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冰河时代
第143章 入我眼者非我有
毛丫目光坚定不移。
苏若锦:……
身后两个丫头上前,“丫姐做的对。”
要不是她们上前说话,苏若锦都忘了身边多了两个丫头,一时之间,主仆一行四人,大眼瞪小眼,相顾无言,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头顶太阳西移,风吹过山峦,带来山间凉意,苏若锦乍然醒神,再不回城,都赶不上关门时间了。
踮脚朝街口看过去,后悔让书同叔去看热闹了,正要追上去,赵澜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不要看了,是你小叔在街口作画。”
苏若锦:……
古代也有写生?
这下不看热闹的也得看热闹了,她小腿直奔,赶紧朝街口跑过去。
赵澜:……
遇到苏言祖,他就被小娘子扔一边,这滋味……
公主府里,四月春光水暖,月华公主坐在小榭里,趴在栏杆上,看水中金鱼嬉戏、水面上鸳鸯成双,时不时撒几粒鱼食,成郡的金鱼拥挤上来,抢的热闹,她却寂寂无聊。
有丫头上了走廊,进了水榭,站到了月华公主身后,见她聚精会神看鱼,耐心的等着。
一直到丫头捧的鱼食被撒光了,月华才悠悠的开口,“怎么样?”
大丫头赶紧上前一步,“回殿下,苏公子不接受您的好意,他说……”
月华倏然转过头,“说什么?”
大丫头被公主威仪吓的说话打结:“他……他说与公主连……萍水相逢都不算不上,不敢高攀。”
月华眼微眯。
一旁丫头连帮着愤忿:“不识好歹的东西装什么清高。”说罢,迅速转换语气,“殿下,要不奴婢找人敲打敲打他?”
月华转头望向说话丫头,目光厉厉,吓得丫头扑嗵一声跪下,气都不敢喘。
月华抬头,艳阳高照,晴空万里。
好一个不敢高攀!月华仰天自嘲,贵为公主又怎么样,入我眼者非我有,强人可以,那心意呢?能强吗?
苏若锦终于挤进了人群,站到了她小叔身后。
一张大开幅山水写意画已一气呵成,说明他在这里画了好一会儿,以苏若锦有限的欣赏水平来看这幅画,也是相当好的。
文山街是什么街,那可是东山书院山脚下的街,一条街,大部分铺子跟文人学子有关,涌出来的掌柜、店小二,几乎都懂些书画。
苏言祖大写意彩色水墨画,看似寥寥勾勒几笔,可是蔚蓝远空、青绿近山、黛瓦白墙的东山书院,层次分明,瞬间跃入人们眼帘。
一位颇有鉴赏力的掌柜,不住点头,“大朴不雕,奔放而又浑厚,好画,好画啊!”
大写意体现了国人独特的思想境界,着重神态和大体形态的变化,扬弃了某些局部的描写,用笔更单纯、洗练,给人以奔放而又浑厚的审美意境。
苏言祖最后收笔之时,用力一顿,东山书院上空一轮红日似升似落,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好画!”
突然有人喝彩拍手。
众人朝着发声者看过去,有人认出了来者,正是东山书院最年轻的夫子——苏向珩。
小厮收好笔墨,苏言祖转身,朝欣赏者作作揖,“兄台谬赞了。”
苏向珩站到画架前,仔细欣赏,不住的点头,嘴里还不忘叨,“果然不亏为江南书画界四大才子,名副其实。”
第144章 西湖醋鱼 怀孕(二更合一4000字)
小叔的名气竟传到了京城,天天跟油盐酱醋打交道,苏若锦还真不知道,连忙凑到画作署名去看,篆写号草塘居士,字少白。
孔子有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取中‘少’字;
白者,素也,就是用单一颜色——墨画描绘对象,也可以说,白描这一手法在所勾勒的线条形象之外,往往能留下许多让人充分展开想象的空白,这就可以称为“留白”。
苏少白!
一副大写意《东山书院》亲手赠予了苏夫子。
苏言祖拱手谦虚道:“随手涂鸦之作,还望贵院不要见笑。”
“少白太谦虚了,我替山长谢过赠送之礼,五月初一,东山书院文人会,少白若是有空,还请光临。”
“那就却之不恭了!”
苏若锦:……
才华横溢是苏言祖,长袖善舞、八面玲珑还是苏言祖,他好像天生就是为此而生,跟内敛的爹虽不一样,但他们的文人匠气是一样的。
不亏是兄弟。
她咋就没继承老苏家的才气呢?不对,她也继承了老苏家的财气。
只是此才非彼财而以。
“走啦!”苏言祖伸手指弹了小侄女一个脑袋瓜子。
苏若锦:……连弹脑袋瓜子都跟他爹一样。
可他不是爹,她气鼓鼓的瞪着苏言祖。
苏言祖失笑,“气能气回京城?那你慢慢气,我先走了。”
苏若锦转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围观的人群已经散了,再朝太阳一瞧,快要移到山尖尖上了,红通通的映着山林,霞光十色,美轮美奂。
四平说的没错,这是个赏风景的好地方,可惜她没时间看,转头就找人。
赵澜出现在她的视线里。
要是回去晚,能让城门破例开的,只有身份显赫的赵小郡王了。
她笑的甜滋滋的跑过去,“小郡王,天色不早了,你回不回去,要不,我们一道走?”
