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云上
陈氏接话,“她两个整日好的比嫡亲姐妹也不差了。”
妇人们在一起说一些家长里短,女孩们各自找相熟的人说话。
嘉和县主对宝娘耳语道,“后面跑马场里正在跑马,你想不想去?”
宝娘眼睛亮了,她看了眼前面的陈氏和莫氏,有些犹豫。
嘉和县主怂恿她,“没事的,后头好多人呢,你跟太夫人说一声,咱们去看看就回来。”
宝娘也想骑马,喝口茶后,仪态万千地走到前面,“阿奶,嘉和约我一起去骑马。”
陈氏温柔地看向她,“去吧,注意些,别把裙子弄脏了。”
宝娘高兴地点头,立刻就要走。
杨默娘一向不参加这些事情,杨淑娘拉了拉宝娘的袖子,“二姐姐,我也要去。”
莫氏看了杨淑娘一眼,摇摇头。
宝娘安慰她,“你还小呢,不能骑马,跟你三姐姐在这里玩。”
嘉和县主拉着宝娘就走了。
卫伯爷家里虽然被降了爵位,府邸的规格却没变。卫家也是当初开国元勋之一,家里有个巨大的校场。
二人到的时候,校场里已经有不少人了,都是各家爱玩闹的孩子们。
嘉和县主的表弟卫七郎过来了,“表姐,你来了。”
嘉和县主点头,“你们怎么玩的?”
卫七郎认真回答,“就是瞎玩,各挑一匹马,跑几圈,谁先到谁赢,输了的不拘给个什么都行。”
嘉和县主问,“可分男女?”
卫七郎咧嘴笑了,“五哥促狭,不让分。”
各家举办这种大型的宴会时,会故意让家里未婚的孩子们去玩一玩,一来多认识些朋友,二来,若是有那性格不合适的,说亲时也能故意避开。
卫七郎问嘉和县主,“表姐和二娘子要不要报名?”
宝娘看了看自己的裙子,“嘉和,咱们这样怎么骑马呀?”
嘉和县主嘿嘿笑了,“不用怕,我带了两套骑装。七郎,你去给我们报名。”
卫七郎领命走了,嘉和县主拉着宝娘找了个地方换衣裳。
小姐妹两再次来了之后,校场里传出来一片叫好声。
只见场地中央两个少年郎各自骑了一匹马,你追我赶,咬的非常紧,旁边的看客们都跟着紧张起来。
其中一个人正是刚才晋国公府的那个男孩子。
宝娘问嘉和县主,“那二人是谁?”
嘉和县主奇怪地看向宝娘,“那是刘贵嫔的弟弟,你不认识了?旁边那个,听说是晋国公赵府三公子,才入京的。”
宝娘打岔,“他们跑的风沙大,差点迷了我的眼睛。”
最后在一片欢呼声中,赵三公子略胜一筹。
嘉和县主啧啧起来,“刘贵嫔蠢得很,没想到娘家弟弟倒是不错。”
宝娘飞速在脑海中搜索信息,刘贵嫔是圣上外出游玩时带回来的,入宫后先封了低等嫔妃,几年的功夫,不光生了儿子,还封了贵嫔,娘家人也跟着起来了。这是她嫡亲的幼弟,据说是个很不错的后生。
宝娘甩甩头,跟我没关系。
很快,嘉和县主先上场了,与兵部张侍郎家的孙女跑了一场,打了个平手。
等宝娘上场时,对手是严皇后娘家的一个侄子。严家本是文人出生,如今后辈子孙们也开始文武兼修了。
严家少年看向宝娘,“二娘子,我让你先跑。”
宝娘看了他一眼,“严公子,听说你是读书郎,还是我让你先跑吧。”
众人都哄笑起来。
严公子涨红了脸,“那还是一起跑吧。”
卫五郎是军令官,一声哨响,两匹马撒腿狂奔。
宝娘好久没骑马了,或者说她从来没骑过马。她只是凭着本能,放空自己,让躯体带着思绪跑。
杨太傅虽是个文人,却请了人教导两个儿子和宝娘骑马。她和嘉和县主在京郊跑马是京城出了名的事情,她不能露怯。
慢慢的,她找到了感觉,但也落后了有半丈远。
忽然,宝娘感觉内心腾盛起一股凌厉的气势,促使她扬手一抽马鞭。座下的马儿吃痛,发力狂奔。
跑了一圈后,差距缩小。
人群都集中在校场的东边,马儿经过东边时,宝娘眼尖,看到人群中咕噜噜滚出一个染了色的石头,马儿受惊,即将要往一边侧身。
只见旁边的赵三公子一挥马鞭,把那石头卷走了,宝娘强扭缰绳,马儿继续按原来的路线往前跑。
那股凌厉的气势越来越盛,马儿越跑越快,宝娘心里很激动,宝娘,是你吗?你醒了吗?
