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冰河时代
苏若锦找的铺子已经装修好,杨记冷饮、奶茶铺子就正式开业了。
宁家兄妹二人没有回京,一直等到杨记饮子铺开业并且捧了场才离开。
赵澜是与宁家兄妹一道离开的。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杨记饮子铺生意越来越好,雇的人手都忙不过来,鸳鸯与护卫一道过来帮忙,杨大娘从家里忙到铺子,忙且快乐着。
杨四娘想离开,都不好意思开口。
一直到六月中旬,杨记铺子又雇了两个伙计,杨大娘子才从店铺繁重的事务中抽出身,在家休息休息。
可作为一家之主,她哪里又真歇得下来,“不行,阿媛都五岁了,该教她认字了,阿容,你帮我教教阿媛。”
杨四娘抿抿嘴,“阿姐,我想回榆林了。”
“现在回榆林?”六月天正是最热之时,杨大娘子不许。
可是杨四娘离开的决心已经下了很久,不能再拖了。
“不行,不行……”杨大娘子就是不同意,“就算要走也得等大夏天过去,到八九月份天气不那么热,要不然,路上热晕过去怎么办?”
“没事的阿姐,我都能从榆林来到京城,现在又练了把式学会了使剑,路上更安全了。”
不管妹妹如何刻苦练把式,在杨大娘子眼中都是不行的,那有一个小娘子独自外出的,以前她不知道就罢了,可现在她知道了,就不能由着她的性子。
杨四娘没想到姐姐这么反对,还整天看着她,她沮丧极了,起身就往外。
“喂,阿容,你干嘛去?”
杨四娘气的不想回话。
“阿容……阿容……”除了儿女,杨大娘身边现在就阿妹一个亲人,真怕把她惹气了,连忙追上去。
“我去找阿锦。”
一听找苏二娘,杨大娘子这才松口气,“那你早点回来吃饭。”
“知道了。”杨四娘无精打彩的去找苏若锦。
第326章 调令
炎炎夏日,本应在葡萄藤下躲避酷暑,喝喝小茶,眯一眯觉,但今天,苏家人显然没功夫纳凉。
京中来人,他们正在客厅里接待送公文的衙差,伺候吃喝,一直到他们休息好了,才与苏言礼辞别,“再次恭喜苏大人高升,在下就不打扰大人了,告辞。”
苏言礼回礼,一直把两个公差送到大门外,直到他们走远,他还没醒过神。
苏若锦随爹出来,看到杨四娘站在门口,“阿容,午饭吃了吗?”
杨四娘点点头,“你家有事?”
“哦,京中送公文。”看她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苏若锦拉她进门,“有什么事吗?”
“你家……”
“是我爹的调令。”
“你们要离开尉州县?”
苏若锦点点头,“我们也是刚刚知道的。”
“苏叔调到哪里?”
“南边的淞江府。”
杨四娘不知道淞江府在哪里,如果不是家庭变故,可能到现在,她都没出过京城,可是这两年,她从京城到河东路,又从河东路到京城,也算有了些阅历。
“什么时候出发?”
苏若锦笑道,“我还没问爹。”
“你们家人都跟苏叔一道上任吗?”
“除了我大哥,应该是的。”
一方面,一家人在一起习惯了,另一方面,苏若锦也想借着爹到别的地方做官,她也跟着去游玩一番,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去哪里都无所谓。
杨四娘准备请苏若锦劝阿姐让她离开呢,没想到她还没说出口,阿锦到是要离开了。
苏若锦看到一脸忧愁的样子,再次问她,“阿容,你……”
杨四娘叹口气,“阿锦,我今天来也是想跟告别的,我要回榆林了。”
杨四娘回榆林,苏若锦既意外也不意外。
意外的是,她阿姐暂居尉州,以为她会陪阿姐,不意外嘛,当然跟宁七郎有关,看她一脸忧愁,苏若锦觉得,她离开,可能是后者吧。
“你姐姐同意了?”
杨四娘摇头,“所以……我今天来想请你劝劝姐姐,毕竟,在世人眼中,杨碧容早已不在了。”
苏若锦听的难过,伸手抱住她,“如果实在不想留,那就离开吧。”
“阿锦……”杨四娘再也忍不住,埋在她的肩头,泪流满面。
苏言礼想跟女儿说说调令之事,发现两个小娘子抱头哭,带着妻子孩子悄悄的进屋,留她们在回廊里说悄悄话。
屋内,程迎珍问道,“官人,淞江府在哪里?”
