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饭团桃子控
“最毒妇人心,这句话,说的不是你外祖母同母亲么?”陈望书说着,万分诚恳,“虽然你想把我当长辈来伺候,但实在是抱歉了。”
“我的晚辈,那是皇子公主”,陈望书说着,上下打量了一下颜钰,伸出了一根小手指头,郑重的摇了摇头,“你,不行!”
颜钰一把捂住了自己的胳膊,眼神阴郁了起来。
陈望书眯了眯眼睛,“颜钰,你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了,要怪就怪你娘去,少在这里阴阳怪气的。”
颜钰却是笑了起来,“父亲从边关来了信,说三弟要回来了。你还没有见过我三弟吧,不像我,他神功盖世,是父亲最看重的儿子。”
他说着,又看向了颜玦,“大兄,我得不到扈国公府,你也得不到的。”
他说着,转过身去,拿起扔在梅花树下的酒瓶,喝了一口,跌跌撞撞的朝着前头行去。
“什么破玩意儿,也就是废物才稀罕了!”
“嗯,娘子说得没有错。咱们回去罢!我几日没有沐浴更衣,这身上都不是味儿了。”
陈望书收回了视线,跟着颜玦一深一浅的朝着自己的小院行去,“不过他说得倒是没有错,吴氏病了,你三弟的确是要从边关回来了,应该能够赶上年节。”
“他骁勇善战,如今已经独自做了前锋,前几日还来了捷报。秦早儿说,四皇子很是欢喜,视他为同门。”
颜玦轻轻的皱了皱眉头。
三皇子垮了台之后,四皇子并没有如同想象中一飞冲天,成为新的大热的储君人选。
朝中局势混沌,一时之间,倒也没有哪个皇子,敢冒尖儿。逼近年关,朝堂前所未有的祥和起来。
“先前你在准备科考之事,我便没有差人同你说。咱们之前打算的事情,我已经安排妥当了,随时可以收网。”
“等你今夜好好睡上一觉,来日咱们便能动手了。”陈望书的语气很轻,像是雪花落在人的心尖上了一般。
屋子里暖烘烘的,一进门颜玦便唤了白瓷来,“你叫郎中,煎一剂驱寒的药来。你家姑娘先前喝了冷风,被感染了风寒。再多加一个炭盆子来。”
白瓷一听,高兴的看了看颜玦,又看了看陈望书,忙不迭的出了门。
陈望书被她瞧得不好意思了,清了清嗓子,“啰嗦!你这个人,怎地突然变得婆婆妈妈了!什么都要念叨,白瓷她晓得的。”
“好生生的一个人,脾性还总是变来变去的。”
她总觉得,颜玦这回从考场出来,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自信从容了许多,都敢管到她头上来了。
颜玦轻轻地叹了口气,“我惯常是这样的,你慢慢的,便知晓了。”
第171章 河中的人
颜玦说完,便进了一旁的耳房,沐浴更衣不提。
陈望书听着哗啦啦的水声,拍了拍有些发红的,推开了窗子,冷风一吹,让她整个人都冷静了下来。
窗外的雪还纷纷扬扬的下着,木槿那个不怕冷的,正从院子的这头,一下子跑到那头,然后又飞速的跑了回来,铲出了一条条的路,露出了黑青的地面来。
“你这是做什么?难得的雪景,人家都踏雪寻梅,煮酒吟诗的,你倒是好,跟老黄牛耕田似的。”陈望书瞧得好笑,朗声问道。
木槿的脸冻得通红,她咧嘴一笑,“姑娘,我这是在练轻功呢。我师父可以踏雪无痕!临安不怎么落雪,师父叮嘱我了,每逢雪天,都要练练的。”
她说着,不好意思的看了看被自己“犁”出来的一条条的路,“要不我去大街上练,就当是行善积德,帮人铲雪了。姑娘姑娘,你还记得你小的时候么?”
