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太傅家千金 第52章

作者:青云上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和 穿越重生

  赵传炜围着他哥转,“大哥,你答应了我的事情,别忘了。“

  世子爷笑,“不会忘不会忘,快去吧,别没出息。“

  赵传炜高兴地滚去了学堂,穿着那身衣裳,好几天都舍不得换。换下来之后也要亲自洗,晒干了之后又立刻穿上了身。

  不知道的人都暗叹,晋国公府鼎盛豪门之家,嫡出的儿子居然这样简朴。难怪赵家越来越发达,看看人家的孩子。

  世子爷立刻往福建送信,一边报喜,一边请晋国公亲自写信去杨家提亲。

  收到书信后,李氏非常高兴,“官人,果然,谁的孩子像谁,炜哥儿读书真好。你看他一边谈恋爱,一边还能考案首。“

  晋国公笑,“多省心,前程有了,媳妇也有了。“

  李氏催促他,“你快给杨大哥写信,送个什么值钱的信物之类的。“

  晋国公开玩笑,“能送什么信物,老杨也不是穷人,他整日跟着圣上,什么好东西没见过。除了我的元帅大印,其余我有的,他都有。“

  李氏放下信,“莫要啰嗦,赶紧写信。炜哥儿脚踮的老高了,别吊着他了。“

  晋国公哈哈笑,“好好,我写,娘子来指导我怎么写!”

  夫妻二人一起在书桌边,李氏口述,晋国公执笔,一起写了封信,然后塞进信封里。

  为表郑重,晋国公把自己一块戴了好多年的玉佩放在了一起,李氏回房,把年幼时的一件玩具放在了里头,那玩具还是杨太傅送给她和弟弟的。

  两件信物随着信一起,火速发往京城。

  京城里,世子爷开始忙碌开了。给弟弟娶媳妇,这可不是小事情。得先正经提亲!

  这提亲,就要有媒人。世子爷带着王氏,携着厚礼,去了二姨母方家。

  方太太大李氏亲热地招待了小两口,方老二父子都不在家,只有大李氏带着孩子们在家里。

  都是至亲,世子爷也不避讳,直接去了二姨的正屋。

  大李氏见小两口带了厚礼,开玩笑问他们,“这不年不节的,怎么给我送这么厚的礼,难道你们犯了错,想让我去给你阿爹阿娘求情不成。”

  世子爷哈哈笑,“我要是犯了错,先请二姨打我一顿,阿娘那里就什么话都没有了。”

  王氏笑着接口,“我们来不为别的事,想请二姨和姨父帮忙。”

  大李氏奇怪,“什么事情?”

  王氏看了世子爷一口,世子爷微微点头,她继续说道,“三弟要说亲了,想请二位长辈做个媒人。”

  大李氏没有回答,先反问她,“我听说,是杨家小娘子?”

  王氏点头,“二姨说的对,是杨家二妹妹。”

  大李氏叹了口气,“真是门好亲事。”

  世子爷笑问,“不知姨父可会答应做这个媒人?”

  大李氏笑了,“你们只管放心,这头老犟驴,我拿鞭子抽也要给他抽过去。”

  世子爷先笑,然后解释,“也不是我想为难二姨夫,阿爹阿娘不在,总要有长辈出面。我大爷虽然对我们好,但官职上差了些。舅舅也可以,但我想着,二姨夫和太傅大人总是这样疙疙瘩瘩的也不好,不若借着这门亲事,把误会解开。”

  大李氏笑着点头,“好孩子,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姨父一把年纪了,倒让你来替他操心。我说过他多少回了,太傅大人不和他计较,他就蹬鼻子上脸。你们放心,这关系到炜哥儿的终身大事,你姨父虽然是个犟种,也不会不识大体。”

  寒暄了一阵子之后,世子爷带着王氏回去了。

  夜里,方老二回来了,等吃过了饭,儿孙们都走了,大李氏和方老二商议。

  “我这里有一坛媒人酒,官人想不想喝?”

  方老二看向大李氏,“哦?谁家有喜事了?请娘子做媒。”

  大李氏笑,“今儿庆哥儿和他媳妇来了,想请咱们做媒,给炜哥儿提亲。”

  方老二问,“定的谁家小娘子?”