苏言礼见妻子一脸担心害怕的样子,微微一笑,拉住她手,轻轻安抚,“在我老家平江府南边没多远,只要一天车马。”
原来是夫君的老家啊。
程迎珍瞬间宽了心,“官人这算不算衣锦还乡?”
苏言礼笑笑,这次不是平调,而是升职外调,他从七品知县升为淞江府通判正六品。
大胤朝通判与知州、知府同领州、府之事,职掌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审理等事务。各州、府公文,知州、知府须与通判一起签押,方能生效。
为了确保通判能够有效监察州郡长官,通判人选采用的回避制度,以防止官员相互之间的勾结和利益冲突。
所以,苏言礼才会去那么远的地方任通判。
第327章 离别
杨四娘是自己想离开,苏家却因公差而离开,两拨人马都是离开。
苏若锦问,“爹,知道为何调你去淞江府吗?”
在收到朝庭调令之前,吏部尚书范大人其实已经来信提醒一二了。
“南方水灾,淞江府一带犹如严重,圣上与吏部商议让我去任通判。”
通判职掌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审理等事务。
苏若锦若有所思,“爹,朝庭让你去调查淞江府水患为何那么严重?”
正是此意,如果淞江府的河道堤防治理的好,就算有水患也不至于这么严重。
果然,职是升了,但是责也更重了,朝庭调令已至,不管前面的路多么艰难,苏若锦都会支持苏言礼。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去淞江府。”
古代出行,跟现代可不一样,从汴京到淞江府,何止千里之遥,陆路、水路通通都要走,可得好好准备准备。
“爹,你就准备衙门的交接事宜,行路之事我来。”
苏言礼笑道,“好。”
有个好女儿就是好,他只管用心衙门之事,其它啥也不要操心,真好!
虽然离开生活了两年多的尉州,苏若锦很不舍,可是想到要去江南,她又挺兴奋的,那里可是小桥流水人家婉约繁华,她早就往向了,没想到可以蹭爹的公费旅游,还真不错。
苏若锦一边让叶怀真打典走后铺子怎么经营,账怎么核,一边准备出行的吃穿住用行,想到杨四娘也要回榆林,做帐篷时还给她制了一顶。
“这个呢,是以防找不到店打尖,可以夜宿的帐篷,你看折叠起来放在背包里也不占地方也不重,可以吧。”
杨四娘一看就喜欢:“阿锦,你怎么这么聪明。”去年她从榆林出来,夜里没地方住宿时,不是被雨淋就是被露水浸,简直苦死了,现在有了这个小帐篷真是太好了。
明明离别是挺伤感的事,可是因为苏若锦准备的各式小物件,大家都沉浸到马上就要试试这些小物件的兴奋劲上。
“这个被子怎么这么轻,好像个口袋似的?”
苏若锦特意做了鸭绒被,薄薄的,但很暖和。
“这个也是,压去里面的空气,折叠起来又轻又小,往背包里一放,是不是方便的很?”
除了这些,苏若锦还做了轻便小铁锅、预防头疼脑热可存放的药丸、火折子等,当然这些东西一直背也吃力,她又做了一个简易可折叠的小拉车,主打一个方便实用省力。
杨四娘直点头,连声夸赞,“还是阿锦厉害,这次可沾你光了。”
苏若锦嘻嘻一笑,“主要是我也想一边赶路,一边体会行程风光,不能只看风景不吃饭吧,当然是吃好睡好看好风景啦!”
果然不亏是会享受生活的阿锦,杨四娘现在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深吸一口气,“阿锦,我知道余生该怎么过了。”
呃……
明明刚才还很快乐的,怎么一下子说到人生上来了。
“阿容……”一想到此刻分别,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面,苏若锦鼻子一酸,也忍不住想落泪。
她去江南,仍与一家人一起,只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地方,真是一边旅游一边工作,可是杨四娘……
二人相对,忍不住落泪。
“阿锦——”
来人打断了二人伤心难过。
苏若锦转头,“瑾哥哥……”
“你不回京城,直接从这里去江南?”
苏若锦点头,朝他身后看,“我哥哥回来了吗?”
“在前院。”
苏家即将出发,赵澜过来,在苏若锦的意料之中。
想到三年见不到小娘子,赵澜恨不得也跟苏家人去江南,“阿锦……”满眼不舍。
上一篇:七零娇软真千金把最帅军少宠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