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 第330章

作者:沙柳273 标签: 年代文 种田 穿越重生

李锦绣觉得老妈说的对,抱着孩子找了一辆人力车去看新侄媳妇。唐山震后多了很多残疾人,政府为了安排这些人的工作,便让他们骑三轮车拉脚赚钱。五毛钱送到夏建国家,夏建文没出去,刚回来需要修养几天再想想去做什么。他不参加村上的劳动,也不分粮食。

没事看看自己收的宝贝,弄弄菜园。菜园的菜不但供着自己家,就是夏志信那边也没少吃。夏建国送到家的时候很少,都是顺道放到夏志信上班的地方。

他没想到李锦绣抱着孩子上门,摘了几个西红柿给建伟玩。李锦绣问了问结婚准备的情况,屋里屋外的看了一遍。十月一结婚,这都九月了,东西基本上都齐全了。

院子宽敞,屋里明亮,家具新式,家电齐全,结婚的东西更是充裕。李锦绣最终说了自己的来意,摆了一堆娘家的困难,态度无比的诚恳。

夏建文不好回绝,自己和哥哥是二叔帮起来的,二婶开口遭到回绝了二叔是不是要受气?但这事他想跟冰兰说说,听听她的意见。

没马上答应,也没说不行,只说了有合适的会考虑,李锦绣有些失望回去了。倒是带回来很多蔬菜和一篮子鸡蛋。

周末冰兰过来的时候,建文提起李锦绣的事,“我内心是不想管的,不想与赵家人搀和”

“那就不要理他们,今年你在家待着,先准备料,大哥结婚后,你操持盖自己的房子,一忙就到年底,你没空出去管什么?”冰兰哼了一声,跟着张向云去做饭。

从南方带了一些干的海参,冰兰想葱烧一个,炖一个蛋羹。哥俩计划着该准备什么了,粮食买了不少,办酒席足够。

院子里被圈起一块养了三十只鸡,都刚刚下蛋,孩子们来了都是管够。剩下的攒起来办喜事用,张向进那边给养了两头猪。肉不用买。家里还有建文从东北带来的,蘑菇木耳,南方买来的海参。

鱼到时候再说,建国让冰兰帮着参谋喜宴菜品。一般的都是八大碗,十大碗,建国觉得可以再加两个,那就是十二道菜。冰兰建议可以上十六道,六六大顺。既然有能力就让婚礼办得热闹一些。

冰兰让建文去一趟海口码头,与村长商量能不能在十月一头一天下午送两车海鲜来,主要是鱼和螃蟹、皮皮虾、海螺,八爪鱼只要东西好,都按五毛收。这次顺便将海蜇头拉来。

冰兰担心的是道座那堆东西,人多眼杂,真不能被人看到。两人商量后将那间房子堆了不少杂物,一把锁锁严。

白酒和香烟要票,虽然便宜却不随便卖。夏建文几乎都是花了高家买的。糖果都一颗颗沾着塘渣的糖球。那个味道冰兰非常喜欢,她奉献了十斤大白兔。瓜子是姥姥家妗子们种的向日葵炒来的。花生是去不远的村子收来的......

地窖道座已经被各种东西填满。一切准备就绪,十月一星期三,周末夏志信就将老张氏接过来,跟建国姥姥家的女人住到了新房对面屋。

其余的只等着结婚头一天到,头一天烘棚。冰兰请了一天假,十月一学校放假。早上男人们就将两头猪杀了,冰兰带着张向云嫂子、李锦绣,过来的周桂敏,建国的妗子们忙活。因为要用内脏猪头做凉菜,建文托关系去屠宰场又买了十付猪下水,五个猪头。

她将猪的内脏和猪头猪蹄全做了卤味。一铁盆一铁盆的晾在外面。香味充斥着整个村子。中午的杀猪宴,下午就是蒸馒头,杀鸡炖鸡,炖肉。这些有专门请来的厨子再做。蒸馒头的事更不用冰兰,女人们比她做的好。

她只要负责凉菜就好,现在等的就是海鲜。两车海鲜都是装在篮子里拉过来的。唐山离着入海口很近,却是很少吃到新鲜的海鲜,运输问题一直解决不了。

这次村长将窖冰都用上了,过来的时候那个螃蟹都还活着。小孩子和大人全部过来看,夏建文没过称,东西都是精挑细选的,按着来人给的斤数付钱,顺便给了每人五块的红包,给村长带回去的烟、糖酒和一大块猪头肉。

接下来就是冰兰的事了,收拾鱼是男人的事,皮皮虾、螃蟹要蒸出来,大虾要煮出来,海螺也要煮好去壳......

村长给他们带了两袋子咸盐,那边守着亚洲最大的盐场,吃盐不用花钱。村里借来的大笸箩全部都装满了海鲜。放学几个孩子直接过来的,东西多,晚上加上村里的人就开了六桌。

李锦绣不时打量冰兰,为什么她什么都会?什么都知道。她给建华剥螃蟹,皮皮虾。肉很完整,熟练地就像经常吃。而其他人都在跟自己手里的东西较劲。后来大家都去吃菜,吃那东西实在费事。

一车骨头半车肉!都是白扔的!老张氏吃完螃蟹壳里的黄后唠叨着不在去吃那个螃蟹。冰兰笑着将螃蟹后退那两块最大最肥美的肉剥出来给她。海鲜鲜美,饭桌上的人吃了七八分饱后又开始与那些带壳的家伙较劲。

※※※※※※※※※※※※※※※※※※※※

为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今日双更!

