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为官指南 第12章

作者:枝问雁 标签: 宫廷侯爵 爽文 穿越重生

  “少爷,中了!中了!第一名,是案首!”。很快,来福激动地冲着杨云清跑了过去!

第23章 县案首 杨云清听到来福的声音,抬头望……

  杨云清听到来福的声音,抬头望了过去。他起身,本想过去看看,只是看着那边围着的一圈又一圈的的人,他停下了脚步。

  “少爷,您中了,是案首啊!”来福看着杨云清平静的表情,以为是没有听到,就又说了一遍。

  此时,周围的人听见来福的话后,也纷纷好奇地朝着杨云清望去,并且感叹道:“如今可真是英雄出少年呀!”

  杨云清感受到了周围注视的目光,没有在意,他朝着来福问道:“你可看了高朗和向松兄的名次?”

  “看了,少爷的两位同窗,一位是第四十名,一位是第三名。”

  听完,果然是和夫子估计的相差不多,杨云清这才放下心来。

  “既然这样,我们回去吧。”杨云清之前才名不显,若不是这次拿了县案首,几乎没有多少人认识他,现在的那些考生见案首被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拿到了,自然想看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而自从来福喊了那几声后,一直有人过来悄声观察着杨云清。而杨云清他现在一点不想被人当作猴一样的围观,只想着赶紧回去。

  而此时的杨府,海伯一直在门口等着下人来报喜,只是还没等到自家下人,就等到了县衙的衙役。

  “恭喜了!杨云清杨少爷中了案首!不知道杨少爷可在?”来报喜的衙役一脸喜色的对着海伯说道。

  “你说的可是真的?我家少爷真的中了案首?”海伯有些激动。

  “诶,这您就放下一百二十个心,放榜时我看的是清清楚楚的,没错。”

  “啊!这可真是上天保佑,老爷啊,您泉下有知也该放心了。”说着抬起袖子拭了拭因为激动冒出来的眼泪。

  “这是一点银子,辛苦你跑着一趟了。”说着就难掩激动地从腰间把荷包直接解了下来塞给了来报喜的衙役。

  衙役一边拿着荷包一边笑着说道:“您严重了,我这也是来沾沾咱们这县案首的喜气。”只是走的时候颠了颠手中的银子,想着不枉他跑得那么快,抢在其他人之前来报喜。

  海伯兀自为自家少爷激动着,没多久就看见少爷带着小厮来福回来了。

  来福一见海伯,就赶紧跑过去兴奋说道:“少爷中了第一名,是案首。”

  “嗯,这个我已经知道了。”说完就看向杨云清说道:“少爷既然现在中了案首,那咱们要不要摆个宴席庆祝庆祝?”

  “宴席就不用摆了,等考完府试院试再说。”杨云清答道。

  “嗯,这样也行,等后面考完咱到时候摆个大点的。只是现在既然不摆什么宴席了,那咱要不给那几间店铺的客人这几天一律打个折,让他们也沾沾喜气。”

  “好,这一切就劳烦海伯了。”这个也是常规操作了,杨云清也没多说,就一切按照海伯说的来了。

  而之后在各个铺子里的客人听说这几天买东西一律打折的消息,纷纷询问原因。而这时各个店铺掌柜都是满脸喜色的说道:“我家少爷中了案首,想让大家也一起沾沾喜气。大家这几天常来啊,都打折!”

  这些客人听说后,大都是说道:“恭喜,恭喜,咱们都来沾沾这案首的喜气呀!”而且有许多家里孩子也在读书的,知道了这个消息后,纷纷带着孩子也来吃点东西,看看能不能沾沾这个案首的文气,让自家孩子以后下场也能拿个案首。

  张夫子那,大家听闻他教出了一个县案首,也纷纷是到处找门路找关系,想把自家孩子也送进他的私塾里。这种情况下,张夫子考校了一下送来孩子的资质,倒也收了几个。

  至于李高朗那边,知道儿子考中了,李父是激动地挥手摆了一整天的流水席,笑的合不拢嘴,这几天对于李高朗也是有求必应,让李高朗把自己的小金库丰厚了不少。而王向松因为是第二次下场,最能明白在府试之前不可放松,所以回家向爹娘报了消息后,吃了一顿丰盛的饭后,就又雷打不动的继续复习了。