  大李氏似笑非笑地回答他,“杨太傅家的嫡次女。”

  方老二好悬没把手里的衣裳扔了,“怎么定了他家的女儿?他一个两面三刀的小人,岂能做亲家!”

  大李氏年轻时特别温柔,后来被婆母和妯娌磋磨的也有了些脾气,把眼一蹬,“闭上你的臭嘴,这是我妹妹妹夫决定的,要你来多嘴多舌!庆哥儿来请你,是看得起你!”

  方老二顿时偃旗息鼓,“好娘子,我没别的意思,我跟杨镇不合,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大李氏表情缓和了一些,“你别成日家胡说,杨大哥也不容易。杨家二娘子我见过,是个好孩子,炜哥儿也是好孩子,两个孩子好的很,和父母有什么关系。”

  方老二忽然贼眉鼠眼靠了过来,“娘子,前一阵子,京中的流言是不是真的?”

  大李氏眯起了眼睛,看了他一眼,“甭管真的假的,你就当自己是个聋子。”

  方老二忽然啧啧两声,“老杨真是胆子大!也不怕被杀头!”

  大李氏拍了他一下,“不管流言真的假的,以后都是亲戚,你把你的狗脾气给我收一收,见到杨大哥客气些。莫说这些,媒人的事儿,你干不干,要是不干,我明儿就给庆哥儿回话。”

  方老二连忙接口,“我去,我去还不行!我还想着以后去福建跟着赵兄弟快活呢,他儿子娶媳妇,我是亲姨丈,岂能不出力!”

  大李氏笑,“你个夯货,什么时候能像杨大哥和妹夫一样有成算。“

  方老二把大李氏搂进怀里,“我是个傻大个子,没成亲之前你不就知道了。老杨和赵兄弟一个个都贼精,我到他们面前,就是个傻子。既然是个傻子,我也不装聪明了。我是托了我阿爹的福,不然怎么能娶到你这么好的娘子。“

  大李氏嗔怪他,“一把年纪了,别胡说八道。“

  方老二咧嘴笑,“哪里是胡说八道,我说的都是真的。“

  说完,他抱起大李氏就往床上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节日最后一天啦,好好珍惜哟!

第42章 惊雷起变故突生

  过了几日, 福建的信到了。世子爷拆开一看,里面有两封信, 一封是给他们兄弟的。另外一封, 信封外面写了三个大字, 杨兄启。

  世子爷知道, 那是父亲写给杨太傅的信。他把自己的信拆了,父亲嘱咐他多关注京中各家动态,注意人员变迁, 查清各迁升之人互相之间的关系, 另, 孝顺祖父,关爱幼弟,保重身体。李氏也写了几行字, 一如既往,让儿子照顾好身体。信里面,还加了一张银票。

  银票的面额极大, 是晋国公府半年的开销。京城这边因为人际关系复杂,颇费银钱。老早以前,晋国公每年送回来大量真金白银。那时候, 圣上还是皇子,晋国公守着东南沿海, 每年跑私船能挣不少银子,大多都花到圣上头上去了。

  如今圣上登基,晋国公把私船停的七七八八, 每年也就挣个开销,至于军费,他两手朝上,问朝廷要。景仁帝知道他如今不跑私船了,也不去追究他挣的那些开销。

  这几年世子爷自己也弄了许多产业,基本能养活京城这一大家子。但父母仍旧每年会送钱回来,他也不拒绝,都留在手里。

  接到了父亲的信,世子爷连吉日都挑好了,准备去杨家提亲。

  但,变故来的猝不及防。

  严皇后上奏选秀,李太后同意了,景仁帝也没反对,严皇后着礼部开始准备选秀事宜。

  隔了几日,严皇后再次提及,宫中贵妃之位空悬,可特选出身煊赫的贵女入宫。她提及了京中和外地各豪门世家贵族家的女子,这中间自然少不了杨家女,严皇后一来为了搅混水,二来给景仁帝提醒,如何破谣言。

  景仁帝不知可否,让礼部按照严皇后的意思去办,并且要求,选上来的人不能超过一百个。他要给宗室赐婚,儿子们那里也该预备起来了。至于他自己,有几个做做样子就行了。

  不得不说,景仁帝于这上头,是个明君。他从来不沉迷享受,他的祖父和父亲因受党争之苦,国朝一直不太兴盛。景仁帝唯一的目的,就是把大景朝治理的更好,朝纲稳固,百姓安居乐业,边疆固若金汤。