第266章 大姐 18

几个孩子都没回去, 就在道座挤了挤。男人们去夏志信那边睡一晚。有的被亲家哥哥叫道那边睡。

天还没亮新娘子就被接过来了,孩子们都得到了一个红包,兜里装满糖块瓜子看完新娘子都跑出去玩耍。

女人们忙碌的一天开始了,院子里的菜已经清干净。大厨飞快地轮着铲子菜刀。炸签子(一种豆面皮裹着肉馅下油锅炸熟, 炸苹果,拔丝地瓜,糖醋鱼,红烧鱼, 红烧肉, 花椒肉,猪肉炖粉条, 鸡炖蘑菇, 锅塌豆腐,溜肥肠, 鱼香肉丝、木须肉、盐水大虾、凉拌海螺、老醋蛰头。加上皮皮虾和螃蟹就是十八道菜。

已经顶天了!婚宴过后大家都传那兄弟俩发财了。还有一个没对象呢,谁家有合适的赶紧啊!

老张氏感觉无上荣光,在孙子家住了一个月才回去了。二孙子那边要盖房, 她只好回来。

舅舅家更是欣慰,姐姐没了,外甥出息了!赶紧给二小子找对象。

宅基地那边开始打桩垒地基了, 冰兰没再带着孩子们过来。而是向夏志信提议将家里的伙食改善一下。不是没钱, 有必要天天苦哈哈的吗?

李锦绣坐在一旁没有任何表示, 夏志信只得重复了一遍, 李锦绣这才嗯了一声。每个星期一定要吃一顿肉, 一顿饺子,一顿包子,一次鱼。

李锦绣能说什么?不是没钱,她只是想积攒着。如果按这个标准,夏志信的工资是剩不下多少。冰兰只是为了自己的弟弟妹妹,我既然给你钱,你就要给我花,不然凭什么我给你们钱?

经她观察,他们在外面的任何事李锦绣是不知道的,也就是说那个高文英的嘴巴很严。那个小女孩是讲信用还是不敢说?不管是什么,这个结果是她想看到的。

上冻后,夏建文的房子只是将地基都起来了。开春还要接着盖。地基将房子的轮廓勾画出来。夏建文相亲了,他妗子给找的,还是村里的。姑娘长得很漂亮,夏建文问冰兰那个姑娘如何?

“我给你一个建议,姑娘怎么样?你去打听她的父母。如果她的爸妈都是很好的人,她女儿不会差到哪里?尤其姑娘的妈妈。那是一定要打听仔细,你要是遇到一个多事的丈母娘,以后的日子有你受的!”

肖建文很听话,真的去打听了,花钱雇人打听。回来摇摇头,那妈村里有名的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姑娘的爸爸是那个村上的知书,风评一般。

夏建文否决了,没成,他妗子有些恼,姑娘那么漂亮都看不上,你还想找什么样的?烦躁的夏建文又去海口,现在正上毛蚶,皮皮虾更肥美。他越来越喜欢上海鲜的味道了。

市场开始有人出摊卖货,说是国家鼓励个体经营。“你就去弄个个体营业执照,做第一人”冰兰鼓励。夏建文真的拿到了个体经营执照。种类上想了半天定位水产。

他去大车店雇了一辆马车每天从海口往唐山拉一车货。不多,就一车,卖完就歇工,回头跟海口那边一起算账。

供应的水产与他的没法比,唐山只此一家,所以夏建文的生意还是很不错的。上午早早卖完,天冷,就是身边生火也没好多少。就是卖不完也回去,给二叔和自家吃。李锦绣知道了夏建文成了卖水产的个体户。

等夏志川不用上工后跑来跟着卖,基本上就是鱼和干海产品。叔侄俩分到两个市场,这样受众群体就会多一些。有不想出来的人也能买到。

李锦绣一看今年没自己家啥事,便让娘家人跟着去上货,拉回来自己卖。大舅子小舅子开始卖鱼了,夏志信有些尴尬,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兄弟和侄子能卖难道大舅子不能卖?说不过去。最后还是去侄子那边将大舅子他们卖鱼的事说了出来。夏建文笑道:“二叔,整个唐山上百万人,市场那么大,哪是一两个人能做完的。

二叔不要想多了,以后不是亲家舅舅做,就是别人做,自己亲戚能做更好。今年冰兰要高考了,程斌中考,我就没打算让孩子们做,大冬天卖这个很遭罪,尤其女孩子。”

夏志信心中稍安,三弟每年过来赚一笔,一年花不完的花。自己有工资,正如侄子说的,大冬天让孩子做这个很遭罪,侄子心中是有他的。

冰兰都快到小年了才放假,几个孩子老老实实呆在家看书,写作业。李锦绣到年根了还没给孩子们准备新衣服,冰兰在饭桌上提了提。

棉鞋都是张向云帮着做的,老张氏上次来带了二斤棉花,冰兰给自己弟弟妹妹抓空将棉衣该了改。去年的棉猴她的给了程斌,程斌的做做给了雪兰,雪兰的给了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