  而杨云清想的当然和王向松一样,府试在四月份,除去到时候赶路还有修整的时间,也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这个时候更是应该抓紧机会,安心复习。

  因为杨云清的案首之名,最近有很多读书人来杨府下帖子,不是参加什么诗会文会,就是去登高游玩什么的,想借此机会认识一下这个案首。

  面对这种情况,杨云清全都婉拒了,一个帖子都没应邀,这些帖子在他眼里几乎都没有什么用,诗会文会什么的,都是些联络关系用的,去了交上朋友也不过是泛泛之交。这时有了杨云清的吩咐,杨府的门也是天天紧闭,不接外客。而外界知道后,虽然有人嘲讽杨云清,感觉他不识抬举,但是更多的人则是表示理解,也都纷纷识趣的不再下帖子打扰。

  而知道了杨云清的举动后,在家已经放松了好几天的李高朗才反应过来,赶紧学着杨云清那样,也在家开始闭门读书,李父见儿子如此上进,更是喜上加喜,心里高兴的不得了。

  府试就在四月份,没过多久,就到了出发的时间了。祁县隶属于徽州府,而徽州府所辖六县,府城则是其中的歙(she)县。祁县离歙县在地图上看大概有一百公里左右,而这个情况下,不像现代,坐汽车两三个小时就到了,他们坐马车,白天赶路,夜间休息,也需要个三四天。

  赶路很耗费精气神,一路舟车劳顿,若是不修整一番,定是会影响到考试的状态,所以杨云清决定提前个几天出发,这样到了府城,也还能有个几天休息,避免水土不服。

  虽然现在治安不错但是外出赶路总有遇到荒郊野岭的时候,这个时候,若是遇到贼人,也是危险至极。所以杨云清最后决定邀上王向松还有李高朗两家一同前去,这样再带几个下人,人多路上也有个照应。

  而李父知道后,赞杨云清想的周全,立马收拾行李,准备一同出发。而那边王父王母听了之后,也自是答应。

  就这样,他们一行人踏上了去往府城的路。

第24章 府试开始  因为这次府试需要到府城去……

  因为这次府试需要到府城去,时间前前后后加起来需要将近一个月,所以这次府城之行,杨云清并未让海伯陪同着一起去,否则家中没人打理,最后只带了来福并两个小厮一起。

  海伯虽然没有跟着来,但是秉持着穷家富路的原则,不仅劝说杨云清带了一大笔银子,还为他足足收拾了一辆马车的行李,并且还在临行前,嘱咐了来福近一个时辰,生怕他照顾不好少爷。

  这是杨云清穿越一来第一次出远门,一路上,他可充分意识到了路到底有多么难走。在野外,有的路不仅坑洼不平,甚至还到处石头和大坑,几天下来,马车硬是颠的杨云清浑身骨头疼。这个时候,他就不免想起了现代的水泥路,心中暗叹,什么时候他才能光明正大的拿出水泥来呢!但这个想法也没有持续多久,毕竟他现在还只是一个十二岁还未考上秀才功名的小少年。

  一路上车马颠簸,偶尔路况好的时候还能靠在马车车厢上看看书,路况不好的时候不能看书,他们也没有其他消遣的,就三个人坐在一个马车上,互相提问,借此加深了一下记忆。

  就这样,几天之后,他们终于到了府城歙县。歙县作为徽州府的府城,比起祁县,的确繁华不少,刚进城没多久,他们就看到了十余座酒楼,街道两旁也是店铺林立,各个摊位面前也是人声鼎沸。

  既然已经到了府城,自然就要找个地方住下。这个时候,虽然杨云清他们一行人已经提前几天来了,但是城里的客栈大部分上房却都已住满,毕竟除了歙县本县城的考生以外,还有其他五个县城的考生都要来此,此时也只剩下一些条件差一点的房间了。

  杨云清他们站在客栈里,听完客栈掌柜的话,有点犹豫不决,客栈掌柜也不催他们,反正每年这个时候,最后房间都是供不应求的。

  这个时候,李父提议道:“不如我们我们一起租个院子吧,平摊下来比客栈也贵不了多少,而且环境也安静一些,不像客栈这样人来人往,影响读书休息。”