  京中七品以上官员家中的未婚女儿,只要年龄过了十岁,都要参选,赵家给赵婧娘和赵燕娘姑侄两个都报了免选,礼部勾掉了赵家名单。

  这种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景仁帝知道赵家中立,也不反对。

  杨太傅给宝娘和杨默娘都报了免选,礼部也勾了名单。

  话说那御前侍卫统领俞大人查了多日,终于得到了许多要紧的消息。这消息却让他胆战心惊。

  他哆嗦着进了上书房,跪在景仁帝面前,“圣上,十四年前,杨太傅曾孤身前往明盛园,半夜才出来。”

  景仁帝目光如刀看着他,“要是错了一个字,朕把你头砍了挂到城门口去!“

  俞大人砰砰磕了两个头,“臣不敢,臣找到了明盛园的一个旧人,想尽办法才掏出几句实话。太傅大人进去时,是跟着送米粮的车进去的,出来时,是,是跟着倒夜香的车出来的。“

  景仁帝额头青筋直跳,半晌后问道,“还有呢?“【公/众/号:xnttaa】

  俞大人再次磕头,然后说道,“太傅大人只去了一次,据传,据传后来,后来琼枝姑姑给太傅大人送了个孩子,是个小娘子。”

  俞大人心里直喊老天爷,生怕景仁帝真把他砍了。

  景仁帝闭上了眼睛,忽然,他一挥手,把案桌上的东西全部扫到了地上,“滚!”

  俞大人吓得立刻滚了。

  这一日,上书房中。景仁帝低头批阅奏折,杨太傅在一边陪伺,偶尔回答景仁帝的垂问。

  景仁帝一直低着头,忽然,他问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先生家里女儿多大了?”

  杨太傅面不改色,“回圣上,臣有四女,长女出嫁多年。次女和三女马上十三整,四女尚年幼。”

  景仁帝仍旧没抬头,“先生,朕一直待先生如师长。”

  杨太傅躬身行礼,“多谢圣上垂爱,臣万死不辞。”

  景仁帝笑,“先生真的什么都愿意为朕做吗?”

  杨太傅毫不犹豫,“臣愿意。”

  景仁帝抬头,看向杨太傅,“先生,宫中贵妃之位空悬,先生愿不愿意把嫡女给朕做贵妃?先生放心,朕会好生对先生的女儿。”

  杨太傅惊愕地抬头,他已经给女儿报了免选,景仁帝答应了,没想到在这里等着他。

  杨太傅又低下了头,“圣上,臣妻天残,几个女儿缺失教养,不堪为妃。请圣上另择贤良女子入宫。”

  景仁帝放下了笔,挥了挥手,内侍们全部出去了。

  景仁帝走了下来,站在杨太傅面前,看着他头上的玉冠,玉冠底下,已经有了白发。杨太傅双手举着行礼,景仁帝一打眼,就看到了那只肉掌。

  景仁帝忽然伸手,拉过了杨太傅的那只肉掌,轻轻摸了摸,“先生,当年先生以命救朕,是为了朕,还是为了母后?”

  杨太傅倏地抬头,和景仁帝四目相对。

  半晌后,他垂下了眼帘,“圣上,您是个明君。臣能救下圣上,是臣的福气。”

  景仁帝声音很轻,“先生当年除了被砍掉四根手指,身上还被砍了几刀,当时差点失血而亡。这么多年,又尽心辅导朕。先生的恩情,朕都记在心里。”

  杨太傅抬眼看向景仁帝,“圣上,臣都是心甘情愿的。”杨太傅的眼光很柔和,仿佛在看自家子侄一样。

  景仁帝放下他的手,转身,“先生不让女儿进宫,是不愿,还是不能?”

  杨太傅心里清楚,景仁帝大概什么都知道,他摇头,“圣上,这宫里,是个吃人的地方。”

  景仁帝忽然大声呵斥他,“放肆!”

  杨太傅再次躬身,“臣知罪。”

  景仁帝走到他面前,“你于朕有恩不假,但,你于父皇无恩。朕原以为,自己与旁人不同,得了个忠心的臣子,得了个良师。可现在所有人都对朕说,先生忠于朕,不是因为朕,而是因为母后,朕情何以堪。”

上一篇:俺们全村穿越啦

下一篇:幸福炒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