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妈妈 第62章

作者:雪上一枝刀 标签: 穿越重生

这话让朱德诚听得有点汗颜。

想是一回事,真正做起来又是一回事儿,朱德诚满怀热忱,一连做了七天的家务,已经从心理上产生了厌烦。这和在研究所做实验完全不一样,虽然都是很琐碎的事情,但做实验不光是动手,还需要思考,而且会有收获,项目有了进展本身就是一件特别激励人心的事情、

做家务完完全全的不需要用脑子,只要按照惯例来做就行了,完成了就是完成了,但第二天搞乱了还要重新开始,过程毫无成就感不说,做得多了甚至会怀疑在浪费宝贵的时间。

也就是说,一个把家里收拾的纤尘不染的人,其实是需要一定的奉献精神的。

朱德诚现在有点理解王文美为什么对家务得过且过了。

虽然他已经对家务厌烦了,但现在单位不能去,他又做不出来天天在家里睡大觉当懒汉,不高兴做,也坚持天天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家务事儿尽量自己都干了,不让王文美沾一点手。

工会主席李穗花曾在县上当过宣传干事,有一定的写稿能力,她的征稿启事写的很有水平,篇幅不长但特别吸引人。

他们第一次征稿没有经验,最怕的是征不到稿子,因此,张大姐从家里拿了一沓子红纸,又特意撰抄了四五十张,加上之前的十几张,也就是说,平城大学显眼的地方都被贴上了红彤彤的征稿启事。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就有不少人过来投稿了,因为工会就在校内,大家都是直接拿着稿子来工会办公室的,大多数人是郑重的把稿子放下就走了,但也有少部分人还不肯走,和负责审稿的同志套近乎,恨不得能当场录用自己的稿子。

工会办公室本来就小,而且收到的稿子越来越多,这么下去对正常的工作开展有很大的干扰,还是李穗花想了个办法,她丈夫有个表妹在邮局工作,帮忙找了一个旧邮箱摆放在工会办公室的门口了,大家要投稿子直接放进去就可以了,不必走进办公室。

这个困扰解决了,但审稿的确又成了难题,平城大学的确人才济济,文科和理科一样强,大多数的稿件水平都是不错的,符合马爱红之前说的结构紧凑,故事动人,用词精准,要是按照这个标准,一半左右的稿子都能过。

但他们计划的校刊,十六开大小,页数也只有十张,现在的稿子越收越多,一半的稿子也有七八十篇了,而且征稿时间是十五天,现在才一个周,可以想象后面的稿子恐怕会越来越多。

面对这么多稿件,李穗花和工会其他的职工都着实有点发愁。

但赵珍珍心里却是高兴的,稿子多选择的余地就多,既然水平都差不多,那就要从其他的方面筛选了。他们征稿的主题是勤俭节约,有的稿子写的是自己如何勤俭节约,有的写的是家人或者朋友,那么从这里面选出来一些代表性的人物,比如学生,工人,农民,教师,医生,环卫工等等,强调他们身上的自有标签和身份,估计出来的效果会更好吧!

当然了,这只是初审,初审过了之后还要核查内容,即便文章写得再好,倘若内容是虚构的,那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李穗花听了赵珍珍的意见觉得不错,说道,“小赵这主意好!咱们就按照这个角度来分稿子吧!”

一起负责审稿的小沈和小高都没有意见,唯有马爱红不太同意,她皱着眉头说道,“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具有勤俭节约的美德,那都是值得提倡的!我的建议是,还是要看文章的内容,比如你看这两篇,一个写的是节省口粮给邻居家挨饿的小孩吃饭,另一个写的是穿补丁衣服,省下的布料送给更困难的亲戚,这两件事儿的性质差不多,但作者的身份一个是学生,另一个是工人,要按照小赵的标准,这两个都能被选上,但这其实不是内容上的重复吗?

赵珍珍因为具体负责的是复审,稿件看得还不多,她摇了摇头,说道,“我觉得这两篇稿子都不符合要求!”

此话一说,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赵珍珍笑了笑,说道,“咱们的征稿主题是什么,是勤俭节约!这是一种生活方式,刚才那两篇的主题虽然也有勤俭节约的部分,但其实主要写的还是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和助人为乐是截然不同的!”

李穗花最先反应过来,说道,“哎呦还真是啊!”

马爱红眉头紧皱,虽然她心里不要高兴,但仔细一琢磨也觉得赵珍珍的话有道理,就说道,“要是分的那么清,那至少有一半稿子是不能用的!”

听说稿子不能用,李穗花反而很高兴,说道,“这样也好啊,这样咱们筛选稿子就容易多了!”

很快半个月的时间到了,赵珍珍马爱红等四人用了两天的时间甄选出十五篇稿子,赵珍珍和小沈又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复审,最终选出十个勤俭节约的典型,他们身份各不相同,有学生,有退休的老教师,也有在校的职工,因为校外的稿件很少,稿件水平也不太行,没能选出校外的榜样。

除了征稿,校刊的其他内容也快马加鞭筹备好了,时事方面精选了上海和北京两家报纸的四篇文章,不但如此,李穗花还请了两名历史系的教授写了点评,赵珍珍一看就觉得很不妥当,虽然教授们用词已经很温和了,但评论时事历来有风险,说得再普通再具有大众化,都有可能会沦为别人的靶子。

但教授们的点评已经写好了,她要是出言反对就有点不给李穗花面子了。

所有的稿件全部排好版,印出草样之后,赵珍珍先要拿去给分管的副校长,也就是王文广复核一下内容。

对于树立勤俭节约典型的栏目,还有一些文学类的稿子,王文广是没有意见的,但看到时事评论却皱了皱眉头,说道,“这几段最好都删掉!你要不方便说,你让李穗花亲自来一趟!”