  王父王母听了,想了一下前年他们送儿子来下场考试住在客栈里,的确是休息不太好,这个时候听了李父的提议,也点点头同意了,为了儿子,他们咬咬牙还是能拿出点银子的。这时杨云清听了李父的提议后也是赞同,毕竟一个安静的环境也有利于他们休整。

  李父他以前为了生意也来过几次府城,出了客栈,他很快就找到了伢记帮忙去寻了一处院子。院子不算大,但是住下三家人也绰绰有余了,他们在这租一个月,也只需要一两二钱,三家平摊一下,一家也只需要出四钱银子。

  只是这儿自然不像客栈,有现成的热水和饭菜,这些都需要他们自己来,烧水这个小厮可以帮忙,可是做饭就不行了。本来他们打算再去牙行找人帮忙雇佣一个人到这边帮忙做饭的,但最后王母想着一路他们都是坐着李家的马车,而且杨云清路上也照顾了他们一家不少,他们当时要出银子也被婉拒了,这个时候听到要去雇人来帮忙,于是就主动要揽下这做饭的活,这样也省的再去花钱雇人了。

  杨云清和李父想了想,这样也不错,也就同意了,但是最后租院子的钱他们就没让王父王母出,两家一起平摊了。王父王母一开始也不同意,他们哪能占这个便宜,但最后李父以去外面雇个人的银子比这个还会多呢,他们还觉得自己占了便宜的理由把王父王母说服了。

  因为提前出发,到达的时候离府试还有四天的时间,这四天时间,他们三人也未出去,一直都待在院子里,如此这般,很快就到了开考的那一天。

  府试由知府主持,总共考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分别考的是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一共录取五十名,分为甲乙两等。

  府试较县试来的更加严格,除了考引(准考证)外,其他东西一律不准带入,笔墨纸砚这些都由考场提供。而且考生的帽子不准用双层,衫袍也只能用单层,自带的考篮的款式也有明确限制,甚至于自带水壶、糕点的大小都有规定。因为头两场只需要考一天,第三场策论需要考两天,所以考场也会给他们提供过夜的棉被,不过这棉被的质量和卫生就不敢恭维了。

  他们这次可不是像县试那样,需要到县衙考试,府试的考试地点是贡院。这次和县试一样,照例是凌晨的时候大家就已经围聚在贡院门口,等待着开考。现在已是四月,倒也不用再穿着棉衣在寒风中等着了,大家也都是有过考试经验的人了,也不像县试那样,气氛异常紧张。

  卯时一刻(五点左右),天还未亮透,贡院的大门终于打开。这个时候,衙役们点着灯笼,如县试一般,核对好考生的名册,才放考生一个个入场搜检。

  这次搜检比县试更严,不过到底已经四月,不像二月份时候那么冷,搜检的时候脱下衣裳后不像县试是冻得发颤。

  杨云清刚刚被搜检完,正在整理仪容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居然在鞋底夹带小抄,把他叉出去,交由大人处理。”

  望过去的时候,杨云清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考生,散乱着头发,只穿着一身里衣就被两个衙役毫不留情的倒着拖了出去,还一边鼻泗横流着大喊道:“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我也是迷了心窍了!放了我吧。”

  一时之间,大家都是被惊到了。大周朝自建朝来,对舞弊者的惩处一向都很严重,最轻的也是枷锁示众,严重一点的甚至要杖责后发配充军,可谓是前途尽毁,科举无望了。

  杨云清他也想不明白,既然都已经通过县试到了府试了,就算考不过也不过是明年再来,为什么还要冒着巨大风险去博那么一把呢?只是事已至此,杨云清也不再去想刚刚发生的事了,而是提着考篮,由衙役领着入场找到了自己的号舍。

  对,是号舍,而不是像县试那样,一人一张桌子,坐在考棚里。

  号舍很窄,三面四四方方的墙壁,正面挂着一张草帘,白天是撩起来的。草帘旁边是一个铜制小铃,考试的时候,若是想如厕或交卷,只要摇动小铃,便会有人过来。

  杨云清进去之后,仔细环视了一下,除了一张案桌,上面放着笔墨纸砚,就是一张白天当椅子夜间当床的简陋床板,床板上还放着一床棉被。而且在号舍里,起身之后,几乎没有活动一下的余地,十分逼仄。还好,杨云清本来就没对这个考试环境抱多大信心,因而刚坐定后,就拿着一块白布沾了一点水壶里的水把桌案擦了一遍。

