,鬼门十三针,每一针都极其的损耗心神,这可是跟阎王爷抢命的活计,上一次她在京市救邹老师用了十三针,她缓了大半年才恢复。

  杨旭文身体剧烈的抖动,眼睛外凸布满了血丝,整个人就像一头发狂的野兽似的。张鹏竭尽全力想要按住他。

  “他劲太大了,我就要按不住他了。”

  四娘快步上前,一掌劈到了杨旭文的后颈处,将其劈晕了。

  “这回你不用按着她了。”

  这劈晕可是讲究力道,力小了没效果,力大人当初就噶了。没有经验很难控制好力道。

  四娘暗中散发灵力潜入杨旭文的身体,打算用自身的灵力压制猖獗的蛊毒。她能够感觉到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想要杨旭文的命,对方似乎也察觉到了杨旭文并未死,此刻正在开坛做法打算加速蛊虫的生长。

  四娘给奶奶喝了一杯加有神柳玉露的柠檬红茶,这能够帮助尽快恢复精力跟体力。

  喝过红茶,吴三花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好转了。这回她的手也不抖了,落下了第三针少商穴道。

  杨旭文的脸逐渐有了血色,表情也没有刚刚那么痛苦了。

  吴奶奶没有下第四针,因为她担心藏匿在杨旭文的体内的蛊虫会暴走,现在只能够暂时压制它。

  好一会,吴奶奶无力的叹气道:“雨黛,奶奶尽力了,这蛊毒霸道蛮横,我只能压制三日。三日以后这蛊虫必然会暴走。”

  四娘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了,她找奶奶帮忙也是想尽量的拖延时间。她已经联系了西山姥姥,拜托她请白娘子过来,她一定办法治疗杨旭文身上的蛊毒。

  可是她没有料想到,白娘子居然追上他师兄白老大离开了东北,目前下落不明,留守在东北会医术的白仙目前只有她的侄女白小玲。

  四娘上辈这辈子都没有跟白小玲接触过,完全不清楚白小玲的医术如何。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样子,便邀请白小玲出山给杨旭文看病。

  没有等到白小玲过来,反倒等到了舅舅舅妈过来了。

  两人马不停蹄的赶过来,就是为了儿子的事。当关慧清看到儿子沉睡的睡觉的时候,不禁哭了。

  因为关慧清知道小儿子好久没有睡一个完整的觉了。

  四娘跟舅舅舅妈说了二哥身中蛊毒的事。

  二人满脸的惊愕。

  舅妈问:“雨黛,你真的有办法救你二哥吗?”

  “奶奶用鬼门十三针暂时的压制了二哥体内的毒虫,我已经寻了帮手,相信她很快就回来了。”

  听到四娘说,两口子这才安心一些,这一路两人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看到的是儿子的尸体。如今得到了四娘的许诺,让他们又看到了希望。

  这是关慧清和杨英来第一次见到外甥女还有孩子们,虽然早就见过照片了,但是一点都妨碍老两口稀罕这三个娃。

  关慧清忍不住念叨着。

  “雨黛,你大哥今年都27了,还没对象,真是愁人。跟他同龄的差不多都结婚了。前段时间我给介绍个不错的女医生,人家愣是没看上眼,真不晓得他喜欢啥样的。”

  四娘笑着安慰道:“舅妈,你别担心,我相信大哥的缘分很快就来了。”

  糖葫芦跟小铃铛一脸好奇的看着舅公舅婆。

  老两口打从心眼里喜欢这三个孩子,可能是血脉亲情的缘故,让他们只是第一眼,就觉得无比的亲近自然。。

  

第324章 见面就吵的父子俩,仙鹤长海它来了。

  等杨旭文醒来看到了自己的父母双亲,有但惊讶还以为自个做梦了。

  “爸,妈,你们怎么来了?”

  杨英来恨不得揍一顿离家出走的老儿子,但是一想到老儿子此刻身中蛊毒,他便不忍心了。

  “我跟你妈要是不来,你是不是打算找一个谁也不知道地方,悄无声息的死掉。”

  见杨旭文低头不吱声,杨英来便知道自己猜对了。

  “你傻不傻,出了事咱们大家一起面对,你这么逃避算什么,我从小就就是这么教育你的吗?你是一个孬种,你是懦夫……”

  杨英来越骂越激动,他就是那个传统的严父,心里担心着儿子,但是嘴里说都是像刀子一样冰冷的话。

  “对,我就是孬种懦夫。我让你失望了是不是。”

  杨旭文愤怒的吼道。

  平时对外人谦逊有礼的杨旭文在跟父亲交流的时候,完全做不到心平气和,只要说几句话便会激烈的吵起来。

  “你这个逆子!”

  杨英来来了脾气抬手就要打儿子。

  关慧清拼命拦阻。

  “我不让你来,你非得来。咱儿子要有个三长两短,我饶不了你。”

  妻子的话,让正在气头上的杨英来稍微清醒了一点,但是让他一个当老子向儿子低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次听到妻子请假去找儿子,他也推了手头上的工作,连夜赶火车奔赴阳城。中式父子关系就是这样别扭,彼此关心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

  杨旭文不再说话,他觉得跟爸爸完全沟通不了。

  四娘上前劝说:“舅舅,气大伤身,你别跟二哥吵了。你们父子两人就不能够心平气和的说话吗?”