木槿说着,铲了回来,“您小的时候,有一回,长歌公子落进了河里,那时候也落这么大的雪。南地冰薄,站不得人,水也远比北地刺骨。”
“后来老爷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把小公子捞了起来,父子两个,病了一个冬。夫人还说,她嫁到陈家来,老爷还是头一遭,在家待这般久的。”
“再后来,夫人都不允许你同小公子,大冬日的去荷花池边耍了。”
陈望书一愣,脑海中有许多片段都涌现了出来。
那时候她大概七八岁,是人生中最胖的时候,穿着一个海棠红的小袄,周边都镶了白色的兔毛,梳了个双丫髻,箍着的是三婶送的珍珠串子,同年画上的娃娃无异。
那年冬天格外的冷,快要过年节了,官家都封了笔,便是官员们,也能猫冬了。晌午的时候,大人们都在歇晌,陈长歌披头散发的冲来进来,光着脚丫子,硬是说荷花池里有女人的头发。
“你怕是梦魇了魔怔了吧?咱们家和睦的很,也从不苛责下人,荷花池里怎么会有脏东西。”
“有的有的!我亲眼瞧见的,阿姐你不信,同我一起去看看,不就知晓了。”
陈长歌特别着急,甚至都等不得回自己个屋子里穿鞋,随便套了一双她的红色棉鞋,便拽着她往荷花池冲。
荷花池里没有女人头发,可陈长歌自己个掉了下去,他的头发飘浮在水面上,像是一团黑漆漆的水草。
她当时吓得够呛,想要跳下去救人,却不知道怎么地,便晕了过去。
不对,不是怎么地,她当时后颈脖子一疼,便失去了知觉。再次醒来的时候,陈清谏水淋淋,身上都结了冰碴子,一个肩膀扛着她,一个肩膀扛着陈长歌……
李氏连发髻都没梳,浩浩荡荡的领着一群人走了过来……
是谁打晕了她?如果是来救人的陈清谏,为何要打晕她?如果不是陈清谏,那又是谁?
荷花池里并没有女人的头发,那么当时的陈长歌斩钉截铁的说着的女人,又是在哪里瞧见的?难不成真的梦魇了?
“姑娘当时都吓晕了。跟着姑娘这么久,我还没有瞧过,姑娘被吓倒得时候呢。难怪以前在家中,人人都说,姑娘同长歌公子感情好。”
陈望书听着木槿的话,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她晃了晃脑袋,“我怎么可能会被吓晕,我会浮水的,长歌也会。”
木槿愣了愣神,“姑娘那会儿还是个小孩子呢……”,她说着,看了看从耳房出来的颜玦,做出了一个我懂的手势,“就是!姑娘怎么会被吓晕!”
“我们姑娘天不怕地不怕,这天底下,就没有我们姑娘摆不平的事,惹不起的人!”
陈望书听着身后的脚步声,有些汗颜。
木槿,你不用这般吹捧姑娘我的,虽然你说的,它真的是事实啊!
陈望书感叹着,扭过头去,看着颜玦已经穿戴整齐,惊讶的问道,“怎么不去睡一会儿。这会儿还早着呢。”
说话间,白瓷已经领着一群人走了进来,她将汤药搁在了陈望书跟前,笑道,“姑娘怕不是忘记了,小公爷尚未用饭呢!这饿着肚子,哪里睡得着。”
陈望书恍然大悟,她喝冷风都喝饱了,哪里记得这一朝。
“你喝了药,便陪我一道儿躺会吧!发发汗,也驱驱身体里的寒气。”
颜玦说着,走了过来,端起汤药,用勺子晃了晃,递给了陈望书,“趁热喝了。”
陈望书眼眸一动,颤巍巍的问道,“相公,这里头可放了砒霜?”
颜玦端起来,自己先喝了一口,无奈的说道“娘子,这里头只有蜜糖。”
陈望书切了一声,“无趣!”
