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快刀刘
“他肯定是觉得我大姐夫入赘丢脸,还觉得我大姐夫都能留在城里,但他小儿子不行,心态失衡,才盯上我们家。”
魏爱军越说越笃定,心里怎么想的不知道,反正随便挑出来几个比较有可能的冤大头,每个人听上去都理由很充分。
调查人员在那边刷刷刷记录,没想到魏爱军这么普普通通一个小青年,竟然也能跟这么多人结仇。
倒是郑海萍对前面几个人完全不上心,只对赵主任格外在意。
就是这个人整的事,让她被迫推迟报复魏爱军的计划,落到现在这种麻烦事里!当时还想着要对付这个人来着,结果一时半会儿没腾出手来,这人已经自己把自己玩废了,根本用不着她出手。
“同志,这个姓赵的很有可能啊!”
郑海萍补充道,“他前几天刚刚被机械厂撤职,听说是就是他对车间工人不好,这才导致了机械厂年前那个废料盗窃案。之前省里武装部都有人过来呢!”
“哦对对对,而且那个盗窃案被发现,来源好像就是因为我干儿子他们家的人,发现了有个小孩去废品站卖废料!”
这个细节魏爱军还真不知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随便蒙的赵主任,还真有可能就是那个人。尤其魏家之前也散布了不少赵主任一家对赵安邦的虐待,两家的仇可算是解不开了。
靠!那全家人做的事,凭啥报复到他头上?
魏爱军愤愤不平,以往都是他让家里其他人吃亏,这还是他头一次被迫给家里人背锅,气得脸都红了。
郑海萍冷眼看着魏爱军原地变色,思绪已经开始飘远。
就算找出举报的人,这小子也已经被家里和殡葬管理处放弃,没法回城了。要不要在他被送回生产队的路上敲断腿呢?毕竟,离开本县,她的人就够不着了。
第114章 过渡章不论这究竟是不是报复……
不论这究竟是不是报复,魏爱军的违规行为是实打实的。
至于是不是赵晨阳举报的他么……这倒是没办法确定。毕竟匿名举报信,举报的又确有其事,总不能再大张旗鼓去找那个举报人。
调查人员公事公办,没给喊着要惩罚恶意举报者的魏爱军什么好脸色看。
本来嘛,下乡这种事,大部分家庭都得有人去。那些能不下乡的,要么是家里有本事还不怕被议论,早早就给孩子们都找好了工作或者让他们接班、嫁人,要么是家里就一个孩子,可以例外。
至于其他人,哪有那么好的事儿?更别提这种下乡之后还偷跑回来的了。
你要说一回来就把工作和粮食关系都搞定,那他们也没啥说的,反而还得羡慕你家有本事。你这回来了偏偏不上不下拖着,那就怪不得惹眼被人举报。
像调查人员这种公职家庭,不仅不能靠职权免于下乡,反而有门路都得顾忌着使不出来,明明能搞到工作的还得出一个孩子下乡去。不然啊,你就看吧,你个当干部的都不带好头,家里人可别想往上爬了。
调查人员跟郑海萍也不熟,但郑海萍也算是系统里的人,只觉得这位是**儿子巧言令色哄骗了,还对她有几分同情。
两个人唠着家常离开房间,徒留下魏爱军一个人,等待明天被送上去隔壁县的车。
等房间里没人了,魏爱军发了一会儿呆,从鞋底掏出来一个袁大头银元,垂下头,摩挲着硬币想事情。
这下肯定是没有机会回城了。
就是不知道,这段时间每天晚上跟那几位“朋友”吹嘘自己回城的情况,铺垫得怎么样。
那天从他们家出来,“落下”了一个袁大头在门缝里;金锁没有给他们炫耀过,但提到过自己手头还有比银元更好的东西。
就是不知道,他们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冲进郑海萍家,去翻找那些“更好”的东西呢?
