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也搞基建 第166章

作者: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原来在公主的心中,令弟的一条命,也抵不过一个身外之物。”

  姬寒寻说道,“救治太子,可是耗费了我极大的钱财和精力。

  光是替太子挡你们陈国的探子的暗杀都不知多少回了,更别说是请来明空大师、明觉大师,为太子治病。”

  “本王真是没有想到陈国太子的命真么不值钱,早知道就不救。”

  姬寒寻说道,他突然俯身,细细地瞧着陈丽蓉,眼眸里透着阴狠毒辣,“或许本王可以找现任的陈国太子谈这笔买卖,想必他会很有兴趣。”

  “暗夜玲珑心,我给你,请你保全皇弟的安危。”

  陈丽蓉一听到姬寒寻的威胁之音,也不敢再讨价还价,立即哭腔地答应了。

  看来这位太子妃与她皇弟感情极为深厚,当初为救治他,愿意远嫁大齐,今日也为了救他,答应支付宝物。

  自从陈国太子出事以来,她不是没有写过密信回国,信中没有提及太子一事,言语之中都是表达着对父皇母后的思念,可是即便如此每一次她的信件都是石沉大海,从来没有得到过父皇母后的回复。

  陈丽蓉多了几个心眼,写了几封信件给闺中密友,与她们忆儿时之景,有畅聊了一番大齐的风土人情,邀她们来大齐作客。

  却被有人批判现在陈南帝沉迷于仙道,以求长生,不理朝中之事,太子监国,各个皇子都怀有异心,想取而代之。

  现在是特殊时刻,自家亲弟处于危难之际,你这个当姐姐漠不关心,怎么还想着游玩?

第151章

  暗夜玲珑心,一块小巧玲珑的心形石头,可作饰品佩戴在脖子上。

  传言暗夜玲珑心,乃用千万种蛊毒炼制而成,佩戴上它,可以祛除陈南的蛊毒。

  吴静香没有想到自己一去夏邑,便是两年。

  山东夏邑的一个小村落里,静谧的清晨,学堂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学堂内坐着的小萝卜头,大约二三十个,七八岁的年龄,男女皆有,他们摇头晃脑地跟着先生晨读。

  “报告!”

  门外站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她比室内的其他孩童要高出一个头,此时的她满脸通红,紧张不安地站在门口。

  “郑秋燕,你今日又迟到了。”

  原本还在带着学生晨读的先生抬头看向门口,她一双水灵的杏花眼,不怒自危,她的眼眸只是随意地朝着门外望去,却令站着门口的学生头垂的更低了,更加的羞愧。

  “迟到,照规矩先在门口站着。”

  吴静香说了一句,便不再理会门口迟到的学生,继续教其他学生晨读。

  晨读完了之后,她才放那位迟到的女孩回到座位上,继续教学。

  完全没有理会那孩子因为被她在众目睽睽之下罚站而委屈,双眼通红,断断续续地抽泣,吸鼻子。

  “今天的早课就教到这儿。”

  吴静香看着立马四处撒欢的学生,又加了一句,“郑秋燕,你先留下来。”

  直到吴静香走近郑秋燕的位置,她的头依旧垂着,不敢抬头。

  “先生,我——我不想再来上课了。”

  郑秋燕抽泣地说道。

  “抬头!”

  吴静香喝厉道。

  郑秋燕依旧低着头,浓厚的发丝盖住她的眼睛。

  “看着我的眼睛,再说一遍。”

  吴静香严厉地说道。

  也许是太严厉,郑秋燕始终没有抬头,只是她鼻子的抽泣声更重了。

  “因为先生今天罚你,恨上先生,所以不想在学堂里继续念书。”

  吴静香一字一顿地说道,咄咄逼人。

  郑秋燕拼命地摇晃脑袋,哽咽地开口,“没有!”

  吴静香长叹一口气,从袖子里掏出一块干净的手帕,递给郑秋燕,一句话没有便走了。

  她陪着师父到这郑家村生活了两年。

  第一年,她足不出户,一天到晚,基本泡在郑家的祖宅里,翻阅各种典籍。

  这个小学堂是他们师徒两建立的,不收钱,免费教授村里的孩子启蒙学习。

  郑氏一族因为几十年前被灭满门,族人凋零,现在这个郑家村居住的人与郑文仲并无多大的关系,大都是很疏远的旁系或者邻村的人侨迁过来。

  夏邑读书氛围浓厚,你随意走在田埂上,也会听那犁地的老叟哼上一两句子曰。

  正是这种氛围,吴静香才萌生了想要在村子里办一个小学堂的念头。

  以前的郑家村是有族学的,灭门一案之后便再也没有族学。

  现在郑家村里的小孩子大都去镇上、县城读书识字。

  吴静香的启蒙学堂收的都是一些小孩子,他们又的没到上学的年龄,家里的人送来这儿就当提前认得几个字,有的家里没钱,送来这儿就当识得几个大字。

  村里的人看吴静香才十六岁还是一个女子,十分不看好她当先生,这么年轻的女子懂什么!

