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漫步长安
汁水泡得多了,双眼成天水汪汪的。看人时雾气氤氲,说不出来的娇怜。夜里拉下纱帐后,娇娇嘤哭的模样总是让叶訇把持不住,越发的猛浪。任凭她如何哭求,他像疯了似的凶狠。
梅老夫人来看她时,她正拥着被子睡得昏天暗地。
“祖…祖母…”
“阿瑾…”梅老夫人看到孙女娇弱无力的样子,不忍相看。“…好孩子,快别起来,你受苦了。”
梅青晓:???
第70章 心跳
她这厢还一脸茫然, 下意识看向静心和凝思二人。二人得了叶訇的吩咐,说是不许打搅王妃睡觉,不到巳时不能叫醒王妃。
梅老夫人瞥见她微敞的衣襟内那鲜艳的紫红印记时, 已是说不出的心疼滋味。暗道寿王也太不知怜惜人,要不是一夜折腾, 一府主母哪里会睡到这个时辰不起。
在梅老夫人眼里,自家孙女再是执拗, 也依然会守着规矩。能睡到这个时候必是实在起不来, 可见寿王是何等不知怜香惜玉。
心里埋怨起叶訇来, 也不知他是不是把在市井里听来的看来的那些手段用在了阿瑾的身上。一时间,百般难受。
“你们先出去吧,我有话要同你们王妃说。”
静心凝思得了自家王妃的眼神,同关嬷嬷一同出去。梅老夫人将一切看在眼里,很是有些欣慰。这两个丫头是忠心的,知道万事看阿瑾的眼色。
这样忠心的人,用起来才放心。
“阿瑾,你是不是恨祖母?”
梅青晓睡意仍在, 实在没忍住掩着嘴打了一个哈欠,软哝着,“祖母怎么会这么问,我怎么会恨您?”
最近阿慎越发的轻车熟路, 在床第之间凶狠无比。夜里一折腾,她白天必要补觉。本是还要睡一会的,突然被人叫醒, 难免还有些神志不清。
梅老夫人的心像针扎似的,这是折腾得多狠,阿瑾居然完全顾不上了,竟是不顾体面在她面前都打上了哈欠。
外面传得厉害,她原本还不信。上次夫妻二人回门时她瞧着寿王对阿瑾很是看重,还以为他会敬着阿瑾。谁知市井长大的就是市井长大的,到底是行事粗鲁。年少贪欢,竟是什么都不顾了。
可怜她的阿瑾,金枝玉叶般地养大,哪里受得住。
“阿瑾,咱们女人家身子重要,若是亏了身,就怕以后子嗣艰难。你要是受不住,不如挑个身边的人开脸…”
梅青晓残存的困意片刻间消失得干干净净,她总算是明白祖母先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了。合着祖母以为自己是在受苦,所以才会劝自己给阿慎添人。
“祖母,这种话以后不要再提。不仅我不会同意添人,就是王爷那里,也不会有纳妾的心思。我就是夜里睡得迟了些,哪里就亏身影响子嗣。我以后会注意的,您不要担心。”
梅老夫人很不赞同,“阿瑾,你们新婚燕尔,王爷自是没有纳妾的意思,保不齐以后就会生了心思。自古以来,娶妻娶贤纳妾纳色,咱们正妻就应该有正妻的做派,万不能由着男人把咱们当成妾室一般不敬重。你初入王府,重中之重是在王府站稳脚,拉拢人心,培植自己的亲信。万不能将心思用在讨好男人上,否则日后追悔莫及。”
梅青晓低下头去,乌黑的发散落成云,还略带惺忪的脸有着不同往日的随意。夫妻恩爱了些,就是不尊重吗?
