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 第257章

作者:冰河时代 标签: 穿越重生

  “好吧。”

  花平去办了。

  赵澜安排好自己的事务,准备送苏若锦回尉州县,听到她说再等等,疑惑道,“今天白天没解决?”他知道小娘子要帮杨家长女之事。

  “嗯。”

  “需不需要我出手?”

  苏若锦也不客气,“当然要瑾哥哥帮忙,但不是现在。”

  赵澜在小娘子眼里看到了杀伐果断,“你想对唐家做什么?”要是杀人,还是让他来吧。

  “等过几天,瑾哥哥就知道了。”

  “还对我保密?”

  苏若锦刚要嗯嗯点头,看到郎君眼中充满危险,悄悄朝后的挪,然后猛的起身想往逃,跟赵澜一把抓住了,“还敢瞒我?”直挠她的痒痒,让小娘子求饶的哭出了眼泪。

第318章 和离 春日宴

  最后,莫不得办法,既然这样,苏若锦把计划中需要的‘得道高僧’之活给了赵澜。

  “瑾哥哥,一定是要大家都知道的有名高僧,这样唐家人才能信服。”

  原本,她只想请花平叔帮忙找个和尚忽悠唐老夫人的,既然赵澜非要‘帮忙’那就用他的面子请个真正的高僧吧。

  赵澜温柔一笑,当然同意。

  杨大娘喝了药在医馆时就发了汗,发过汗后,整个人轻松了很久,走路也不那头重脚轻了,与阿妹分别,回到家里,人还没到院子里,就被唐老夫人站在正堂屋门口叫骂,骂她偷奸耍滑,骂她骨头轻想花心思。

  要是以往,杨大娘子早就流泪了,可是今天不知为何,像是突然找到了娘家,得到了依靠,内心再也没那么恐惧,低着头,只管找活干,忙东忙西。

  唐老夫人恨不得晦气的儿媳妇现在就病死,好腾出儿媳妇的位置,让儿子再找个有助力的继室,见儿媳妇不吭声,抬起拐仗就往她头上招呼,看着就来气,非得把一口气出了不可。

  鸳鸯见主子被打,那里忍心,连忙挡上去,后背被老太婆子连着敲了几下,就差没打断脊梁骨。

  二人从回来一直忙到整个唐家都进入了梦乡才堪堪坐到灶膛口歇口气,明明三月天,已经暖和了,二人却又冷又饿,要靠灶膛里的余火取取暖。

  鸳鸯伸手摸杨大娘子的额头,“还是有点烧。”

  杨大娘子无力的靠在灶台墙边,一口力气都没有,“已经好多了。”

  鸳鸯的后背现在还火辣辣的疼,但她压不住兴奋,忍着疼痛,再次朝灶房口看看,确信没人了,才凑到主子身边,小声道,“云娘,你就同意吧。”

  杨大娘子用力抬起眼皮,“不是我不想同意,而是唐家人不会放过我。”

  “你做掌事赚钱,他们该高兴才对啊?”鸳鸯不解。

  杨大娘子的心却沉得很,摇摇头:“不管赚多少,都轮不到我们娘几个,还浪费了阿锦的心意,又何必呢!”

  鸳鸯急了,“不管怎么说,做掌事赚到钱,总会让你少干这些家事吧?”

  怎么可能?杨大娘子心道,就算她做了掌事,赚了钱,她们还是不会放过她,他们啊就是想把她折磨死,如果不是为了三个孩子,她早就……

  杨大娘子无力的闭上眼,黑夜里,看不见的泪水直往下流。

  爹的所作所为就是最大的原罪,她这辈子在唐家永远抬不起头。

  就在杨大娘子离开苏若锦那刻,她其实就已准备好拒绝,只等下次见面说了就是,可是没想到的是两天之后,唐老夫人跟夫君上司的夫人去相国寺上香,回来后居然没骂她。

  一个整天想着她怎么死的老太婆居然一点声音都没有,吓得杨大娘子的魂差点丢了,难道老太婆要动手了吗?

  杨大娘子一边担惊受怕,一边又怕死了孩子没人照顾,给三个孩子缝缝补补,下意识的就在准备自己的后事。

  老太太沉默三天后,在唐主事下值后,把他们夫妻二人叫到了房间。

  门一关,黑洞洞里的屋里,一盏油灯,火光豆大,幽幽暗暗。

  唐老太太也幽幽的开了口,“杨氏……”

  来了,终于来了。

  杨大娘子麻木的跪到老太太面前。

  “二郎——”

  唐主事看向灰头土脸的妻子,满眼厌恶嫌弃,跪的时候,刻意离她很远,“娘。”

  “给她写封和离书,还有三个孩子都归她。”

  唐二郎一愣,不解,“娘?”

  杨大娘子浑身一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她怕是做梦,不敢抬头,死死的压着喷薄而出的巨大的惊喜,低头,死气沉沉。

  要不是胸口起伏,跟死了也没什么区别。

  唐老太太不耐烦,“赶紧的,明天早上当着周围街坊,体体面面的把她送走。”

  “娘,你……”

  “赶紧的,不要你的仕途了?”