李主席一听赵珍珍说到有可能沦为别人的靶子,立马一句话也没争辩,点了点头说道,“王校长说的对,咱们工会办刊物,首先是为学校服务的,千万不能给学校带来任何的负面影响!马上就删掉,以后关于时事评论也不要有,咱们只转载报纸上现成的文章,至于看得人如何想,如何评论,就不是咱们能左右的事情了!”

赵珍珍点了点头正要说话,一旁的马爱红冷不的说道,“李主席,这么做稳妥是稳妥了,但咱们办校刊,不就是要阐明正确的立场吗?总不能连自己的看法都不敢登出来吧?”

马爱红这个人,能力是有一点,但以前工会没什么事务,有事儿也分不到她的头上,这次办刊物她也负责审稿,干工作是认真的不得了,但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回回都跟李穗花意见不一样,也真有点头疼。

李穗花也是第一次办校刊,心里也忐忑的很,一时之间竟没想到应对之词。

赵珍珍冲马爱红笑笑,说道,“大家都知道,现在北京上海的报纸这么热闹,但上头还没有具体的章程,估计很快会有了,这个时候咱们怎么站队?万一错了被人抓了小辫子,整个学校都会受连累的!再说了,阐述自己的立场的方式有很多啊,咱们这一期的征稿主题是勤俭节约,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啊!”

马爱红这人其实就是之前备受冷落,现在一下子有事儿干了,而且自觉角色还很重要,所以心理上有点膨胀,她又是副主席,所以不由自主的处处刷存在感。

赵珍珍的话让她没法反驳,只好哼了两声低头继续工作。

学校工会的经费本来就不算多,李穗花又主动申请砍去了一半,因此第一期校刊印刷的数目很少,一共只印了一百本,送给学校的主要领导一人一本,各系的系主任一人一本,送到图书馆十来本,最后剩下的七八本留在了工会。

也就是说,其实一般的学生很难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份新鲜出炉的刊物。

但即便如此,引起的反应也不小。

第41章

平城大学的正校长何齐声当了十几年的校长,不但对各种校务处理游刃有余,跟市里省里的领导也有或深或浅的交情,多年的职业生涯,让他养成了时刻关注政局,最近的新闻事件比较多,根据他的经验和纵观历史分析,相信政府很快就有大动作了,当然了,这股不知道什么样的风要刮到平城尚需要时日,最聪明的做法就是静观其变。

但工会这个校刊,咋一看内容毫不出奇,头栏都是摘抄自报纸上的文章,一个字都没改,当然,也没有一个字的评论,第二栏的勤俭节约这个主题,倒真是选的太妙了!尤其是文章都是真人真事儿,而且这几个榜样要么是学校的学生,要么是教职工。

第三栏是真正的文艺短篇,这个没什么实际价值。

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何校长考虑了几天,吩咐秘书亲自跑一趟学校的印刷厂,让他们把工会的校刊增印五百册下发到各系,在全校开展勤俭节约的活动。

其实,即便是没有开展勤俭节约的活动,大部分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也都是十分简朴的,物资供应跟不上是一个原因,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手里的钱十分有限。

教职工就拿赵珍珍的堂叔堂婶举例子,周淑萍是大学食堂职工,一个月工资三十九块,赵青山也是工人身份,工资一个月五十六,即便是他们的岗位都有些油水,加上年底的福利,一个月收入满打满算也就是一百二十块,除去家里的必要开销,供着三个学生,一个大学生两个初中生,到了年底收支将将持平,要不是孩子小的时候存了点钱,过日子一点底气都没有的,但即便是这样,周淑萍和赵青山除了在吃上肯花点钱,两口子的衣服都是一穿五六年,到现在周淑萍还偶尔会穿打补丁的裤子去上班呢。

好在赵玲玉大学毕业了,毕业分配到制药厂,因为是大学生,第一年月工资就是五十多块,大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何况,大多数人家的条件,其实还比不上堂叔一家,他们两口子收入不算高,但双方父母亲戚都没有拖累,好多比他们收入还高的教职工家庭,就是受到一方父母的拖累,把那日子过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的。

至于学生,家里条件好的更不多了,一部分就是赵玲玉这样城市一般家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从下面考上来的,不少都是来自乡下,手里除了学校发的八块钱生活费,一分余钱也没有的。

甚至有的学生家庭特别困难,还要把八块钱匀出来贴给家里。

这种情况下,学校号召大家勤俭节约,自然得到了大多数师生的支持。说到勤俭节约,大部分人还是先从吃穿入手的,大学食堂的炒菜分三等,一等菜就是纯荤菜,比如烧黄鱼,二等菜就是白菜炒肉片,萝卜肉末这一类的,最便宜的就是三等菜了,就是一盘子水煮青菜,基本看不到一点油星子。很多学生预算不多,虽然觉得吃三等菜有点丢面子,但过了月中,钱粮不够,也只能偷偷打一份三等菜,甚至不买菜只干啃两个馍馍。

上一篇:蚀骨专宠

下一篇:太子妃起居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