她很是喜欢阿慎那样对她,半点不觉得他不敬重自己。纳妾的事她想都没有想过,更不可能拿这种事情去讨好阿慎。
仅从她的表情中,梅老夫人很难猜出她在想什么。
事实上,梅老夫人已经渐渐看不懂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不知从何时起,阿瑾越来越有主见,甚至不惜忤逆长辈。
皇家的媳妇不好做,寿王生母不在,在宫中和陛下跟前连个替他说话的人都没有。要是阿瑾再没有立起来,只怕是虞皇后那里很快会塞人进府。
“我看静心和凝思二人都是好的,她们的娘老子同是你的陪房,一家子的身契都在你手上,你拿捏起来也容易。”
大家女子身边的丫头,大多都是为日后准备的。自小培养出来的感情,多半不会轻易背叛。这一点梅青晓早早就知道,在前世里从不曾觉得有何不妥。
然而如今的她却是不愿,她不愿同任何人分享自己的男人,哪怕是自己最信任的丫头。什么贤良大度,什么淑惠知礼,她统统都不想遵循。
“祖母,王爷并无纳妾之意,我何必上赶着。”
“阿瑾你还年轻,许多事情不知轻重。你应当知道当家主母最要紧的是什么,是府中的掌家之权,是赶紧生下嫡子,眼下你当务之急是养好身体怀上孩子。女人家总有不方便的日子,总不能让男人冷了床席。时日久了,等王爷先提出来,你反倒落了下乘。”
梅青晓抬起头,看向自己的祖母。祖母以前的教导她都记得,祖母教过她后宅的平衡之术,借力打力、东风压西风等等,无一不是与自己丈夫的女人周旋。
皇后也好,世家主母也好,哪个不是这般。
妻妾和乐了,做妻子的便得世人一声贤惠的赞叹。妻妾相争闹大了,做妻子的就会落下一个不容人善妒的名声。
“祖母,我…我不愿意。”
梅老夫人闻言,长长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你心里不愿意,世上没有哪个女人愿意给自己的丈夫塞人。哪个女人给自己丈夫纳妾是心甘情愿的?只是世道如此,咱们女人唯有自己想开。就算咱们女人不提,男人们自己就不找了吗?再是不纳妾的男子,后院里难道就真的没有其他的女人吗?”
“祖母,我们梅家就没有。”
梅家后院干净,从来没有妾室一说。不仅梅仕礼的后院里没有妾室,就是往上两代也没有妾室的存在。梅家的祠堂里,只有正室及正室的子女,连一个庶出的子孙都没有。
梅老夫人面上带着几许惆怅。“傻孩子,梅家之所以没有妾室,那是因为我们是梅家百年清流,祖训上刻着四十无子才可纳妾。”
正是因为这一点,许多贵女才视梅家为上等的姻缘,若不然当年虞国公府也不会把嫡女下嫁到梅家。
“既然梅家的男人能做到,为什么别人就做不到?”
梅青晓很想说,她的阿慎和别的男人不一样。她相信他不仅没有纳妾的心思,甚至根本不曾注意过别的姑娘。
世人说她善妒也好,说她不容人也好,反正她压根没有打算与别的女人分享她的阿慎。光是想想都觉得呼吸困难,难以忍受。
梅老夫人苦笑,“有些事情你可能不知道,你祖父也好你父亲也好,他们确实没有妾室。但你祖父是有通房的,一个是自小陪着他一起长大的丫头,一个是我做主开脸的。你父亲也有三个通房,两个是原来的丫头,一个是你母亲的人。她们都在前院侍候,打扫书房红袖添香。”
梅青晓震惊,“祖母,您是说前院那几个人都是父亲的通房?”
梅老夫人点头,“是啊,她们很少来后院,也不会给你母亲添堵,更不会生孩子。等她们年纪大了,就送出府外荣养。这是梅家男人给自己妻子最大的尊重,也是梅家女人最大的体面。”
梅青晓知道前院有几个清秀的大丫头,专门侍候父亲读书时端茶递水的,万没想到那几人居然是父亲的通房。
说不震惊是假的,活了两世她才知道原来梅家也是妾室的。她还以为梅家的清贵,是麓京城中的独一份。
没想到,出乎她的认知。
这一世,到底还会有多少她不知道的事情冒出来。世间种种,她都可以不在乎,唯独不能和阿慎有关。
不知为何又想到棺材铺,想到喜悦楼。
阿慎和她看到的一样吗?
忽然之间,她不确定起来。其后梅老夫人在说了什么,她都有些听不进去。她敷衍着,直到送走祖母。
望着偌大的王府,红墙青瓦假山松石。这些都是前世没有见过的景致,却成了她今生的归宿。如果阿慎和她坚信的不一样,他以后也会和别的男人一样纳妾,一样会有庶子庶女,她怎么办?