——
魏家当晚就得知魏爱军必须要被送回的消息,谭桂香掐着自己大腿好悬没当场笑出来。
面对围上来的邻居,魏成河尽职尽责地扮演一个失魂落魄的老父亲,给大家留下一个略微有些佝偻的背影。
“唉,我是管不了他了。希望他经过这件事,能学好,不要再想着那些歪门邪道。”
谭桂香也真情实感地谢过来通知他们的人,抹掉眼角并不存在的泪,“这几天我们家闹腾得给大家添麻烦了,实在是对不住。希望爱军能在农村好好干。”
魏同心站在谭桂香身边,体贴地轻拍她的背,心里也止不住发笑。
四弟这回应该没办法再翻身了吧?接下来几年应该可以轻松一些,随便给魏爱国使点小绊子就行。
而邻居们反应各异,嘴上却应和着劝魏家人别太伤心。
王大妈知道点内幕,自从知道魏爱军被举报,一个心提在嗓子眼提了一整天,就怕他连累自己儿子。幸好这事情确定下来很快,她终于能够放下心来。
“老谭啊,这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路要走,你们能管他小,也管不到他们老的。你们俩够可以了,别太难过,啊。”
杨大妈和张大爷两个人疼爱孩子,总觉得魏家对亲生的孩子太狠。但魏爱军这事儿又是板上钉钉的不对,也不好
说得太明显。
只是杨大妈自顾自嘟哝道,“你早把工作给爱军不就没这事了么……唉。”
谭桂香充耳不闻。
冯小琴看王大妈得了便宜还卖乖,忍不住跟她呛几句。自从之前那次跟王大妈他们吵架,冯小琴看到这母子三人就来气。再加上她跟郭大爷相处时间久了,自觉平时拿捏郭大爷没问题,很有底气跟王大妈这个“前妻”对着干。
“那是。人家爱军走了,工作就是你儿子的,你当然高兴了。”冯小琴阴阳怪气,“要我说,没准就是你去举报的,目的就是为了工作。老谭你可别随便相信坏人。”
这话一出,不明真相的张家人眼珠子滴溜溜在王大妈和谭桂香之间来回转。
而那边谭桂香随意应付道,“我们多少年邻居了,老王犯不着为这么点事情举报我。”
“再说了,诚信这孩子讲义气守道理,要是爱军比他更适合这份工作,他会自觉让给爱军的。”
谭桂香说得很笃定。
王大妈得到支持,挺直腰板跟冯小琴对骂,“哼!有的人啊,自己心眼坏,就看其他人都是这样。一看她就是人缘不好,不像咱们关系这么铁。”
“我劝你啊,收养的那个孩子你可千万别亲自教导,不然也学得你这种小肚鸡肠天天猜忌别人,好好的烈士之后都要给你教坏了!”
王大妈心事落定,本来心情很好的,偏偏冯小琴跳出来找事,她当然不能放过。
“你,你!”冯小琴一时舌头打结。她本来就更适应在后面想法子,而不是在前头冲锋。这会儿方连枝正在照顾孩子,没法给她出头,她自己应付起来就显得很费劲了。
王大妈大获全胜,一扭头回了家。
院里其他人也纷纷散去,只有冯小琴生着闷气进门。
“个姓王的小人得志!还有那个谭桂香,分不清好赖人!我明明是在帮她说话,她咋就看不明白呢?”
如果是以前,方连枝早就第一时间冲上去嘘寒问暖。但是现在手头有个不大点的孩子嗷嗷待哺,方连枝实在没那个精力再去管冯小琴怎么样。
这么点大的孩子实在是不好带,尤其这孩子离开母亲不久,情绪波动很大,有时候半夜都会哭醒。
可别觉得小孩子不记事就没关系。是,她确实不记得谁是谁,但亲妈身上的味道和感觉总是可以分辨的。
方连枝被这么个长得可爱的小魔头缠住,有空闲时间只想着打个盹儿就好。
至于婆婆有没有受欺负……没有力气管了。她都那么大个人了,被人家说几句也不会怎么样的。
这会儿冯小琴虽然还在方连枝心里排第一位,但地位已经逐步下滑了。
郭大爷在里间自顾自歇着,也没搭理冯小琴的话。
怎么说?