  杨英来看了一眼儿子,无奈的叹息。

  父母跟孩子较劲注定会输的一败涂地,要不怎么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有事家事亲人之间是分不清的,剪不断理还乱。

  在司令楼待了小半天,一行人回到四娘家吃午饭,正好岳屿森回家吃午饭。他跟舅舅杨英来握手打招呼。

  杨英来仔细的打量岳屿森,当初外甥女跟他说嫁给了乡下当兵的,他是一百个不愿意的。他心里更愿意外甥女嫁给一个有稳定工作的学者。

  “真是后生可畏啊!”

  “舅舅您过誉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杨英来就是看岳屿森不顺眼,这大概是所有老丈爷的通病吧!觉得辛辛苦苦养大的宝贝闺女被一个陌生的男人抢走了,自家的白菜被猪拱了。

  相比岳屿森与杨英来紧张的气氛。

  张莲花跟关慧清气氛融洽有说有笑的。

  关慧清夸张莲花:“好姐姐,你长得真年轻,看着一点都不像奔五十了。”

  “哪有,还是妹子你长得俊,怪不得能够生出这么好的一对儿子。”

  两个女人一通商业猛夸。

  张莲花又切了一盘猪耳朵酱牛腱子,青菜是后院菜园子的,野鸡炖蘑菇,蒸鲈鱼,隔壁罗秀娟弟弟又送来不少的海鲜,有虾还有螃蟹,还有半斤海参,打算留着跟孩子们做海参粥。十菜一汤十分丰盛。

  吃过饭,岳屿森便去上班了。

  舅舅跟舅妈打算住在军区的招待所,杨旭文留在四娘家方便他后续的治疗。

  四娘对他们说:“舅舅舅妈,你们别着急,刚刚屿森跟我他去招待所定房间。”

  两口子都觉得岳屿森心思细居然能够想到给他们预定房间,去晚了极有可能没有房间,最近部队来了不少的探亲的家属。

  杨旭文陪着小铃铛画画,小铃铛每天会画一幅画,有花有草有山,狐八一经常在他的画里出现。

  胖胖的肥肥的看着特别的滑稽,小铃铛画的生动有趣,能够精准的抓到动物的神韵,虽然潦草但是神形兼备,看她的画,总能让人莞尔一笑忍俊不禁。小铃铛甚至连动物动作神态都素描了出来。

  杨英来看到小院里有石桌上面还有象棋,他看到小土豆正看着他,看的蛮专注的。杨英来看到小土豆就不禁想到自家儿子小时候,但是没有这孩子眉眼精致,明明年纪不大,但是气质沉稳像个小老头似的。

  “小娃娃,你会下棋吗?”

  小土豆点头。

  杨英来自认自己的棋艺不错,一时技痒道:“小娃娃,跟舅公下一盘如何。”

  “好。”

  简单明了。

  一老一少落座,原本杨英来打算让一让小土豆的,但是下着下着,他震惊的发现,小土豆棋艺惊人,看似漫不经心的随意,其实完全就是圈套,让他不自觉的落入他的陷阱里。他还发现以一个恐怕的事实,这小家伙在故意藏拙,凭他的棋艺完全可以轻松的碾压,心中不禁想这是哪里来的妖孽这么厉害。

  就在杨英来愣神的工夫,对面的小家伙只有用一个不起眼的小卒将军了。

  “你输了!”

  有那么一瞬息,杨英来感觉自己不敢看小娃娃的眼睛,感觉每一步都被他算计了。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但是小土豆转而朝他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脸。

  顿时让杨英来打消了所有的疑虑,觉得小土豆不过是聪明的孩子而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关慧清跟张莲花十分的投缘,两个人一直在聊天。从工作到生活到孩子,谈论最多的还是家里的孩子。

  傍晚时分杨英来带着妻子去见老领导岳司令,既然来了阳城,就跟见一见老领导。正好可以跟他说一说云省边境的事。

  杨英来跟四娘说,他年初的时候去了林父林母所在的地方,他们一切都好,让四娘不要担心。他们夫妻最挂念还是女儿林雨黛。

  四娘心里琢磨得找个机会去青海看望爸爸妈妈,既然他们暂时回不来,那她就奔赴千里去看望他们。

  狐八一抬头看着天空,四娘也抬头看着天空,此时舅舅舅妈已经去司令楼了。她抬手释放灵力,眼见那只瞎眼的仙鹤撞到了阵法的屏障上,就像一块抹布似的。

  四娘明明已经打开一个缺口了,但这只缺心眼的玩意,就是看不到。只见它一点点的滑落,看起来既滑稽又可笑。

  四娘一挥手解除了阵法屏障,那只撞迷糊的仙鹤重重的砸在了地上。

  糖葫芦跑过来问:“妈妈,这家伙是大鹅吗?”

  “你才是大鹅,你们全家都是大鹅……”

  四娘扼住了它命运的喉咙,阴恻恻的看着它。

  仙鹤长海赶忙求饶:“女王,饶命啊!我就是一个路过打酱油的小仙鹤。连蚂蚁都不忍心伤害。求你放过我吧!我家里还有八十岁的老母,下不满三岁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