她说着,捏着鼻子,一口气将汤药灌了下去。
这汤药一下肚,周身便暖和了起来,陈望书同颜玦草草的用了饭,便上了榻。
颜玦几乎是一躺上枕头,便呼呼的睡了过去。陈望书本来还心猿意马的,可那药效上来了,迷迷瞪瞪的便睡了过去。
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华灯初上了。
陈望书看着坐在灯旁写着字的颜玦,揉了揉眼睛坐了起来,“你何时起的?这不是已经科考完了么?怎么又开始写了。”
这个人,倒真的像是要在这里扎根了一般。
颜玦抬起头来,一见陈望书穿着中衣,顿时收了笑容,“多大的人,怎么也不会照顾自己个?快些把袄子穿上。”
陈望书伸了个懒腰,慢腾腾的抓过了床边的衣衫,对着颜玦眨了眨眼睛,“我发现你,生气的时候,当真好看得很。”
颜玦清了清嗓子,给陈望书拿了暖手炉来,又将火盆子往她那边推了推。
“为了娘子看了高兴,玦在努力。”
陈望书来了精神,“哦!怎么个努力法?”
颜玦眉头轻挑,“努力重新投了个好胎。”
陈望书听着他的一语双关,笑了起来,“你这个人,还挺乐观。”
颜玦没有继续说下去,看了看门口,“咱们要做的事情,我已经叫人收网了,今晚上就连夜审鱼。前头已经传来了消息,老三明儿一早,便能进临安城了。
”
第172章 准备收网
到了半夜里,雪下得越发的大了,北风呼啸着吹着,将门窗都吹得咣咣作响。
手里的灯笼,几乎只能够照亮一人之地,前不清楚前路。
喜嬷嬷紧了紧身上的衣袍,她祖祖辈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北地人,往前数十年,那是压根儿没有想到,自己会来一个这么湿冷的地方。
便是用香薰过了的袍子,也都带着一股子潮霉味儿,让人怎么都不得劲。
“嬷嬷,这般大雪,怎地还出去?瞧着这雪,夜里还不会停呢。”说话的女婢,缩着脖子,将手蜷缩在袖子里,她是吴氏身边的大丫鬟,名叫虎歌。
喜嬷嬷将左手上拿着的纸包收了收,“大娘子喝了药,睡下了,听说三哥儿就快回来了,精气神好了不少。雪再大,药渣子总是要倒的。”
“这事儿,让旁人去做,我是不放心的。这城中啊,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这里,就想看大娘子的笑话呢!照我说,有国公爷在,有三哥儿在,咱们大娘子,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虎歌笑了笑,“嬷嬷待大娘子,可真是好。那嬷嬷您仔细些脚下,这地又湿又滑的,可别摔了。”
喜嬷嬷点了点头,提着手中的灯笼晃了晃,朝着门外行去。
待她一走,虎歌轻哼了一声,跺了跺脚上的雪,往里屋行去了。
扈国公夫人病重,这半边府上的事,几乎都是喜嬷嬷说了算,她最近夜夜都要出来倒药渣子,一路上的,也没有人赶拦。
一出角门,她便被灌了一脖子的雪,冷得又缩了缩。
夜已经深了,打更人刚刚走,路上留下了一串长长的脚印。喜嬷嬷头也没有抬,顶着风雪一脚深一脚浅的朝着巷子口行去。
她转了个几个弯儿,看见路的尽头,停放着一辆马车,加快了脚步,走了过去。
“咳咳咳……”马车里头传来了一阵咳嗽声。
“娘子今夜怎么亲自来了?天寒地冻的,又开始咳了”,喜嬷嬷皱了皱眉头,对着马车门行了行礼,轻声问道。
马车里的人,又咳嗽了几声。
“不碍事的,你忘记了,我小时候最喜欢雪了。阿娘领着我同阿弟堆雪人,我拿了两颗桂圆核,做了雪人的眼珠子,又黑又亮,格外的好看。”
“最近啊,我总是想起小时候的事。唉……”马车里的人,轻叹了口气。
喜嬷嬷身子一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老奴没有用,辜负了娘子的信任。这头一回打照面,便叫那边的人,给打趴下了。”
“那边的前些日子,一战成名,在军中威望暴涨。虽然没有掌军权,但……不过恩科您不用担心,虽然他日日夜夜的挑灯夜读,但这科举之事,难于登天,他考不中的。”
马车里的人,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