对着现在的媳妇骂以前的媳妇不做人?
那亲生的两个儿子可就住在隔壁呢,说什么都是他这个老头子的错。
自从上次冯小琴跟王大妈他们母子三个闹了一场,郭大爷可算是看明白了。
这几个人想怎么闹都行,别找他当裁判就成。
不过自己家的事情再麻烦,那也没有魏家老四糟心。
郭大爷去年家里频频出事,又是儿子互斗,又是特务又是离婚再婚的,已经受够自己处于风口浪尖的感觉了。虽然他脸皮厚不怕被说,但能少点闲话也是好事。
过年前有赵家的事顶着,翻过年来还有魏家的乐子可以看,再往后啊,哼。
郭大爷脑海中盘算着,自己把自己逗笑了。
隔壁张家的张建华,还有魏家的魏爱国,可都到了结婚的岁数了。
这俩都有工作,都不用下乡,年纪还差不多,可不是马上就有乐子看了么?
尤其这俩人都跟自己家里有那么点“无伤大雅”的小矛盾,他俩的条件也都有那么点短板。
啊哈,想必很有点意思,等着看就好了。
郭大爷乐滋滋的砸吧两口烟屁股。
唉,这才过去半年呀,好烟都抽不起了。差一点的烟,尤其那个啥阿尔巴尼亚烟,简直辣嘴,根本抽不下口。
还有四年半才能把几个孩子的结婚钱扣完。可恨唐主任早就防着他,直接厂里发工资的时候就扣出去让王大妈领钱,不然,他可受不了这种苦日子。
夜色如水,在各家不同的心情中,迎来了魏家人,还有郑海萍姐弟俩,期待的明天。
第115章 第115章天亮得很快。……
天亮得很快。
要冲魏爱军动手的,还是那天晚上去殡葬管理处找魏爱军的三个人。
其中,老九当时吹了半宿冷风,回来就发烧,自觉十分丢脸。这回打定主意要一雪前耻,好好把活儿干到位。
郑海标为了确保这事儿万无一失,一大早也跟着他们一起出门,打算在暗处盯着,避免出现什么意外。
郑海萍早晨想来,明明是即将让那小崽子付出代价的一天,她却没有什么激动的感觉,只觉得无趣,甚至还带有一丝莫名其妙的心悸。
“……真是安稳日子过久了,以前练出来的好心态都退步了不少。”郑海萍喃喃自语,甩甩头让自己清醒了一些,照例出门一边洗漱一边跟邻居们打招呼。
突然有一阵喧哗声逐渐靠近,郑海萍对这种变故敏感得很。
她竖起耳朵仔细分辨,那群人似乎都挺年轻,具体说了什么没听清楚,但语气十分激动。
她当即倒掉杯中剩余的水,拿着牙刷和缸子快速进门,四下检查。
东西都藏好了,没有纰漏,家里只有几块墙砖后面藏了一点零碎,其他的地方——毫无破绽。
人群倏忽而至,喧哗声闯进了她们这处院子,直直扑向郑海萍的房间!
邻居们什么表情郑海萍已经看不到了,在一阵粗鲁的拍击之后,郑海萍及时打开房门,脸上还带着茫然,以及洗漱残余的水珠。
“同志,你们这是……哎哟!”
冲在前面的年轻人一下子把她扒拉到一边,郑海萍装上门框,发出一声痛呼。
后面的人们如同洪水一样涌进狭小的房间,毫无顾忌地开始翻检郑海萍家中各处。
“哎,你们!你们干什么?!这是我家!”郑海萍看着他们随便扔到地上的种种物件,心痛得想要冲上去,却被拦在门外,“哎!那个是我的开水瓶!不能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