  一听到前途,唐二郎虽不明白她娘怎么了,但是甩了杨氏这个女人,他也乐意,只是这样也太便宜她了,虽不甘心,还是听了娘话,乖乖写了和离书,连孩子一道弃了。

  杨大娘接到和离书,跟做梦一般,怎个人都傻了,一动不动,唐老太太跟唐二郎嫌弃的让鸳鸯把她拖到柴房去。

  现在,杨大娘子主仆就睡在柴房。

  鸳鸯吓死了,都没注意到被主人死死捏在手里的和离书,见她傻了,以为老太太又羞辱她,刺激的她傻了,吓得直哭,“云娘……云娘……你不要吓我……”

  杨大娘子三个孩子听到鸳鸯哭的上气不接下气,也跑过来,见她跟以前看到的傻子一样,也吓哭了。

  一时之间,好不凄惨。

  唐家其他人,个个幸灾乐祸的看向柴房方向,姓杨的那个扫把星终于要死了吗?

  杨碧云不知道自己这一夜是怎么木过来的。

  第二日,平时恶毒的恨不得她死的唐老太太突然虚伪成慈祥的老太太,找了个牛车,对好奇的左邻右舍说道,“杨氏思念亲人,念到病入膏肓,前两天幸得相国寺大师指点,送她回杨家老宅,与亲人团聚,此去山高水长,我儿也不好耽误她,这不放了和离书,从此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邻人们问,“什么大师?”

  “当然是净悟大师。”唐老太太笑的慈眉善目,“大师跟老身说时,丘夫人就在边上。”

  她可不是胡说,也不是说慌,可有礼部郎中(从五品)夫人作证的。

  涉及神明,众人都信了,看向牛车的眼神瞬间变清澈了,好话跟不要钱似的,“愿杨娘子早日见到亲人,早日治好心病。”

  杨大娘子此刻仍旧像木头一样,她的丫头就差把她半抱上牛车,三个孩子依次上了马车。

  有人问,“咦,三个孩子也……”

  “噢,他们去送送她娘。”

  送着送着,就不回来了,然后时间长了,谁还记得曾经的唐二夫人跟几个孩子呢?

  唐家人早就想把害得家族没落的杨大娘子弃掉,所以先是薅掉杨大娘子所有的嫁妆,再可劲的折磨,只等她油灯枯尽撒手人寰,然后对外假惺惺的说她命薄福短哭几句,然后再给唐主事续个可以助他升迁的新妻子。

  如果不是苏若锦使了计,让礼部郎中的夫人带老太太去相国寺得到大师‘指点’,杨碧云也就这两年的命了。

  一出巷口,唐二郎就不耐烦的下了牛车,挥手让驾车的人赶紧走,越远越好,他终于离开这个灾星了,从此他的命就顺了。

  车夫在京城拉活,他早就看透了人间炎凉,可是像这样弃妻儿不顾的男人也是少见,罢了,他只管好好的拉车。

  到了城门口,车夫停下,下了车,“这位娘子,顾主只给拉到这里的钱,所以……”你们赶紧下车吧。

  鸳鸯现在还蒙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正要下意识扶娘子下车时,就见她突然往下跳。

  “不要……娘子……”

  “娘……”

  在几人惊叫声中,杨碧云轻盈一纵,稳稳的落在地上,望向城门内外,人来人往,春景如画、和风如诗,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恭喜云姐姐终于自由了。”

  杨大娘子闻声转头,看向徐徐而来的苏若锦,还有她的妹妹,激动要跑过去,结果头一晕,人倒了下去。

  “娘子……”

  “娘……娘……”

  赵澜的军医赶紧过来把脉,摇头叹气,“身子亏的厉害,再加上没睡好,晕了。”

  “要紧吗?”杨四娘抱着她姐姐,又哭了。

  “暂时没事。”

  杨碧云被抬上了宽敞的马车,让她丫头与孩子陪着。

  几辆马车缓缓出了城,一路朝尉州县而去。

  三天后,尉州县城。

  苏若锦给杨家姐妹租了个小院子,格局很像苏家住过的小四院,连廊、小院、菜地,应有尽有,足够连大带小五个人生活。

  明明才三天,杨碧云与她的三个孩子跟脱胎换骨一般,脸上重新有了神彩。

  明明新租的小院子干干净净,可是杨碧云仍旧忍不住要去收拾打扫,鸳鸯看得无奈,“娘子,你就消停消停养养神吧,等会苏二娘子过来,可不要怪我跟她告状。”

  杨碧云一笑,终于放下手中条笤,看向清爽幽静的小院,看向温暖的天空,一切都像做梦一样,“阿容,是真的吗?”

  杨碧容正在练剑,听到她感慨,停住动作,也看向天空,“阿姐,是真的。”

  回廊里,杨碧云的大女儿、二女儿手拉手微微笑站着,再没有恐惧与不安,身子不太好的小儿子,正扶着廊柱看小姨练剑,一脸羡慕。

  鸳鸯听到敲门声,连忙高兴的笑道,“云娘、容娘,苏二娘子来了。”

  小跑过去开门,“二娘子。”

  “鸳鸯姐,还适应吗?”

  “好的不能再好。”鸳鸯开心的不得了,这是他们近五年过得最舒服的几天。

  “那就好。”苏若锦看向杨家姐妹二人,“云姐姐,身体怎么样?”

  毛丫拎着乌骨鸡参汤。

  杨大娘子连忙迎过来,“阿锦的救命大恩,阿云无以为报,下辈子做牛做马报答。”说着就要跪下来。

  苏若锦连忙扶她起来,笑道:“不要下辈子,就这辈子。”

  “阿锦,你开什么铺子,我肯定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