赵澜:……工具人实锤了。
小娘子,需要这么明显嘛?
小娘子鼓着委屈巴巴的小嘴:“回家晚了,我怕爹担心。”
赵澜:……得了,还拿夫子威胁他。
一行回城。
进城后,苏言祖便和小侄女分道而行,苏若锦要从赵澜马车上下来,赵澜不让,一直送到苏家,还跟着下来蹭了顿饭。
晚饭是鲁大妮烧的,白斩鸡、西湖醋鱼、韭菜炒鸡蛋、煎豆腐、清炒鸡毛菜,黄豆炖猪脚汤,荤素搭配,营养可口。
特别是一道西湖醋鱼,酸甜可口,鲜嫩美味,深得赵澜之喜,就着酸酸甜甜的鱼肉,他多吃了两碗饭。
双瑞悄悄找鲁大妮要了这道菜的食方子。
鲁大妮告诉他,做这道菜的关键是:“将草鱼饿养两天,让它排尽吃进去的草及泥土味,这样鱼肉结实,吃时口感更好。”
双瑞笑笑,“鲁娘子看来得二娘子真传了。”
鲁大妮谦虚的笑笑,心道,她得学的更好,这样等小主人要开食肆,她就可以出力了,下意识伸手摸了摸肚子,昨天早上去鱼市买鱼时,她以为被鱼腥味熏着了,没想到今天做鱼时又吐了,估计……
晚饭后,赵澜跟苏言礼去书房坐。
跟来的两个丫头,一个递巾子给程迎珍,一个给苏若锦。
程迎珍摆手:“你们是小郡王的仆人。”意思是就不要伺候我了。
春晓笑道,“夫人,奴婢从此就是苏家奴仆。”
程迎珍诧异的看向女儿。
苏若锦道,“小郡王嫌我出门排场不够,非要卖两个给我。”
春晓:……
秋月:……
小郡王明明是让小娘子少出门,怎么就变成不够排场了?
程迎珍皱眉,她习惯了人口简单的小门小户生活,一旦丫头多了,总让她觉得回到了幼时,那种被各种丫头婆子欺负的压抑生活。
见娘不开心,苏若锦抱住她胳膊,“娘,咱先用用看,不好还给小郡王。”
两丫头一听,连忙朝二人跪下,“奴婢定当尽心尽力伺候主子们。”言下之意是不给新主人退回的机会。
苏若锦:……
程迎珍反手抓住女儿小胳膊,她轻轻拍娘,朝二人道,“希望如此!”
“多谢主子。”
苏若锦让毛丫带她们去安置,只有西侧还有空房间,便把二人放到了西侧。
娘俩回到卧房,苏若锦这才安慰娘:“她们是晋王府出来的丫头,肯定跟以前的伯府不一样,娘不要担心她们没规矩。”
“我怕奴大欺主。”
晋王府出来的奴可不就是大嘛。
“那就试试女儿驾御大奴的能力?”苏若锦换了一种方法劝娘,“以后嫁到婆家,我也能游刃有余,娘你说是不是?”
程迎珍还真被劝住了,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小郡王一个小郎君咋管起一个小娘子家家的奴仆来,怎么比她还老妈子?难道高门大府的小郡君都这样?
小郡王离开后,程迎珍马上把赵澜送两女仆的事告诉了他,“官人,你说他一个小郎君咋管到内宅之事上来了?”
两个丫头跟进苏家后,苏言礼还以为是赵澜的丫头呢,为此,暗暗的,他还颇有微词,没想到学生也跟时下高门大府里的公子一样,不曾想,竟是给自己女儿的。
心情立即不一样。
“可能是看到阿锦身边的丫头不得用吧。”苏言礼也没想到贵公子学生竟这么细心,“毛丫买进来时就是为阿锦出行安全考虑的,但在打理家事、生意之事上还真缺个像样的丫头,既然小郡王这么热心,就收着吧。”
夫君不担心,程迎珍也不担心。
但还有一件发愁之事,程迎珍下意识捂住小肚子,“官人,那怀孕一事,啥时告诉阿锦?”
苏言礼夫妻都感觉到了,宝贝女儿不想他们再生,一个是家里孩子已经够多了,另一个,程迎珍的身体刚刚调理好,现在又怀孕,怕辜负女儿的心意,让她伤心。
上一篇:七零娇软真千金把最帅军少宠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