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枝呦九
太后这时候再次跟太子展开拉锯,“哀家可以帮你,皇帝不是你杀的,哀家不怪你,皇帝对你都有偏薄,你恨皇帝,哀家也能谅解你,可是,皇帝是哀家的儿子,是一国之君,他死了,皇后也不能活。”
太子就静静地看着她,“怎么不能活?父皇杀人的时候就能活,她为什么不可以?”
皇太后不可置信的看过去,“所以,你是一点都不愿意退让吗?”
太子朝着皇太后走近了一步:“不,不是不愿意退让,而那也是我的亲娘。若今日是父皇做这个决定,想来也跟我一般,不会同意杀掉自己的母亲。”
他站在那里,朝着太后说:“同样的,若是有一天,母后要求我杀了您,我也不会这般做。”
“天下在没有哪个受过您教养的孙儿会做出这种事情。”
太后听得心里又心酸又愤怒,最后看看天,已经亮了。
她砰的一声坐在椅子上面,喃喃的道:“好……很好,你已经是一个比你父皇更加心狠的皇帝了。”
太子听得她这句话,却是心中一松,朝着太后跪下,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出门,立马吩咐人去请各大臣进宫,再让人去敲丧钟。
然后马上让刘得福回东宫,“去告诉太子妃,一切安好,让她带着孩子去长乐宫,跟母后待在一块。”
丧钟一响,刘得福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马上跑着回到东宫,去的时候,折筠雾正给三个孩子吃东西。
阿昌和阿昭是不用管的,只管岁安,只是今日她再沉得住气也没有用,一颗心是乱的,喂岁安的时候手忙脚乱。
奶娘想要帮她喂,岁安却不同意,紧紧的握住折筠雾的袖子,只要一松开就哭。
折筠雾就不让奶娘帮着,“这是害怕了,也是我的错,心里不稳,她倒是察觉出了。”
虽然没有长大,小小人一个,倒是会知道大人的情绪。
阿昭和阿昌对望一眼,然后小声地问:“是不是皇祖父出事情了?”
折筠雾想着两人也不算很小,又人小鬼大的,便点了点头:“是,只是具体的也不知道——”
话还没说完,就听见了丧钟,一共鸣了三十六下。
这是帝王驾崩的钟声。
前朝皇帝死的时候,都是不鸣丧钟,只在皇帝大丧之后在寺庙和道观中鸣钟三万次。可是这个规矩被大秦的开组皇帝破了,如今大秦皇帝驾崩时,先鸣三十六下。
折筠雾之前听太子殿下说过这个事情,所以,丧钟敲完的时候,她的心终于安稳了下来。
然后让人收拾东西,去内务府要白布白幡等等,准备给老皇帝烧火纸准备丧礼了。
一边让人收拾,一边慢慢的舒了一口气,心中先是激动,然后有一些害怕,再然后便是无尽的欢喜。
但这股欢喜还没有散开,又被她压了回来,就怕再出变故。毕竟众臣还没有进宫,太子殿下也没有坐上那个位置。
她就又吐出一口浊气,“刘得福,三个孩子,我交给谁都不放心,只有交给你,才能安稳。这几日,你要寸步不离的跟着他们,可能做到?”