  一切准备好后,杨云清就闭目养神,等待着发卷,这一举动让外面巡考的衙役看了好几眼,不过看完后也没多留,继续巡视去了。

  没过一会,就外面的衙役就马上给考生发卷了,杨云清他接过外面递进来的,填上个人信息后,就开始浏览考题。

  第一场考的是帖经,大概也就类似于现代的填空题,考的就是记诵。虽然简单,但是量却不少,而且还有不少偏门的。还好杨云清平时在这一块下的功夫不少,大概看了一遍后,便已心中有数了。

  这个时候,杨云清也开始动笔要写了。但是当他拿起毛笔沾了沾墨汁的时候,毛笔头突然之间从笔杆上脱落,一下子就掉入了砚台之中。

  杨云清心里咯噔一声。

第25章 府试中  考场中提供给考生的笔墨纸砚……

  考场中提供给考生的笔墨纸砚一般都是统一采买的, 品质虽然说不上是上好的,但怎么也不会太次。杨云清没有想到自己现在居然遇到了毛笔头脱落概率这么小的事。

  同时他也有些庆幸,至少不是在答卷的时候突然脱落, 若是那样的话, 卷面肯定会被墨汁晕染,出现污迹, 一张卷子也基本就毁了。而且大周朝也有规定,上交的考卷不得有墨汁等污迹, 解释不清的话甚至会被判为作弊, 下场比入场时那个被枷出去的人好不到哪去。而且科举考试过程中更换考卷, 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若是谁摊上这种事,也基本就要自认倒霉来年再考了。

  如此一来, 他都不知该说自己运气好还是运气差了!叹了一口气,杨云清摇动号舍里的铜制小铃,打算找衙役重新要一支毛笔。

  小铃一响, 周围巡逻的衙役循着声音迅速跑了过来,朝杨云清的号舍里望了望, 询问有什么事。杨云清身子前倾, 看着外面衙役道:“我的这支毛笔坏了, 麻烦您再给我找一支来, 多谢了!”

  衙役看了看, 确认毛笔是坏了, 然后才道:“行, 那你先等一下。”说完立刻迅速地跑去禀报了知府大人,描述了一下情形后,征得知府大人同意后, 准备了一支毛笔交给知府检查后,才在另外一个知府随手指派的衙役的监视之下,把毛笔送了进去。当然,这样也是为了防止有的考生贿赂巡考的衙役,勾结作弊。

  杨云清拿到毛笔后,仔细地检查了一番,在素纸上试着写了一段字后,才放心的答卷。还好,杨云清基础打得比较牢,下笔的时候几乎是不加思索地就立马反应出了答案,因而虽然一开始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最后完成的时候时间也还早。

  检查了一番后,杨云清伸了伸懒腰,然后才慢慢地摇动小铃,准备交卷。而铃声一响,立马就来了两个衙役,他们先把考卷糊名,放入了一个专用的匣子里,然后收走了案桌上的笔墨纸砚,这些都弄完之后,才放杨云清离开。

  这第一场难度不大,早在杨云清交卷之前就已经有不少人也已交卷了,只是杨云清并未在意,毕竟后面两场才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场考的是杂文,题目出的中规中矩的,而杨云清之前也做过一个试题,虽然题目和这场不同,但其中意思也都差不多。他思考了一会,心里将那篇改了改,在素纸上写了起来。兴许是在考场,被这个庄重的氛围影响的缘故,杨云清写的时候忽然灵感迸发,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删补改,没有多久,一篇文章就写了出来。

  杨云清看了好几遍,又修改一些用字,才心满意足地把它誊抄到考卷上。等誊抄完成后,杨云清才摇铃交卷,这个时候,考试时间甚至还未过半。当杨云清摇铃交卷走出之时之时,有不少听到动静的考生都变得心烦意乱。这个时候,他们的文章才起了一个头,就已经有人交卷了,这让他们不禁思索,这到底是试题简单还是那个交卷出去的考生实力太高。