  她能招来二三十个学生,一是村民冲着免费来的,二是看在郑文仲的面子上。

  就算她一再强调她的学生男女都收,她也才收了五六个女孩为学生。

  郑秋燕她已经十岁了,已经超出了启蒙学堂收学生的年龄。

  可是当初这孩子为了能进学堂,竟然生生地跪在吴静香的门口求了几天,吴静香心软便答应了。

  原以为自己收了一个勤奋好学,机具上进心的好学生,结果呢?

  三天两头迟到,还有一天干脆不来上课,吴静香的好脾气都被磨没了。

  她也曾了解到郑秋燕的家境情况,有些贫寒,还有个极具重男轻女的奶奶,她们家的杂活全都落在郑秋燕的肩膀上。

  吴静香知道郑秋燕每天上学前都会熬一大锅猪食,等喂完家里的两头猪之后,她才可以才上学。

  每天回去之后,又得挑水、洗衣、做饭。

  吴静香知道她的不易,但也从来没有上过郑秋燕的家里,要求他们家里的人少派点活给郑秋燕,让她可以正常上学。

  也许几十两银子就可以让郑秋燕从繁琐的家务中解脱出来,一心向学。

  可是吴静香没有这样做,也没有这样做的念头。

  她已经比其他人幸运太多,至少可以坐在学堂里。

  天底下还有许许多多的女孩,没学可上。

  这个年代的女子读书不是易事,没有绝对的恒心与毅力是走不下去的。

  “静香姐,水田放水了!”

  吴大牛欢呼道,“静香姐,我们快去田边,说不定有大鱼。”

  等吴静香他们两人走到水田边时,周围已经有不少的村民围观。

  “这田里真能养鱼?”

  “切!

  小孩子家家的玩意你们能信,要是真能养鱼,以前怎么没有人养。”

  “就是这鱼会吃稻子的,水稻地直接改成鱼塘好了。”

  “别的不说,上次我看到有一条十来斤的大鱼跳上来。”

  ……

  “小先生,你来了!”

  一个汉子客客气气地迎着吴静香。

  “波叔。”

  吴静香应了一句,便看着水田里的稻子,金灿灿的一片,甚是喜人。

  “今年的稻子产量不受影响吧?”

  吴静香关心地询问道,因为稻田要养鱼,挖鱼坑、鱼沟,占有一些稻田的面积。

  “小先生,你放心。

  我们今年的稻子看着虽然少了一些,但是今年的稻穗比往年的多,又饱满,这粮食的产量,说不定比往年还高。”

  波叔脸上满是喜悦之色,“我刚刚下田看过了,错不了!”

  “那就好!”

  吴静香听着他的话舒心了不少,她寻了一处地,直接坐在田埂的草上,看着他们放水捉鱼。

  稻田里养鱼,看着简单,其实也废不少功夫,首先在水稻前期,为了防止鱼吃食嫩秧苗,他们得用竹条编成栅栏,围在鱼坑的周围。

  还有挖的鱼沟深度、宽度都是有一定的要求,每天还要给田里的鱼投放食物。

  这样忙活一通之后,好处也不少,比如这挖的鱼坑可以抗旱,到了旱季之时,鱼坑里的水便可以直接灌溉水稻。

  鱼活动的时候可以疏通水田,让水田更有肥力,让水稻增产。

  也幸好师父是一个大地主,有足够的地让她随意折腾。

  当初她提出水稻田里养鱼,村民都说她是异想天开,那些个佃户更是叫苦连天,就差指着她的鼻子骂娘了。

  郑文仲却力排众议,力挺自家的小徒儿,水田随意怎么搞,徒儿高兴就好。

  至于佃户,郑文仲允诺他们如果今年的产粮大批减少,会按往年的粮食支付给他们。

  地是他的,他没意见,别人也不好发出其他的声音。

  郑文仲近几日又被好友请去喝茶,不在郑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