刘得福点头,“太子妃放心,奴才就是丢了这条命,也不会让小主子们一根头发丝掉下去。”
折筠雾这才放心,然后带着阿昭和阿昌以及一群奴才往长乐宫的方向而去。
而另一边宫外,众人听得钟声,心中都大惊,商户人家赶紧去看看家里的白布等东西可还有,赶紧拿出来挂上,免得落一个不尊之名。
又有娶妻嫁女之家,皆叹息一句没赶上好时候,连忙去跟对方再商量婚期。
路边的孩子们跑来跑去,被家中大人所带走,路上鲜少有行人,也有哭泣者立于路旁,哀啼皇帝驾崩。
一群骑马之人或者马车,轿子,快速的从哀啼者面前过去,这是赶着去宫里的官员。
此时晨光熹微,紧闭了一晚上的宫门,终于缓缓的在朝阳里面打开。
第120章 太子继位 二更
皇帝的死一点征兆没有。
所有的人猝不及防。辅国公府里, 辅国公夫人听着丧钟一响,先是惊讶,然后再是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辅国公一看这笑, 赶紧骂道:“好歹收敛一些!别被人瞧见了。”
辅国公夫人不在乎的道:“我知道, 也就在你面前笑一笑罢了。”
老皇帝死得好,他死了之后, 端王就得死,这一年来, 辅国公对太子也算是尽心尽力,所想要的, 其中就包括端王妃活下来,让阿昌继承端王的位置。
辅国公就也忍不住笑了笑, “何必如此。”
他穿上衣服, 却也有些担心,“实在是突然,也不知道宫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无论发生了什么, 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皇帝死了。
只要没有太大的问题,太子就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皇帝, 且众望所归。
蜀陵侯府,蜀陵侯也在跟赵氏说这个问题。
“若是之前突然去世,那太子还有得忙,如今,太子监国都快一年了, 基本上没有什么棘手的,想来没有什么大事。”
赵氏却突然想到了其他的事情,“你说,太子做太子的时候, 只有太子妃跟一个良媛,将来做了皇帝,众臣会不会逼着他纳妃?”
蜀陵侯正在想陛下为什么突然去世,听她说这个,就有些啼笑皆非。
“什么都没发生的事情,不必惊慌。太子能守到今日,未必不能守到后半生去。”
他穿好衣服出门,“你也准备准备,到时候进宫也能帮着珺珺。”
京都其他人家里也或多或少说着些关于皇帝突然去世的感慨,几个在宫外开府的王爷更是感伤,皇帝虽然对他们没有对太子和端王那般好,但是也对他们不坏。
父亲死了,心里自然还是痛的。然后就是怀疑,怀疑的对象不是别人,只有太子。
不然好端端的,昨日还能开口说话,过了一晚上就说死了,毫无征兆,谁的心里都没有谱,但这个事情谁敢说?谁也不敢。
尤其是进宫的时候,老二和四五六七碰上了,眼神对视几眼,微微点头,提起的话不是太子,也不是皇帝,而是太后。
老二说:“皇祖母应当伤心极了,待会儿咱们去陪陪她。”
此时此刻也可能只有从太后嘴里听到一句实话。
老四却有些犹豫,“皇祖母已然伤心,想来悲哀至极,咱们过去再提伤心事,岂不是让她老人家更加伤心了?”
老五和老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不跟老二走也不跟老四走,他们两个直接去各自的母妃那里,“跟父皇几十年的感情,如今父皇先去了,母妃定然伤心,待会儿我们两先去看看她们。”
但是老七此时此刻正在琢磨这事情不对劲了。他马上提出自己的怀疑,“这也太蹊跷了,父皇会不会是被害的?”
二四五六王爷:“………”
四个人都不想跟老七说话。但是老七却有自己的逻辑,“我觉着,是不是端王兄……突然发疯,又或者是有内应,这才把父皇给害了?”
老二瞪了老七一眼,“你这么想,可能也对。”
然后就招呼,“太子怎么还没来?”
周全恭过来道:“太子殿下正在里面跟太医询问陛下是何时走的。”
这种事情,其他的皇子定然也有资格去的,可是此时就连老七也没有提起这句话,因为他想的是——要是皇帝真是端王杀的,那在太子面前,他是保端王呢还是不保端王。
亲兄弟之间,实在是难以抉择。
于是就只好心虚的保持沉默,还为自己刚刚说话太快了怀疑端王感到懊恼,并且警醒自己:日后还是少说话吧,要是说中了真相,引来各方的注意,那还得了?
于是几个大的王爷安安分分,几个小的皇子根本还参与不了这些事情,所以这边风平浪静,太子过来的时候,里面的人都朝他看过去,无论是大臣还是王爷皇子公主,都知道,若是待会儿事情定了,那太子以后就是君王,再也不是之前那个太子了。
老四先过去,喊了一声三哥。
“父皇可是得了什么急病?”