她站在园子里,心下一片茫然。男人纳妾,天经地义。田舍翁多收了几担粮食,尚且想着再易一妾,何况高门大户里的男人。
世人若是骂她善妒,她不在乎。
她只怕岁月磨平年少时的感情,在这高墙之内日复一日,终将有一天他会厌倦她。更怕她越陷越深,真到那一天变成自己都憎恶的样子,明知他已变心还死抓着不放。
少年郎脱去了些许稚嫩,在朝堂的淬炼之下越发的沉稳。俊美无双的长相,清冷如竹的气质,还有那说不出来的复杂气势。她爱极恋极,目光痴痴追随着他的身影。
叶訇觉得自己的妻子今天有些怪怪的,这样迷恋的眼神他不陌生,但迷恋之中似乎有种难以言喻的失落。
“听说今天祖母来了。”
“嗯,祖母来看我。”梅青晓痴迷的目光有所收敛,微微垂着眸,”我原来不知道,父亲竟然有通房。不仅是父亲,就连祖父也是有通房的。”
叶訇看过来,与她的目光撞到一起。
“祖母说男人的情爱不会长久,再是年少时相濡以沫恩爱不疑,到了后来也会磨尽,终将平淡如水。她还说世上没有不纳妾的男人,也没有相爱白首一生一双人的夫妻。你觉得她说得对吗?”
竟是如此,怪不得阿瑾这般表情。
他慢慢走过来,靠近她。
她不知为何突然紧张起来,他的眼神好深好深。琥珀色转为暗黑色,像暴风雨欲来般黑沉沉的令人害怕。
几乎是下意识,她连连后退,一下子退到桌边再无可退。
“阿慎,我就是随口问问…”
叶訇一手撑在桌上,一手托起她垂低的下颌。男人身上喷薄的气息将她湮没,她心跳得很快,不知是害怕还是期待。
下颌被迫抬起,她睫毛颤动着不敢看他。
他声音低沉,“阿瑾,是你先招惹的我。”
第71章 悸动
他原本身处黑暗 , 早已习惯暗夜前行无人相伴。是她硬生生破空而来,踏碎黑暗来到他的身边,照亮他的前路。
他见过了光明, 那光照进了他的心,他不允许再收回去。
梅青晓身体酥软, 两人这样的姿势很容易让她心猿意马。她的脑海中都是那些脸红心跳的情景,暗暗唾弃着自己又忍不住心肝乱颤。
他的眸是那么的深, 像漩涡一样将她的魂都吸了进去。
“我…是我先招惹的人, 我承认…”
“所以你休想把我推给别人。”他的声音又轻又哑, 像羽毛一样拂过她的心上,引起一阵阵的悸动。
“阿慎,我…”
她要说的话没在他疯狂急切的唇齿之间,她能清晰感受到他的情绪。那种小心翼翼中带着害怕失去的恐惧。
一切尽在不言中。
“…阿瑾,你说过我只能是你的,你说话要算数。”
她还能再说什么,他的表现他的举动已经说明自己之间的担心是多么的多余。她怎么能不信他,如果他都不能信, 那么她重活一世还有什么意义。
是夜,她在他的怀中絮絮地说起今日和祖母的对话,待说到子嗣二字时,他的眸中似乎闪现不一样的光芒。
传言像被风吹着跑, 一阵又一阵。
东宫纹丝不动,寿王府风平浪静。看似两男争一女兄弟阋墙的戏码,偏偏当事人无动于衷。倒显得有些索然无味, 传着传着变了风向。
流言之所以是流言,尽在于世人的口舌之间。原有的戏码没溅起水花,倒是晕荡开来。人们说着寿王府的事,转到了叶訇的身世上。再从叶訇的身世,转到梅青晓的身世。
梅青晓生父不详,再一次引来世人的猜测。
民间的风向始终吹不到宫中,幕后之人等不急了。在一日梁帝难得临朝时,燕国公冒死进谏,上折进言道士及祸国之源,气得梁帝当场摔了折子。
已经走火入魔的梁帝哪里听得进此等大逆之言,他自以为自己马上就要得道长生,更加不把世间芸芸众生看在眼里。
正当他要下旨斩了燕国公时,太子站出来。
太子附议燕国公,以自身经历阐述修道长生纯属无稽之谈。天下道士之中,十有七成是假道士,不足为信。
随后叶訇梅仕礼等人支持太子,齐刷刷跪了一半有余。
太子这一出头,局势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