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卿晴
愿意拱了郑王上位。
那自然各自协商了好处的。
那两位皇弟愿意帮衬, 就是不想在京都过一辈子, 真给当猪的一样养着。
他们亦想做实地的藩王,想尝一尝权利在手的滋味。
郑王呢?
郑王就是着东宫动摇,正统帝再是匆匆驾崩。
哪怕扶一个小儿皇帝上位, 做了摄政王,那是掌天下权。
至于后面会不会再把小儿皇帝换下去,自然坐一坐至尊之位?
这还用说吗?
如果有机会,肯定要自己尝一尝九五至尊的味道。
那一把龙椅对于一位皇子而言,是有莫大的吸引力。
说到底, 郑王一直不甘心。
废太子倒台了。
宋王倒台了。
他成了父皇的长子啊。
明明当年他有贤名,在朝廷各部中,也是历练了实职。
君父吩咐的差遣,他哪一样都用足了心思。盼着君父满意。
那些年,为了办好差遣。
他吃了苦头,为了天下黎民。
可在父皇的眼中呢?
他只是做贤王的料。
那龙椅上的至尊,从始至终,父皇没瞧过他一眼。
凭什么?
郑王当然不甘心。
这些年里,太宗皇帝留下来的辅臣们,对于郑王还是盯得紧。
哪怕是正统帝呢。
明面上对兄长极好,赐着王府,赐着美人,赐了名爵。
可实际上呢?
就是养着闲人。
原来正紧的差事,那实权是别想摸了。
能做的就是在王府里,做一个享受的王爷。
对于一个有抱负的皇子王爷,这真的不是一种人过的日子。
权利的滋味,享受过的人,没人能舍得丢了。
哪怕郑王还有一个名议上的宗正令的位置。
可实权呢?
正统帝没给。
正统帝还贴心的,给郑王配了两位副职。
总之,这是给郑王排忧解难的。
这等贴心的举动,让郑王更难受。
名头担了,实权没有。
京都的王府生活。
郑王觉得活着,跟一具行尸走肉,那有什么区别?
“……”
幕僚想劝话。
郑王轻轻摇头。
“先生,本王这王爷外面,现在怕已经被盯紧了。”
郑王已经得到了一些消息。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郑王的母妃在后宫沉浮几十年。
哪怕这些年里,正统帝一直在慢慢的清扫了后宫。
那又如何?
总有一些早年沉下去的钉子,那是没有拔掉的。
“本王是天子的兄长。本王倒想看看,本王那一位爱名的皇弟是不是真要赶尽杀绝?”
郑王有点底气。
就赌的就是正统帝的爱惜羽毛。
亲亲相隐。
儒家要讲一个孝悌。
郑王琢磨了。
正统帝真的就算落杀手,肯定就是杀了他。
他的子嗣呢,想是能活命。
倒是皇家子孙。
能活着,会有机会的。
郑王还是留了后手。
这些年里,郑王不光是经营了京都。
跟地方上的一些皇叔们,也是多有联络。
宗室之间,身为宗正令总得一些便宜。
哪怕正统帝使人盯紧了。
只要有心,那还是寻得到机会的。
“王爷。”
幕镣想劝话。
郑王轻轻摇摇头。
“先生,到了现在这一步。本王若不老实些,怕就落人口实。本王不怕死,只是不想在明知死路的情况下,还要遗祸子孙。”
郑王就是老实等着正统帝的裁决。
输了嘛。
郑王还是想保留一点尊严。
再搏一搏?
如果有机会,肯定要搏了。
他只是没机会了。
现在表现了的这般大无畏。
其时,是输了筹码后,在给自己保留最后的尊严。
王府的子嗣,将来落一个什么境地?
郑王要说不担心是假的。
京都事败。
郑王已经暗遣人员,给藩镇的皇叔们去了信。
郑王现在自己不能乱动。
京都他翻不起浪花。
可藩镇之上,那些皇叔们是有实力的。
有些谣言,是可以造了声势。
冬。
这一个冬,很冷。
雪后。
正统帝在看了奏章。
这是秘报。
是暗卫传上来的。
正统帝看了。
看得头疼,看的怒火涛天。
“果然都不老实。”
正统帝就这么一个看法。
京都的郑王府、吴王府、楚王府貌似老实了。
一个一个的都缩在王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