没有任何回答,那股气势带着她一马当先冲到终点后,忽然消失的无影无踪。
作者有话要说: 隔壁温馨种田文《卖油娘与豆腐郎》刚刚完结,欢迎亲们去观看。
第13章 忆旧事生辰之礼
宝娘下马,对严公子拱手,“承让了。”
严公子也拱手,“二娘子好马技。”说完,严公子把身上的玉佩摘了下来,放在旁边的台子上,算是输给宝娘的赌资。
嘉和县主冲了过来,“宝娘,你最后跑的那一程真厉害呀。我就说,你怎么会跑不过严家人。我还以为你因为生病了身子不适,果然跑两圈就好了。”
宝娘用帕子擦了擦汗,“我没事,你不用担心我,就是那块石头吓了我一跳。”
嘉和县主哼了一声,“说是不小心掉出来的,谁知道她是不是故意的。”
宝娘奇怪,“那石头是谁的?那么大个,还染了色。”
还没等嘉和县主说话,旁边冲过来一个小姑娘,“宝娘姐姐,真对不住,那是我准备拿回去哄我弟弟的,谁晓得没拿稳掉了下来。”
宝娘看了看她,思索了一下,想起来了,这是严家的一个庶女严露娘,估计和刚才跑马的那位有些关系。宝娘总结了一下自己搜索来的信息,这姑娘就爱莲言莲语。
宝娘曾经问杨太傅,承恩侯是先帝心腹,一向自律,如何家里却放任这个庶出孙女出来讨人嫌。
杨太傅直言不讳,“严皇后生有二子,承恩侯家子弟做官的也不少。若是家里孩子个个都有出息,圣上要不放心了。你能看到的只是这个不识大体的庶出孙女,以后还会有不成器的子孙的。”
宝娘明白了,这是承恩侯放养的孙女,性子有些歪。她觉得自己是皇后的侄女,却总是被宝娘压一头。
宝娘眯着眼睛看着她,面部表情地回了一句,“无妨,严娘子以后也小心些,这样随意掉东西,搞不好会出人命的。”
严露娘尴尬地笑了笑。
宝娘绕过她直接往前走,到了赵三公子身边,她屈膝行个礼,“多谢三公子出手相助。”
赵传炜双手背在后面,手里还捏着马鞭。听见宝娘的声音,侧过身,微微一笑,“二娘子不用客气,举手之劳。”
宝娘也笑了,“对三公子来说是举手之劳,对我来说,不光是跑马的输赢,说不定还关系到性命。”
赵传炜又把双手背到了身后,“多年不见,二娘子长高了。”
宝娘有些奇怪,这话是什么意思?
赵传炜又笑得如春风般和煦,“都是小事,二娘子不用客气,我先去前院了。”
说完,他对着二人拱了拱手,又看了宝娘一眼,然后带着笑容走了。
宝娘呆滞在现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嘉和县主笑得贼眉鼠眼,“宝娘,这赵三公子难不成认识你?你们什么时候见过的?”
宝娘摇头,“我不记得了啊。”
嘉和县主斜眼看她,“我成天跟你在一起,这一个个的,怎地眼里就看不见我。”
宝娘赶紧拍马屁,“县主娘娘龙子凤孙,岂是我敢比的。”
小姐妹两个又在卫家找了个地方换了衣裳,严公子的那块玉佩,虽然品相不错,但宝娘不想要,赏给了喜鹊。
在卫家吃过了酒席之后,杨家女眷一起回来了。
到家后,宝娘悄悄问刘嬷嬷。
刘嬷嬷立刻哈哈笑了,“二娘子忘了,二娘子六岁的时候,在承恩公府里,愣说人家个子矮。三公子和胞妹是双胎,生下来时有些弱,小时候个子小了一些,但听说聪明的紧。”
宝娘顿时有些尴尬,小朋友在一起,笑话人家个子矮什么的,确实该被打屁股。
宝娘想起今儿校场上青松翠竹一般修长的少年郎,忍不住擦了擦汗,这是一雪前耻扬眉吐气了。嗨,果然还是个小孩子。
宝娘忍不住笑了,“幸亏嬷嬷还记得,不然我还摸不着头脑呢。”
刘嬷嬷眯着眼睛回忆,“赵家三个儿郎,老大世子爷跟二娘子这么大的时候就名满京城,如今是朝中有名的青年才俊。老二在福建跟着国公爷一起,杀倭寇,平匪乱,是一员猛将。这老三因为自小身子弱,赵家花费了不少心思养大的。听说读书很不错,没想到还会跑马。晋国公当年是京城有名的文武双进士,这几个儿子也是一个比一个养得好。”
宝娘喝了口茶,懒懒地躺的旁边的躺椅上,“嬷嬷,这京城弹丸之地,汇聚了这么多豪门世家,每天真是有听不完的故事。争权夺利,蝇营狗苟,还不如寺庙里清净。”
原身小时候在外头寺庙里养过一阵子,那是她最快活的时光。
刘嬷嬷轻声细语地劝慰宝娘,“二娘子只当听听故事罢了,外头有老爷在呢。”
再多的,刘嬷嬷不肯说了。
夜里,杨太傅回来后,宝娘去问了许多功课上的事情,又缠着他问了许多朝堂上的事情。
杨太傅最怕女儿纠缠,说了一些大致的情况,还告诉她不能沾染后妃家族,特别是严皇后家、张淑妃家、谢贤妃家和刘贵嫔家,这是宫中有实权的四位妃嫔,都生有皇子。
皇子们渐渐大了,新的一轮斗争又开始了。
杨太傅是帝王心腹,对几位皇子,他从来都是不偏不倚。后妃们的娘家多方拉拢,他像那茅坑里的臭石头,谁的账也不买。
转天,杨太傅让莫大管事送了一份厚礼去晋国公府,谢三公子搭救小女。
晋国公府里,世子妃王氏收到礼物后,有些为难。
等夜里世子爷回来了,她悄悄把这事情说了。
晋国公世子告诉王氏,“既是三弟做了好事,人家来酬谢,也是人之常情,不用放在心上,接下了就是了。”
王氏笑道,“官人不知道,三弟才回来几天,好多人家都来跟我打听三弟的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