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樱笋时
金銮宝殿上,景耀帝听着底下御史与咨议大夫的辩驳,听了一个早上,他渐渐开始不耐,安国公才往前线而去,战报颇频,他还有许多事需要处置,譬如成国公身后留下来的兵权交割……
他便出声道:“好了,此事暂时到此为止……”
咨议大夫激动地道:“陛下!盛奉林驻守亭州十三载,没有功劳亦有苦劳,亭州之失,盛奉林也竭力驻守,殉职任上,罪不至于祸及家人,若天下人知了,该会如何看陛下……”
立时便有十数人出列响应,他们还要再说,景耀帝怒道:“怎么,你们还要教朕如何做人不成?”
咨议大夫登时扑通跪倒在地,景耀帝怒道:“拖下去!着,亭州刺史盛奉林失地误国,抄家夷族!”
金銮殿上登时一寂。
这一幕令定国公这等老臣都不由心惊,陛下亲政以来,威严日炽啊……还好昨日收到成国公府的书信,今日摁了下来,没有贸然开口辩护,否则当真不好说结局,可接下来,若要议成国公之罪可如何才能保全他的家人?
便在此时,骠骑将军沈石担出列:“臣有本要奏。”
景耀帝面如寒霜,自齿间吐出一个字:“说。”
沈石担面色如恒:“臣请弹劾成国公,失地误国,应除爵夺府,满门抄斩!”
朝堂诸人看向沈石担,个个目瞪口呆,沈石担疯了吧!成国公对他提携之恩,人人皆知,他落井下石……纵能分得些什么好处,可名声还要不要!
景耀帝面孔几不可见地一松,却只沉声斥道:“成国公与尔近父子之谊,你这般弹劾,有失仁厚!”
只是有失仁厚吗?几位站在最前列的大佬心中微微一动,再看向沈石担,便自以为明白了对方的心思,原来对方是想向陛下示好吗?是了,成国公不在,投向陛下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定国公等一众武将,俱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随即,沈石担之后,竟有数位成国公提拔的武将出列,纷纷附议。
几叫人不敢相信,他们要弹劾的,可是军中昔日之神!
景耀帝的神情越见松弛。
便在此时,韩铮殿外求见,待看到成国公夫人的礼服、玉章……还有那面成国公府的匾额,景耀帝开口道:“成国公这许多年来为大魏辛劳,纵使此次失地误国,亦可抵消部分,成国公夫人也一把年纪了吧,丧夫丧儿还能如此深明大义,确是不易……”
哼,你们方才不是想指责朕不仁义么?朕便借机仁义给你们看!
直到此时,定国公悬着的心才渐渐归了原处,然后,他情不自禁悄悄瞥向沈石担,心中疑惑:这小子神来一笔,到底是有心落井下石误打误撞救了成国公一家;还是背后有高人指点,将帝王心术摸了个透彻明晰?
然而无论如何,自今日起,沈石担便与他们这些老派将军划清了界限,这个问题,恐怕也很难有机会问出口了……
定国公只知,如果对方背后真有那么一个神人,他心中叹了口气,罢了,怎么可能呢?十五年啦,朝堂上再没有见过那样的风采。
============================================
圣旨传来:“陛下敕令,成国公失地误国,着除爵夺府,钦此!”
花氏神情平静:“陆府领旨,谢陛下圣恩!”
方正再难掩眉宇间的大喜过望,一切如他所料!
不过,除爵夺府,自是要收回成国公的金印、册书、一应礼服,还要收回成国公府的牌匾,但现在,成国公之物已经随他消失在边关,自然是没有的,成国公府的牌匾,那花氏已经自己交回了。
方正不由向中官追问:“陛下还有旁的吩咐吗?”比如抄家、籍没、下狱、问斩等等,不再是成国公府,便是陆府,和陆府剩下这些人,总该有个说法儿吧,若有此等裁决,必是用得上他们廷尉府的!嘿,这成国公府,他是闯定了!
在方正的期盼中,中官又道:“陛下圣谕,国公之过,非是老夫人之失。朕怜花氏孤老年高,特许保留夫人之位,余者皆为妇孺,赦之;又,虽已除府,此物不可再悬,既是上皇手书,陆府自可留存,以全故人之念。”
然后,中官将那写着“成国公府”的牌匾连同花氏的一品诰命礼服、册书一并奉还。
左卫军中传来呼哨口令,如来时那般,整齐划一踏着沉重的步伐缓缓离去。
到得此时,趴伏在地的花氏、苗氏、陈氏、梁氏等皆是情不自禁身躯颤抖,热泪盈眶:“多谢陛下,圣恩浩荡!”
陆府……终是平安度了此劫!所有剩下的人,一个不少!
众人上前一齐扶起花氏,岳欣然冷目看向震惊到六神无主的方正:“方大人,你还想将陆府满门抄斩吗?”
方正此时正在发懵,他真的不知道,为何会突然这般,分明、分明先前这斩草除根之计一直进展顺遂……怎么怎么陛下会突然宽赦?
难道韩铮能左右陛下至此?
岳欣然这番问话,失神算计中的方正竟一时未能反应:“啊?”
岳欣然叹气道:“我知道陆府此次开罪了方大人,还望您宽容则个。如今陆府已经再无爵位,只剩下这些老弱妇孺,还请方大人高抬贵手。”
说完,她竟结结实实朝方正一礼。
方正是真的蒙了,待他反应过来,周遭所有中官、军士的眼神时,他背心已经被冷汗湿透,有这小娘子一番话,岂非陛下那里也会记上一笔,若是陆府上下有什么意外……都会记到他的头上?!
方正双目一翻,竟气得直直晕了过去。
第14章 新的征程
当日夜间,信伯再次带回来消息:亭州刺史盛奉林因失地误国,着籍没家产、满门斩首。
原本气氛轻松了些的成国公府,人人吓出一身冷汗。再看向岳欣然,眼神又自不同。
亲自参与此次大朝会的岳峭匆匆来信补充了细节:原来,那十位御史是将成国公与盛刺史一并弹劾的,岳峭大骂,沈石担辜负成国公栽培,竟落井下石,连官阶低于成国公的盛刺史都有不少同僚故交当朝为之抗辩,惹得陛下大怒,一并被拖了下去……还是陛下心慈,对国公府网开一面,要岳欣然好好保重云云。
此次亭关被破、亭州失守,成国公乃是大军统帅,而盛刺史乃是地方长官,自然都要负责,可他们二人尽皆阵亡在战事之中……明面上的罪名一样,亲眷结局如此不同,岳峭那什么“陛下心慈”真是没有半分说服力。
便是对政事最为无知的沈氏此时也不由后怕:“多亏了六弟妹你料事如神,否则……”他们一家当真是要在地府团聚了。
岳欣然却摇头恳切道:“多亏沈将军肯相信我们,愿意舍弃自家清名才是。”
这次计划中,如果没有沈石担那“落井下石”一般的附议,让人觉得成国公在军中已再无影响力,那位生性多疑的陛下又怎么会这般高抬贵手?
事实上,于岳欣然而言,沈石担这步棋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这一轮朝堂上所有人的动向与表现,已经可以甄别出谁是未来国公府重新崛起的可靠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