太子脸色哀伤的点了点头,“已经叫好几个太医过来看了,说本是身子弱,再加上生气着急,一时间竟然就这般……哎。”
这话一出,其他人也得想一想,为什么皇帝会身子弱,为什么会生气和着急。老五率先问,“父皇身子弱,这我们都知道——可是大半夜的,怎么会生气和着急呢?”
太子就说:“是端王……父皇查到,端王这些年,竟然还跟外族私通买卖,买了大量的武器,以前还养过私兵——种种罪行之下,父皇便气大伤身,所以才气到了自己。”
端王的这些事情,皇帝虽然没有宣扬出去,但是手里面确实有证据的,太子要把他们摆出来并不难。
这下子,不仅是老五惊讶起来,就是其他人也觉得不可思议。端王竟然养了私兵,还跟外族做生意,做的还是兵器生意,其心可诛呀。
再者说,他的银子从哪里来?是贪污还是其他人给的?
比如说余家。
可是余家已经抄家了,当初查出来也没有多少银子,那这些银子是从哪里来的?跟端王勾结的人查出来没有?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会不会查,这查出来的罪名会是什么。
就这一个问题,把在场所有人的心思都勾了起来,除了几个老狐狸,其他人的心都静不下来了。
只有老七一个人懵懵的:他竟然猜对了!幸亏他没说!不然就惨了!
不过心里还是有些伤心,这下子不仅是父皇驾崩,怕是端王也保不住性命。
又想起阿昌,这孩子一直养在东宫,太子会善待他的吧?
老七心里哀愁起来,觉得端王死了也算是死有余辜,可是阿昌却是无辜的。
老七想起小时候端王亲自带着他读书写字的模样,便暗暗下了决心,待会就向太子请求把阿昌给他做儿子算了。
过继过来,也不算是什么大问题,顶多不做世子就好了。老七心里想得好,又有求与太子,所以恭恭敬敬的,只差心里想着马上跪下喊陛下,好让太子对他的印象好一些。
太子也没有为难他——主要是一看就知道他的脸上想些什么。老七不算个坏的,心里虽然有些小九九,但终究是个纯白的人。
只拍拍他的背,“父皇走了,即便大家心里伤心,但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
老七这回机灵了,“太子放心,臣弟等人皆会成为栋梁之材,为大秦当牛做马。”
太子:“……倒是不用当牛做马。”
然后就越过众位兄弟,大臣,去了上首。如今,皇帝一去,能坐在最上面的只有太子。
众人都看过去,太子坐定,问,“父皇突然驾崩,万事皆没有定,不知各位是怎么想的。”
众臣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此时还能怎么想?无论是怎么回事,此时皇太后亲自肯定太子的说辞,周全恭身为皇帝心腹太监,也和姜太医以及以及其他三位太医作证陛下是气急攻心之后在梦中而亡。
再者说,当时除了皇后再无其他人跟皇帝在一起,皇后那个样子,敢杀皇帝?也有人不相信。于是想来想去,竟然是太子说的理由是最佳的。
气急攻心而亡古来有之,也不是先例。
而且,快一年来,陛下被毒身子差了之后,都是太子监国,他有驰有度,监国有方,公正贤明,是个好帝王。
这般之下,还有不服气的,也不能做皇帝啊。没看见人家七皇子平日里看着傻乎乎,但是关键时候人家会抱大腿和拍马屁。
于是便立马有人上前奏本,表示皇帝已经死了,虽然太子殿下伤心,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还望殿下择日登基,以宽天下百姓之心,以震周边列国之觊觎。
太子推却:“父皇驾崩,孤心甚哀,等父皇丧事过后,再行商定吧。”
此话鬼都知道不是真的。于是忠臣再次来了,辅国公率先跪下,大声道出众臣希望君主早立,还望太子殿下看在天下苍生和百官之心的份上,先登基称成帝。
上一篇:催妆
下一篇:苗疆少年又抢走和亲的九郡主啦