  杨云清提着考篮,慢悠悠的出去了,独留那些考生继续抓心挠肝,不得安静。

  出去后,到了下午,李高朗和王向松也回来了。李高朗见到杨云清坐在院子里的树下看书,上前问道:“云清,今天那个时间还没过半就交卷的人是你吧?”李高朗也是听出来的人说的,再加上那人描述了一下方位,他就猜那人是不是杨云清。

  “嗯,应该是我吧。大概是因为这次的试题以前做过相似的,所以就写的快了一点”杨云清不确定的说着。然后他又说了以前做的那篇有点相似的题目。

  “啊!那篇当时夫子说随便做不做,不做要求的,然后我就没做。要是早知如此,我就做了。”李高朗懊恼的想着。

  杨云清又问了王向松,王向松答道:“我当时是做了交由夫子批改过了,只是在考场上又想到了更好的,就重新做了一遍,耽误了些时间,所以出来的晚些。”

  李高朗听完,有些忧虑的说:“唉!我以后再也不偷懒了!只是不知道这次我能不能过。”

  杨云清见状,安慰道:“现在也只是第二场,后面还有一场呢!你现在先回屋去,把以往做过的文章好好再看看,专心准备下一场。还不知道结果怎么样呢,不要先丧了气。”

  李高朗听了,也明白过来了,立马啥话不说,蹭的一下窜进房间里,开始苦读了起来。

  看着李高朗这举动,外面杨云清和王向松两人也都笑了起来。

  第三场考试是考策论,连考两天,所以杨云清也不可能像前两场一样,饿着肚子撑一撑,不吃带进去被搜检的时候弄的稀碎的肉饼。或许有人会想到,那在考试之前吃的饱饱的再去不行吗?但是这样会出意外,因为考试过程中可能会想“如厕”。

  在科举考试中是允许如厕的,号舍的角落里就有一个小黑桶专供小解,但如果要大解,便不能了,因为这个大解的过程中会散发气味影响其他考生。这个时候,如果实在忍不住,那么就需要先摇动小铃,叫来巡考的衙役,之后还要将考卷交给监考官,接着在几个衙役和一位考官的监视之下去如厕,结束之后回来才能接着考。

  这些表面上看起来还算人性化,但是按照规定,考官会在出去如厕的考生卷子上盖一个黑印,然后再交给他们,这也被读书人戏称为“屎戳子”。而考官阅卷也自有一套不成文的规定,俗称潜规则,遇到这种盖有黑印的卷子,无论考生答得有多好,考官阅卷的时候也不会认真看。因为一来考官会嫌麻烦,心里对这个考生印象不好,二来觉得考生不重视考试,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这样一来,这个考生这场基本就算是废了。

  这种情况下,杨云清不仅需要在开考前注意饮食,提前排出污秽,而且还需要注意带进去的食物不能对身体有刺激,导致拉肚子,最后思前想后,杨云清带了一些糕点进去。糕点比起肉饼而言,就算隔了一夜口感也不会变化太大,也不会馊。

  隔了一日后,第三场开考了。

  一共只有两道题目。第一道为:“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这个大概的意思就是晋武帝司马炎他独断而最终灭吴统一天下,前秦苻坚独断却导致淝水之战失利最后亡国,齐桓公任用管仲而称霸,燕王哙任用子之而导致燕国大乱,他们用了几乎一样的方法但最后的结果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这一题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说它简单的意思就是题目很容易理解,总的来说就一个意思:“试着说一下专权独断的优劣”,说它难的原因就是此题可能涉及朝政,杨云清怀疑,这次出题的人是想借此引导考生对当今圣上过于信赖首辅而导致“独断”时局的注意和思考。而这样很显然,出题者内心中一定是反对当今首辅的所作所为的,不然就不会出这样一个题目。

  既然想清楚了这些,杨云清对该写什么该避开什么也暂时有了一些打算,只是该如何行文他还需要好好构思一会。接下来,他用了一个上午来草拟,到了下午的时候,他又列了一个纲,在素纸上草草写了一些,最后又删去一些对朝政评价过于敏感的话,然后才在考卷上落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